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孙权一世英名,为何出了个昏君孙皓,他究竟有多残暴,是如何一步步毁掉东吴的?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3-28 05:16:05 3次浏览

关于问题孙权一世英名,为何出了个昏君孙皓,他究竟有多残暴,是如何一步步毁掉东吴的?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西安老马爱生活】的最佳回答:

孙皓是东吴末代皇帝,他的残暴和毁灭东吴的行为是导致东吴灭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孙皓即位后,大兴土木,穷奢极欲,大肆搜刮民脂民膏,同时对朝廷大臣、百姓肆意施行残暴手段,杀人无数,手段残忍。他还大肆修建宫殿、园林,劳民伤财,导致民不聊生。

孙皓还大兴土木,穷奢极欲,大肆搜刮民脂民膏,同时对朝廷大臣、百姓肆意施行残暴手段,杀人无数,手段残忍。他还大肆修建宫殿、园林,劳民伤财,导致民不聊生。

孙皓还大兴土木,穷奢极欲,大肆搜刮民脂民膏,同时对朝廷大臣、百姓肆意施行残暴手段,杀人无数,手段残忍。他还大肆修建宫殿、园林,劳民伤财,导致民不聊生。

总的来说,孙皓是一个非常残暴的统治者,他的行为不仅导致了东吴的灭亡,也给后世留下了深刻的教训。

【2】、来自网友【祥子谈历史】的最佳回答:

孙权在前期,当得“英名”二字,但是在后期简直就是个“糊涂蛋”,根本当不起“一世英名”之称。不但给孙皓创造了上位的机会,更给了他实施暴虐治国、荒淫酒色、常剥活人皮、挖眼睛、砍双足、大锯活人等伤天害理的机会,最终将东吴一步步带进灭亡的深渊。

为何说,孙权在后期是个“糊涂蛋”呢?

  • “暨艳案”。建安二十八年(公元 224 年),由于孙权猜忌心膨胀,从而引发“暨艳案”,冤杀能臣暨艳,既未起到削弱江东本土势力的目的,反而令江东官场更加混乱,人浮于事,亲手将刚刚萌芽的官员考核升迁的激励机制葬送。

  • “吕壹案”。不久,孙权任人唯亲,重用贪婪成性的小人吕壹为中书典校,权力如同汉武帝时期的“直衣秀史”。吕壹为捞取好处,不但以诋毁、诬陷等手段,胁迫官吏屈服“纳贡”,而且睚眦必报,先后对江夏太守刁嘉、湖孰建义校尉朱据等重臣进行严刑拷问,并指使他人进行陷害。当时官场可谓“乌烟瘴气”,就连陆逊、潘濬等重臣也只能暗自忧虑落泪。

  • “南鲁党争案”。赤乌五年(公元 242 年),因孙权失察,从而引发南阳王孙和与鲁王孙霸的太子之位党争,进而造成陆逊被孙权辱骂后抑郁而亡;陆胤被下狱拷打而死;吾粲被杀害于大狱;顾谭、顾承等族人被流放,死于交州;朱据被孙弘伪造的诏书赐死;张昭之子张休被孙权赐死;张纯被斩于闹市;姚信(陆逊外甥)被流放等。公元 250 年,孙霸谋图太子之位事泄,被孙权赐死,全寄、杨竺、孙奇(宗室)等党羽尽皆被诛杀。同时,全琮之子全寄、吴景之孙吴安等均被赐死;诸葛绰被父亲诸葛恪毒杀。可以说,东吴的文武人杰基本都在此案之中丧生或流放,严重动摇了国家的人才根本。

  • “屡发内斗案”。太元二年(公元 252 年)正月,由于孙权病逝之前,未能下一道继位诏书,从而引发支持孙和的诸葛恪一派与支持孙亮的孙綝一派党争。结果,孙亮继位;孙和、张妃遭到流放新都,途中自尽;辅政大臣诸葛恪遭到诛杀。太平三年(258 年)九月,东吴又再次发生朝廷内斗,孙休与张布丁奉合谋,诛除孙綝。十月,孙休即位,在位六年病逝。

永安七年(公元 264 年)八月三日,23 岁的乌程侯孙皓在濮阳兴和张布的拥护下即位。

如果孙权病逝前能够指定

“好学下士”

的最好接班人为孙和,他又岂会被逼自尽,又怎么可能引发多次朝中内斗,孙皓也更不可能有即位的机会。

所以,孙权绝对当不起“一世英名”之称,后期更是一个“湖涂蛋”。

孙皓,字元宗,又名彭祖,孙权之孙,孙和之子。当年八月即位,不到三月,残暴骄横、多忌讳、好酒色等毛病便令百官尽皆失望,濮阳兴、张布也暗生悔意,认为不应该拥立孙皓这样的人即位。

那么,孙皓即位后有多残暴呢?

