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胆囊腺肌症需要治疗吗?治疗的话可以药物治疗吗?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3-21 17:50:43 2次浏览

关于问题胆囊腺肌症需要治疗吗?治疗的话可以药物治疗吗?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肝胆胰外科胡医生】的最佳回答:

胆囊腺肌症是一种以腺体和肌层增生为主的良性胆囊疾病,女性多见,约占胆囊疾病的 2.8%-5%,男女比例 1:3,好发年龄 30~60 岁。为胆囊增生性疾病的一种,以慢性增生为主,兼有退行性改变,病因不明。是胆囊壁上一种组织成分发生过度增生的结果,它既不同于因炎症引起的瘢痕组织增生的病变,也不具有肿瘤那种破坏性趋势。B 超提示胆囊壁局部增厚,壁内扩张的罗-阿氏窦呈小囊状的低回声或无回声区,部分囊内可见细小结石影。

对于胆囊腺肌症的治疗,如果大小<1cm,没有明显不适,观察即可。

如果腺肌症>1cm,或者有上腹部或右上腹隐痛不适,或者做了 ct 等检查怀疑有恶变者,建议尽早手术。

【2】、来自网友【肝胆胰外科高鹏骥医生】的最佳回答:

胆囊腺肌症又称胆囊腺肌增生症或胆囊腺肌瘤,有文献将其归为胆囊息肉样病变的一种特殊类型,但其影像检查和病理形态具有非常特征性的表现,与其它胆囊息肉样病变具有明显差别。

发病情况

胆囊腺肌症任何年龄均可发病,50 岁以上的女性较为多见,文献报道的发病率为 2.5-5% ,占全部胆囊切除术者的 1–9%,我们回顾性分析 6336 例胆囊切除手术患者的临床信息发现病理证实的胆囊腺肌症有 205 例,占全部患者的 3.2%,平均发病年龄为 57 岁,女性患者占 56.5%。

分型

根据病变的发现部位和范围,胆囊腺肌症可分为三型:局限型最常见,主要表现为胆囊壁局灶性增厚,多见于胆囊底部;节段型多位于胆囊体部,形成一个环形狭窄环,导致分隔胆囊的形成,近端囊腔内的胆汁易淤滞形成结石;弥漫型较少见,整个胆囊壁弥漫性增厚。

胆囊腺肌症分型

发病病因

胆囊腺肌症的发病原因尚不明确,可能的病因包括:远端胆道狭窄或神经源性功能障碍,胚胎期胆囊芽发育不全,胆囊结石或慢性胆囊炎,胰胆管汇合异常,雌激素等。

病理表现

胆囊上皮和肌层过度增生,黏膜上皮陷入肌层形成胆囊壁内憩室,即罗-阿氏窦(RAS),胆汁可在 RAS 内淤积或经慢性炎症形成结石。

胆囊腺肌症示意图

临床表现

胆囊腺肌症患者大多无特异性临床表现,多为体检时偶然发现,主要表现为无症状性胆囊肿块或胆囊壁增厚,并通常与胆囊炎、胆囊结石同时发现

检查方法

超声是诊断胆囊腺肌症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局限型腺肌症表现为胆囊壁局限性增厚;节段型形成节段性增厚,增厚部位囊腔变窄,呈“葫芦状”,近端囊腔常合并结石;弥漫型较少见,胆囊壁弥漫性增厚,内壁凹凸不平。明显增厚的胆囊壁内可见小囊状的低回声或无回声区或彗星尾状强回声是胆囊腺肌症的特征,对本病的诊断具有高度的特异性。

胆囊腺肌症 CT 核磁表现

CT 和 MRI 也用于表现不典型的胆囊腺肌症的诊断,主要协助排除胆囊癌。

化验检查对胆囊腺肌症的诊断价值不大,如果出现 CEA 或 CA199 等指标的异常升高,需警惕胆囊癌的可能。

诊疗建议

胆囊腺肌症属于良性病变,但有学者将其归位癌前病变。发现胆囊腺肌症以后,是否需要尽快手术尚存在一定争议。目前大多数专家给出的建议如下:

胆囊切除示意图

如果影像学检查不能确诊腺肌症,怀疑可能为恶性者,建议进行切除胆囊;

60 岁以上有胆囊结石和节段型腺肌症的女性,应该手术切除胆囊。

对于有症状者,无论是否合并胆囊结石,都是胆囊切除术的指征;

不存在以上情况的无症状的胆囊腺肌症患者建议观察,每半年复查一次超声,观察过程中发现病变范围进行性增大者应考虑手术治疗

如果是胆囊切除术后病理偶然发现胆囊腺肌症,则无需其他治疗

以上就是关于问题【胆囊腺肌症需要治疗吗?治疗的话可以药物治疗吗?】的全部回答,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内容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如要实行请慎重,任何后果与本站无关!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