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问题历史上多尔衮到底是怎么死的呢?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邓海春】的最佳回答:
多尔衮是继其兄皇太极之后,爱新觉罗家族中又一位政治家、军事家。他英俊潇洒,富有儒将之风。
但他自幼体弱多病,用豪格诅咒他的话说:是个“有病无福”之人。
多尔衮则自称是在关外松山大战时“劳心焦思”、“披坚执锐”种下的病根。他率军入关后,又独揽国家军政大事于一身,加之水土不服和生活习惯上的差异,使他的身体日渐衰弱,经常感到头昏目眩,精力和体力逐渐下降。
到了顺治七年(1650)初,多尔衮的身体明显不如从前了,虽然他还是支撑处理政务,但是有时不得不在家休养。当时,由于对清朝军政要务的操劳和对付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使多尔衮没有一天安宁的日子。这耗费了他大量的精力和体力,积劳成疾;加之,他在生活上毫无节制,纵欲过度,疾病缠身,使他在日夜与病魔斗争中度日,精神负担很大。尤其是他家族内连续发生不幸,接连失去亲人,给他的精神造成了巨大的创伤。
顺治六年(1649)三月,他的亲弟弟,年仅 36 岁的多铎因出天花而死;接着他的两个兄嫂即阿济格的福晋也因出天花相继而亡。这些对体弱多病的多尔衮来说形成了很大的心理负担,总感觉到他的家族正在衰败,时有灾祸降临之感,说不定哪一天就会降临到自己头上。
果然,同年十二月,他的元妃博尔济吉特氏也因天花去世。他为元妃举行了隆重的葬礼,令两白旗牛录章京以上的官员及官员的妻子都要身穿缟衣,六旗牛录章京以上的官员都要摘去缨带,以示哀悼。顺治七年(1650)正月,多尔衮追封博尔济吉特氏为敬孝忠恭正宫元妃,并将文字刻在玉石宝册上,企盼着家族的灾祸尽早过去。
亲人相继死去,使多尔衮在精神上遭受了极大的创伤,在心理上造成了沉重的负担。加之,他又连续率兵出战,内外攻心,终于难以支撑他的病弱之躯,被迫在家休养。顺治七年 (1650)七月的一天,多尔衮在家休息,心情烦闷。福临的侍卫大臣锡翰等人到家中探望。多尔衮对福临不亲自前来探望他,心中不悦,于是他对锡翰等人说:“
我刚刚遭到不能再大的忧愁(指元妃病逝一事),身体又不舒服,皇上虽然是万民之主,但我遭到这么大的不幸,按照家族的礼节也应该到我这来看望一下。
”随后,又气哼哼地说:“皇上年幼,可你们都是亲近皇上的大臣啊!”他虽然对此非常不满,但他已在内心里意识到皇帝已经长大,看来自己也快该归政了,感觉自己独撑朝政的时间不会太长了。于是他又说:
“你们不要因为我说这番话,就去告诉皇上,请皇上到我家中来。
”可见,多尔衮除了身体有病之外,他的心理也已经非常脆弱。
十一月十三日,多尔衮因为有病,心绪烦躁,便率领诸王、贝勒、贝子、公以及固山额真等官兵到边外去狩猎。然而,他没有想到,这是他最后一次狩猎。此一出就再也没有回来,猝死在边外的喀喇城。
多尔衮究竟是怎么死的?《清实录》记载简略而含糊。据清初笔记记载,
多尔衮在与诸王等外出狩猎时,不意在行进之中,突然感到头晕目眩,跌落马下,膝盖跌伤,当地土民用石膏给他涂抹了伤口,他勉强支撑着继续前进。后来,骑兵们将一支老虎赶入围中,多尔衮连射三箭未中,这时便感到膝盖剧烈疼痛,难以忍受,胳臂无力,便急令回营。此时,诸王大臣们见他面色苍白、伏鞍不起,便慌慌忙忙地找来担架,将多尔衮抬至附近的喀喇城,时隔不久,多尔衮还未来得及交待后事,就一命呜呼了!当时是十二月初七日,年仅 39 岁。
