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问题姚广孝有多厉害?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若愚史话】的最佳回答:
黑衣宰相姚广孝,14 岁剃度出家,47 岁正式出山,64 岁策划朱棣造反,68 岁功成身退,84 岁圆寂升天。
他是一个“不安分”的出家人,也是明朝唯一一个以文臣身份,进入祖庙的“绝代高人”。
明朝初年,两个和尚的出现,搅动得天下风云变幻,皇权几度易主。他们的名字注定载入史册、功过任人评说,他们一个叫朱元璋、一个叫姚广孝。
朱元璋 16 岁出家为僧,25 岁加入红巾军,正式举起“反元”的大旗,41 岁战胜各路起义军 ,推翻了元朝的统治、建立了新的统一政权——明朝。
与朱元璋的年轻有为不同,姚广孝是典型的“大器晚成”。
1398 年,直到 71 岁的朱元璋驾崩,姚广孝才开始展露锋芒、从幕后走向台前,这一年,姚广孝已经 64 岁了。
虽然风华不再,但姚广孝一出手,就是大手笔。
在他的谋划和推动下,朱棣为避免撤藩,竟以区区藩王之力,对抗建文帝及整个朝廷,更令人惊叹的是,朱棣居然成功了!
毫不夸张地说,如果没有这个和尚,就没有后来励精图治的永乐大帝,也没有举世闻名的《永乐大典》,更不会有浩浩荡荡的郑和下西洋,如果没有他,大明朝的历史或许是另一个样子。
姚广孝究竟厉害在哪?
姚广孝以一僧人之身,之所以能助朱棣成就举世之功,在于他身上有很多常人难以企及的能力和优点:
第一、能正确认识自己。
1335 年,姚广孝出生于江苏吴县的一个医学世家。
据史书记载,姚广孝从小便博览群书、聪慧过人,在他长到 14 岁时,姚父郑重地告诉儿子,希望他子承父业、悬壶济世,可姚广孝想也没想,直接回绝了。
他从来就没想过当医生,他这辈子只有一个职业追求——当和尚。
姚家父母自然十万个不同意,可儿大不由娘,姚广孝决定要做的事,谁也动摇不了。
就这样,14 岁的姚广孝毅然走出家门, 在妙智庵剃度为僧,法号“道衍”。
“至正间,年十四,即从佛,父不夺吾志,遂出家于里之妙智庵。”——《明姚少师祠堂记》
如果照这样发展下去,假以时日,这世上便少了一位杏林人才,而多了一位得道高僧。
可道衍偏不照常理出牌。
他身为和尚,不好好在庵里念经修佛,而是又转身拜了个道士做师傅,一有空就跟在道士身边,学习《易经》和阴阳之术。
除了主修佛学、选修道学,道衍还下了很大功夫研究儒学,因此,他的朋友圈里不仅有僧人、道士,还有儒生。
据说,道衍和当时的儒学大师宋濂、杨基等,私交甚好。
由此可见,道衍不仅学识渊博,精通儒、释、道三派,还交际广泛,是个跨领域的高手。
以他的才能,当上一寺主持只是迟早的事,可道衍志不在此,他有更远大的职业目标。
有一次,在外出云游到嵩山时,道衍遇到了一个改变他一生命运的人,这个人,叫“袁珙”。
袁珙擅长看相,当他看到道衍的第一眼,就断定这绝不是一个凡人:
“世上怎会有你这样长相奇异的和尚!你天生一对三角眼,好似一只病虎,内心又嗜好杀戮,日后必定会成为像刘秉忠那样的人!”
“是何异僧!目三角,形如病虎,性必嗜杀,刘秉忠流也。”——《明史·姚广孝传》
如果平常人听到这话,肯定气得砸对方摊子了,可道衍非但没生气,反而乐得合不拢嘴。
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道衍一向把刘秉忠当做自己的偶像,这刘秉忠原是元世祖忽必烈帐下的一员重要谋臣,就是在他的积极谋划下,忽必烈才顺利登上了汗位。
现在,竟有人预测自己能成就和偶像一样的霸业,这,能不让人兴奋吗?
