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古代官员退休,为何一定要回到老家,而不是留在京城或就任地呢?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3-21 19:36:19 2次浏览

关于问题古代官员退休,为何一定要回到老家,而不是留在京城或就任地呢?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萨沙】的最佳回答: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原因如下:

第一,古人的观念不同。

古人对于丧葬是非常重视的。

按照传统观念,人要尽量死在故乡,不能客死他乡,不然容易成为孤魂野鬼。

如果真的死在他乡,只要条件允许就必须将尸体带回老家安葬,然后举行招魂仪式,鬼魂就能够回家,借此转世投胎,不是四处游荡的游魂了。

古人非常重视这些,上到皇上,下到普通农民都是如此。

农村以前有很多祖坟,无论贫富贵贱只要是这个家族成员,死了以后都必须葬入祖坟。

如果族长不允许你葬入祖坟,这是非常大的事情,通常是你在家里做了什么大逆不道的事情,或者是横死鬼(不是自然死亡),或者是未成年夭折的孩子,或者是一辈子没有妻儿的光棍汉。

清代是 70 岁退休,其他朝代也大体如此。

古人一般只能活到五六十岁,七十岁属于古稀。所以无论是提前退休,或者到年龄退休,距离死亡都不远了。为了死在家里,官员肯定都选择回家,而不会客居他乡。

第二,减轻皇帝的怀疑。

古代一般不允许官员在本土本乡为官,就为防止结党营私,这是皇帝的大忌讳。

你既然是一个年老的官员,肯定在退休前在某一地当官很久。

你退休后不回老家,却选择留在任地或者京城,就会让皇上有猜疑。是不是当官多年在当地形成了势力,这才不愿意回家。

皇上这种猜疑可不是好玩的,结党营私、勾结豪族是严重罪名,可以处死的。

为了避嫌,绝大部分官员退休后都会离开任地或者京城,返回老家。

第三,古人安土重迁。

古人有个特点,无论在外面多风光或者多吃苦,都会想方设法将赚到的钱寄回家里,买房子买地。

因为古代中国社会是农业社会,土地和房屋才是最可以保值,还可以得到利润的东西。

比如你买一百亩土地,就像今天买了 10 套房子,可以出租给别人。佃户每年交给你的租金,就是非常稳定的收入,可以造福一代代的子孙。

房屋也是一样。

古人修建房屋是不惜代价的。

张艺谋电影《活着》中,葛优家的祖屋就是花费多年修建的,完全是真材实料,穿了很多年,价值昂贵。葛优年轻时候之所以家里其实没钱,还被称为少爷,也就是房子是豪宅,非常值钱,葛优的身价由此搞了。

后来牛二放火将这栋祖屋烧了,由于房屋是真材实料,大火竟然烧了三天三夜,可见木材有多好。

古人一辈子在外赚钱打拼,包括当官的也是如此,就是为了在老家买房子买地,等到老以后回到家乡享福,同时还可以造福子孙。

那么好不容易熬到退休,官员当时是回家了。

第四,回乡以后人际关系也比较简单。

官场的问题就是,人际关系非常复杂,有无数的应酬。

很多官员都是苦于各种应酬,甚至为此搞坏了身体。

做官的接触人很多,包括上级、同僚、下级这些官吏,以及社会上三教九流各色人等。

平时应酬是非常多的,《儒林外史》中那个小县城的小吏夏总甲,过年时候也是天天吃席,一天还吃两顿,连亲家请客也来不了。

关键在于,这些应酬是不能减少的。比如亲家请客,你推辞不去其实也会得罪人,但自己亲戚还好解释。

如果是上级或者同僚请客,你因故不去,会被认为瞧不起他,严重影响仕途。

所以当官的即便退休了,如果留在京城,恐怕还是要天天应酬,整天吃酒,累得半死还怎么养老?

相比起来,回到老家就简单了,无非是一些亲戚而已,真的应酬不过来,打声招呼也不会怎么样。

【2】、来自网友【夏目历史君】的最佳回答:

一、级别不够

古代臣子到了六十或七十岁后,便要主动请辞,表示自己无法继续工作。

一般情况下,“老病不堪厘务者”和“老疾不能任事者”是两个比较好的借口。待皇帝审批后,该臣子便能成功退休。这便是君臣之间心照不宣地“潜规则”,也被称为“致仕”。

由于臣子给君王留了面,也给后来人让了路,从而确保了封建体制的有条不紊与相对健全。所以在他们致仕后,皇帝会特别赐下一些物质与精神上的赏赐或优待。比如唐代官员,退休后会有专人为其开道,敲锣打鼓地把他送回老家,表示“荣归故里”。