多尔衮的死讯传入京城,如晴空霹雳,举国震惊。福临对皇叔摄政王之死,也很悲痛。他诏令天下臣民易服举丧。当多尔衮的灵柩车返京时,顺治皇帝率诸王、贝勒、文武百官易缟服,迎于东直门五里外。他亲自举爵祭奠,向皇叔父多尔衮的灵柩行三跪大礼,扶棺痛哭失声。
十二月二十日,下诏颂扬多尔衮功德,二十五日,追尊多尔衮为“懋德修道广业定功安民立政诚敬义皇帝”,庙号成宗。多尔衮死后的尊荣,到此达到了顶峰。
顺治八年(1651)二月,多尔衮死后不久,被政敌揭发,皇帝判处他“削去爵位、黜出宗室、抄没财产”,追夺一切封典,毁墓掘尸。一百多年后,乾隆四十三年(1778 年),乾隆帝发布诏令,正式为多尔衮翻案,平反昭雪,恢复名誉。下令为他修复坟茔,复其封号,“追谥曰忠,补入玉牒”。
【2】、来自网友【冰糖史话】的最佳回答:
1648 年,36 岁的多尔衮,下令幽禁 39 岁的侄子豪格,而后色心大起,霸占了豪格的妻子。豪格悄悄说了多尔衮 4 个字,谁承想,2 年后竟然应验了。盛极一时的多尔衮,结局之悲惨,实在令人唏嘘!
1643 年,皇太极在盛京暴亡,因为走得突然,究竟谁来接他的班,再也由不得他了。
随后,朝堂上,一场激烈的角逐拉开序幕,气氛剑拔弩张。
多尔衮和皇太极之子豪格,为了争夺皇位绞尽脑汁,却仍僵持不下。
最终,年仅 6 岁的福临(顺治帝)渔翁得利,多尔衮成为辅政大臣,豪格则充当了炮灰。
若是这件事到此为止,也就罢了,偏偏多尔衮和豪格结下了梁子。
多尔衮对此一直耿耿于怀,如果不是豪格与他相争,也不至于便宜了一个 6 岁的孩子。
而豪格心中也意难平,私下里不止一次诅咒多尔衮:“多病无福!”
当然,说这话的时候,豪格肯定想不到,自己的一举一动,都在多尔衮的监视下。
顺治三年,豪格出任靖远大将军,西征出兵攻打四川张献忠的起义军,打了整整两年的仗,终于平定四川,凯旋归来。
可立下赫赫战功的豪格,前脚刚班师回京,后脚就被多尔衮构陷了。
一向与豪格有嫌隙的多尔衮,小题大做,居然以“藏匿有罪的部下、起用罪臣之弟”这样荒谬的理由,将豪格打入大牢。
两个月后,豪格意识到自己再无翻身之日,在狱中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很快,多尔衮就霸占了豪格的正妻,也就是自己的侄媳,还带着兄弟们瓜分了豪格的小妾们。
多尔衮以为自己完胜,没想到,豪格当初的话竟然灵验了!
顺治七年(1650 年)11 月,38 岁的多尔衮,在塞北狩猎途中,不幸坠马摔伤,连 1 个月都没撑住,就不治而亡。
彼时的多尔衮,是堂堂的“皇父摄政王”,恐怕他连做梦也想不到,会以这样的方式,草草地结束自己短暂而精彩的一生!
表面上看,他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实际上,连所谓的皇帝都得听命于他,大清实权早已牢牢掌控在他手中。
天知道,站在人生的制高点,他拥有的这一切,来得有多么不容易!
1626 年,68 岁的努尔哈赤病逝,多尔衮 37 岁的母亲阿巴亥,第一时间道出了努尔哈赤的遗言:“由多尔衮继承汗位,大贝勒代善辅政”。
恰恰因为这句话,给她惹来了杀身之祸。
对汗位觊觎已久的皇太极,动了杀心!