从此,道衍更坚定了心中的志向。
从抛家舍业、毅然剃度为僧,到打破佛门规定,偷学道学、儒学,再到立志做一位天子谋臣,道衍人生的每一步选择,都让人觉得瞠目结舌、离经叛道,但只有道衍清楚,自己内心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为此,他可以不顾家人的反对、不管别人的非议,甚至不惧前进路上的风雪。
任他东西南北风,我自岿然不动。
道衍,是一个认清了自我的人,也是一个内心无比强大的人。
第二、能正确认识他人。
1375 年,朱元璋颁布诏令,让精通儒书的僧人来礼部应试。年已 40 岁的道衍,欣然应诏,可惜,这次他没有考上僧官,只得到了一个参与奖——一身僧服。
“洪武中,诏通儒书僧试礼部。不受官,赐僧服还。”——《明史》
想来,此时的道衍内心定是无比苦闷的,他满腹才学、胸怀兵甲,可始终报国无门。
但渐渐地,他想明白了,自己在洪武皇帝手下是没有出头机会的,当时朝廷文有刘伯温、李善长等开国元勋,武有徐达、汤和等开国名将,就连朱元璋本人,也是文武兼修,是个治国和军事天才。
和他们相比,道衍虽略有才能,但毕竟缺少历练。
既然老皇帝那儿没有工作机会,那就退而求其次,把目标放在下一任皇帝身上吧。
很快,道衍便有了主意。
1382 年,与朱元璋相濡以沫多年的马皇后病逝,朱元璋悲痛难忍,便诏令全国的高僧进宫为马皇后诵经超度。
在僧录司右善世宗泐(lè)的推荐下,道衍得以成功入选。
事后,为了陶冶各位皇子的心性,朱元璋又令诸王自行选择高僧为师。
为了抓住这千载难逢的机会,道衍决定主动出击。
他径直走到燕王跟前,躬身说道:“贫僧愿助燕王殿下一臂之力。”
朱棣不置可否地望着眼前这个毛遂自荐的和尚,故意挑衅道:
“哦?本王是天潢贵胄、要什么没有?!你一个和尚能帮本王做什么?”
道衍走近一步,小声回答说:“贫僧能帮王爷戴上一顶白帽子!”
朱棣顿时脸色大变,“王”上加“白”,不就是“皇”字吗?
朱棣不敢再往下想,他赶紧环顾四周,见无人注意到道衍的言行,遂厉声呵止道:“你这狂僧!休得胡言乱语!”
道衍没有再接话,直接起身离去,临走前,他留给朱棣一个意味深长的微笑。
燕王一定会来的!
道衍相信自己的眼光,也相信自己的直觉。
不知过了多久,道衍耳边终于想起了一个令人心潮澎湃的声音:“你跟我走吧!”
洪武十八年,年近 50 岁的道衍,带着满腔抱负,终于告别南京,随燕王朱棣到了北平。
初,诸王封国时,太祖多择名僧为傅,僧道衍知燕王当嗣大位,自言曰:“大王使臣得侍,奉一白帽与大王戴。”
盖白冠王,其文皇也。燕王遂乞道衍,得之。——《明史记事本末》
有人说,道衍选择朱棣,不过是因为运气好。
但我更愿意相信,道衍的主动出击,是他深思熟虑的结果。
他之所以选择朱棣,是因为他认识到,在朱元璋所有的儿子中,唯有朱棣野心最大、能力最强,一旦天下有变,他一定能够迅速响应、成就大业。
道衍清楚自己的抱负,也明白朱棣的不甘。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从这一点来说,道衍无疑是个有智慧的人。
第三、懂得韬光养晦、以待时日。
道衍是一个善于等待的人。
他来到朱棣身边,只为实现一个愿望——助朱棣称帝。
但他知道,此时时机未到,贸然行动,只会让自己和燕王死无葬身之地。
