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问题秦代的餐桌上有什么?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史晓生】的最佳回答:
在秦朝的餐桌上,要想吃点包子油条馒头之类的,那都是不可能的事。
在电视剧《芈月传》中,有一个情节,是黄歇在芈月家里吃饭,而餐桌上摆着一道菜,镜头拉近后,就会看到这是一条红烧鱼。
并且,仔细观察那条鱼的外形,就会发现鱼还是被煎过的。
但实际上,这只是电视剧的演绎,在历史上真实的秦代,这道油煎后做成的红烧鱼,秦朝人是吃不到的。
为什么呢?很简单,因为在秦朝时,既没有煎鱼所用的油,更没有铁锅。
所以,这种煎鱼是不可能出现在秦朝人的餐桌上的,不仅如此,在没有铁锅和油的情况下,秦朝人自然也吃不到炒菜。
另外,像我们现代人常吃的包子、油条和馒头,秦朝人照样吃不到。
包子和馒头,最早出现的时间,大概是在三国时期,而油条这玩意,首次见于史料,也得到南北朝的时候。
还有,在蔬菜方面,秦朝人能吃到的也不多。
比如黄瓜、香菜、芹菜,是汉朝的张骞从西域带回来的,而茄子、扁豆得等到三国时期,至于莴笋、菠菜、丝瓜和胡萝卜,那就要等到隋唐时期了。
那吃点水果总有吧?不好意思,很多当下我们常见也常吃的水果,在秦朝时照样没有。
比如葡萄、核桃和石榴,也是张骞带回来的(此处应该为张骞鼓掌)。
而“消暑神器”西瓜,那就要等到唐朝后期了。
至于香蕉和菠萝,需要等到元明时期,而草莓和苹果,那就是清朝时的事情了。
这还不算完,如果某个爱吃辣的人穿越到秦朝,要想做饭的话,他就会面临一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没有辣椒。
辣椒最早传入我国的时间,是在明朝末年,而在此之前,能让菜品有辣味的胡椒,也是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后带回来的。
总之,在秦朝的餐桌上,有很多我们现代常见也常吃的主食、菜肴以及水果都没有,另外不少调料,同样也没有。
那么,秦朝人的餐桌上都有什么呢?他们又是主要吃什么呢?总体来说,秦朝人吃得不仅艰苦,并且还相当重口味。
主食方面
在主食方面,秦朝人能吃的大致有五种,即稻、黍、稷、麦、菽。
先说稷,稷又称为栗,即我们如今说的小米,是禾本科狗尾草属一年生植物,栗在中国北方的种植栽培历史十分悠久,根据考古验证,最早在六七千年以前,我们的先人就已经开始人工种植栗米。
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到了秦国未曾统一六国之前,栗就已经成为了秦国人的主要食物了。
并且,由于早期秦国全力发展农业,这就让秦国在栗的种植面积上,以及产量上领先于他国很多。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在秦穆公时期,当时晋国遭遇连年大旱,导致国内严重缺粮,因此晋惠公便开口向秦穆公乞粮。
而秦穆公也是非常大气,直接安排了大量的栗运往晋国。
史载,当时秦国是用水路运粮,运粮的船队从秦国都城雍(今陕西凤翔)出发,一路去往晋国的都城绛(今山西翼城),当时船只之多,以至于江面上络绎不绝。
著名的“泛舟之役”,便是由此而来。
能把这么多栗借给他国,足以可见当时秦国粮食储备之多,因此,从这一点也能证明,栗在当时是秦国人的主要食物之一。
除了栗之外,稻也是当时秦国人的一种主食,不过相较于栗而言,稻的地位稍微低一点,大部分的稻都是被用来酿酒了。
比如在诗经中有“十月获稻,为此春酒”的文字记载,说明稻在当时,还是被用来酿酒居多。
而黍又称大黄米,由于其粘性较大,因此在当时,也主要是用于酿酒和做糕。
另外还有麦子,麦子当时有大麦和小麦之分,不过,由于种植面积没有栗普遍,所以,在秦国人的餐桌上出现的机会并不多。
最后就是菽,所谓菽,就是指豆类的总称,也可以认为是用豆子做的饭和豆叶熬成的汤。
但这种食物,是当时粮食产量丰富的秦国人看不上的,当初张仪曾去韩国游说韩王时,就当着韩王的面,说韩国境内,“民之所食,大抵豆饭藿羹”。
从张仪轻蔑的口气中就能看出,秦国人是看不上菽这种食物的,所以,它和麦一样,在秦国的餐桌上出现的机会很少。
蔬菜方面
秦国人的餐桌上,比较重要的蔬菜主要有葵、藿、薤(音同谢)、葱、韭。
