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子女轮流赡养父母好吗?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3-20 17:44:36 2次浏览

关于问题子女轮流赡养父母好吗?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鹿慕溪 m】的最佳回答:

83 岁的老太在寒冬腊月跳河自杀了。家人找了几个月,春暖花开的时候,有人在河里钓鱼,才发现溺水而亡的老太,这离她走失已经过去三个多月了。

闻讯赶来的兄弟俩在鱼塘边大打出手,直到警察来了才被分开。

老太是我的邻居,她在我们村辈份最长。我们都喊她老太。

她的命是真苦。很小的时候爸爸赌博,输多了 就把她们母女抵给一起赌博的赌鬼做媳妇。

男人好吃懒做,是农村人嘴里“横草不捏,竖草不拿”的那种人,因为懒,家里穷得揭不开锅 ,40 多岁了还没有讨到媳妇。成天无所事事,就在附近村庄的赌场晃悠。

因为是赌钱赢回来的,男人对他们母女非打即骂,每次赢了钱,就买点好吃的在外面吃,好几天都不回家,输了钱,就回家拿老婆孩子出气,骂她们母女是丧门星,是拖油瓶 ,打的老婆孩子鬼哭狼嚎。

这样的日子熬了几年 ,实在看不到希望,老太的妈妈自杀了,那一年老太才 9 岁。

因为不是亲生的,赌鬼继父也懒得管她,就把她卖到我们村一户人家做童养媳。

老太的婆婆是当地有名的母老虎,外号叫凶婆子。长得一副凶神恶煞的模样。村里的小孩没有不怕她的 ,记得我们小时候,如果闹人,哭起来停不下来,只要大人一说凶婆子来了,立马就不敢哭了,比什么都灵。

那时间的女孩是不读书的,老太的童年是在胆战心惊中长大的。都说“买来的媳妇就像马,任人骑来任人打”,到了婆家后,婆家人就像对待大人一样,成天使唤她做这做那,每天天不亮就起床,挎着比她还高的竹筐去割草,一天要割几筐 ,瘦弱的身子扛起一大筐草,就像一个移动的草垛,根本看不见人在哪里。

回家就一头扎进厨房做饭,那时候这边没有大米,都是吃面食,一个 10 来岁的孩子每天要和一大盆面做馒头,冬天满手都是冻疮。

一大家子的衣服都是她洗 ,因为力气小,经常跪在地上洗衣服,一洗就是一大盆。

婆婆还逼着她做针线活,纺棉花 总之,小小年纪,种田,家务,女红样样都会。

就这样熬到几年 ,在婆婆的安排下,他们圆房了,那一年她 15 岁。

好在是在一个家庭长大的,老公对她还不错。有时候婆婆对她大呼小叫时,老公也会帮着她。

18 岁那年,他们生了第一个儿子,取名狗剩。农村人愚昧,在他们的意识里贱名好养活。

可是事与愿违 ,在孩子 3 岁的那年,得了小儿麻痹症 ,因为医治的及时,右腿留下轻微残疾,走路有点瘸。

也是在那一年,老太生了第二个儿子,取名双剩,小家伙浓眉大眼,很是可爱。

都说“母凭子贵”,自从接连生了两个儿子,婆婆对她的态度大为改观,老太脸上也多了笑容。于是一家人在欢声笑语中过了几年,虽然很穷,老太也很知足。

天不遂人愿,那一年春天,槐花盛开的季节,整个村子都弥漫着槐花的清香,对于我们农村人来说,槐花的大自然馈赠的美味,于是每到槐花盛开的季节,家家户户都采摘,吃不完的晒干,留着冬天做包子,炒鸡蛋。

那一天吃过早饭,两口子就拿出工具开始采槐花,男人爬上高高的树干,老太在下面捡拾,眼见篮子已满,老太在下面喊,别摘了,篮子装不下了,男人说,上面这一枝开的真好,我再把它摘完,话音刚落,脚下的树枝被踩断,男人从十几米高的树上重重地跌落在她面前。目睹惨状,老太呼天抢地,哭到几次昏厥,男人伤势严重,那时候没有汽车,邻居们发现赶忙喊了一些人抬着去 5 公里以外的医院,因为内脏破裂,医生还没有来得及抢救,男人就撒手人寰,丢下老太和两个不谙世事的儿子。那一年老太才 25 岁。

天塌了,老太整日以泪洗面,从此一到春天,槐花盛开的季节,就成了老太的噩梦,槐花再也没有出现在他们家的餐桌。

人性都是自私的,丑恶的。

儿子死了以后,婆婆害怕儿媳妇改嫁,成天出去放风 败坏媳妇的名声,她说老太是命硬 ,克死了妈妈又克死了老公,这种人和谁结婚就会克死谁,还造谣说算命的说了,她还要克死 4 个男人。

于是尽管老太才 25 岁,长得高挑好看,人又能干,但是也没有一个男人敢招惹她 ,谁会拿生命去开玩笑呢?