当时,王朝承平日久、朱元璋春秋正盛,太子朱标也在朱元璋的亲自调教下,展露出治国之才,所以,在道衍追随朱棣到达北平后,在未来长达 17 年的时间里,他的身份都只是庆寿寺的一名主持。
当然,为了有朝一日实现大愿,他得不时秘密造访燕王府,提醒燕王不要忘了造反大业。
“至北平,住持庆寿寺。出入府中,迹甚密,时时屏人语。 ”——《明史》
在漫长的等待中,太子朱标还没来得及即位,就病死了,六年后,朱元璋也驾崩了,紧接着,皇太孙朱允炆登基。
这个年轻气盛的皇帝,为了加强皇权,上位后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削藩,而且先从势力最弱的藩王下手,不久,周王、 齐王、代王被陆续废为庶人,湘王自焚而死。
道衍隐隐觉得,他们的机会终于要来了。
照这样的形势下去,燕王被削藩是迟早的事,但好在燕王实力最强,留给他的准备和考虑时间也最多。
此时,摆在朱棣面前的只有两条路,要么步其他藩王的后尘,被削藩为民,要么孤注一掷、举兵造反。
在道衍的日日“洗脑”下,朱棣义无反顾选择了后者。
此后,朱棣开始选派军官、收买民心,道衍则在王府内,修筑地穴、大量打造兵器。
为了掩盖兵器的敲打声,他还专门饲养了很多鹅、鸭。
“道衍练兵后苑中。穴地作重屋,缭以厚垣,密甃翎甋瓶缶,日夜铸军器,畜鹅鸭乱其声。”——《明史》
1399 年 8 月,兵部尚书齐泰命令北平都指挥张信迅速逮捕朱棣,得知消息后,道衍立即劝朱棣起兵,在此千钧一发之际,朱棣心中却莫名升起一丝胆怯来:“眼下百姓都支持朝廷,我们怎么办?”
道衍望着朱棣的眼睛,坚定地答道:“贫僧只知天道,不管民心。”
为了尽快说服朱棣,道衍还搬出了相士袁珙三十多年前对自己的评语,并把袁珙推荐给了朱棣。
道衍遂密劝成祖举兵。成祖曰:“民心向彼,奈何?”道衍曰:“臣知天道,何论民心。”——《明史》
得到“天命”的朱棣,像吃了一颗定心丸,8 月 6 日这天,朱棣终于以“清君侧”为名,公然起兵靖难。
史称“靖难之役”。
第四、能迎难而上、顾全大局。
朱棣实力再强,可说到底,占据的也不过只有北平一地,论财力、论兵力、论民心,如何能和朝廷相比?
所以,朱棣的起兵,注定一路坎坷。
在造反这条路上,朱棣或许有过片刻的犹豫,可道衍始终如一,他的信念,有时比朱棣还要坚定。
1、为大军重拾信心
大军开拔前夕,突然天降暴雨、檐瓦纷纷落地。
朱棣和诸将心中俱是一颤,古人将狂风暴雨,一向看作是凶兆,莫非此次出征不利?
两军交战,打得一是军力,二是军心,若军心散了,那再强的军力也无济于事。
朱棣常年征战、道衍熟读兵书,他们都懂得这个道理。
道衍见朱棣脸色有变,立即高声贺喜道:“恭喜燕王!这是大大的吉兆啊!自古飞龙在天,必有风雨相从。如今王府的青瓦落地,预示着要改用黄瓦了!”
黄瓦筑屋,是帝王才能享用的规制。
道衍一番语毕,朱棣顿时转忧为喜,将士们也各个信心满满。
2、提议直取南京
1400 年 4 月,朱棣击败统帅李景隆,围攻了济南。
原以为济南势单力孤、指日可破,谁知,山东参政铁铉为了报答朝廷的知遇之恩,决意死守济南。
燕军围困济南长达三个月,寸土未进,眼看大军疲惫不堪,道衍坐镇北平,赶紧给燕王去信:“将士疲劳,请班师而回。”
道衍知道,这场战争,朝廷拖得起,朱棣拖不起!
既然济南城攻不下,那就绕过它,直取京师吧!现在大军都在外阻截燕军,京城守军一定兵力不足,若燕军突袭而至,必能取之!