其实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出现了专门种植蔬菜的菜园子,当时这种菜园子的名字被称之为“具囿(音同又)”。
只不过,当时的菜园子中,可不像现在的蔬菜大棚里品类那么多。
比如在《诗经》中,虽说记载了一百五十多种植物,但可以作为蔬菜的,也只不过仅有二十多种而已。
并且,这二十多种蔬菜里,有不少都是那种野菜、树叶或者是浮萍、水草之类,比如像“薇”、“蒿”“蘋”等,这些东西都不适合大面积种植。
所以,这些所谓的蔬菜,出现在秦国人餐桌上的机会是微乎其微,而主要的蔬菜,就是葵、藿、薤、葱、韭这五种。
其中的葵菜,不是向日葵,也不是秋葵,而是叫做冬葵,放在现代来讲,就是冬苋菜。
葵菜在我国的种植历史很悠久,大约在两千多年前就有人开始种植葵菜,并且,因其习性强健、易于种植,同时还能在冬季正常生长采收,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古人们餐桌上的主要蔬菜。
也正是因为如此,葵菜曾经还有“百菜之王”的称号,只不过到了明清之后,随着园艺培植等技艺的进步,葵菜才逐渐失去了蔬菜界的霸主地位。
而另外一种常出现在秦国人餐桌上的蔬菜,叫做藿。
所谓藿,其实指的就是大豆的叶子,《广雅·释草》中,对此就有十分明确的解释,“豆角谓之荚,其叶谓之藿”。
而古人在吃藿时,一般都是在其还在鲜嫩之际将其采摘下来,然后蒸煮后进行食用。
另外还有薤,这种蔬菜另一个名字叫做“藠头”,其实就是小根蒜,或者是野蒜,我国有些地方还称之为“薤白”。
其味道,相较于正常的葱蒜而言,口感上没有太冲的辛辣味,比较适合直接生食,所以也是秦代人的主要蔬菜之一。
最后就是葱和韭了,这个不用多做解释,和我们现代的葱和韭差不多,唯一的区别,就是秦代的葱一般是指小葱,而不是像现代的大葱。
肉类方面
吃肉是很多人的最爱,像我本人就是“无肉不欢”的那种,不过要是在秦代,有一种肉是不能吃的。
这种肉就是牛肉,当时的耕牛,是十分重要的资产,秦朝也有律法不得宰杀耕牛,所以,秦朝人是吃不到牛肉的。
不过,当时饲养生猪的技术已经比较先进,据考古发现,早在商、周时代,就已经有猪舍的存在,说明当时人们已经开始饲养生猪。
所以,秦朝人是能吃到猪肉的,另外,羊肉在当时也十分常见,各类祭祀中经常会看到羊的身影,这就说明,秦代人经常食用羊肉。
另外在秦代,朝廷并没有规定不能猎杀野生动物,因此,只要有打猎的本事,就可以到野外打一些野味回来改善一下伙食。
总体来说,秦代人在肉类的资源上还是比较丰富的,除了不能吃牛肉外,各种常见的肉类,比如猪羊,另外还有飞禽走兽,以及鸡鸭鹅等家禽,秦朝人都是可以吃到的。
但能吃到归能吃到,在烹饪方法上,那个时候的人可没有我们现代人吃的花样多。
秦代时,主要的烹饪方法就是蒸和煮,毕竟前文也讲过,那个时候没有铁锅,也没有油,因此要想吃个回锅肉,或者想来个爆炒什么的,都是不可能的。
所以,如果穿越到秦代,在吃饭时经常看到的场景,就是火炉上架着一个罐子,咕嘟咕嘟的在煮各种肉类或者其他食物。
除了对肉类进行蒸煮之外,当时秦代人还有一种烹饪方法,而这个方法,现代人也非常喜欢。
这个方法就是现代大多数人喜闻乐见的“烧烤”。
对于烧烤,秦代人十分喜欢,当然也是没有其他方式不得已而为之,而在喜欢的基础上,秦代人还将烧烤进行了分类。
把肉类直接放在火上烤,当时叫做“燔”,也叫做“爇”。
而把肉类串成一串一串后再放到火上烤,在当时叫做“炙”,而把肉裹上泥巴,再放到火上烤,则叫做“炰”。
但需要注意的是,不管是用哪种方式来烤肉,有一点是现代人接受不了的。
那就是在当时,既没有辣椒,也没有孜然,有的只是盐和花椒,所以,当时的烤肉,味道要么就是只有咸味,要么就是麻。
所以,用仅有的两种调料烤出来的肉,味道自然没有现代烧烤那样可口。
不过,为了改善这种单调的口感,当时的人们也想到了其他办法,那就是蘸着酱料来吃。
而说到秦代时期的酱料,那就是相当丰富了,毕竟当时没有什么太多的调料和食材可供他们做出各种丰盛的菜肴,同时也没有油和铁锅,因此,只能在酱料上下功夫了。
总结一句话就是,在秦代人眼中,那是“万物皆可为酱料”。
所以,在不少文献记载中,你就会发现,秦代人除了能把各种植物做成酱料外,还会把很多小动物做成酱料。
具体的有,蚂蚁、各种虫子、青蛙、蜜蜂等等,同时包括且不限于这些动物的卵。