那个年代婆婆当家,因为小时候就寄人篱下 ,老太养成了懦弱的性格,凡事逆来顺从,不敢有一点点反抗。孩子小,娘家没人,一个人孤苦伶仃,生活只剩下眼泪。

好几次,妈妈让我去老太家借东西 都看见她一个人在屋里抹眼泪,我问妈妈为什么老太总是哭,妈妈说老太命太苦。

好不容易熬了几年,村里的一个死了老婆的男人看上老太,于是托人去提亲,一听到是去老太家提亲,人家当时就摆手拒绝,都知道她婆婆的为人,谁敢去讨不咸的盐吃?

于是男人亲自出马,买上两包烟和两瓶白酒去了老太家。结果可想而知,酒被摔碎,男人差点被打,婆婆还放话,谁敢对媳妇有想法,就把他孩子丢茅坑里,男人退缩了,他真怕他的行为连累孩子。

其实老太是看中男人的,这么多年独守空房,身体有种无法抵挡的渴望,她也需要有个知冷知热的男人 ,需要一个温暖的怀抱停靠。她熬怕了,每到夜晚,蚀骨的寂寞就如洪水猛兽般地把她淹没 ,她快窒息了。

那个年代的女人是悲哀的。在婆婆的淫威下,老太不敢有丝毫的抗争,只有一个人拼命劳作 ,晚上在油灯下做针线活,纺棉花。只有让自己忙起来,才能暂时忘记煎熬,摆脱欲望的啃噬。

等到婆婆过世时,老太已经 40 岁了,从含苞待放熬成了残花败柳。好心的邻居让她找个人嫁了吧!老太摇摇头叹口气,她说儿子大了,眼见就要结婚了,她如果走了 ,没爹没妈的孩子谁还会嫁呀!

那一年狗剩已经 22 岁了,因为腿部有点残疾,家里又穷,身边同龄人差不多都结婚了,她还连对象都没有,这可急坏了老太,到处求人给狗剩做媒。

那个年代人的观念守旧,重男轻女思想严重 ,很多女孩一生下来就被丢掉,男女比例失调 ,很多健全的人都找不到老婆,村里大把的光棍,何况是又穷又残的狗剩。(我们家也是,五个哥哥,如果不是二哥有眼光,头脑活络,借了一笔钱,在人家都住土坯房时,我们家就建了四间宽敞明亮的大瓦房,可能也会打光棍)。

老太整天对着两个人高马大的儿子唉声叹气。

一晃几年过去了,狗剩的婚事还没有着落。

那一年的春天双剩偷盗铁轨锒铛入狱。被判刑三年。

本来家庭条件就差,没有女孩能看得起,出了这种事,娘儿俩更是抬不起头,狗剩的婚事彻底无望了。

三年以后,双胜出狱了,已是 25.6 岁的大小伙。在我们农村,最让人深恶痛绝的两种人,一种就是强奸犯,一种是盗窃犯,因为自身污点,尽管长大高大帅气,也没人上门提亲。

转眼又过了两年,眼见两个儿子婚事无望,老太就放话出去,只要有女孩愿意嫁进来,傻子,二婚,残疾人都行。她不想让李家的香火断在她的手里,这样百年之后她无颜去见早逝的老公。

缘分这件事,真是可遇不可求,就在一家人都打算放弃时,同村有一个女孩看中了双剩,主动伸出橄榄枝。婚事一波三折,对于这样的家庭 女孩的父母说什么也不答应,都是一个姓的同宗大家族,而且他们家的情况大家都熟悉,他们不想女儿跳火坑。于是以死相逼。