很快,她就被皇太极逼着殉葬,一根弓弦就轻易结束了她的性命。
年仅 15 岁的多尔衮,看着母亲的尸体,一遍遍声嘶力竭地呼唤着母亲,却无力反击以皇太极为首的四大贝勒,还母亲一个公道。
这一次,他错失了汗位,却有苦难言!
站在阿巴亥的灵柩前,他只能紧握拳头,在心中记下这笔账,立誓为母沉冤昭雪。
而皇太极继任大汗后,从前稳重内敛的多尔衮,便跟着皇太极征战沙场,并逐渐崭露头角。
多尔衮很清楚,唯有取得皇太极的信任,才能丰满自己的羽翼。
1628 年,多尔衮在蒙古多罗特部战场上奋勇杀敌,得到了皇太极亲赐的“墨尔根岱青”美号。
1635 年,多尔衮率军出兵蒙古察哈尔部,喜获失踪 200 多年的元朝传国玉玺“制造之宝”。
他二话不说,就将其献给了皇太极。
皇太极借着传国玉玺称“帝”,多尔衮也自此迎来了自己的高光时刻,深受皇太极器重。
1643 年,皇太极暴亡时,在战场上独当一面、立下汗马功劳的多尔衮,羽翼颇丰。
他下定决心,要趁此机会夺回皇位。
只可惜,尽管拥有正白旗、镶白旗的支持,多尔衮在与豪格的角逐中,并不占绝对优势。
况且,就算他和豪格争个你死我活,那些口口声声,只拥护皇太极儿子继位的诸王大臣们,也不会推他上位。
权衡利弊后,他只能退而求其次,扶持 6 岁的福临登基,自己辅政。
他,又一次与皇位失之交臂!
后来,多尔衮率清军入关,迁都北京,顺治也顺理成章,成为大清入关后的第一个皇帝。
多尔衮从”摄政王”,做到”叔父摄政王”、”皇叔父摄政王”,再到”皇父摄政王”。
他心机算尽,终于权倾朝野。
1650 年 8 月,多尔衮如愿以偿,兑现了当初的誓言。
他将生母阿巴亥的牌位供于太庙,正式追谥阿巴亥为“孝烈恭敏献哲仁和赞天俪圣武皇后”。
眼看着顺治到了快亲政的年纪,自己和梦寐以求的皇位只有一步之遥,就在这个节骨眼上,他却出事了!
1650 年 11 月,多尔衮到边外古北口打猎,期间意外坠马摔伤,12 月初九,于喀喇城气绝身亡。
难道这个正值壮年,骁勇善战的男人,只因从马背上跌落,就轻易断送了自己的性命?
关于多尔衮的死因,一时间,众说纷纭。
主要有两种说法,一种是死于权斗,他因擅权而被蓄意谋害。
另一种说法是,膝盖受伤后用错药,才导致死亡。
但是无论哪一种说法,在正史中都没有明确的记载。
“阴谋说”更是没有任何证据。
《清世祖实录》中,仅仅用一个“薨”字,便将摄政王多尔衮之死一笔带过。
蹊跷的是,多尔衮到底因何而亡,史书里并未提及。
然而,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中,至今还保存着一份档案,从中我们可以发现端倪。
《皇父摄政王多尔衮外出围猎日记》中,记录了多尔衮最后的岁月:
“顺治七年十一月十三日,皇父摄政王身体欠安,居家烦闷,欲出口外野游……
十二月初七日,宿于喀喇城。本日,皇父摄政王病重歇息。
初九日戊子,戌时,皇父摄政王猝薨。”
从以上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出,多尔衮从摔伤到去世,应该在十一月十三至十二月初七之间,最多 26 天。
而早在出发之前,多尔衮就已身体不适。
农历十一月,已经进入寒冬了,可他拖着病体,去边外打猎,身体只会越来越差。
再加上从马上摔一跤下来,无异于雪上加霜。
而后,他又去荒郊野岭的喀喇城歇息养病,那里的医治条件可想而知。
结果,初七才到喀喇城,初九就一命呜呼了。
通过围猎档案,我们可以看出,多尔衮去世,有身体本来就差的必然性,也有意外坠伤的偶然性。
满清有个习俗,只要身体不适或者心情不畅,一般会外出打猎,从而缓解病情,排解心中不快。
当年皇太极痛失挚爱海兰珠后,心情低落,身体也大不如前,就是靠着一次次到郊外射猎,来消愁解闷的。
而多尔衮也想到了这一茬,但不幸的是,病没好,还不小心坠下马。
所以,在那样的寒冬腊月里,多尔衮更有可能是病逝的。
那么问题来了,多尔衮才 38 岁而已,不说健壮如牛,也不至于身体如此差吧?
