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问题为什么有的北大清华学生会选择当中小学教师?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今生以文济世】的最佳回答:
作为一个从教 32 年的高中教师,业余作家,我来谈谈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吧!
北大清华学生下沉社会底层,当中小学教师,原因应该有以下两个方面:
1、目前就业形势的确非常严峻。
一般来说,像北大清华这样的名校毕业的学生,应该是都能找到理想工作的。
但是,近些年来,由于名校毕业的学生越来越多,所以即便北清这样的毕业生,找到理想工作也不是很容易的事情了。
部分北清毕业生转而下沉自己,考薪水较高的中小学教师职位,可能也有自己的难处,可能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2、北清学生的素质不如从前,他们就业的理念也很世俗,缺少理想色彩、国家情怀。
我想,无论就业形势多么艰难,北清毕业生,应该都是能够找到符合本专业的工作岗位的,可能一些岗位薪酬较低罢了。
如果是从前的北清毕业生,他们为了事业,为了理想,为了国家,会选择薪酬较低但是符合自己专业的岗位,持续发力,直到做出很大的成就。
而现在北清毕业生,他们择业的第一目的,跟别的毕业生看来并无不同,也是以薪酬为第一目标,哪里薪酬高去哪里。
这样,就出现了这些北清毕业生下沉到高薪中小学教师职位的现象。
其实,这种作法对于北清毕业生来说,无异于自废武功。他们中的许多人可能并非示范专业,他们放弃了北清学习时的专业,而专做其实自己并不擅长的教学工作。
他们真能比普通师范本科生教书教得更好吗?我表示怀疑。
他们虽然更聪明,更有高学历和某种专业知识,但是对于教中学生和小学生这个工作来说,也不见得就有多大的优势。
这就好比让一个教授跟一个老农比赛割草,教授一定比老农割得快割得多吗?不一定吧?
但是北清毕业生甘愿放弃自己的专业和理想,来中小学淘金,说明他们过于现实,缺少理想色彩,缺少国家情怀,缺少更高的人生境界。
从这个角度看过去,我想,他们是悲哀的一群。
综上所述,我不认同北清毕业生去应聘高薪中小学教师职位的做法。
我觉得,这些学生迟早会后悔自己这种过分世俗的选择。
我认为,如果一个北清毕业生选择符合自己专业的岗位,即便开始薪水低一些,后来的发展也很可能会越来越好。当事业上有了很大的成就时,薪酬可能也会高起来。
国家培养的那么少量的北清毕业生,国家会忘记他们吗?他们只要在某一领域做出贡献,国家一定会发现并扶持他们的!
以上就是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了。
亲们对这个问题怎么看,我很想听一听您的高见!
【2】、来自网友【大家教育资讯】的最佳回答:
首先要明白,如今:中小学教师是不是社会的底层?建国以后,国家出台了多部重视教育以及教育改革的文件,还为全国 1800 万教师设置了教师节。教师地位日益提升,教师待遇不断提高,教师荣誉感、幸福感普遍增强,教师职业从未有过的受到人们尊敬。广大中小学教育工作者是知识的传递者、是文化的传承者、是文明的传播者,是构建一个国家的基石。中小学教师从事义务教育,事关亿万少年儿童健康成长,事关国家发展,事关民族未来,从这个角度考虑,中小学教师并不是社会底层。
有报道,深圳市招聘中小学教师,学历要求通过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取得本科(含)以上学历及学士(含)以上学位,事实上,博士、硕士高学历、名校毕业生往往都还难获得一个职位。清华北大学生从事中小学教育,也恰恰说明了中小学教师并不是社会底层,也展示了新一代大学生他们的社会责任和担当。
至于提问者有中小学教师是社会底层的看法,笔者认为提问者没有发展的眼光和思维看问题,还在用传统陈旧的观念看待中小学教师。
过去教师有“臭老九”之说,在历史上出现过两次:一次是元朝。元朝的统治者本就是骑在马背上的征服者,对于当时的知识分子一直抱着敌对的态度,把当时的职业分为了十个等级即“十流: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医、六工、七匠、八娼、九儒、十丐。儒更是被列在了娼妓之后,于是被叫做“臭老九”;另一次则是文革时期,那时候的老师和其他的知识分子再一次被叫做“臭老九”。这种蔑称放在今天已经看不见了。
鲁迅先生这样写到自己的老师: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所以,现在北大清华学子从事中小学教育工作,是极正常的现象。我们总是可以看见有多少孩子读不上书,也总是看见很多老师放弃了大城市的舒适生活来到了偏僻的山区支教,甚至为此付出了生命。站上三尺讲台,手握粉笔,一生便奉献给了学生。
北大清华学子从事中小学教育工作,并不能说明现在人才太多了,只能说明“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他们是时代精神的倡导者,体现了当代青年的时代责任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