道衍语成祖:“毋下城邑,疾趋京师。京师单弱,势必举。”从之。——《明史》
朱棣听从了道衍的意见,在短暂撤军修整后,燕军放弃济南,直奔京师而去。
谁知,在走到山东东昌时,燕军与时任朝廷统帅的盛庸大军相遇,朱棣寡不敌众,险些被俘,大将朱玉战死。
燕军士气低落到极点,道衍闻听此讯,迅速赶赴营中。
面对这个“同道中人”,朱棣惊魂未定,想起这两年的惊涛骇浪,不由得心生感慨:“早知靖难如此艰难,本王还不如像大师一样出家为僧。”
朱棣话音未落,道衍一改往日的镇定从容,大声质问道:“殿下以为,事到如今,我们还能回头吗?还有退路吗?往前走,或许还有一线生机,往后退,只有死路一条!”
朱棣怔怔地望着这个“表里不一”的和尚,他知道,和尚说得是对的。
之后,朱棣越挫越勇,接连在淝水、灵璧等地,击败朝廷大军,并顺利渡过长江,进入应天。
3、力保方孝孺
在进入南京城前,道衍曾给朱棣打过预防针:“殿下攻下京城后,翰林学士方孝孺一定不会投降,请您一定不要杀了他!一旦方孝孺死了,那天下读书人的种子就断绝了!”
朱棣连连点头,可当他真的登上了九五之尊的宝座,面对方孝孺的嘲讽谩骂,他完全失去了理智,最后不仅杀了方孝孺,更破天荒地灭了方孝孺十族!
自此,历经三年多的浴血奋战,朱棣终于成功了,道衍亲手成就了一个帝王,他的目标也实现了!
朱棣论功行赏,道衍本该居功至伟,可经方孝孺一事,道衍早为自己想好了后路。
“道衍未尝临战阵,然帝用兵有天下,道衍力为多,论功以为第一”。——《明史》
第五、能激流勇退、明哲保身。
1402 年,明成祖朱棣任命道衍为正二品资善大夫、太子少师,并特许他蓄发还俗、并赐名姚广孝。
但道衍除了接受赐名外,不还俗、不蓄发、不娶妻、不要府邸、不要金钱,白天穿官服上朝议政, 晚上回到寺庙仍换回黑色的僧衣,故人称“黑衣宰相”。
此时的姚广孝功成名就,他一直提防着一件事——功高震主。
朱棣是他的知己,但他更是一个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
这样一个独裁者身边,是绝不允许自己的身后,还有一个无职无权、却可以左右他心志决策的人存在的。
这让我想起影视剧《雍正王朝》里,邬思道告别雍正时,对自己的一句评价:“我虽然小有智计,但却是阴谋为主“,这就注定了,像邬思道这样的谋士,只能待在幕后,而不能进入朝堂。
因为皇位可以靠”阴谋“得来,但天下必须靠”大道“治理。
主动退居幕后,这既是姚广孝的保身之道,也是他的聪明之处。
第六、文武双全、不存私心。
姚广孝是个奇才,他不仅通晓军事,在文化上,也是一枝独秀、独领风骚。
朱棣想重修《太祖实录》,为自己的即位增加合法性,但这点心思又不能让外人知道,姚广孝知道皇帝的顾虑,便主动担起了监修之责。
朱棣命解缙主持编撰《永乐大典》,但成效并不理想,朱棣又钦点姚广孝为最高编纂官,最终姚广孝不负所望,成就了我国文化史上的瑰宝——《永乐大典》。
“重修《太祖实录》,广孝为监修。又与解缙等纂修《永乐大典》。书成,帝褒美之。”——《明史》
此外,姚广孝还是朱高炽、朱瞻基两代帝王的师傅。
值得一提的是,姚广孝晚年曾破格收过一个太监当徒弟,这个徒弟名叫郑和。
1418 年,84 岁的姚广孝终于走到了生命的尽头,临终前,朱棣拉着他的手,满含热泪地问:“少师可有什么遗愿?”
朱棣原以为姚广孝会为养子姚继求个官职,谁知姚广孝绝口不提家事,只请求皇帝放了溥洽。
溥洽原是建文帝朱允炆的讲经师傅,建文帝在大火中失踪后,朱棣认为溥洽一定知道建文帝的去向,于是便关押了他,这一关,就是 16 年。
虽然溥洽仍没有供出建文帝的下落,但朱棣不愿拒绝姚广孝,于是立即下旨释放了溥洽。
姚广孝去世后,朱棣追赠他为上柱国 、 荣禄大夫 、荣国公,并特赐谥号“ 恭靖”,明仁宗即位后,念及姚广孝的大功,又特许姚广孝以文臣的身份,配享太庙。
姚广孝身后的哀荣,在此时达到了顶点!
