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问题幼儿园不教拼音、算术和文字,对孩子上小学有影响吗?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淘淘老师家长课堂】的最佳回答:
幼儿园不学拼音算术是国家要求,不允许提前学的。有些不做衔接的孩子上一年级会有影响。因为我去年才教完一年级,跟大家聊聊个人看法吧。
第一,开学后,考试前。班里孩子会分为三部分。一部分孩子做了有效衔接,提前学完了拼音和算术。一部分孩子没做衔接,没有任何基础。还有一部分提前介入了一年级课程。
现在的语文课本,第一单元不是拼音,是识字衔接单元。先学认字,写字。两周后再学拼音。
衔接过的和提前介入一年级课程的孩子,上课认真,因为刚入学新鲜。由于能听懂课程,跟得上老师节奏,这部分孩子会乐意举手回答问题。因此受到表扬,可能会成为老师眼里大小班长,组长的第一人选。
没衔接过的孩子又分两种。聪明好学的,吃力点,回家后家长再辅导,也能跟上,就是家长会累一点。
没衔接过的心理年龄小的孩子,刚开始也认真听,但真得跟不上节奏,一段时间过后,就不想学了,感觉自己反正学不会。这部分孩子开始落后,如果家长没发现,不及时抓起来,后面就成为班里的所谓后进生了。
第二,考试后。一百分几十个,或许也有六七八十分的。孩子根据分数被分成三六九等。
老师看着后进生开始着急,不断找家长,家长也着急,开始给孩子施加压力。
有方法的,孩子开始进步,没有方法的,孩子开始厌学,进而彻底不学了。
家长们难以想象一年级考一百分对孩子而言,意味着什么。这个分数帮助孩子树立学习自信,能力自信,帮助孩子保持对学习的兴趣,让孩子爱上学习。
可能有家长说,小学阶段成绩不重要,孩子大了自然能学好,你看某某就这样。说这话的家长不了解孩子心理,再小的孩子都会有挫败感,无力感。
那些高年级逆袭的孩子要么十分聪明,要么在一二年级是中等生,成绩在 90 分上下。绝对不是后进生。
因为语文课在一二年级是给孩子打基础的课程,培养各种学习习惯的课程。这时候没把握住,将来就要花费十倍二十倍的努力去弥补。
最后,送给大班孩子家长几个建议。
第一,幼小衔接必须做,不要等到暑假,现在就可以开始了。暑假时间太短,语文数学一起做衔接,效果可想而知。
现在借一本语文数学课本,制定计划,每天学一点,慢慢学。我在做一年级语文课的时候,上册就特别考虑到孩子的年纪和学习兴趣。
所有的随堂练习都简单,就是帮助孩子树立学习信心,觉得学习不难,提高学习兴趣。
第二,家长会的自己带着教,主要认识字母,先读,再写,每周学一课两课。必须让孩子大声朗读出来。
音节拼读有难度,家长可以每天和孩子做游戏,你读一个,我读一个。
孩子会存在拼读发音不准现象,家长别着急,有耐心,慢慢教。
家长拼读,b a 让孩子合,这样降低难度,慢慢训练孩子语感。
第三,家长自己不会,这也好办。社会上有许多培训机构,选择口碑好的,被认可的。找一家,花钱学。
网络课程选一位老师,购买课程,跟着老师学录播课。
有条件的孩子就可以先学起来了。喜欢我的分享就关注我吧。
总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早起的鸟儿有虫吃。
【2】、来自网友【奶爸的人生】的最佳回答:
我是两个孩子的爸爸,目前大宝上小学六年级,二宝刚上幼儿园不到一年的时间,对于这个问题,谈一下我的看法。
幼儿园是否应该教孩子拼音、算数和识字,应该从几个角度来分析利弊。
孩子的智力是否发展到适宜的阶段
每一个孩子的智力发育都会遵循相同的规律,在每个年龄阶段里面表现出相应的智力水平、知识接受能力(极少数天才除外),儿童在 0-7 岁会经历不同的敏感期,比如语言敏感期、阅读敏感期等,只有在经历了敏感期的刺激之后,孩子才会在这些方面显著的表现出长足的进步和学习能力。
如果孩子的智力还没有到这样的阶段,强行对孩子开展文化学习,会让孩子无所适从,甚至产生反抗的情绪。
孩子对于学习是否保持了兴趣?是开心的还是抵触的?