女孩也是寸步不让,还说生是双剩家的人,死是双剩家的鬼,谁如果逼她,就死给谁看。并偷偷地买了一瓶农药。

事已至此,父母也不好再说什么,就默许了这桩婚事。

老太开心呀!总算做婆婆了,李家的香火也后继有人了。

结婚没多久,夫妻俩就单开另过了。狗剩没媳妇,自然和老娘一起过。

第二年,儿媳妇怀孕了,肚子出奇地大,到医院一检查,儿媳妇怀了双胞胎,这让老太更是乐得合不拢嘴。

几个月以后,媳妇生了一对双胞胎男孩,老太高兴呀!请了全村人吃酒。

眼见大儿子 30 出头了,婚事再也没希望了,老太考虑很久,决定给他抱养一个孩子,这样老了他也有个依靠。

那些年计划生育特别紧,很多家庭生了女孩就扔掉了,我身边很多这样的事例,我叔叔也是单身 ,妈妈在 70 岁高龄的那一年也是抱养了一个女孩,带大了给叔叔做女儿。

功夫不负有心人,没过多久 ,邻居出门在路边捡了一个女孩,因为自己有了两个孩子,知道他们家想收养,就送他家了。

老太喜欢的合不拢嘴,狗剩负责打工挣奶粉钱,其余事情的是老太再管。三个孩子差不多大,每天都把老太忙得晕头转向,累并快乐着。

时间久了,自然而然和媳妇的矛盾就出来了。好在都是孩子之间打打闹闹引起的,也没什么大矛盾,该帮村的老太还是帮村。

这样又过了 10 来年,几个孙子都读三年级了,老太也 60 多岁了,身体大不如从前。那年收麦子的季节,老太和狗剩一起装麦子。麦秸装了满满的一车,狗剩开车,让老太坐麦秸上面,一再叮嘱手一定要抓稳,乡间的路坑坑洼洼,麦秸又很滑,一不小心老太太就从车顶跌落下来了,狗剩赶忙下车,把她搀扶起来,可是老太根本站不起来,当时狗剩吓坏了,赶紧送她到医院。医生拍片检查,告诉狗剩回家准备钱,安排住院,当时狗剩很自责 ,一切开销都没有让双剩出。

出院后又休息了大半年,老太可以下地了,但是因为手术医生的失误,老太要靠拐杖生活了。

好好的一个人变成这样,双剩对大哥一肚子的抱怨,没受伤之前家里洗洗涮涮,照顾几个孩子都是老太一个人完成,农闲时双胜夫妻俩去附近建筑工地挣钱,家里的几亩水稻都是老太浇水,除草,现在老太受伤成这样,自己自理都困难,家里家外事情都做不了了,媳妇只有在家种田照顾孩子,双剩一个人出去挣钱。家里的经济捉襟见肘,于是兄弟俩有了隔阂。

老太一辈子辛苦奔忙,现在却成了累赘,看到媳妇成天拉着脸,她不能接受这样的自己,一气之下 病倒了。

于是兄弟俩商量怎样服侍老人。狗剩的意思是兄弟俩一家一个月轮流,他是老大 ,从他开始。双胜媳妇不干了。她说妈是为你干活摔伤的,凭什么让我侍候。妈没有摔伤之前家里里里外外都是她打理,你把她害成这个样子,也连累到我不能出门挣钱,我没有找你麻烦,你倒好,还让我们照顾。这么多年 妈跟着你过 给你带大了孩子,现在她不能动了,你才想起我们,现在像皮球一样踢给我,你早干嘛去了。

狗剩自知理亏,被弟媳妇怼的哑口无言,也只有作罢!好在他只有一个女儿,负担不是很重。于是就一个人担负起照顾老母亲的责任。

这样一照顾又是八年。

在这八年中,老太身体越来越差,不光不能自理,还经常要吃药,狗剩常年在家照顾老人,根本没时间出去挣钱,现在女儿要读高中了,家里实在没有闲钱,狗剩又去找弟弟,协商老太的养老问题。

双胜还好,很爽快地答应了,媳妇黑着脸,一肚子牢骚,最后还是村干部上门协调,才勉强同意。

刚开始还好,媳妇虽然不是很乐意,但是一天三顿饭还是能吃饱。人老了,不能动了 也不敢有太高的要求,给口吃就行。

慢慢的,媳妇就不耐烦了。每次吃饭,都重重地把碗墩在桌子上,一天都不会老人说一句话,用冷暴力对待她。经常还当着老人的面和双胜吵架,无外乎都是在家照顾老人不能出去挣钱之类的话。

慢慢的,骂老人也成了常态。

老人心里自责,她恨自己一大把年纪还不死,拖累孩子们过不上好日子。家里有两个读高中的儿子,生活压力确实大。哎!人老了,不照了,也只能忍气吞声,装聋作哑。

日子就这样熬着,老太身体一天不如一天,我偶尔回娘家,会看见老人拄着拐杖站在村口张望,目光呆滞,心事重重。

每次我都会给她一点吃的,她都会客气一番,然后嘴里不停地说,人老了,不照了,怎么还不死。我总是笑着安慰她“老太是好人,可以长命百岁”,她总是轻轻地拍打我的头,说我在诅咒她。

