•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朱元璋为什么要恢复殉葬制度?当时陪他殉葬的妃子有多少人?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4-11 10:56:08 4次浏览

关于问题朱元璋为什么要恢复殉葬制度?当时陪他殉葬的妃子有多少人?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乖史论】的最佳回答:

1398 年朱元璋去世,朱允炆按照其生前的嘱托,命没有生育的太妃们一起殉葬。据说在朱元璋下葬的那一日,十三个城门同时打开出棺,那么,这陪葬的人数究竟有多少呢?

据记载,“太祖以四十六妃陪葬孝陵,其中所殉,惟宫人十数人。”陪同朱元璋一同离去的妃嫔,竟有 46 人之多。

明孝陵中的嫔妃、宫女墓室共有 3 处,分别是在南京动物园,明孝陵宫墙外的西南角以及明孝陵的右侧,为了弄清楚陪葬的妃子们位于哪一处,南京的文物管理部门进行了长达 6 年的研究。

通过翻阅史料以及明孝陵的考古资料,最终确定下来明孝陵的右侧正是嫔妃们的安息之处。

然而,这些要殉葬的妃子,到底如何度过最后一天的呢?

一、残忍的殉葬制度

活人殉葬最早起源于殷商时期,经历了春秋、战国、秦朝后,一直被延续了下来,殉葬分为自愿与强迫,但在皇帝的旨意下,又有谁敢不从呢?

朱允炆继承皇位后,追封并表彰了那些陪同太祖殉葬的宫人,并给他们的家中带去了丰厚的赏赐。

物质虽好,却也比不上生命的价值。

这些被选中的宫人妃子们,会在殉葬的当天,被侍卫统一带到一处庭院中吃饭,在生命的最后一刻,能够让她们享用一顿丰盛的餐食,也算是皇家留给她们的最后一份体面。

不多久,她们便在沉默寡言之中食完了这段饭,接下来,便是要踏上那条赴死之路。

在侍卫的带领下,宫人们进入到一处阴冷而又肃穆的房间之中,房中整齐地放着一张张的小床,小床上方有一条绳索悬挂于房梁之上。一眼望过去,这连绵不断的绳索层层叠叠的压迫在众人心中,胆小之人当即便瘫软了双腿,再也站不起来。

心里明白是一回事,然而亲眼看到又是另外一回事。

不管宫人们哭闹到如何程度,时辰一到,终究要在侍卫们的逼迫之中,将头颈套入绳索内。随着脚下的小床被一个个踢开,这房间中便多了几十道凄凄惨惨的魂魄。

以上虽然不是朱元璋时期那些殉葬嫔妃们的最后时光,但这却是朱棣死后,嫔妃们为他殡葬的场景,这一切被记录在了《李朝实录》中。

想必,朱元璋时期的殉葬过程,也是如此这般残忍吧。

然而,凡事也有例外。

二、老来宝凭哭救母

凡事有例外,纵使皇权至上,也是有人侥幸逃脱的。

就如同朱元璋后宫中的张美人,一位籍籍无名的妃子,原本也在殉葬的人员名单之中,却是因为宝庆公主的一句话,得以存活了下去。

宝庆公主是朱元璋的第十六位女儿,也是最小的一个,其生母正是刚才提到的张美人。

在宝庆公主出生之时,朱元璋已经 68 岁了,老来得女,故而十分宠爱这个娇娇软软的小女儿。

3 年后,因疾病缠身,朱元璋需要日日宿于床榻之上,恰巧这时宝庆公主前来探望。

看着小女儿娇憨的面庞,朱元璋顿时悲从心来,拉着女儿的小手说道:“孩子,父皇怕是不行了,不能再陪着你了”。

宝庆公主虽然只有 3 岁,却是十分聪慧,她敏感地觉察到了父皇的情绪变化,顿时就热泪盈眶不管不顾地哭了起来,边哭边是喊道:“父皇会好起来的,我不要父皇离开!”