  • 十一月,孙皓听信小人进谗,将拥立他的两大头号功臣濮阳兴、张布诛杀,却又将张布的女儿封为美人。这种做法,完全的不知感恩,如果没有此二人,他又何来今日的地位。

  • 甘露元年(公元 265 年)七月,孙皓逼死孙休的景皇后朱氏,并将孙休的 4 个儿子流放吴郡的一处小城,半路又遣人将其长次和次子杀害。

  • 凤凰二年(公元 273 年)三月,孙皓爱妾多次暗中派人到集市抢夺百姓财物,司市中郎将陈声遂将抢夺者绳之以法。对此,爱妾一吹“枕边风”, 孙皓大怒之下,命人找来锯子烧红后,竟将陈声的人头据了下来,并将其尸体丢到四望山下。这种草菅人命的行为,简直令人发指。

  • 天纪三年(公元 279 年),司马炎命太尉贾充为大都督,调遣六路大军征伐东吴。即:镇东大将军司马侑进军涂中;安东将军王浑、扬州刺史周浚进军牛渚;建威将军王戎进军武昌;平南将军胡奋进军夏口;镇南将军杜预进军江陵;龙骧将军王皓、广武将军唐彬领兵由水路沿长江东下。但是,这时的孙皓却还在和他的大臣们玩着“醉酒游戏”。孙皓每次筵宴群臣,尽皆强令喝醉。同进,设黄门郎 10 人,让他们侍立在旁,专门检查醉酒群臣的过失。如:眼神不敬者、言语不尊者等,过失大者立刻严刑拷问,过失小者记录在案,下次再犯,累加治罪。

  • 据《三国志·吴书·三嗣主传》和《资治通鉴·卷七十九》记载:孙皓的后宫美女本已多达数千(另一说数万),但他依然感到不满足,常命黄门遍行州郡,不断从民间选拔年青女子充实后宫。同时,大臣的女儿也要每年一报,对于年龄达到十五、六岁者,需先让其检阅,不中意者,方允许出嫁。此外,他还特意将城外急流引入宫院内,对于不合心意的嫔妃、宫女、内侍等,立即将其杀死,并丢入水中顺流漂走。有时,还要将人脸皮活活剥下,或将眼珠子挖下来,或将双脚砍下来等,无不令人心寒,但他却乐此不疲。这样的荒唐举动,已丧失了基本的人性,远超恶魔与禽兽,国家又岂能不亡。

最终,于天纪四年(公元 280 年)春,东吴被灭,孙皓投降后,被册立为中山王、归命侯。

对此,柏杨先生在编写白话版《资治通鉴》时,忍不住感叹道:

“《资治通鉴》自公元前四〇三年起,迄今六百六十七年,昏君虽然辈出,但真正的暴君,孙皓却是最突出的。”

因此,有人感叹孙皓不应该有这么好的人生结局。

那么,孙皓残暴的人格障碍根源又出在哪里呢?

据《江表传》记载:孙皓初立时,下令抚恤人民,又开仓振贫、减省宫女和放生宫内多余的珍禽异兽,一时被誉为令主。

以此而言,孙皓即位初始,也有一定的明主风范,但是后来为什么又变成残暴荒淫的昏君呢?这应该和他的出身有极大的关系。

孙皓的父亲孙和,是吴大帝孙权的三子,早先被立为太子。后来,被谋夺太子之位的鲁王孙霸陷害,太子被废。252 年,孙和成为孙綝、诸葛恪两大权臣相斗的牺牲品,孙皓的父亲孙和、母亲张氏,尽皆被逼自尽。10 岁的孙皓,从此成了一个父母双亡的孤儿,父母的亲情呵护永远离他而去,留下的只有人与人之间的残害与冷酷。面对这一切,孙皓小小的心灵怕是已经开始扭曲变形,进而丧失本性,沉入骨髓。

孙皓投降后,权臣贾充嘲讽他:“凿人眼目,剥人面皮”之事时,他却理直气壮道:

“人臣弑君及奸回不忠者,则加此刑耳。”

竟然一点不给面子,令贾充也有点下不来台。

当司马炎让他作《尔汝歌》,想要侮辱他时,他立即举杯唱道:

“昔与汝为邻,今与汝为臣;上汝一杯酒,令汝寿万春。”

既不称自己为臣,也不称司马炎为君,而是称其为汝(你),明显的大不敬态度。

由此两例可见,孙皓根本没有收敛心性的打算,也不怕被治罪或杀头,更没有作为一个亡国之君“战战兢兢”的觉悟。也就是说,他不但对别人的生命漠视,对自己的生命也同样漠视,完全的失去了一个正常人应有的人性,这样的人实在令人心中生寒。

看来,一个人从小的生存环境,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有着多么巨大的影响力。而造成孙皓性格疯狂变态的根源则出在孙权身上,是孙权造成了孙皓父母的悲惨结局,而父母的悲惨结局又严重影响到了孙皓的人生成长。所以,刨根揭底之下,孙权才是东吴覆灭的真正掘墓人。

图片来源网络

以上就是关于问题【孙权一世英名,为何出了个昏君孙皓,他究竟有多残暴,是如何一步步毁掉东吴的?】的全部回答,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内容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如要实行请慎重,任何后果与本站无关!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