悲剧的起因是因为一根香蕉。

那一年寒假,两个孙子都在家,大孙子拿了两个香蕉,打算弟兄俩一个一个,经过奶奶身边,看见奶奶可怜巴巴地望着,就递了一个给奶奶,并剥好皮,塞进奶奶嘴里。

媳妇正在扫地,正好撞见,她一巴掌打上来,并边打边骂儿子“香蕉是买来给你们吃的,你干嘛给她吃,老不死的吃了还有什么用,难不成还想活成精”?

香蕉含在老人口中,剩下的一截被打落在地,老太哭了,然后慢慢地吐掉了嘴里的香蕉,老人什么都没有说,小时候就养成懦弱的性格,让她一辈子没有安全感,一直都是委曲求全。

外面下着雪 老人的心比雪还要冷。

一辈子受尽磨难,含辛茹苦养大儿子,到最后落得这样?老人看透了,这个世界没有值得她留恋的东西,她该走了。

那天下午,老人失踪了。一直到晚上吃饭,家人才发觉。天寒地冻,家家户户都躲在屋里不出门,也没有人看见老人去了哪里。

于是全村人都出动了,就像一张大网撒遍整个乡镇。老人 83 了,行动不便,不可能走太远,她身上没有一分钱,也不可能乘坐交通工具,于是就这小范围内寻找,家里人也报了警。

那天哥哥给我打电话说起这件事,我哭了,想想老太悲惨的一生,老天爷太残忍,不能善时,难道还不能善终吗?

村里人都是全家出动,找遍了每一个草垛,每一间废弃的小屋,田间沟渠都找遍了 不见人影,大家心里都惴惴不安,也明白发生了什么!

出了这么大的事情,媳妇也害怕了,后悔地打自己的脸,也是忙前忙后地到处找人。

村里人都说,老太娘家没人,不然不打断她腿都是便宜她。

村里有条大沟 由东往西贯穿整个村庄 一直连接港河,于是邻居分析是不是老太想不开跳河自杀了,于是弟兄俩又找来几部抽水机抽水,水抽完了 还是不见人影。

可怜的老人,就这样消失了。

那段时间,寻人启事贴遍大街小巷,朋友圈都在转发这件事。

一晃几个月过去了,周围人都淡忘了这件事。春暖花开了,到处都是一片生机。

柳树发芽了,河面的冰也融化了。于是垂钓爱好者又开始野钓了。

那天,天气很好,风平浪静,吃好午饭,村里一个年轻人骑上电动车去村西头的港河去钓鱼。

下好鱼饵,他开始静静地等待鱼儿上钩,等了很久, 只钓上几条小鱼,他有点失望,就站起来活动一下身体,缓解一下眼睛。

站在河堤上极目远眺,一望无际的河面尽收眼底。突然他看见不远处有一个黑色的物体漂浮在水面上,当时心里没有多想,以为是别人扔的废品。村庄的人差不多都搬走了,家里不用的东西扔河里很正常。

于是他又开始蹲下去聚精会神地钓鱼。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 他又站起来活动身体,那个物体越漂越近 ,他仔细地辨认 ,越看越像个人 ,瞬间他想起几个月前失踪的老人,他吓得魂飞魄散,撒腿就跑,渔具都没来得及拿。

听到消息,弟兄俩立即奔向河边,还不忘叫上一些邻居 。

尸体被打捞上来,兄弟俩跪地痛苦,那嚎叫,穿破云霄 ,谁都感受到,那是发自内心的自责,是真心的后悔。

哭着哭着 狗剩突然站起来,一下子扑向弟弟开始厮打,兄弟俩扭做一团,打的不可开交。村民几次把他们分开,几次又打在一起,直到警察过来才平息。

最后,法医警察根据当天发生的事情,结合老太平时的为人,加上家里人也不赞成验尸,断定老太是自杀。老太用这种方式结束了悲惨的一生。

在邻居的叹息声中,有人骂媳妇的不孝,天理难容,有人说老太是解脱了,可是 用这种方式解脱,老人生命最后一刻有多无助啊!

