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康熙心中的接班人是谁?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3-25 17:37:28 2次浏览

关于问题康熙心中的接班人是谁?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正说清代十二朝】的最佳回答: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康熙皇帝驾崩于畅春园,时任步军统领衙门都统的康熙近臣隆科多,口传康熙遗诏,命皇四子胤禛承继康熙皇权,登基为帝。而那份能够直接证明皇四子胤禛

“继位合法性”

的《康熙遗诏》却在康熙皇帝驾崩数日以后,才被雍正皇帝颁昭天下。再加上继位以后,雍正皇帝的种种反常举动,尤其是针对时任大将军王胤禵的制约措施,让其初一继位便背负了

“矫诏篡逆、非法登基”

的罪名。

在现存于世的《康熙遗诏》中,有着康熙皇帝传位于皇四子胤禛的明确说明:

雍亲王皇四子胤禛,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著继朕登基,即皇帝位。

但这份遗诏毕竟没有出现于康熙皇帝驾崩当场,而是其驾崩数日以后才被颁诏天下,数日时间,雍正皇帝有着充足时间另行起草一份遗诏。所以,这份遗诏并不能成为雍正皇帝

“继位合法性”

的直接证明。

那么,康熙皇帝心目的接班人到底是谁?雍正皇帝的皇位,果真是违拗康熙皇帝遗愿,矫诏篡权得来的?

其实,关于自己心目的皇位继承人,康熙皇帝早就给出了答案!

康熙五十一年,太子胤礽再次被废并

“禁锢咸安宫”

,彻底失去了继位可能;如此一来,就仅剩下皇三子胤祉、皇四子胤禛、皇八子胤禩和皇十四子胤禵这四位皇子,能有机会成为皇位继承人。

皇三子胤祉

在整个

“九子夺嫡”

事件中,皇三子胤祉的主动出击仅有一次,即为康熙四十七年太子胤礽首次被废时,对皇长子胤褆的

“釜底抽薪”

《清史稿·列传七·诸王六》有载:

四十七年,太子既废,上以允祉与太子索亲睦,召问太子情状,且曰:“允祉与允礽虽暱,然未怂恿其为恶,故不罪也。”蒙古喇嘛巴汉格隆为允禔厌胜废太子,允祉侦得之,发其事。

主动出击的皇三子胤祉,非但没有受到康熙皇帝训斥,反而让其在康熙皇帝心中落得一个极有利的形象。一废太子以后,康熙皇帝因为心情太过悲伤而患上轻微中风,在其患病期间,皇三子胤祉

“至诚至孝、服侍左右”

,进一步稳固了自己的正面形象。再加上皇三子胤祉骑射俱佳,文学修养较高,康熙皇帝对其的好感与日俱增。

可在康熙五十一年的二废太子风波中,皇三子胤祉眼见此夺嫡乱局,心灰意冷而主动退出了夺嫡之争。康熙五十一年以后,皇三子胤祉消极应对夺嫡之争,于府邸潜心修书而逐渐淡出康熙皇帝视线。更何况,相较于其余皇子,书生气较重的皇三子胤祉也无法应对康熙晚年的纷乱局面,能被康熙皇帝寄予传位的希望渺茫。

皇八子胤禩

和《雍正王朝》的演绎不同,历史上的皇八子胤禩绝非

“以贤明收买人心”

的奸佞小人,而是贤名远播、深得王公大臣支持的

“贤王”

。一废太子以后,康熙皇帝命令

“于诸皇子中举孰可继立为太子者”

,举朝上下几乎一边倒地推举皇八子胤禩为新任太子,由此足以证明其庞大的支持势力。

虽然在一废太子风波中,皇八子胤禩被康熙皇帝训斥为

“柔奸性成,妄蓄大志,党羽相结,谋害允礽”

,对其进行了严惩,但在复立太子之前,康熙皇帝又重新恢复了对其的恩宠和信任。但皇八子胤禩背后强大的拥护势力,到底威胁到了康熙皇权,触及了康熙皇帝的底线,直到康熙五十三年的

“毙鹰事件”

