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问题俄罗斯苏-37 性能强悍,为什么没有服役?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王司徒吃瓜】的最佳回答:
不,它服役了。
SU-37 最终以 SU-47 Berkut “金雕”的身份服役了,但俄军虽然给了它军用编制,却因为对其不感兴趣,没有没有进行任何采购活动。
所以,可以看做是俄军给了苏霍伊一个面子,肯定了他们的努力,也赋予了编制,然后这杯冷茶就给倒掉了。
“金雕”项目是苏霍伊公司 90 年代初为求生而扔出来的砖头,它源于苏联 80 年代末进行的前掠翼验证机项目。
这个前掠翼项目当时美国同期也在搞,被称为 GRUMMAN X-29 项目。
X-29 项目美国人搞了 10 年,开头将其当做发展第五代机的验证项目,最后还是放弃了。
美国人得出的结论是,前掠翼可以极大增加飞机的机动灵活性,可以让飞机在不需要推力矢量技术的情况下完成各种高难度动作。
所以,理论上前掠翼技术是前途无量的,或将是一种划时代的战机新构型。
但是,前掠翼却对机体强度、材料、电传控制等拥有很高的要求,如果要解决前掠翼的“空气弹力形变”现象,还得进一步增强机体结构,耗费大量的成本。
美国人自问这很难,而且现有的常规布局战机通过“力大飞砖”,性能照样能进行碾压,所以仅仅只是取得一定实验数据,便放弃了 X-29 项目,将之甩给了 NASA。
而且,当时的美国已经在研发隐身战机,以及为未来第五代战机找寻出路,它们认为更先进的电子系统、更精密强大的雷达、以及低可视度和超音速巡航情况下的超机动能力,才是未来的发展方向,过分强调低速高机动虽然能造出动作炫酷的战机,但并不符合空战的发展。
苏联人想的不一样,苏联当年正沉浸在 SU-27 带来的巨大掌声中。这架 1969 年研制,1977 年收费,1985 年入编的新型重型战机简直满足了苏联人呢的一切要求,它出色的气动性能让美国人所有的战机都黯然失色,更是利用超强的低速机动性成为空中表演的明星。
冷战尾声的苏联已经后继乏力,而美国隐身战机的研究保密程度也非常高,所以苏联的战机设计并没有什么可参考的例子。既然 SU-27 如此优秀,那么强化苏-27 的性能就成为苏霍伊唯一能做的事,S-37“金雕”也不过是在 SU-27 技术上进行的一种变形改造罢了。
实际上当时米格厂也在加紧搞所谓的“第五代机”,某种程度上还是 S-37 的竞品,即米格 1.421.44,不过这种战机下场比 S-37 更惨。
苏联解体以后,受到经济冲击的苏霍伊,为了展现“技术实力”,促进产品推销和融资,以及增加政府心目中的权重,便赶紧将研发的 S-37 搬了出来,在 90 年代后期草草完成了几次试飞。
然后,特殊时期苏霍伊的求生欲望有点过于强烈了,夸大了 S-37 的性能。
老实说,“金雕”并未在公众眼中展现出多少强悍的飞行性能,大部分的资料都来自于苏霍伊方面对其的描述。比如提供了卓越的低速机动性,具备更好的升阻比,有更低的失速速度,有效防止螺旋,具备隐身性能,有辐射吸波材料涂层。
对于如何解决机翼大载荷累积产生的形变问题,俄罗斯人回答得模棱两可,一会儿说是机翼大量使用了先进复合材料,一会儿又说更轻的质量帮助 S-37 获得了更大的耐久度。
期间有一则传言,称试飞的 S-37 机翼是个“耗材”,其实苏霍伊方面一直都没解决前掠翼的耐用问题,因此 S-37 不仅不能随意进行高机动飞行,还需要非常勤地换翅膀。
还有关于 S-37“隐身”的问题,众所周知隐身战机的低可探测性能大半来自于外形设计,而 S-37 的外形却反而增加了隐形特征。面对这个问题,当年居然传出了一个“等离子隐身”的说法。
可是一直等到最后,人们也没有等到 S-37 的等离子隐身,这不过是一次忽悠而已。
在美国推出 F-22 以后,苏霍伊方面更是使出浑身解数,企图让俄政府相信他们是俄军第 5 代机的唯一希望,然而俄军表现得非常谨慎,毕竟口袋里没俩钱,SU-27 的改型又不是不够用,没必要急着吃 S-37 这种半熟的瓜。
而且 F-22 同样给俄军提了个醒,S-37 的技术其实已经过时了,既然无论如何都达不到 F-22 的程度,那倒不如面对现实一点,将 SU-27 的其它改型研制上去。
所以,当 S-37 在 2002 年获得 SU-47 这个编号的时候,并未获得涅槃的机会,反倒得到个“就这样吧,可以了”的落寞结局。
“金雕”尘埃落定,俄军实际上也没说将自己的 5 代机发展一把掐死,毕竟 SU-47 只是路子走歪了,并不是苏霍伊不行。
早在 2000 年,俄方就已经与印度进行了关于“第五代战机联合研制计划”的接触,苏霍伊方面承诺将研制出“与 F22 不相上下的第五代机”,双方达成了协议。
2002 年,也就是 SU-47 获编的那年,苏霍伊开启了“PAK-FA”计划,该项目最终在利用了部分 SU-47 技术验证经验的情况下,研制出了 T-50 战机,即后来的 SU-57。
【2】、来自网友【军武数据库】的最佳回答:
金雕可以说是一架拆东墙补西壁的典型战机,何来性能强悍?
su-37(s-37)很显著的特点就是前掠翼,诚然,前掠翼有很出色的抗过失速的特性。低速性能好,升力利用率高。
但是和我们印象中飞机机翼是硬的不同,在飞行中的飞机机翼其实是会受到各个方面的力而形变的。
为了应付飞机机翼的变形和抖动,一般的情况下都会加强飞机机翼的结构。这也是我们为什么会看到飞机做应力测试的原因了。
而如果飞机的机翼被改成了前掠翼,这时候:
作用在机翼尖端的气流阻力是最大的。距离机身越远力矩也就越大。前掠翼飞机的机翼就会出现“气动卷曲”的现象。
这样显然是对机翼效率和结构安全性的损害。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就需要增加机翼的强度。
苏霍伊的做法就是额外的加强了机翼主梁,这样一来飞机的重量就上去了。典型的拆东墙补西壁的做法吧?
如果这么大的强度部件放在普通布局战斗机上也可以大幅度提高飞行包线的。
获得的收益也并不比 S-37 低。作为验证机,苏霍伊设计局也就验证了这样的观点,所以在制造了几架验证机之后,前掠翼技术就被雪藏了。
当然了,不排除以后新材料有突破前掠翼会再次出现的可能性。但是如果常规布局也能从新材料上获得收益,前掠翼还是没有什么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