总结:

目前农村很多老人都是轮流赡养 ,我 95 岁的老母亲就是。轮流赡养有利有弊。只能说是一种无奈之举,根本就不是什么最好的方法。

老人虽然老了,但是很多老人还有自己清醒的意识,他们从心里也并不想接受这种将自己像包袱一样扔来扔去地活着,他们也不是不明白,活到这份上,已经成为了儿女的累赘,已经成为了别人的麻烦,已经是身不由己,已经是苟延残喘,已经是没有了太多的尊严。这不能不说是自己晚年的一种悲哀。

但是,反过来对于儿女们来说,这也是一种无奈之举。儿女需要忙着工作养家糊口,需要抚养自己的孩子长大成人,需要一定的经济条件作为生活的支撑,方方面面都还需要自己的挣扎与忙碌,身心俱疲,也的确无法腾出空闲只去照顾年迈的父母。

即使有了足够的时间,但是每一个家庭的情况又不一样,有的孩子甘愿多出点力气,可有的子女就想能躲则躲,能闪则闪,不想孝敬,不想出力,更不想花钱。这就让即使能照顾的人有了一种极度的心里不平衡。都是父母生的,你凭什么对父母就不管不问?你凭什么就可以自在逍遥?而我就要一个人照看父母?我也是疾病缠身,我也已经是力不从心,我也想像你们一样过得清闲自在。

为了讨一个公平,所以大家不得不需要凑在一起讨论出一个公平合理的办法,那就是轮流伺候。这完全是一种无奈之举。而对于老人的心里状态那已经是顾不上了。儿女能保证你活着就好,哪还顾得了你自己有什么感受和想法。

轮流赡养老人好吗?

我感觉不好。俗话说“一母能养九子,九子难养一母”老人养育子女的时候不曾分得清清楚楚,对每位子女都全心全意的照顾。作为子女,为什么不能全心全意地去照顾老人呢?子女之间彼此不让,谁也不想吃亏,考虑老人的感受轮流赡养对你儿女来说是轮流,对老人来说是流浪!老人已经没有了自己的家。

父母之恩大于天,子女穷极一生无以回报,希望天下的儿女都能孝顺父母 ,让老人安享晚年,善始善终。

百善孝为先,不要让下一个悲剧上演。

对于轮流赡养,你怎么看?

【2】、来自网友【致昨日的青春】的最佳回答:

那天早晨起床后,李桂云的母亲早早就收拾好了小包袱,等着大女婿来接她。但是,吃完早饭十点多了,大女婿也没有来接老太太,这时,李桂云突然接到了一个电话,她安慰了母亲不要着急,就匆匆出去了。

李桂云是我的同事,我们在一个办公室上班。

前几年,李桂云的父亲去世了,她是家里的小女儿,父亲非常疼爱她,她也很孝敬父亲,每当和我们说起她父亲,她就泪流满面。

李桂云兄弟姐妹四个,李桂忠,李桂全,李桂玲,李桂云,都在县城里工作。父亲去世了,已经 80 岁的母亲一个人生活在乡下,让人不放心。

李桂云的大哥召集大家开了个家庭会,商量母亲的赡养问题。

他们觉得把母亲送到养老院虽然省事,但是母亲肯定不会同意去的,所以,大家都没有说把母亲送到养老院。

但是,如果让母亲一个人在老家生活,兄妹四个就得轮流来回跑着陪母亲,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工作,来回跑也不现实。

Z 后,大家商量着,如果母亲同意,就四个子女家轮流住,每家住三个月,一年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

当大家和母亲商量这件事时,母亲爽快地同意了,她通情达理,虽然她知道跟着儿女一起生活,肯定不如在自己家里自在,但是,儿女都有自己的工作,为了不过多拖累儿女,去他们家轮流住是 Z 好的选择。

李家的这四个儿女,都算是事业有成了,两个儿子在县城开厂子,生意兴隆。

只不过大女儿家情况特殊一点,大女儿腿有点毛病,早早办了内推,女婿是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的,如今赋闲在家。

大哥毕竟是长子,考虑事情周到,他又提出来了一个问题:母亲年纪大了,不管母亲在谁家居住,如果生病住院怎么照顾?治病怎么花钱?

比如,母亲在李桂云家生活期间,身体不好住院了,总不能让她一个人照顾母亲,更不能一个人出钱吧?

大家都说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大哥说:“咱们先明后不吵吵,好多家庭都是因为这个产生矛盾的。我们要把这个问题协商好,这样母亲才能跟着我们安心生活额,我们不能以后遇到这些问题时,让母亲为难,兄妹之间产生矛盾。”

很快大家达成了一致协议,每人出两千块钱,存在一张卡上,放在小妹妹李桂云这里。如果不够用,大家再凑钱,总之就是保证卡上一直有六千块钱,用于母亲看病的。

以后母亲生病住院,就由李桂云去付钱结账,数她年轻,请她多跑腿吧。

李桂云欣然允诺,为了母亲跑点腿算什么?