然而,150 年后,明朝第 11 位皇帝——嘉靖帝以“顾系释氏之徒”为由,又将姚广孝的牌位移出了太庙,从此,史书对姚广孝的评价转向了反面。
就连姚继的子孙后代,都耻于以姚广孝为宗!
总结:
姚广孝在儿时的努力,壮年的等待,垂垂老矣的腥风血雨,只为了一件事——亲手缔造一代帝王。
无疑,他是成功的。
但他的成功仅是昙花一现,在后世人眼中,姚广孝不止是一个“挑起战端”的妖僧,更是一个“阴狠狡诈”的阴谋家。
究其原因,姚广孝是成也皇权,败也皇权。
像姚广孝这样的人,在后代帝王看来,无异于“乱臣贼子”,他们的存在,就是帝国的一个不稳定因素,所以,对他们的功劳,不仅不能褒扬,反而要不遗余力的贬斥,只有这样,才能防止有人步其后尘。
可跳出那个特定的年代,姚广孝这一身本领,真让人钦佩不已啊!
【2】、来自网友【蚂蚁传统文化】的最佳回答:
公元 1348 年,朱元璋结束三年流浪生涯,回到皇觉寺,后来建立了大明王朝。
同一年,还有一个少年出家为僧,后来整个改变了大明王朝的历史进程。
有一次,这个少年和尚正在嵩山寺游历,路上遇到了相面大师袁珙。袁珙一看见这小和尚吓了一跳。
怎么呢?这小和尚面相不凡。袁珙对他说道:“你真是个奇特的僧人,眼睛是三角形,体形就像一只病虎,必然天性喜欢杀戮,会是个大人物啊!”
按说佛门弟子应该慈悲为怀,听别人说自己喜欢杀戮,早就大耳光子抽过来了。可是这小和尚听了居然哈哈大笑,喜不自胜。
可见这小子还真就是个危险分子,心里装的不仅有菩提,更有许多带着血腥气的秘密。
他出家后居然还曾跑去跟道士学习阴阳术数。所谓阴阳术数内容庞杂,包括算卦、占卜、天文、权谋机断等等,明显属于旁门左道嘛。
学习这种旁门左道的都不是什么“正常人”:比如苏秦跟随鬼谷子学习纵横术,苦读《阴符》;张良从黄石公那里得到并学习《太公兵法》;刘伯温学习《六甲天书》和《奇门遁甲》……
话又说回来,哪一个正常的和尚会拜道士为师呢?
事实上,他本就不甘心做一个“正常人”。
他是要站在高山之巅,以天下为棋盘,以王侯为棋子的男人。
他的法号叫做道衍,后来明成祖朱棣赐给他另一个俗家名字——姚广孝,人赠外号“谋僧”,又叫他“黑衣宰相”。
他一手策划了“靖难之役”,助朱棣登上皇位;
他负责为朱棣迁都,规划设计了北京城;
他主持编纂了明代最重要的百科全书《永乐大典》……
有时候会想,如果没有这个和尚,大明会是怎样一番景象?永乐大典不会有,郑和下西洋不会有,甚至整个中国的历史也许会走向另一个航道。
01
良禽择木而栖
公元 1382 年(洪武十五年),跟随朱元璋一生的女人马皇后病逝。朱元璋下令选拔高僧陪同皇子王爷们,一同为马皇后诵经祈福。
这也许是道衍和尚一生中最重要的一个机会。当时担任僧录司左善事的宗泐举荐了他,而他由此遇到了生命中最重要的那个男人——燕王朱棣。
所谓“金麟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便化龙”。道衍与朱棣见面后相谈甚欢,这两个不凡的男人已经相遇,一番大事业已经在冥冥中注定了。
这一年,道衍 48 岁,他已经熬的够久了,一肚子智谋憋得没处发泄,哎呀好想搞个大新闻啊。就像一个五星级酒店的大厨,三年不做饭,看见铁锅都得手痒。
燕王朱棣挑选随侍僧人,经过道衍和尚的时候,道衍马上说了句话,立刻吸引了朱棣的注意力。他说的什么呢?
