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问题人老了选择在几楼住最好?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快乐爱情海洋】的最佳回答:
人老了,当然选择一楼最好,出入方便,要不然楼层高爬不动,每天上下楼都是个问题,我们楼上的老人每天看他们爬七楼,真的看着都累,可能他们习惯了,每天还爬几次,年龄大了真受不了!楼层太高又没电梯,上去就不想下来,每天呆在房子????也是很无聊的。
所以我觉得老人还是买个一楼得了。冬天要晒太阳☀️,直接搬个凳子坐在院子里,还有邻居拉家常!要不然就是电梯房,那就无所谓,不过很多老人不爱坐电梯,觉得头晕,不习惯!尤其是一个人的时候坐电梯的时候!要是一楼就不存在这个问题了。
我都想好了,等我老了,就回老家去,老家还有一个大院子,平房,到时种花种菜,养鸡多好,还不用爬楼!还能吃到自己种的菜,绿色环保!要不然我们这楼层也高,再过十年估计我也爬不动了!要么换房子,要么回老家!两条路随便哪一个!反正那个时候不能天天爬楼了!换不起房子????那就回老家去!
你们觉得老了住几楼好了?你们现在住的都是几楼了?
【2】、来自网友【房产有点意思】的最佳回答: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而顺而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每个年龄段将会逐步的明白在过去不懂得的事情,从而慢慢的产生了追求和改变。
现阶段我国退休的年龄为 60 岁,城市中退休的人员都会享受接下来的时光,早上出去公园运动,下午也到老人娱乐中心那里下象棋,跟老人们聊聊天。
家庭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不少的家庭都会选择分居居住,重新考虑购买一套房子是给父母养老生活的。
老人对于房子的需求和年轻人对于房子的需求是两个方向,懂得老人的生活需求后,才能买到更合适的房子,最起码在往后居住的过程中,不会有这么多闹心的事情发生。
小区的挑选:
小区在挑选的过程中,首先考虑到的就是区域问题,不能距离自己太远,一旦出现特殊情况,自己也能尽快地赶到父母身边帮忙解决,而且在周末的时候也可以过去探望父母或者是父母过来自己家里一起吃饭。
小区的选择每个人的衡量标准不一样,有的人觉得居住在同一个小区是最好的,也有人觉得是居住在隔壁的小区最好的,还有人觉得距离 3~5 公里的小区才是最好的。
小区的挑选完全是看自己对父母的依赖度,有部分家庭夫妻两人都要在外面工作打拼的,小孩虽然上了幼儿园,但是幼儿园的放学时间一般都是比较早的,所以都需要父母帮忙接小孩照顾到自己下班回来,或者说自身夫妻两人的生活是比较累的,有时候真的没有这么多精力去照顾还子,于是就需要父母帮忙照顾孩子的,所以在同一个小区是最好的。
如果孩子已经上初中对于孩子基本上没有太多东西需要照顾的,而且孩子也要慢慢的开始独立了,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居住较远距离一点的小区都没有太大的问题。
养老首先要考虑到的是安静和舒适度,不能太靠近嘈杂的地方,最好不远处有公园、江边、绿地等比较适合老人休闲的地方。
户型的挑选:
根据国内的数据统计,人均居住面积已经达到 40 平米每人,养老生活并不像刚需或者自化追求的是多功能大面积。
老人养老很简单,面积不求多大,只求舒适。单间面积太小了,1 房 1 厅又没有地方堆放杂物,两个房间刚刚好,如果有充足的资金情况下,可以选择小三房,日后转手相对来说是比较好的。
我个人感觉 75 平米的两房,整体的舒适度是非常的不错,客厅有这么宽,房间也有这么的,不会显得压抑,两人居住还会显得有些宽敞的。
小户型的房子朝向不会出现南北通透的,只有单方面的朝向,朝东、朝南、东南、西南、朝西朝北、如果年轻人居住肯定是首选东南或者是正南,老人居住,个人推荐的是西南。
