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问题古诗中经常出现的“东篱”是什么意思?如何理解它的含义?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每天诗文】的最佳回答:
古诗词中经常出现“东篱”二字,最先
早出现的是陶渊明的诗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饮酒》其五 (晋)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在这里东篱指的是东边的篱笆墙,也就是树枝,竹条,芦苇等围起来的园圃,而且是菊花园子,那么为什么是东篱,而不是西篱,南篱,或者北篱呢?因为在当时东方为太阳升起的地方,有阳光和朝气,那里可能不是平原,那个时候就是东边,这首诗里还提到“悠然见南山”当然南山阳光充足,种在南山的庄稼更好了,这里有纯粹的自然风光风景,有安静祥和的田园诗意生活,这个符合当时陶渊明隐居生活的情景和真实写照。
在后来唐宋诗人清朝词人中,当诗人生活四处奔波落魄失意的时候,大都是喜欢浪漫的生活来排遣自己的苦恼,所以很多诗人都借用“东篱”二字,从此东篱便成了固定格式化,也就是作为特定的环境意境表达,以后也就流行开了。
还有白居易的《闰九月九日独饮》:
黄花丛畔绿尊前,犹有些些旧管弦。
偶遇闰秋重九日,东篱独酌一陶然。
自从九月持斋戒,不醉重阳十五年。
这里白居易写东篱,是生活落魄,心灰意冷的情况下,寻找一个安静的生活环境,逃避世态炎凉,这里是想做一个隐士过清净安逸的日子。
基本上唐朝大诗人,都使用过这一成典。如杜甫的“且酌东篱菊,聊祛南国愁。”岑参的“为报使君多泛菊,更将弦管醉东篱。”高适的“节物惊心两鬓华,东篱空绕未开花。”可以说这一意象在唐朝就已经在文人中普及。
高适的这里的东篱只是一个意象的表述,借景抒情,通过菊花东篱的描述,表达作者忧伤寥落悲愤的心情,在这个节气里,惊叹自己的白发早生,而东篱的菊花还没有开放。
醉花阴·雾浓云愁永昼
李清照·宋
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的这首词,这里的“东篱”不是赏菊,而是指喝的菊花酒????,这里是借酒浇愁,孤独寂寞排解心中忧伤,这种寂寞相思,悲切缠绵清新脱俗运用的恰到好处。
东篱在古诗词中大多是指菊花园子,大多都是写菊花的,有陶渊明的向往田园生活的,有清雅之士想过隐居生活的,有托物抒情,寻求精神上寄托的,很多都是隐喻借代的修辞手法,来表达文学艺术,这样诗词的含义深刻,诗人写作艺术高超,和表达了诗人艺术境界的升华。通过意象的描述,来达到一个作者想表达的特定的意境。
东篱在古代多代表菊花,随着历史的发展,时代的变革,而现代很多写诗的人东篱已经不在单指菊花,而是代表惬意的田园生活,而是代表赏心悦目的一个菜园花园好的去处。
感谢大家欣赏,欢迎关注留言评论发表高见!
【2】、来自网友【好玩的国学】的最佳回答:
在中国文化中,有些词已经从它的本来的意思,发展成为一种特定的含义了。这个与中国诗歌的造境艺术有关。一种景物或事物,在一篇伟大的文学作品中被使用,随着这篇文学作品的流传,这个意象逐渐发生了改变,而带有一种约定俗成的意思。
比如,古典诗歌中的柳树已经不是柳树了,而是代表了送别和伤感的意思。
柳永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贺铸的“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而梧桐,则带有凄凉悲伤的意思。
如李清照的“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红豆也不是红豆了,而是相思的象征或者是爱情的象征。
王维的:“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劝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莲花也不仅仅是莲花了, 而取谐音怜爱的意思。如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
所以,在古典文学中的东篱,已经不仅仅是院子东边的篱笆了,而是带有一种隐士的心态,隐士的生活和理想的象征了。比如号称是马神仙的元曲大家马致远,字千里,晚号东篱,这就体现了马致远的人生理想,要像陶渊明学习,做一个隐士的意思。
所以,东篱这个词,来自于隐士界的大神,陶渊明。
陶渊明从一个小官做起,最后做的很憋屈,觉得自己一个大诗人,自己的祖父还是东晋的大牛人陶侃,做个小官还要天天搞接待,搞得自己很烦,干脆就辞职回家,在南山之下亲自种地吹野风,然后酒量不大的他,天天和邻居喝老酒,喝的七荤八素。家里没有乐器,干脆就放个没有琴弦的古琴,假装每天抚琴自乐。
一大早就跑出去锄地,在月亮升起的时候回家。
一推开门就能看见郁郁葱葱的南山,还有眼下那长满了菊花的东篱。注意,东篱开始出现了,在陶渊明的诗中是这样说的: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陶渊明的这首诗,写的极为清淡自然,充满了一种落花无言人淡如菊的美感,这样就让他笔下的好几种意象,发生文化上和语意上的改变。
南山,已经不是南边的山了,他是隐士的精神家园;东篱已经不是东面的篱笆了,他是隐士心灵栖居的地方了。
所以,后来好多诗人词人,都喜欢写东篱,而没人写南篱、北篱、西篱,这就是陶渊明的贡献。
比如,李清照的,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东篱在这里,有特别的美感,因为它让我们联想到那淡淡的菊花和淡淡的忧伤。
比如,柳永的《玉蝴蝶·重阳》词,”
西风吹帽,东篱携酒,共结欢游。”
这是隐士的境界。
甚至马致远都给自己起了个号,叫东篱。我以为,马致远是气质上最接近陶渊明的人。我们来看马致远的作品:
东篱半世蹉跎,竹里游亭,小宇婆娑。有个池塘,醒时渔笛,醉后渔歌。
严子陵他应笑我,孟光台我待学他。笑我如何?倒大江湖,也避风波。
绝对有陶渊明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