“燕王殿下,贫僧愿意追随您。”
燕王没有料到有和尚会这样,问道:“为何要追随我?”
“贫僧有大礼相送。”
“哦?”燕王更好奇了,一个和尚能有什么礼物可拿来送给他这位王爷呢?
“贫僧要送王爷一顶白帽子。”
朱棣脸上变色,低声问道:“你到底是何人?想找死么?”
朱棣为何变色?
道衍把不便说的话玩了个文字游戏。“王”字头上扣个“白”字,乃是“皇”。朱棣自然会意。
道衍面对朱棣的斥责笑而不答,开始自顾自的打坐。他太了解燕王这种人了,作为朱元璋的儿子,怎么可能没野心?
果然,不一会儿,朱棣自己就找了回来。“跟我来。”
事实证明,要想成大事,必须要善于抓住机会。如果没有机会呢?那就创造机会!
不久后,道衍跟随朱棣前往北平,任庆寿寺住持。
如果他真的老老实实做主持,日后可能就不会发生那场战争了。
偏偏道衍这个住持并不满足于每天青灯古佛、木鱼念经。他经常出入燕王府,与朱棣密谈,旁人都要退避。
谈的自然是朝堂大事。朱棣需要道衍这样的谋士来帮助他,因为虽然贵为燕王,但接近权力中心的他处境并不安稳。
02
天要你做皇帝,管民心作甚?
尤其在开国皇帝朱元璋驾崩后,皇位传给了朱棣的侄子朱允炆,史称建文帝。
建文帝朱允炆
朱允炆上台后,为了集中自己的皇权,听从齐泰和黄子澄的建议,开始实行削藩。可是,要知道,削藩在历朝历代都是一件棘手的大事。
之前,西汉初年,汉景帝听从晁错的《削藩策》,要将刘邦当年分封给诸侯王的领地收归中央,结果引发了“七国之乱”。汉景帝皇位都不稳了,不得不腰斩晁错。
之后,清代有康熙削三藩,惹得平西王吴三桂举兵造反,半壁江山沦陷,大清险些被推翻。
但年轻的朱允炆显然没有充分考虑这些。他上台一个月,龙椅都还没坐热乎,就带着激情开始动手了。周王朱橚、湘王朱柏、代王朱桂、齐王朱榑、岷王朱楩相继获罪,被废除藩国、贬为庶人,其中湘王不堪受辱,举家自焚而死。
建文帝并不在乎,他只觉得:嗯,开局不错。雷厉风行而且接连得手。满满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在他的胸膛中膨胀起来。一切都那么顺利,看起来还会一直顺利下去……
但他低估了自己另一个叔叔朱棣,更没想到在叔叔背后有着一个智谋无双的和尚。
其他藩王被削后,燕王朱棣唇亡齿寒,十分郁闷,有一天看着窗外的冬日景色出了神,随口吟道:“天寒地冻,水无一点不成冰。”在一旁的姚广孝马上接了下联:“世乱民贫,王不出头谁做主!”
朱棣犹豫不决,说:“此时民心都在朝廷那边,我能怎么办呢?”
道衍的回答是:“臣知天道,何论民心。”
我只知道上天要让你做皇帝,管它所谓的民心作甚?!
道衍又让当年给自己看过相的袁珙和占卜奇才金忠前来,为朱棣预测吉凶。朱棣这才下定决心,要向皇位进军。
一句话就可以鼓动人造反,这就是道衍的魅力。
几百年后的美国,有个信奉禅宗的男人叫做乔布斯。在劝说约翰·斯卡利加盟苹果事业时,他说:“你是想卖一辈子糖水,还是跟我们一起改变世界?”
而道衍需要一个乱世来实现自己的抱负,如果没有乱世,他就要创造一个!
山不走向穆罕默德,穆罕默德就走向山。这就是道衍和尚的霸气。
可以想象,如果没有道衍和尚的力劝,朱棣也许就会在所谓的“民心”面前屈膝,将自己的藩国交出,而沦落为一个不知名的皇亲国戚,何来历史上的永乐大帝?