所有能预先想到的问题,大家认真考虑到了,大家都表示一定要好好孝敬母亲,设身处地为母亲着想,母亲已经 80 岁了,好好孝敬还能孝敬几年?

老太太把家里的鸡狗鹅鸭和粮食都处理好了,该送人的送人了,送给了那些平时对老太太嘘寒问暖邻居们。

老太太又把家里的钥匙留给了一墙之隔的邻居,请他们经常给过来看看。

老太太高高兴兴地进城了。

大儿子先把母亲接到了自己家里,他把朝阳的房间收拾出来,让母亲住。

本来这个房间是留给儿子李强家的,周末的时候李强和媳妇有时会带着孩子住在这里。

李强听说奶奶要来后,他还专门买了一张新的床垫换上了,让奶奶睡觉舒服一些。

李桂忠非常孝顺,每当他忙完工厂里的事,他就急火火地回家陪母亲。

母亲血糖高,不能吃甜食,但是嘴里也不能太寡淡了,他就去水果店里买杨梅、蓝莓等水果,让母亲少吃几个,过过吃水果的瘾。

李桂忠的妻子每隔一晚就要给老太太洗澡,老太太躺下后,那一杯热牛奶是少不了的,喝完牛奶,再喝口清水冲一下。

老太太脸色越来越红润了,李桂忠看在眼里喜在心里,把母亲照顾好是他 Z 大的心愿。

李桂忠做生意,经常有应酬,他担心母亲在家寂寞,为了让母亲热闹一下,他有时就带着母亲一起去参加酒席。

每当这个时候,老太太就找出平时舍不得穿的好衣服穿上,把头发往后梳理好,满头银发一丝不乱。

她的床头柜里珍藏着一块手表,那是孙子李强去外地出发带回来,送给奶奶的。

老太太虽然不会认表看时间,但是她觉得戴上手表就非常体面了,平时她不舍得戴,怕磨坏了,只有跟着大儿子出去吃饭的时候,她才戴上手表。

而且她还会煞有介事地经常抬起手腕看看手表,仿佛在看几点了,大儿子就偷偷地笑。

到了饭店,老太太一点也不给儿子丢脸,她大大方方地坐下,挨个打招呼,她净说些吉利话,比如:祝大家发大财啊或者生意兴隆之类的。

大家对这位老寿星也是毕恭毕敬的。

吃饭的时候,老太太只吃盘子里的菜,那是儿子夹给她的,都是她爱吃的东西,她不去盘子里夹菜,以免把菜夹不好掉在桌子上不好看,这让大家更加敬重她。

李桂忠带着老母亲出席宴会,给他带来了好的影响,在他的朋友圈里,大家对他的评价更高了,好几个生意人都表示愿意和他合作。

在大儿子家住满了三个月了,该去二儿子家里了。

二儿子提前一天就来接母亲了,老太太觉得在大儿子家虽然很好,但是她也想二儿子,她急火火地收拾了自己的东西,就跟着二儿子走了。

在二儿子家里住得也很舒服,只不过,二儿媳妇的脾气有点急,说话起高腔。

李桂全就使劲朝妻子摆摆手,让她说话声音小一点,别让母亲以为他们俩在吵架。

老太太才不管这些呢,她的确听力不太好了,但是她经常选择性耳聋,不爱听的话就说没听见。

每当二儿媳妇问起她是否听见自己说话了,她就说我可没有听见。

老人从来不多管闲事,二儿媳妇爱美,经常从商场里买时尚的服装和化妆品,花钱不少。

老太太不但不反对儿媳妇打扮,她还很支持地说:“你们年轻人就得好好打扮自己,现在你们摊上了好时候,手里有钱了,就得让自己穿得体体面面的。”

二儿媳妇每当穿上一件新衣服,就请婆婆给她看看怎么样。

老太太就把儿媳妇猛夸一顿,夸儿媳妇身材好,脸又白,穿什么都好看,就是个衣服架子,儿媳妇脸上就笑开了花。

二儿媳妇的娘家在乡下,每到周末的时候,二儿媳妇就鸡鸭鱼肉买上一大包,回娘家。

要是换了别的老太太,觉得儿媳妇给娘家花钱,也许会觉得不痛快。

但是这个老太太不是小心眼的人,她总会嘱咐李桂全在路上的时候,再给丈母娘家买上点水果之类的东西。

这样的老太太,儿媳妇能不喜欢吗?