总之,没有秦代人做不成的酱料,只有他们想不到或者找不到的,因此,如果有机会穿越到秦代,去某个家庭做客,这家的主人必定会在桌子上“咣咣”摆出来几罐不知道什么东西做成的酱料,来让你当做下饭的菜品。
上述就是秦代的人餐桌上主要出现的食物,总结一下就是,主食方面,以稻、黍、稷、麦、菽这五谷为主,其中稷(即栗)占主要地位,而蔬菜方面,冬葵是主流,其他还会有藿、薤、葱、韭之类出现,至于肉类,除了牛肉外,剩余我们现代人吃的常见肉类基本都有,只不过在烹饪方式上,以蒸煮和烧烤为主要方式,另外秦代的酱料种类很多,所以各种酱料也算是秦代人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样食品。
【2】、来自网友【Mer86】的最佳回答:
回到秦朝,吃不到面条、包子、馒头。
因为面条最早出现于汉朝。
包子、馒头据说最早出现于三国时期。秦朝是没有这些玩意的。
回到秦朝,吃不到花生、红薯、辣椒、西红柿、菠萝、土豆、南瓜。
因为这些玩意最早产自美洲,直到明末才传入中国。
回到秦朝,吃不到蒜、香菜、黄瓜、胡椒。
因为这些玩意是张骞通西域后,才慢慢传入中国的。
秦朝人也吃不到茄子、莴笋、菠菜。因为这些玩意是三国以后才慢慢从西亚、南亚、东南亚等地传入中国。
秦朝人喝不到茶。因为这玩意也是汉朝才开始出现的。哪怕是到了唐朝,也是士大夫和达官显贵才能喝到。普通老百姓可喝不起。
秦朝人吃不到西瓜、苹果、葡萄、芒果、番石榴、草莓、菠萝等水果。
因为这些玩意最早也是汉朝才传入中国。而我们现在很常见的苹果,是清末同治时期传入中国的西洋品种。中国古代的苹果称为沙果,现在几乎看不到了。
回到秦朝,吃不到现在稀松平常的炒菜。
因为当时没有铁锅,没法炒菜。而且,炒菜要用食用油,现在常见的花生油、菜油,都是明清时期,随着老百姓普遍种植花生、油菜花等作物后,才慢慢出现的。
所以,现代人回到秦朝,想像现在一样正常地吃一顿,是很困难的。
点面食,当时没有现在的面食形态。
点炒菜,当时压根没有炒菜的概念。
点煮菜,这个有。
煮是秦朝人最常见的烹饪方式,几乎什么都可以煮。
我们知道,虽然秦朝的法律很严,对老百姓的行为进行了严格约束,比如不准杀牛。
但是,秦律并未规定老百姓不准吃自己找来的食物。
所以只要你有本事,能猎杀野生动物,你就可以拧野货回来煮着吃。
田间地头的野菜,如葱、韭、藿(豆类的叶子)、葵(冬苋菜)。只要找得到,都可以揪回去吃。
秦朝人会直接煮,或配合黄米、高粱、大米、小米、白黍、黄粱等,做成羹吃。
不过,这里有个问题。秦朝没有辣椒,也没有大蒜,只有花椒和盐。煮出来的东西,味道只麻不辣。喜欢吃重油重辣的朋友,肯定会吃不惯秦朝的煮菜。
当然,口味清淡的朋友倒是没什么问题。
秦朝是有酱油的,可以伴着酱菜吃。
点蒸菜,这个也有。秦朝的烹饪方式与现在差不多。
点烧烤,这个也有。
秦朝人对于食物的烹制除了蒸、煮外,另一种常见形式就是我们现在吃到的烧烤了。
秦朝人烤的东西很多,鸡、鸭、鱼、羊,各类飞禽走兽。现在能见到的,基本都有。
秦朝人会把食物直接放到火上烤。当时的人称这种方式为“燔”。
会把食物串成串,放到火上烤。当时的人称这种方式为“炙”。
会把食物裹上泥巴,放到火上烤。当时的人称这种方式为“炰”。
由此可见,烧烤这方面,秦朝人的烹饪方式与现代人没什么区别。
但回到秦朝吃烧烤,问题与吃煮菜一样。
当时没有辣椒没有胡椒,没有孜然(唐朝传入中国),单靠花椒和盐调味。烤出来的玩意估计不对现代人的味口。
这里建议喜欢吃辣的朋友,如果要穿越,一定要穿越到明末以后。因为明末之前,中国是没有辣椒的。
再就是酱菜。由于秦朝的调料太少,所以当时的人在吃肉时,有蘸酱的习惯。
大体来看,几乎所有能吃的玩意,当时都可以被做成酱料。
如蚂蚁、虫、鱼、青蛙、蜂窝等。早在西周时期就有制作成酱的记载了。并且直到唐宋时期,也仍然有人在吃这些玩意做的酱。
“交、广溪洞间,酋长多收蚁卵,淘泽令净,卤以为酱。或云其味酷似肉酱,非官客亲友,不可得也。”——《岭表寻异》
好不好吃不知道,但以现在人的眼光看,有点重口味了。
值得一提的是,秦朝有官营招待所,但没有商业酒店的概念。
也就是没有以盈利为目的,向大众开放,提供食宿的场所。(以盈利为目的的旅店,大体是在南北朝才出现)
所以,如果你不会做饭,又不是以贵族身份穿越回去。那回到秦朝就比较麻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