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问题《红楼梦》里王夫人汇报因晴雯患了女儿痨被赶走时,贾母知道她在说谎吗?有什么依据?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绿野萍踪 01】的最佳回答:
王夫人二次抄检大观园,赶走了正在病中的晴雯。事后,王夫人才把赶走晴雯这件事报告给贾母,说是:“前日又病倒了十几天,叫大夫瞧,说是女儿痨,所以我就赶着叫他下去了。若养好了也不用叫他进来,就赏他家配人去也罢了”。
这番话,王夫人并没有说谎,晴雯确实是因“女儿痨”被撵出了大观园。王夫人也不打算让晴雯再进荣国府,任由她在外配人去。既然王夫人说的是实情,贾母就绝不会认为王夫人说谎。这样讲,有依据吗?难道晴雯真的是因为女儿痨被赶出了大观园?
晴雯究竟得的是什么病,因何被赶出大观园
第五十一回书中说,袭人回家,凤姐吩咐,派两个知好歹的丫头到怡红院上夜,嬷嬷们便派了晴雯和麝月在屋里。到了夜里,麝月出门去看大月亮。晴雯等麝月出去,便穿了件小袄,跟在后面,要“唬他玩耍”。
这时,正是冬季,“昨儿那么大雪”,宝玉因而提醒晴雯:“看冻着,不是顽的。”晴雯不听,仗着素日比别人气壮,不畏寒冷,摆摆手出了房门。晴雯到了外面,“只见月光如水,忽然一阵微风,只觉侵肌透骨,不禁毛骨森然。”从此,晴雯便得了“女儿痨”。
什么是“女儿痨”,这个病与这个情节有关吗?崇祯末年国子监生张自烈在《正字通》中说:“疲,今人以积劳瘦削为痨病”。女儿痨,即指未婚少女因积劳而得的病,那么,晴雯的病是不是《正字通》中所说的痨病呢?
晴雯自吓唬麝月而得病,“有些鼻塞声重,懒怠动弹”,“只管咳嗽”。王夫人二次抄检大观园时,问凤姐道:“上次我们跟了老太太进园逛去,有一个水蛇腰,削肩膀,眉眼又有些像你林妹妹的,……”晴雯是“削肩膀”,证明她很“瘦削”,眉眼像林黛玉,说明她也是一副病态。这些“症状”,都证明王夫人没有说谎,晴雯确实得了“女儿痨”。
但是,王夫人的话语中,还有一句“水蛇腰”。水,便对应了晴雯吓唬麝月时,因“月光如水”而被微风刺骨,“毛骨森然”而得了“水月病”。对看晴雯判词:“风流灵巧招人怨”,以及“俏丫头抱屈夭风流”,晴雯得到其实是“女儿涝”。
“久雨成水”即为涝,对应的是“淫丧天香楼”。淫,不是说的男女不正当之私情,而是“久雨为淫”,“淫雨霏霏”之淫。“昨夜朱楼梦,今宵水国吟”,吟是“淫”的谐音用意,真真国女儿诗其实应当写成这样:“昨夜朱楼梦,今宵水国淫”,大明朱楼被水国淫浸,寓意清取代了明。
“秦可卿淫丧天香楼”,这段故事中,庚辰本有一则专门解读十二生肖的眉批,其中说:“清,属水,子也”。水,在《红楼梦》中指的就是清朝,月,则是大明的象征寓意。晴雯得的就是“水月”风流病,暗喻大明即将灭亡,为清所取代。
因而,“俏丫头抱屈夭风流”,回目的下一联就是“美优伶斩情归水月”。水月庵“藏污纳垢”,就是风月场。晴雯所得“风月病”,故而是“女儿涝”,涉嫌一个“淫”字。
晴雯是这样一个“不详”之人,也就不要责怪王夫人要将她撵出大观园了。贾母听了王夫人的汇报,自然也是十分赞同的,只是替晴雯惋惜而已。
那么,晴雯涉嫌“淫”字而得水月庵之病,书中又是如何表述的呢?