不知不觉,老太太在二儿子家又住了三个月了,二儿媳妇不舍得让婆婆走,大女婿就来接老太太了。

在大女儿家生活,由于大女儿腿不好,老太太心里有数,她心疼女儿,就力所能及地帮着干点活。

大女儿的腿一直没有查出什么毛病,就是走路越来越无力,有时晚上难受得睡不着觉,老公就起床给她揉腿。

老太太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总是催促大女儿去大医院看看。

老太太有个侄子在北京工作,一次侄子打电话问候老太太时,老太太就请侄子帮着联系那边的医生,让大女儿去看病,侄子说他尽力给联系。

大女儿心里非常过意不去,老母亲 80 岁了,还得为自己操心,母亲还是把自己当成孩子啊!

有一天,母亲受了凉,有些发烧,大女儿很着急,丈夫有事去了外地,怎么办?

她只得给妹妹李桂云打电话,李桂云赶紧带母亲去了医院。

一通检查后,医生说没有什么大毛病,但是老人年纪大了,应该住院观察几天。

李桂云就陪母亲在医院里住了下来,大家凑的医药费都在她手里,她陪母亲住院花钱方便一些。

大哥二哥有时也来医院看看,李桂云说:“你们工厂里忙,快去忙你们的。我已经和单位里请假打招呼了,有事我就回去处理一下,咱娘也住不了几天就能出院了。”

大姐更是觉得过意不去,母亲是在她家生病的,本来应该由她照顾母亲住院,但是这一切都是妹妹帮她做了。

李桂云安慰大姐说:“我比你年轻,身体又好,我照顾母亲是应该的。你好好保重身体。”

母亲出院后,李桂云直接把母亲接回了自己家里。

本来母亲还得在大姐家住一个多月,才能轮到去李桂云家。

但是李桂云心疼姐姐身体不好,就想多替姐姐一点,减轻她的负担。

她觉得母亲虽然说好了轮流赡养,但是,每家的情况不同,该变通的就得变通,该帮助的要帮助。

姐姐非常感激妹妹的付出,她经常给李桂云买个包或者买套化妆品,表示心意。

在李桂云家,老太太特别舒心,李桂云是小女儿,在家里父母特别疼她,她也特别亲父母。

每天晚上,母亲躺下后,李桂云也躺在母亲身边,和她拉呱说话。

母亲经常给李桂云讲那些陈谷子烂芝麻的往事,她讲得津津有味,李桂云就装作都听懂了,其实她根本不清楚母亲说的是什么。

母亲讲着讲着就睡着了,李桂云再轻轻起身,回自己卧室。

每天早晨,李桂云的闹钟本来定在六点,但是母亲在这里,她就五点半起床。

母亲睡得早起得也早,母亲多年以来有个雷打不动的习惯,就是起床后要喝一碗鸡蛋茶。

李桂云起床后赶紧给母亲冲好鸡蛋茶,放在餐桌上,母亲洗漱后,鸡蛋茶不冷不热的,正好喝。

李桂云临出门上班时,就把电视打开,调上电视剧,老太太 Z 喜欢看抗战片,每当看到八路军打了胜仗,老太太就高兴得直拍手。

老太太听力不好,但是她认识不少字,她小的时候上过识字班,进过夜校。电视剧情节她通过看字幕都能看明白。

一中午的时间,看几集电视剧就打发了。

李桂云家住在二楼,老太太估摸着她快下班了,就站在阳台上等她。

看到闺女到了楼下,老太太就像孩子一般兴奋地喊:“桂云,你下班了?快上来!”

李桂云一进门 ,母亲就递给她一个洗好的水果,让她吃了填填肚子再做饭。

李桂云在厨房里忙活的时候,炒出一个菜,就先让母亲尝尝 ,母亲就夸她:“还是俺小闺女疼娘啊。”

每天晚上吃过晚饭,李桂云就陪母亲去楼下走走。

母亲一直住在平房,她不会下楼梯。大哥二哥家都是住的一楼带院子的房子,大姐家住在二层楼房,母亲在她家时就住在一楼。

头一回李桂云带着母亲下楼梯时,吓了她一大跳!

老太太不看脚下,她以为走平地呢,她抬脚就往下走,差点跌倒了,把李桂云吓出来了一身冷汗。

丈夫也害怕了,他说要不别让母亲下楼了,但是李桂云觉得让母亲一直憋在房间里,多难受啊,应该让老人出去散散心。

李桂云要背着母亲下楼梯,但是,母亲生气了,她说:“我又不是不能动弹了,不要你背,让人家看到多难看,不知道的还以为我瘫痪了!”