让康熙皇帝和皇八子胤禩之间的矛盾彻底爆发。

“毙鹰事件”

爆发后,康熙皇帝历数皇八子胤禩的诸多罪行,并直接给出了

“自此朕与胤禩,父子之恩绝矣”

的绝情态度,自此以后,皇八子胤禩被斩断继位可能的同时,声望不再、贤名俱损。

皇十四子胤禵

皇八子胤禩彻底失去恩宠以后,

“八爷党”

势力集团的政治首脑逐渐变成了皇十四子胤禵;康熙五十七年,皇十四子胤禵又被康熙皇帝任命为大将军王,作为西征统帅领兵出。《清实录·圣祖实录》记载了皇十四子胤禵出征之日的辉煌景象:

出征之王、贝子、公等以下俱戎服,齐集太和殿前。其不出征之王、贝勒、贝子、公并二品以上大臣等俱蟒服,齐集午门外。大将军胤禵跪受敕印,谢恩行礼毕,诸王、贝勒、贝子、公等并二品以上大臣俱送至列兵处。

康熙皇帝对皇十四子胤禵刻意维护的权威形象,让诸位皇子、满堂朝臣都一致认为这是康熙皇帝对皇十四子胤禵寄予厚望的具体表现,让其带兵西征也只是积累军功、威服众心的政治谋划。一直默默无闻的皇十四子胤禵,一跃成为继位呼声最高的皇子。

康熙六十年十月,康熙皇帝以

“面授西北前线方略”

为由,召皇十四子胤禵回京。在康熙皇帝生命的最后一年,如此举动似乎坐实了举朝上下的猜想,康熙皇帝准备传位于皇十四子胤禵了。可令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在皇十四子胤禵在京的几个月里,康熙皇帝并未就皇位传承问题对其有过任何交代和说明。康熙六十一年三月,康熙皇帝命令胤禵返回西北前线,

“如有大位相托,又怎会令其远离京畿、远离康熙近前”

也就是说,康熙皇帝心目中的皇位继承人,绝非皇十四子胤禵。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因为

“圣躬不豫”

,康熙皇帝发布上谕:

郊祀上帝,朕躬不能亲往。特命皇四子胤禛恭代。斋戒大典,必须诚敬严恪,尔为朕虔诚展祀可也。

在如此关键的时刻,康熙皇帝令皇四子胤禛

“代行天子祭天”

,其实已经表明了传位于皇四子胤禛的内心打算。作为一代勤政、有为君主,雍正皇帝不该背负

“矫诏篡位、非法继位”

的骂名。

参考文献:《清实录·圣祖实录》、《清史稿·列传七·诸王六》、《康熙遗诏》

【2】、来自网友【青青说史】的最佳回答:

作为一代千古帝王,康熙和所有雄才伟略的帝王一样都对自己的儿子看不上眼,在他们眼中选继承人就永远是矮子里面选高的,不到咽气的最后一刻是不会下定决心的。

比如咱们的千古第一帝王秦始皇,还有咱们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包括李世民和赵匡胤,就是成吉思汗虽然早确立了窝阔台,却把拖雷抬的很高,更别说咱们今天要讨论的康熙大帝,这些帝王在他们眼中自己才是永远的帝王。

回过头来在看看我们的康熙更是将古代伟大帝王的心思发挥到了极致。透过雍正王朝表现的淋漓尽致!废了太子在立太子,这么折腾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抓出八爷党,警告朝中大臣 ,当复立太子的目的达到了,在逼太子造反,然后废了太子,这是为什么?当然是要朝中大臣明白权利依然在康熙老爷子的手里,儿子们还没资格谈继承权利的话题。

为了考验雍正,康熙可是煞费苦心,不断放出诱饵来考验雍正,最精彩的莫过于谁当大将军王这件事,都这个时候了还要继续来验证自己觉得可靠的人。

所以康熙至死都没有他满意的皇位继承人,雄才伟略的帝王都没有,并不只是康熙。不过相比较其他帝王,康熙这么费力的考验,功夫还是没白费,这几个千古帝王也就康熙选继承人最成功,秦始皇最悲惨。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