阳光非常影响居住体验的,如果朝东,只能晒到早上的太阳,日晒时间不长,阳光到 10:00 就慢慢的退去了;朝西的房子日晒时间过长,从下午 13:00 点开始,到太阳完全地消失,而且这段时间是太阳最猛烈的时间段, 房屋内的气温要比东边户的高几度;朝北的房子整体的日晒时间是最短的,而且在冬天的时候都是吹北风,非常的寒冷。
推荐西南朝向,日晒时间也足够的充足,从上午 11:00 开始,一直到下午的 16:00,剩余傍晚的两三个小时,让墙体气温逐步的退去。
楼层的挑选:
楼层的挑选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方向,个性化挑选和大众化挑选,不同选择方向,最终得出的居住体验都有那么一丝丝变化。
大众化挑选:
现阶段建设的小区,绝大部分都为高层住宅中升高 100 米建设高度,最高 34 层,开发商建设的楼层在 30 层左右徘徊的比较多,平常我们挑选楼层是总成交的 1/3 以上 2/3 以上,假设总楼层为 30 层,那么就挑选 10 楼以上 20 楼以下的楼层,性价比是最高的。
房子是购买给老人居住的在楼层的挑选上与普通年轻人的大众化选择是有部分细微的差别,选择 1/5 以上 3/5 以下的楼层段才是最适合老人居住的,假设总楼层为 30 层计算,也就是 6 层以上 18 层以下这个楼层。
不少人会说,老人就应该居住在低层的房子。出行会比较方便,这种观念是过去居住在楼梯房里面所流传下来的,现阶段所有的小区都是配有电梯的居住在低楼层的必要性真的没有过去这么强了,老人选择的楼层可以适当的往上提升。
电梯房的状况下,不建议老人居住在低层房屋,低层的房屋,有很多不适合老人居住的因素在内。
潮湿比较严重,老人居住的地方就应该要比较干燥的,随着年纪的增大就会出现类风湿关节炎等问题,在南方地区 3~4 月份回南天是非常的严重的,房屋内基本上都可以流得出水出来,虽然说可以用除湿机去解决大部分的问题,但整体的控制水分还是比较湿润的,会增加疼痛的几率。
年轻人是体会不到这种痛的,又站在老人的角度去购买房子,最终出现的房子,等住进去之后,发现老人的病痛变得更多了。
方便出行,只不过是生活中的一部分,为了身体健康,宁愿多等一两分钟的电梯,有人说电梯会坏掉或者停电,这些是概率性的事情,而且同时出现两台电梯烂掉的可能性是非常的少的。
居住的楼层越低,整体的采光性就会越低,在同 1 栋楼下,3 楼采光不可能会比六楼的采光要好,3 楼的整体高度原本就低,采光就已经差了,而且 3 楼还有树木的遮挡,使得整体的采光性进一步的下降。
光线越充足的地方,心情也会特别的愉悦,如果整天生活在非常阴暗的地方,整个人会感觉到压抑,没有好的心情。
居住楼层越高,空气的流通速度就越快,通风信号意味着整体的控制,质量也会相对应的提高,低楼层的住户虽然比较靠近花花草草,但是空气没有流通的情况下,还是会感觉到闷。
特别是夏天低层的房子,虽然受到的日晒时间比较短,但是空气中原本就是比较闷热的,这时候还没有风吹动的,会显得更加的闷热。
个性化的挑选:
1 楼带花园,2 楼带平台,顶楼带天台,这些房子都是比较个性化的挑选。
不少家庭买房给老人居住的时候,都会优先考虑一二层的房子,认为有更大的扩展空间,可以在花园或者平台上种一些花花草草或者是蔬菜类的,一方面可以供自己吃,另外一方面还可以活动筋骨。
想法是很美好的,现实却非常的残酷,1 楼和 2 楼的房子价格并不便宜,扩展平台上的面积都折算了一定的价位在房屋上。
低楼层的缺点也正是老人比较致命的缺点,想让老人出行方便,就选择 4 楼以上的房子购买,老人整体的居住舒适度肯定是得到质的飞跃。
总结:
如果每个老人都选择低楼层的房子购买,那么小区真的有这么多低层的房子卖吗?
更多的老人都是居住在中间楼层段的,这个楼层的性价比是最高,居住舒适度同样也是相对的比较好。
在买房的时候最好带上父母一起去感受一下房子的整体气氛怎么样,不一定要购买一手房的也可以购买二手房居住,这并没有太大的问题存在二手房可以最直观的看到房子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