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问题第一次坐绿皮火车的经历是什么?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吉祥如意】的最佳回答:
“第一次坐绿皮火车的经历”非常高兴、新奇,那时本博仅仅五岁。上世纪的 1959 年秋天,母亲拉着我先坐汽车,然后转乘火车,就是题主所说的那种绿皮火车。
第二次乘坐的还是绿皮火车,那已经 17 年以后的事情。不用先坐汽车,直接买票登上火车。给人的感觉是车厢里的座位已经发生了变化,由过去的木条椅换上了绿色包皮的泡沫硬座席,这时已经是 1976 年的春节前夕。
通过火车外观刷漆颜色,就可以判断出时代发展的进步。
火车车头由烧煤炭将锅炉里的水加热,然后由蒸汽驱动蒸汽机才能驱使火车前进。七十年代国家石油能够自给,这时开始制造内燃机车,由内燃机驱动的火车把火车司机从人工填煤的繁重劳动中解脱出来,确实是一大进步。
上世纪八十年代,山西大同机车车辆厂才结束蒸汽机车的生产。而由位于湖南株州机车车辆厂生产的电力机车批量生产,主要铁路干线上开始运用电力机车多拉快跑。
进入到二十一世纪以后,随着高速铁路的修筑,由电力驱动的列车奔驰在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祖国大地上。车厢颜色的不同也就决定了列车的等次,不同线路由不同颜色的客车车厢来执行运输任务。
市场经济条件下,国铁集团总公司既要执行指令性的运输任务,又要根据市场竞争的需求来安排运输任务。也就是说,国家紧急运输任务必须完成,同时还要提质降耗,提高经济效益。
乘客可以根据个人的选择来安排出行计划,只要腰包鼓鼓,就可以乘坐上等车厢。若考虑出行成本,选择适合个人的座位去旅行。
短时间内,绿皮车厢和蒸汽机车还不可能完全退出历史舞台。偏远地区为了方便农民朋友出售农副产品和购买农用物资,绿皮火车的价格低廉。蒸汽机车在一些矿区,尤其是煤矿内部将分散在各个矿区的煤炭集中到煤仓便于装运,矿上也不用再额外购买燃料和电力。所以说,只要各个生产单位讲究效益,国家、社会的发展就有了底气。(原创于:2020/11/12)
【2】、来自网友【烟火里的繁花】的最佳回答:
31 年前,我第一次做绿皮火车去省城上大学。有以下几点刻在记忆最深处,终生难忘。
首先,上车那一关就一个关键词“推”。上车时,不是自己上,而是随着人流像海水涨潮一样,一浪一浪被人流往上推。从车门挤不上去的,怕误了点,上不了车,就从车窗往里面爬。车里人往里拽,车外面有人往上举,自己手炮脚蹬,使尽洪荒之力往里钻。顾不上一个女孩该有的形象了。
其次,进到车厢里后,第一到风景就是拥挤不堪。车厢里面人挨人,人挤人,过道上、车厢与车厢之间的链接处都挤满了人。没有座位,有的人干脆就打地铺,垫衣服的,垫报纸的,什么都不垫的,横躺竖卧 ,姿态万千 ,睡得打呼噜的,流口水的,有的连站脚的地方都没有,只能练金鸡独立功的。火车全程 2000 公里,到达我们上车这一站,火车已经运行 1000 公里。我们特别羡慕从始发站上车的旅客。人家有座位,可以安闲地坐在座位上打打牌,睡个觉,聊个天儿。不像我们半道上车这般狼狈不堪的。
第三,车厢里面第二道风景就是脏和臭。车厢里人多,通风透气性差。里面混杂着各种味道,方便面味,汗臭味,臭脚丫子味,还有人们排气的臭味,混合在一起,让人窒息。
第四,车厢里面最独特的风景和声音,就是“香烟瓜籽矿泉水,啤酒饮料八保粥。”尽管车厢脏乱差,拥挤不堪 ,但是也有最令人难忘的温情画面和声音,就是售货员克服重重困难,闯过层层关口,把吃的喝的送到每一节车厢的乘客面前,售货员那句“香烟瓜籽矿泉水,啤酒饮料八保粥。”成为我生命里难忘的记忆。
以上就是关于问题【第一次坐绿皮火车的经历是什么?】的全部回答,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内容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如要实行请慎重,任何后果与本站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