李桂云只好小心翼翼地搀扶着母亲,教她好好看着脚下,踩稳当了这一步,再迈出下一步。

当母亲终于走到一楼时,她像个孩子一般兴奋地说:“闺女啊,你看看,我能自己下楼了!”

在楼下 ,李桂云牵着母亲的手,但是母亲甩开她的手说:“别拉着我,我自己到处里转转,看看这些花花草草的,你走你自己的就是。”

李桂云笑笑,就依着母亲,让她自己逛游。

那天李桂云穿了一条裙子,在前边呼呼地走着,母亲笑着说:“桂云啊,你走路就像刮风一样,也像小汽车跑得那么快。”

李桂云和楼下的人都被母亲逗得哈哈大笑。有母亲在身边真好!

不知不觉,母亲在李桂云家已经住了不少日子,到了去大哥家的日子了。

但是那些日子大哥二哥的工厂里到了出鞋子的旺季了,兄弟俩忙得团团转。

大姐说:“桂云,你大哥二哥都很忙,咱就不按顺序来了,我明天让我老公去接咱娘,来我家吧!”

那天早晨,母亲早早就起床了,她用包袱把自己的衣物包好了,她挎着包袱坐在沙发上等着大女婿来接她。

但是,到了十点多,也没有见到大女婿的影子。老太太有点急了!

这时,李桂云突然接了一个电话,她安慰母亲不要着急,她一会儿就回来。

母亲突然有种不祥的预感,是不是大女儿身体不好了?四个孩子都是她的心头肉,哪个孩子身体不好就会牵动着母亲的心。

母亲急得在房间里转圈。

李桂云回来了,她告诉母亲,大姐在医院里,让母亲先继续在这里住着。

原来,那天早晨,大女儿想早一点起床,收拾一下,迎接母亲来家里。

但是她突然发现腿不会动了,一点也使不上力气了。

丈夫赶紧把她送到了医院里,但是医生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建议他们去大医院检查。

老太太一听大女儿竟然不会走路了,当时就急哭了,她赶紧给北京的侄子打电话,问问他联系的医生什么情况了?

侄子说:“姑,你别急,那个医生刚刚从国外学习回来,已经在医院上班了,让我大姐赶紧在手机上抢着挂他的号吧!”

幸运的是,大姐很快就挂上了号。

李桂忠李桂全兄弟俩放下了工厂里的活,工厂再忙也不如大姐的身体重要。

他们开车带着大姐他们赶紧往北京赶去。

大姐在北京治病,一天好起一天,一个月后竟然能扶着轮椅走路了。

大姐回来后,李桂云体谅大姐的身体,她主动提出让母亲在自己家里住半年,她替大姐照顾母亲。

大哥二哥感激妹妹的付出,每隔一段时间,兄弟俩就请大家吃饭,一大家子坐在一起,欢聚一堂。

老母亲总是高兴得看看这个看看那个,她的脸上是舒心的笑容。

李家兄妹四个,相互体谅,相互帮助,给了老母亲幸福的晚年生活。

李桂云家轮流赡养母亲,给了母亲幸福的晚年,是因为他们做到了以下几点:

一,母慈子孝,这位母亲特别通情达理,她从来不多管闲事,处处为孩子们着想,她尽量不给孩子们添麻烦,孩子们也是打心眼里心疼母亲。

二,他们兄妹四个把母亲的看病的费用摆到了明处,避免了纠纷,因为老年人 Z 大的开支就是生病住院。

三,兄妹四个有着很强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一家有难大家来帮,谁也不斤斤计较。

我想说的话

轮流赡养父母只是赡养的一种方式,不存在好与不好的说法,子女多的家庭,可以借鉴李桂云家的赡养方式。

只要有孝心,处处为父母着想,让父母老有所依老有所养,就是 Z 好的赡养方式。

子女多的家庭,如果子女忙于自己的工作,不方便往老家里来回跑照顾老人,把老人接到家里轮流赡养,是一种两全其美的办法。

我们姐弟三个,我在县城工作,我姐我弟住在市区,我们的老母亲今年 76 岁了,身体还算健康,现在一个人生活在乡下,我们经常回去探望。以后,我们也会借鉴李桂云家赡养母亲的办法,让母亲轮流跟着我们生活,让母亲有个幸福的晚年。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趁着父母健在,我们好好孝顺老人吧!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