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问题《道德经》上说“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刍的本义是什么,为什么叫“刍狗”?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子夏故坛(提问者)】的最佳回答:
老子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要深刻理解这句圣人之言,有必要先深刻理解“刍”的本义和“刍狗”的意义。
“刍”的甲骨文字形是草和手的组合,象草在手指间。《说文》释曰:“刍,刈草也。象包束草之形。”传统上把“刍”简单地释为草或拔草,实际并未真正领悟到“刍”字的深义。事实上,草在手指间是说草还未长高,不能遮覆手指,会意指青草,即幼嫩的小草,引申而泛指幼嫩的、未成熟的东西。如刍议(言),即指浅陋而不成熟的言论。
“刍”作为一个字根,在汉字造字中有广泛应用。凡带有“刍”的汉字,都有幼小、柔软和未成熟的含义。如刍+隹=雏,隹是短尾鸟的总称,雏就是指幼小未成熟的鸟类。如刍+纟=绉,绉就是指柔软而容易团皱的丝织品。如刍+阜=邹,阜指土堆,邹就有土地狭小的意思。《释名》:“邹,狭小之言也。”再如刍+心=急,急是一种思虑未成熟,不知该怎么办的一种心情。如果考虑好不,胸有成竹,那一定是从容自如,又怎么会急呢?
“刍狗”是“刍灵”的一种。所谓“刍灵”,就是指用柔草扎束而成的人或动物,为古人送葬之物,类似于今天的纸扎。《礼记·檀弓下》:“涂车芻灵,自古有之,明器之道也。” 郑玄 注之曰:“芻灵,束茅为人马,谓之灵者,神之类。” 孙希旦 集解:“涂车芻灵,皆送葬之物也。”这里需要强调的是,用于扎束“刍灵”的材料,必须是柔嫩的青草,而不能用枯败的衰草。受道家思想的影响,古人认为幼嫩的东西才更接近于自然的状态,接近于自然状态,故几于道,几于道才能通神,能通神故谓之灵。老子论道常提到婴儿,就是这个道理。人之初最接近于先天的自然状态,这种状态由于还没有受后天世俗风尘的熏染,是纯净无邪的,故古人迷信婴儿的心灵和神灵是相通的,婴儿纯净的眼睛可以看到超自然的东西。是故古人祭祀祖宗,常以受祭者的孙子为“尸”,以沟通鬼神,与逝者对话。用柔嫩的青草扎成的人与动物的形象具有沟通神灵的灵性,故谓之“刍灵”。送葬时,“刍灵”可以引导并护送死者去该去的地方,所以很神圣。送葬完毕,“刍灵”也就完成了使命,变得无用了,于是被堆弃于一边,最后一把火烧成灰烬,伴一缕青烟随死者而去了。
狗是人类的朋友,为主人看家护院,随主人围田打猎,很受人类青睐,所以人死后,儿孙们都要用“刍狗”来为逝者送葬,希望“刍狗”在阴间继续为主人服务。“刍狗”从制到弃再到灰烬,象征事物从生到灭的一个自然的过程。《道德经》上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意思就是万物与百姓都有其从生到死的自然演变过程,天地不干预、偏私万物的自然演变,任由万物自生自灭;圣人不干预、偏私百姓的自然生活,任由人类社会自然发展。
(本文由子夏故坛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2】、来自网友【俞远通】的最佳回答:
谢邀
《道德经》上说:“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此好言乎?抑或孬言耶?
本官认为,此话语不客套,非好言者,乃孬言也。
《道德经》是老子作的,老子也算是道德高者。同时代的孔子,曾问道于老子,也算是老子的弟子了。孔子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孔子把儒学发扬广大,儒家在誉论上,盖过道家。老子的思想,在中原地得不到重视,于是乎,老子一气之下,收拾行囊,骑青牛出函谷关,离开人口稠密,的东方而西去。老子坐在牛背上,写出《道德经》,经文中疑似,存有用事意气,把孔圣人数落了两句。
我想,老子说话偏激,不知孔子,可有耳闻?孔子手托胡须,会慢条斯理反讥曰:尔老君方不仁者,滋以百姓为刍狗也。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这里说的圣人,应该是指君王,或者是孔子。这里说的不仁,写的很明白,仁是仁义善心,不仁就是仁的相反。这里说的刍狗,刍是草编之物,刍字又通畜字,古人养狗,用途有二,让看门拉车,又是美味食材。有个成语,叫做草菅人命,这里的出处,好像与刍狗说话有关。
全句通篇之大义,理解如左:大圣人们,口里面讲仁义,而实际不行善事,奴伇老百姓,不把百姓当人看,把受苦人当做刍狗来对待。
老子的治国思想,讲的是无为而治。孔子的观点,讲的是忠孝,孔子主要为统治者服务,愚民而使社会有秩序。
《道德经》里有此言,反映道、儒二家,是有矛盾的。纵观封建社会数千年,儒、道之争,儒家一直占上风。老子俗姓李,在李唐时代,皇帝为了显祖大德,道教也兴盛过一个时期。
儒家和道家,是中华传统的文化,内涵丰富,道理深隧,有精华有糟粕,后人宜批判的接受。
《道德经》讲大道理,
圣人说话有底气。
华夏文明才人多,
理论中国属第一。
以上就是关于问题【《道德经》上说“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刍的本义是什么,为什么叫“刍狗”?】的全部回答,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内容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如要实行请慎重,任何后果与本站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