女儿的泪水颗颗滴落在朱元璋的心中,让其顿时心生宽慰,也是默默地改变了心中的想法,为了让女儿有人照顾,张美人就此逃过一劫。

这是十分难得的一件事,要知道朱元璋生性易怒,残忍可是出了名的。

李淑妃是朱元璋的宠妃之一,因其善解人意,精明能干,所以在马皇后身死后,朱元璋便将这管理后宫的事宜交到了李淑妃手中。受宠又聪明,如今又有了权利,可那又怎么样呢?她终究逃不过凄惨落幕的结局。

有一天,朱元璋在殿内与大臣议事,朱允炆恰巧这时来看望皇爷爷,李淑妃见状连忙让其坐在旁边一同等候,在这个期间二人相谈甚欢。

朱元璋出来后便是看到这一幕,不由得紧了紧眉头,脑海中似乎浮现出朱允炆身穿龙袍参见李淑妃的模样。越想越是不对劲,他觉得待自己百年之后,李淑妃会效仿先人干预朝政。

为了消除这个碍眼威胁,朱元璋便对李淑妃说道:“你侍奉朕多年,也算是尽了心意,如今你便去殿中看你哥哥最后一眼吧!”

此话一出,李淑妃便明白了皇帝的言外之意,当即便落下两行清泪,称不必再去叨扰兄长了。不过当晚时分,李淑妃便在房中上吊自尽了。

不得不说,朱元璋的性格格外敏感多疑,他逼李淑妃自尽的同时,也预示着日后他想让嫔妃们殉葬的悲剧。

三、妃子为何非死不可

农民出身的朱元璋,在乱世中脱颖而出,推翻了元朝的统治,创建了大明王朝,使汉人重新统治了中原地区,他的功绩是有目共睹的。

但晚年的朱元璋多疑残暴,在临终前,还恢复了活人殉葬这种残忍的制度。作为从底层摸爬滚打上来的皇帝,他见识过人间疾苦,为什么还要这样做呢?

第一,从小观念问题。在打下来天下之后,他最担心的事情,就是有人会从老朱家手中把江山夺走,这展现出了他极强的控制欲和占有欲。具体就表现在去世后丧葬这件事上,多少人在世上是生不带来,死不带走。

作为皇帝的朱元璋,不愿在自己临终前,把富贵美人都留在世间。既然自己没办法继续活在世上,那他就要把想要的东西全部带走,跟着自己一起去往另外一个世界。如此一来,即便是在死后,他也依旧能享受荣华富贵。有这么多人和物为自己陪葬,他也不需要再担心,死后会感到孤独了。

第二,受到元朝影响。虽然在西汉之后, 活人殉葬制度已经逐渐被废弃了,但是元朝建立之后,这种制度又开始流行了起来。作为少数民族政权,元朝虽然只存在了 98 年的时间,但是和活人祭祀相关的记载却有不少。例如成吉思汗去世后,有 40 名贵族女子成了陪葬品。

成吉思汗下葬,光是被杀的人数,就已经超过了两万人。在他们眼里,似乎人的性命如同蚍蜉一般,地位甚至不如会耕地的牛。这种现象在元朝时期十分常见,生活在元朝末年的朱元璋,潜移默化地受到了影响,元朝的活人殉葬盛行,朱元璋对此也就见怪不怪了。

第三,为了防止干政,朱元璋倾尽心血培养太子朱标,可最后朱标却英年早逝。思来想去,朱元璋立了孙子朱允炆为太子。

晚年的他一直在担心朱允炆威信不够,自己去世后难以压制朝中的功臣,所以他开始大肆屠戮功臣,给孙子开辟了一条宽阔的道路。朝中的问题解决了,可后宫的问题还存在。

他害怕自己去世后,后宫的妃子们会干政,为了杜绝这种情况的发生,他选择让绝大多数的妃嫔为自己陪葬,这样一来朝中再无人能压制朱允炆。朱元璋所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了能让大明王朝延续下去。

对于那些陪葬的妃子们来说,朱元璋也给予了一定的补偿,所以也不乏有一些宫女,会主动要求陪葬。

明朝的给皇帝陪葬的女子,会被称为朝天圣女,她们死后,她们的家人会得到一个世袭罔替的锦衣卫百户或千户的职务,这对于一些穷苦人家而言,无疑是“铁饭碗”,利益的趋势下,也有不少人趋之若鹜。