实际上,多尔衮身体跨到这样的地步,既有先天不足的因素,从某种程度上说,也是他自取灭亡。
从小就身材细瘦,体弱多病。
说起多尔衮,我们印象中最深的可能是他在影视剧《孝庄秘史》中的形象,身体健硕,强大威武。
但是历史上真正的多尔衮,皮肤黝黑,瘦瘦小小,是一副弱不经风的样子。
他有 1 个哥哥阿济格,还有 1 个弟弟多铎。
哥哥小小年纪就跟着父汗努尔哈赤立下战功,弟弟也经常被努尔哈赤带出去见世面。
据史料记载,天命年间的很多重大活动,宗室显贵纷纷出席,阿济格和多铎也在其中,但是却不见多尔衮的踪影。
只因他体质太差,努尔哈赤和阿巴亥就将他留在宫中。
可即便这样,他还是个药罐子,整天病恹恹的。
若不是天命五年时,努尔哈赤废黜太子代善,让诸位儿子共议国政,多尔衮可能一直都会被小心翼翼地保护着。
由此可见,多尔衮的底子是有多差!
半辈子都在战场上拼杀,身体透支严重。
也许是骨子里有一种不服输的精神,多尔衮立志要向其他的兄弟看齐,成为马背上真正的英雄。
他私下里勤学苦练,悄悄研究兵法,期待有一天也能上战场、立战功。
如果说,之前他只是在自己心里埋下了一颗当英雄的种子,那么,阿巴亥的死,无疑将他送上了战场。
他要有自己的军队,他还要壮大自己的力量,而这一切,只能靠自己的真本事赢得。
皇太极继位后,他跟着新一任大汗,用自己并不健壮的身体,在战场上四处拼杀。
终于,他成为了梦想中战无不胜、屡立战功的人。
可惜的是,他也要为此付出代价,身体严重透支,还患上了风疾,经常头晕目眩。
沉迷于美色,私下里纵欲过度。
值得一提的是,多尔衮虽然身体不好,但这并未影响他左右拥抱。
除了热衷于权势,他还沉迷于女人。
自从 12 岁,努尔哈赤给他娶了博尔济吉特氏之后,他就一发不可收拾。
他先后娶了很多个蒙古老婆,可谓妻妾成群。
就连自己的侄媳,豪格的妻子,他都要占为己有。
他不仅在八旗内选美女,还一而再再而三,让朝鲜为他献上美人。
此外,他还和孝庄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
关于多尔衮是不是因为爱江山,更爱美人,才放弃了皇位,他到底有没有拜倒在孝庄的石榴裙下,史学界一直存在争议。
毕竟,皇太极去世的时候,孝庄才 31 岁,风韵不减。
多尔衮又一向贪恋女色,很难说,他没有倾慕过孝庄。
而且,在满蒙文化中,还存在“收继婚”的风俗,兄死弟可娶其嫂。
此外,还有一点可以看出猫腻。
从顺治四年开始,绝大部分奏疏上,多尔衮都被顺治称为“皇父”。
在清朝存档的殿试策文里,“皇父摄政王”与“皇上”居然是同格写的。
再者,孝庄临终前还特地交待康熙:不要将自己的棺椁放入太宗文皇帝(皇太极)的昭陵!