大志已决后,朱棣开始暗中拉拢军队势力,并且招募自己的勇士。而道衍和尚,披着一身袈裟,手里拿着佛珠,不在寺庙拜佛,却在燕王府内为朱棣训练兵马、打造军器。细心的他居然还养了一大群鹅、鸭子,用它们的叫声来掩盖军事训练的声音。
道衍以前跟随道士学习的权谋机断、阵法等等,此时也开始派上了用场。所谓“技多不压身”,你当初以为没用、只凭兴趣学习的那些技能,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起到大作用哦。
那么当风暴来临时,道衍的所学到底能否帮助朱棣逃离死祸、一飞冲天呢?
03
造反技术哪家强
1399 年 6 月,燕王府的护卫百户倪谅告发朱棣谋反,朝廷下令要逮捕燕王官属,幸亏都指挥张信向他偷偷报了信。
事到临头,已经没有退路,反!
朱棣决意立刻起兵,这时,忽然风雨大作,燕王府屋檐上的青色瓦片被吹落下来,砸得粉碎。碎瓦,历来都是不祥之兆。朱棣大惊失色,难道天意注定他起兵必败么?
此时,又是道衍出来为朱棣定心。他说:“这是大吉之兆啊,此乃飞龙在天,才会有风雨相从。青瓦落地,说明要换成皇帝用的黄瓦了!”
你瞧瞧,这和尚一张嘴跟玩杂技似的。民心阻碍朱棣起兵的时候他不管民心只管天道,如今天意不祥,他又生生把凶兆解释成大吉之兆。管他呢,反正就是要造反。
心一旦有了方向,整个世界都要为他让路。这也许是成大事者的相通之处。
在道衍和尚的鼓励下,朱棣竖起“清君侧”大旗,以诛杀齐泰、黄子澄为名,号称“奉天靖难”。而道衍则负责留守北平大本营,辅佐世子朱高炽。
这年十月,朱棣带兵攻下大宁城,而朝廷的南军主帅李景隆则趁机攻打北平。道衍指挥将士守城,丝毫不乱。又在夜里用绳子将军中勇士从城墙系到城外,与朱棣派回来的援军内外夹击朝廷军队,斩首无数。
然而,尽管陆续取得了一些胜利,但造反三年后,朱棣的大军仅仅占据了北平、保定、永平三个郡而已。而朱允炆仍然占据全国大部分地区。
当时朱棣的军队正在攻打山东,可苦战那么长时间,都打不下来。
论兵力、人才资源、物资储备,朱棣都远远落于下风。
如果再这样继续下去,朱棣大军势必被围困剿灭。当不上皇帝倒是次要,能活命就算老天保佑了。这可咋整?
所幸还有道衍!这个当初极力劝他起兵的人,关键时刻终于又送给他一份大礼,让他一飞冲天。
道衍提出了一个创造性的大战略:不要再跟这些人耗下去了,我们应当直取京师!那里兵力空虚,一定可以攻打下来。
“毋下城邑,疾趋京师。京师单弱,势必举。”
——《明史·卷一百四十五·列传第三十三》
朱棣一拍脑门,对呀,为什么非要揪着实力强劲的山东不放呢?他仿佛看到了道衍为他打开的另一扇大门,通往京城的大门。
在道衍的战略部署下,朱棣转战徐州,后来在淝水、灵璧接连大胜朝廷军队,而后直捣黄龙,渡江夺取京师,一举成功!
可见,当遇到困境的时候,一味撞南墙并非最佳选择,转换一下思维也许就会海阔天空。
攻取京师后,建文帝在大火中下落不明,而朱棣登基称帝,道衍则被任命为僧录司左善世。
道衍终于实现了他的承诺,将”白帽子“送给了朱棣。但道衍自己,却并没有享受荣华富贵,这又是为什么呢?