当然,一些高级官员,如德高望重之人、在朝中拥有深厚根基之人、能力突出者且拥有丰富治国经验的重臣,在退休后还会被皇帝“返聘”。

在很多时候,三品以上的大员在退休后,都有资格在朝中行走,且被允许参与国家大事。一些辈分高、功劳大的老臣,倘若腿脚不便,朝廷还会专门派人把他抬到大殿上。

不难看出,并非所有官员在退休后,都是要返回家乡的。大多数官员,因为级别不够,无法继续参与朝政,留在京城里反而更令人怀疑。

所以,他们才会选择告老还乡。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官员倘若不贪,很难在退休后继续维持自己的京城生活。

二、京城米贵

古代的城市发展,远不如今天。今天的首都,虽说仍是超级都市,但其他城市的条件也没差到哪去。但在古代,一国之经济主要靠京城或其他地区的主城。

繁华的经济背后,也是相当高的居住条件。

官员在退休以后,首先要解决的头等大事,就是吃和住。吃倒是还好,关键是居住问题,实在难倒了很多人。

在当时,官员居住的官邸是公家的,并非私人持有。虽然不排除有官员立下大功,被皇帝直接赏了一幢宅子;但对绝大多数官员来说,奋斗大半辈子,也未必能在京城中买房。

房价高、房租贵,也是很多年轻官员最头疼的问题。他们刚入仕,未必能分到公家房子;所以如白居易、贺知章等人年轻时,往往要借住在朋友家里。

好不容易熬出头,有了官邸居住,但这也是有时限的。一旦他们不在任上,自然便要立即搬走,给下一任官员挪地。

再加上很多官员退休后,也未必能拿到在任时期的“全俸”,那些“半俸”或者只有几亩薄田而够维持养老生活的官员,自然要选择回归家乡。

三、回乡养病

因病而致仕,是很多臣子的常用借口。有些时候,这也是一次试探。致仕的“最终解释权”在皇帝手中,倘若臣子成功退休,必然要遵守自己的诺言:回到家乡养病。

但如果皇帝还想留任,便会亲自派出太医,给予其高规格待遇,遇到这种情况,臣子心里就明白:自己暂时走不了了。

同理,皇帝若直接默许,臣子也会立即明白过来:自己该走了。这个时候,臣子如果再贪恋局势,不麻溜地回乡,很容易引来他人非议与指责。

在这种情况下,官员一旦退休,又没有经过特许能留在京城,一般就是默认:自己要回归家乡了。

四、远离中枢

致仕是一个好用的借口。

有些时候,臣子退休可能还不到年龄,但他却遇到了朝堂倾轧、党争波及、皇帝猜忌等情况,故而也只能被逼退休。

这种情况,在宋代很常见。赵家对读书人十分优待,不仅给予他们颇高的社会地位,也在各方面保护其权利,更有人总结:“刑不上士大夫。”优渥的待遇,让士大夫们之间,也经常发生“内斗”。

如王安石变法引发的一系列政治旋涡,王党之后,还有新党与旧党,亦或是两边都不站的中立派。神仙打架,别说一般人了,就连宰相王安石及其继任者,也难免被迫退出朝堂。

可这种事情,又不适合公之于众,所以“致仕”便成了一个好借口。

一些官员在党争中失败,被迫退出朝堂。为了远离朝堂旋涡与各派系之间的残酷斗争,他们往往会返回老家,尽量避免自己再被掺和到其中。

毕竟,此时的他们只是一个白身,很容易被拿捏。

五、归养侍亲

自古以来,古人便极其重视孝道。汉代更是以孝治天下,以孝作为选拔官员的主要评判标准。在儒家伦理自上而下地深入到民间后,孝道,便成了所有人都要遵守的规矩。

父母去世,官员要回家丁忧。就像苏轼,他年轻时若非为母守孝,说不定也能趁着欧阳修还有影响力时,成长为朝中的肱骨力量。在朝中待久了,一些臣子也难免会被自己的政敌攻陷,说他为了功名利禄而放弃家人。

因此,有相当一部分官员,是等不到六七十岁才退休的。为此,人到中年的他们在退休后,自然要肩负其为人子的责任与义务,选择回家侍奉双亲。

六、培养后人

古人有强烈的地域情怀,讲究落叶归根。

在回到家乡后,一些退休官员也没有闲着。他们虽然无法在朝堂中继续为官,但仍心念国家。为此,他们往往会培养家乡或同族子弟。

如范仲淹,在回到家乡后,便兴办起了“义庄”,用以资助家族小辈读书,就连女子嫁人,族中也有补贴。

除了这种方式外,很多大儒喜欢在退休以后开办私塾或学堂,用来为国家培养下一代。受“地域情怀”影响,这些退休官员也往往会把择生范围放在家乡及其周围地区。

如此一来,即便他们已经退休,仍能“发光发热”,不仅为国出力,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回报家乡。

参考资料:《旧唐书》《宋史》《宋会要》《续资治通鉴长编》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