对此,不少人猜测,孝庄之所以宁愿违背大清祖制,也不要同皇太极合葬,是不是有什么不得已的苦衷。
这些蛛丝马迹,难免会让人浮想联翩。
所以,野史中对于多尔衮与孝庄也是各种推断,甚至还有“太后下嫁”一说。
虽然正史里并无记载,但是在我看来,无风不起浪,两人多多少少还是有些暧昧的。
退一万步而言,即便不算孝庄,多尔衮也艳福不浅。
仅仅记录在册的妻妾,他就有 11 个之多。
讽刺的是,过度纵欲,并没有给多尔衮带来一个儿子,反而让他身体更加亏损,真是得不偿失!
独揽大权操劳国事,拖垮身体。
从福临登基,到顺治七年,多尔衮从始至终都把自己摆在了帝王的角色上。
虽无其名,但有其实。
他排除异己,权倾朝野,根本不把顺治放在眼里。
最夸张的是,他还将皇帝的玉玺拿回府上,任意取用。
不过,与此同时,实掌大权的他,也要操皇帝的心,集军国大事于一身。
这要是换了其他人,可能还行,但是对一向身体欠佳的多尔衮而言,
无疑是一种以牺牲身体为代价的强撑。
为了荣耀,为了权柄,他选择忽略自己的身体。
据《清世祖实录》记载,多尔衮“机务日繁,疲于裁应,头昏目胀,体中时复不快”。
多年以来,无日无夜人的操劳,迟早会造成身体的反噬,
也难怪连豪格都断言多尔衮“多病无福”!
自己的身体到底什么状况,多尔衮心里应该比谁都清楚,只是,他没想到,噩运来得这么快,都没让他活到 40 岁。
1650 年 12 月,多尔衮在喀喇城逝世。
说到底,还是他身体底子太差了,所以坠马摔伤才会给疾病缠身的他致命一击。
多尔衮终究没能熬过 38 岁的关头,去世后更是一波三折。
当多尔衮的灵车到达京城时,顺治身穿丧服,亲自出城门迎接,为他敬上最后一杯酒。
此外,顺治还传令下去,以皇帝之规格,厚葬多尔衮,甚至追尊他为“义皇帝”。
这些身后事,对多尔管而言,也算是一种善终了。
可是,仅仅过了两个月,顺治就“翻脸”了!
昔日受多尔衮压制的那些王公大臣们,纷纷揭发多尔衮的罪状。
而他之前的亲信,也都站出来指证他曾私制黄袍,密谋篡位。
连大臣们都咽不下这口恶气,那么,
一度被多尔衮踩在脚底下的顺治,又怎会善罢甘休呢!
如果说,忙好他的身后事,是顺治对“皇父摄政王”该尽的“孝道”,那么,谋权篡位这样的罪名,便是顺治送给多尔衮最后的“礼物”!
随着多尔衮余党的倒戈,顺治知道,报仇的机会到了!
很快,顺治就下令,将多尔衮“削爵、撤庙享、罢谥号、黜宗室、籍财产入宫”。
多尔衮无论如何也不会料到,自己死都死了,还要被掘墓、鞭尸,枭首、示众。
下场之悲惨,如若他泉下有知,想必也会哭晕吧!
但是,这件事在他亡故整整 128 年后,又迎来了新的转机。
乾隆四十三年(1778 年),乾隆下旨为多尔衮平反,说他是领兵入关、扫荡流寇、平定天下、建章立制的大功臣。
乾隆不仅恢复了他睿亲王的封号,还派人为他修建坟茔,让他配享太庙。
生前叱咤风云、死后先被厚葬,又被掘墓鞭尸的多尔衮,时隔 128 年,最后得到的谥号是“忠”。
这种一波三折的际遇,像极了过山车,命运似乎对多尔衮开了一个很大的玩笑!
放眼历史长河,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没有多尔衮,就没有一统天下的清朝。
倘若多尔衮当年没有去边外打猎,如果他还能多活几年,将顺治取而代之,大清会不会又是另一番景象呢?
你怎么看,欢迎留言。
以上就是关于问题【历史上多尔衮到底是怎么死的呢?】的全部回答,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内容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如要实行请慎重,任何后果与本站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