04
和尚当官怎么办
在朱棣登上皇位的过程中,道衍可称居功至伟。
后来,朱棣几次远征蒙古时,姚广孝都留在南京,辅佐太子朱高炽监国,为朱棣免除了后顾之忧。
永乐二年,朱棣加封道衍为资善大夫、太子少师,并赐名“姚广孝”。
但是,跟姚广孝交谈时,朱棣从来不直呼其名,总是称他为“少师”。可见朱棣对姚广孝有多敬重。
后来,大概觉得姚广孝做和尚日子太清苦寂寞了,朱棣下令要他蓄发还俗,不料却被姚广孝拒绝了。朱棣又赐给他豪宅和美女,姚广孝仍然不为所动,还是做着自己的道衍和尚。
到湖州赈灾时,姚广孝还将自己被赐予的黄金全都分发给宗族同乡。
这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男人,上朝时候穿官服,一下朝回家便立刻换上僧衣。倒是颇为有趣。
其实这叫什么?懂分寸,知进退。
所谓“高处不胜寒”,越是位极人臣,越是在钢丝上行走。君不见,历史上多少将相功高震主,最后死于非命。只有极少数人可以保持清醒,急流勇退。
李斯怎么样,伙同赵高将胡亥送上帝位,最后还不是被腰斩、夷灭三族?
韩信怎么样?为刘邦打下江山,功高无二,国士无双,被封为齐王。最后却被吕后让宫女们手拿棒槌活活打死了。
往近了说,李善长、常遇春、蓝玉……哪个不是跟着朱元璋出生入死的老兄弟?除了徐达明哲保身外,全被灭掉了。(经知友提醒,常遇春不是被过河拆桥灭掉,而是暴病而死。)
姚广孝非常明白“前车之鉴”的道理,所以把这一身袈裟作为他最好的保护色。毕竟,有哪个和尚会篡位夺权呢?
公元 1418 年(永乐十六年),姚广孝病逝,终年八十四岁。明成祖朱棣为悼念这位大功臣,废朝两日,以僧人的礼制安葬他,并追封他为推诚辅国协谋宣力文臣、特进荣禄大夫、上柱国、荣国公,赐谥恭靖,赐葬于房山县东北,还亲自为他撰写神道碑铭。
姚广孝墓塔 在今北京市房山区
朱棣驾崩后,太子朱高炽即为,是为明仁宗。这位皇帝对自己的老师也怀有深厚的感情。姚广孝去世七周年的忌日上,朱高炽亲自撰写祭文,赞扬他的功勋,并特命姚广孝配享朱棣的庙庭。
太庙是什么?那是皇帝一家直系的祭祀场所,一般而言只有皇帝的先辈才可以列入太庙,一般的皇亲国戚都没这个资格。之前也有大臣配享大明太庙,那都是中山王徐达这样的开国武臣。以文臣身份配享太庙的,只有姚广孝一人而已。
05
生来就为“搞事情”
道衍、姚广孝,两个名字,恰恰代表他的两个角色。他以半僧半官的身份,出入于朝堂和佛堂,而在君王面前能够做到游刃有余、善始善终。这样的例子实在极少。
说他是个明代第一奇人,一点不为过。
纵观姚广孝的一生,其实就是“搞事情”。耕地?包工?做生意?这些从来都不在姚广孝的人生规划内。
你说他是和尚吧,他插手朝政,引发内战,自己不做皇帝,却将他看中的人推上帝位;
你说他不是和尚吧,豪宅、美女和黄金他都视若无物。为了驳斥程朱理学中的反佛言论,还写了一本《道余录》,是佛教史上重要的著作,俨然是位无欲无求的高僧。
历史上这种人极为少见。
他们生来就是要做大事的。金钱?美女?一个小城的首富就可以得到。不好意思,层次太低了。
这种人要的,是要实现自我抱负,学了满腹韬略,就要让这才学好好发挥出去,就要用一个时代来为他证明。
登山,则必达绝顶;击水,则随江入海。做谋士就要让主公主宰天下,自己则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成为可与孔明、张良并肩的超一流谋臣。
做,就要做最厉害的。
即便为此要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疯狂吗?疯狂。
学识广博,胸怀天下,能在寺里坐得住几十年的冷板凳,能抓住朱棣这条登天阶;关键时候能够以智谋力挽狂澜,功成名就后又能明哲保身、全身而退。
厉害吗?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