基于这几点原因,朱元璋选择恢复了活人殉葬制度,一直到明英宗时期,经历了坎坷和生死的朱祁镇,对很多流于形式的事情都看淡了,于是他在临终前,决定废除活人殉葬制度: “己巳,大渐,遗诏罢宫妃殉葬。”

只是可惜了那些如花美眷,纵使生前享受万千荣华,最终也逃不过化身红粉骷髅的命运。

【2】、来自网友【李飞叨】的最佳回答:

据记载,给朱元璋殉葬共有妃子 46 人,宫女 15 人。至于殉葬方式据说有两种,一是灌服水银二是缢死,过程十分残忍毫无人道可言。

老朱当过和尚要过饭,当了皇帝后勤政程度古今罕见,眼看着要死了,自然想着可以在地下放松身心享尽荣华,于是在临时前给朱允炆下诏:责殉诸妃。朱允炆自然不肯违背爷爷的旨意,于是按照惯例,将老朱后宫中没有生育的妃子和十多个宫女一起殉葬。

据说当时殉葬的旨意发布后,那些定下来要殉葬的女人知道大难临头,立刻哭声一片。但她们再如何的不情愿,也没有丝毫的反抗之力,只能接受命运的安排。据记载,到了殉葬的日子,太监们在后宫的开阔地准备好了最后的美食,等这些殉葬的可怜女人们食用完毕后(估计没人还有心思吃东西了),就带着她们进到选好的厅堂之中。厅堂上都已经事先摆好了椅子,殉葬者站在上面,将头伸进悬挂的白绫中,太监撤掉椅子,她们很快就香消玉殒了!

至于那些不肯殉葬反抗激烈的女人,则灌服水银或者由太监直接用白绫勒死。

这些可怜的女人也不能葬入朱元璋的孝陵,而是被埋入帝陵周边事先建好的殉葬陵墓,如同在九泉之下仍服侍在朱元璋身畔。

朱元璋选择让后宫无所出者殉葬,后人推测有几个原因,一自然是为了在地下仍享受艳福,二是老朱一生节俭,怕留着这些女人吃干饭浪费粮食,三是怕自己死后她们秽乱宫闱。由此可见,朱元璋虽然是做了皇帝,还是摆脱不了他狭隘的本性。

后来朱允炆还假惺惺地冒充明君,把这些殉葬者的家人都封了官职,以表彰她们的牺牲。人都死了还做表面文章,简直是厚颜无耻。

殉葬这种事情自古有之,在商周时期,一般的殉葬者都是战俘或者奴隶。当时的战俘和奴隶的地位和牲畜没什么区别,不仅是殉葬经常用到,甚至在求雨、祭祀祖先、重大节日等等时刻,都会杀掉一些战俘和奴隶。

后来也有人认识到,用人来生殉过于残忍,于是出现了以陶俑代替人殉的方式,不过人殉仍是十分普遍的现象。秦始皇虽然制作了数量庞大的兵马俑,但二世仍把后宫无所出的嫔妃都送进了始皇陵,另外殉葬的还有那些为秦始皇修建陵墓的工匠,同时实现了灭口和殉葬两个目的。

到了朱棣驾崩的时候仍有众多的嫔妃和后宫女子殉葬,方式和朱元璋如出一辙。号称仁慈君主的明仁宗朱高炽还亲自到了现场,和这些女子一一话别,大概也说了一些你们忠心耿耿我很感动,到了下面好好服侍先皇,我以后对你们家人一定很好之类的屁话,一方面显示他所谓的仁义,另外也监督整个过程。

不过他的孙子明英宗朱祁镇却十分令人称道,这位仁兄虽然听了太监的话以致于遭遇土木堡之变,但在殉葬这个问题上却是千古以来难得的仁君。他因为小时候见过活人生殉的场景,心里留下了很大的阴影,另外在做异族俘虏,被弟弟软禁期间,只有一群嫔妃始终陪伴左右,他也不忍心让这些人活生生的殉葬。所以最后他开创性地下令:从我开始,不用人殉。

这可以说是朱祁镇一生最大的善良。

原创不易,欢迎关注。

图片来源网络,侵权联删。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