晴雯就是灯姑娘,多浑虫灯姑娘便是“女儿涝”
晴雯在病中被撵出大观园,贾宝玉央求一个婆子到晴雯家中去探望。书中交代,晴雯十岁时,被赖大家的买进了荣国府,那时,晴雯“尚未留头”。这个细节中,就隐藏了大明尚未被水国所淫,“留头不留发”的杀戮令还未危及大明王朝。曹雪芹专此一笔,就点明了时代背景,秦可卿还没有到“淫丧天香楼”之时。
晴雯已经不记得家乡与父母,只知有个姑舅哥哥。晴雯的姑舅哥哥是荣国府的庖厨,娶了一个多情美色之妻。姑舅哥哥不顾性命,不知风月,一味吃死酒,他的老婆“便不免有蒹葭倚玉之叹,红颜寂寞之悲”。于是,“这媳妇遂恣情纵欲,满宅内便延揽英雄,收纳材俊,上上下下竟有一半是他考试过的”。
晴雯的姑舅哥哥和嫂子究竟是谁呢?书中暗点:“若问他夫妻姓甚名谁,便是上回贾琏所接见的多浑虫灯姑娘儿的便是了”。多浑虫灯姑娘,又叫多姑娘儿,其实就是一人,或者说是一人两写,总犯一个“淫”字。而多浑虫灯姑娘又是晴雯,因而晴雯便是得了“女儿涝”。
晴雯之“晴”,古字作“夝”,是“夕生”。多浑虫之多,就是“夕夕”,到了晚间就得点灯,灯因“夕生”。所以,晴雯就是多浑虫灯姑娘。王夫人说晴雯得了女儿痨,依据就在这里。女儿痨实则“女儿涝”,灯遇水而熄灭,寓意大明为清所“淫”。
晴雯之“雯”就是“雨文”,雨,暗藏了多浑虫“吃死酒”。这其中的寓意,出自《明实录·太祖高皇帝实录》:洪武三十一年(1398 年)闰五月“乙酉 上崩于西宫”,“(上)闻雨降喜形于色,遂崩”。这则记载,首先为《水浒传》所引喻,以“酒”、“醉”暗示朱元璋驾崩。“及时雨”,说的就是这场雨,因太祖崩,燕王起兵作乱,夺了建文帝皇位。太祖归天,对于削藩、篡位者而言,都是一场及时雨。
洪武三十一年是农历戊寅年,朱元璋是大明“始皇帝”,“虎兔相逢大梦归”,兔,即大明之象征符码。太祖驾崩,建文逊位,太宗文皇帝接掌大明,故而是“雯”。书中的“小燕四儿”,以及不断出现的“四个女人”,都是说的燕老四。
女,不是单纯写的女子或者女人,而是指的北方玄武七宿中的女宿。燕王自称是玄武转世,大明又在永乐十八年(1420 年)时开始迁都北京。北方为水旺之地,永乐皇帝属鼠,迁都这年又是庚子年。从此,朱楼便自陷于“水”中。
这其中的寓意,说的是朱元璋因其远祖是姬姓,得周武王封建而立国于“邾”。邾国的第一代国君是颛顼帝之后,吴回祝融后裔曹姓之曹挟(曹雪芹因而姓曹)。为此,朱元璋于洪武三年(1370 年)效仿周制,“封建诸子”。四大名著均暗写了这段历史,以前车之鉴,断言“封建必亡”,大明灭亡,实乃太祖高皇帝埋下了“孽根祸胎”。
顺便说一句:邾国在春秋时期得齐桓公奏请周天子,被册封为子爵,因而邾国又叫“朱紫国(邾子国)”。邾国是西周鲁国的附属国,“东鲁孔梅溪”即指这段朱家的历史。
这段朱家的历史,早就写在了《红楼梦》第一回书中,就是女娲炼石补天神话。这段神话,也与晴雯的“女儿涝”有关。
积芦灰以止淫水,灯姑娘预示了大明灭亡
女娲炼石补天,不仅是炼五色石以补周天之缺,《淮南子·览冥训》中还记载了女娲“积芦灰以止淫水”的神话故事。淫水,即大洪水,积芦灰以止淫水,于是,颛顼之民得救。
《明实录·太祖高皇帝实录》中记载:“其先帝颛顼之后,周武王封其苗裔于邾”。女娲所补之周天,即大明远祖颛顼之天,暗射了大明。《水浒传》、《西游记》早就暗藏了女娲补天神话,这两部巨著暗写的都是朱家大火并。
《红楼梦》更是以女娲补天开篇,锁定时代背景,“家史王说”,从朱元璋出世写起,一直写到康熙元年(1662 年)南明灭亡。所以,贾政,字从周,荣禧堂中摆放着“周器”金蜼彝。蜼,即类猿之长尾猴,寓意大明建立于猴年。这只猴又被史湘云说出是“断尾猴”,暗示大明亡于甲申猴年。
贾宝玉探望晴雯时,书中说灯姑娘“不免有蒹葭倚玉之叹,红颜寂寞之悲”。蒹葭,就是芦苇,红颜,即朱明,这两句便是“积芦灰以止淫水”的寓意。芦苇在《红楼梦》中多次出现,比如“芦雪广割腥啖膻”,香菱以“苇叶芦根”与夏金桂辩论花香等等,都是女娲补天神话的暗写。