我一直认为,学龄前的孩子应该以玩为主,在玩中学,在群体游戏中学习规则,在玩玩具的过程中锻炼智力,在涂鸦的时候放飞想象力,在绘本童书阅读中识字、懂得道理,在家务劳动中锻炼自理能力和自律性,所有这些,都是不是以学习为中心,却将学习融入到这些活动里面了。
如果专门给学龄前的孩子开展学习的主题互动,识字、算数,甚至是学拼音,孩子会有兴趣吗?如果孩子对于这些学习是一种茫然的感觉,找不到其中的乐趣和窍门,而这么小年龄的孩子又是缺乏足够的纪律性的,你说孩子会开心还是抵触?
这样的情况下,让幼儿园给孩子上文化课,有意义吗?
家庭是否有学习和阅读的氛围?
孩子的学习兴趣和知识启蒙,几乎都不是从幼儿园开始的,真正能够帮助孩子建立学习的习惯、培养对知识的好奇心的,只有家庭和父母。如果父母从小就给孩子读绘本、讲故事,家庭中有阅读和分享的氛围,孩子在这种环境下耳濡目染,自然而然会对书本、故事、知识产生持续的学习欲望,变成一种习惯,有了这样的内生动力,幼儿园提前教授的文化知识,反而可能会远远不能满足孩子的知识学习诉求了。
幼师基本不具备小学教学的资格和经验,错误的教学方式会适得其反
学龄前幼教和小学教育有着截然不同的特点,孩子的年龄段、能力特点有很大的差异,学龄前的幼儿园教育重点关注孩子的习惯培养、社交、生活自理、规则意识的训练和基础的学习能力的培养,小学教育则重点关注文化知识的渐进式学习。
这样的背景下,对于幼师和小学教师的知识、工作技能的要求就有很大的差别了,即便是经验再丰富的幼师,多半也不能承担小学教师的工作职责,毕竟,教学方法是有很大差异的,如果让缺少经验、教学技能的幼师去给孩子上文化课,很可能因为教学方法不正确,导致孩子掌握了不恰当的学习方法和错误的知识,在孩子上了小学之后,跟小学老师传授的知识出现矛盾、冲突,反而给孩子带来更大的困扰和麻烦。
小学知识量确实增大了很多,学习强度大了
客观的说,跟 1、20 年前相比,除了小学一年级的知识量不算有大的增加之外,中高年级的文化知识的难度和知识量确实大多了,当年初中才学的平面几何的知识,已经出现在小学五年级的教学内容里面,小学英语的词汇量、语法知识,和我们当年初中的所学的内容已经不相上下了。
这样的学习强度下,如果孩子没有提前进行必要的知识储备、强化学习,又没有足够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主动性的话,确实容易出现成绩下滑的风险,尤其是现在补课成风的社会大环境下,差距可能会越拉越大。
算数和识字可以提前学
在幼儿园的日常教学中,讲故事、读绘本是重要的教学活动之一,包括在很多游戏活动中,都会穿插语言、文字、数字、日期、计算等多种知识的传递,并不需要刻意的通过文化课的方式来开展,只要幼儿园的老师在开展这些教学活动的时候,将知识进行传授就好了,还是那句话,让孩子在玩中学。
拼音没必要提前学
这个真没必要,识字和拼音不是必然相关的,是否学拼音,完全不会影响孩子对文化知识的学习。而且,幼师是否掌握了正确的拼音教学方法都是个问题。
提前学习小学知识,可能会影响孩子的专注度
如果提前给孩子教授小学才学习的知识,那么孩子在上小学后,可能会因为小学老师讲的内容已经掌握了,而不重视上课听讲,走神,进而导致孩子的专注度降低,影响孩子以后的学业发展。
学龄前的孩子,重点应该是培养阅读兴趣,建立良好的习惯,父母应该发挥最主要的作用,而不是把孩子扔给幼儿园和老师,对老师有过高的期望,这样的做法,很难达到期望的效果,弄不好,孩子厌学就麻烦了。
我是元宝爸爸,教育实践家,多平台原创作者,分享专业的育儿、教育知识!欢迎关注我,留言咨询或讨论。本文系原创,抄袭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