所以,《红楼梦》中的“淫”,不是写的男女不正当私情,贾珍、秦可卿绝对没有爬灰荒唐事。写灯姑娘情欲泛滥,则是已无女娲再集芦灰以止淫水,书中所写的芦苇没有变成芦灰。《水浒传》比《红楼梦》的芦苇还多,最典型的是卢俊义被吴用计赚,在自家解库厅(当铺)中题写反诗,第一句就是“芦花丛中一扁舟”……。
女娲不再,蒹葭苍苍,淫水泛滥。淫水,即洪水,这其中便有两层寓意。其一,指的是朱洪武“封建诸子”,大明一直处在藩镇作乱之中,南明时期更是各家藩王大火并,导致大明彻底消亡。其二,指的就是“水月”,清取代了明。兔遇虎而亡,大清被写成洪水猛兽。“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女娲补天神话中,原本就有洪水猛兽。
晴雯的“女儿涝”从洪武三年“封建诸子”起,就染上了。“削肩膀”,寓意自削手足,大明兄弟相残。晴雯是“夕生”,“夝”字实出《明实录·太祖高皇帝实录》:
方在娠时,太后常梦一黄冠,自西北来,至舍南麦场,取白药一丸臵太后掌中,有光起,视之渐长,黄冠曰:此美物可食,太后吞之觉,以告仁祖,口尚有香气。明日,上生,红光满室,时元天历元年戊辰九月十八日子丑也。
冷香丸、天历元年,就是《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天香”的出处。太祖高皇帝生于子丑之时,即“夕生”。……这段记载,是上面所说的三大名著的总符码,元妃夤夜省亲,时辰便暗合这段记载。元妃点戏《仙缘》,就是说的这段“仙缘”。宁荣二公名贾演、贾源,即“夤缘”,加上水字边,寓意大明最终亡于水。
大明太祖高皇帝出生后,《明实录》中还有这样一段记载:“自后,夜数有光,邻里遥见,惊以为火,皆奔救,至则无有,人咸异之”,这就是“灯姑娘”,以及“火起(霍启)”的来历。
司马光《类编》中说:“灯,烈火也”,《红楼梦》中暗藏了荣国府以及南明为火所焚,贾家集体“爬灰”的真实历史。此处,仅说南明之亡。
史湘云说长尾猴断了尾巴,这是一则字谜,也就是“申”截断下面的竖画,就是个“由”字。秦可卿托梦凤姐,说贾家将有一场“烈火烹油”的喜事。油,即三由,红楼三尤实指朱由检、朱由崧、朱由榔。其中,尤二姐爱吃槟榔,便是“由榔”。
朱由榔是南明最后一个皇帝,曾经逃到缅甸避难。康熙元年,也就是农历壬寅年四月二十五日,吴三桂以弓弦缢杀永历皇帝。四月二十六日,吴三桂下令以柴纵火,焚烧朱由榔。刘姥姥讲雪下抽柴的故事,也是这段历史的隐喻。贾元春判词“虎兔相逢大梦归”,其中之一寓意,就是大明亡于这一年。
“至次日,乃是四月二十六日,原来这日未时交芒种节”,这句话是文学修辞中的“互文”,暗藏了两个历史节点。“未时交芒种节”,指的是芒种交夏至,所以,书中接着说:“言芒种一过,便是夏日了”。这一年是顺治六年(1649 年),以荣国府为象征的桂林靖江王第二年(1650 年,庚寅虎年)灭亡。
四月二十五、二十六日,即南明化灰的暗写。贾元春的册页画,以及“回首相看已化灰”,都是这段历史的真实写照。而薛宝琴所说的八岁随父到真真国,遇到一个十五岁的女子,暗喻永历十五年(1661 年)时,吴三桂到缅甸捉拿朱由榔。真真国女子,也暗藏了“女真”,朱由榔消亡时,是康熙元年,康熙皇帝八岁。
大明彻底灭亡,朱楼中人集体爬灰,然后淫浸于水国之中。王夫人没有说谎,晴雯早就得了“女儿涝”。贾母是贾家的“始太君”、“石太君”,当然知道朱楼之中所有的历史,王夫人说没说谎,老祖宗心知肚明。
【2】、来自网友【家住金陵】的最佳回答:
我们知道,王夫人一向是不多话的,连贾母都在薛姨妈面前说过她笨嘴拙舌的,在公婆面前不讨好。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王夫人跟王熙凤就是两个极端,一个特别会说,一个不爱说话。可是,在赶走晴雯后,王夫人却说一了一长段话,这本身就是令人生疑的:
话说两个尼姑领了芳官等去后,王夫人便往贾母处来省晨,见贾母喜欢,便趁便回道:“宝玉屋里有个晴雯,那个丫头也大了,而且一年之间,病不离身,我常见他比别人分外淘气,也懒,前日又病倒了十几天,叫大夫瞧,说是女儿痨,所以我就赶着叫他下去了。若养好了也不用叫他进来,就赏他家配人去也罢了。再那几个学戏的女孩子,我也作主放出去了。一则他们都会戏,口里没轻没重,只会混说,女孩儿们听了如何使得?二则他们既唱了会子戏,白放了他们,也是应该的。况丫头们也太多,若说不够使,再挑上几个来也是一样。”
王夫人知道赶走晴雯的严重性,可是她不得不回这个问题。虽然是个丫头,她还是要向贾母回禀的,这本身也说明了晴雯在贾母心中的分量的。而且王夫人回的时候还捡了贾母高兴的时候。就像现在孩子犯了错,跟父母坦白了,也要趁父母高兴的时候一个样。为了掩饰自己的问题,王夫人把晴雯的事说得很严重:一则说晴雯一年之间病不离身,这句话也是经不住推敲的,难道说这一年之中贾母都不怎么看到晴雯吗?宝玉每天要去跟贾母晨昏定省,身边少不了丫头跟着,晴雯应该是贾母经常见的呀。二则说晴雯懒。懒这个东西还真不好说,也说不清。晴雯有时候仗着宝玉宠她,确实有不想做事的表现,但是,勤快能干的时候我们也是知道的,可以为宝玉忙一晚不睡。而且依照王夫人前面的口吻,王善保家的在她面前说晴雯坏话的时候,王夫人都装作不认识晴雯似的,怎么就知道她懒?可能眼见着这两点都没有触动贾母,而王夫人又彻底不想晴雯再进来,所以最后来才说是得了女儿痨,这把晴雯要回来的路给堵死了。
贾母听了,点头道:“这倒是正理,我也正想着如此呢。但晴雯那丫头我看他甚好,怎么就这样起来。我的意思这些丫头的模样爽利言谈针线多不及他,将来只他还可以给宝玉使唤得。谁知变了。”
贾母听了王夫人的话首先还是对晴雯作了肯定。从她的模样谈吐针线等多方面作了肯定。而且说将来只她还可以给宝玉使唤得。一个“
只
”字说明晴雯在贾母心中的份量。说明对于贾母来说,晴雯是给宝玉作妾的唯一人选,没有第二个。接着来一句“谁知变了”,这是来自贾母的质疑。是否是真变了,也只是你说,我并没有看到。以贾母的智慧,就这一句就够了。她早已看穿王夫人的做法。但那又怎样?难不成她还为一个丫头去跟王夫人争论吗?这涉及到大家族的脸面。
王夫人笑道:“老太太挑中的人原不错。只怕他命里没造化,所以得了这个病。俗语又说,‘女大十八变’。况且有本事的人,未免就有些调歪。老太太还有什么不曾经验过的。三年前我也就留心这件事。先只取中了他,我便留心。冷眼看去,他色色虽比人强,只是不大沉重。若说沉重知大礼,莫若袭人第一。虽说贤妻美妾,然也要性情和顺举止沉重的更好些。……”
王夫人显然接受到了来自贾母的质疑,所以她又解释了一大通理由:一则是病说她命里没造话,二则是她变了调歪,这是顺着贾母的话来说的。三则说她三年前就留心这事,先取中她,这也在策略上表示自己跟贾母一致。然后发现她不大沉重,不如袭人知大礼。
贾母只说了那么一句话,王夫人却说了那么多,也是在为自己开脱,不停地解释。这大概是王夫人在贾母面前话说得最多的一次,也恰恰说明王夫人是知道贾母不相信她的,所以她得不停地解释。
我是苏小妮,喜欢请点击关注和分享!
以上就是关于问题【《红楼梦》里王夫人汇报因晴雯患了女儿痨被赶走时,贾母知道她在说谎吗?有什么依据?】的全部回答,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内容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如要实行请慎重,任何后果与本站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