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问题七八十年代,农村的“杀猪匠”有多吃香?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余倩儿】的最佳回答:
我的故乡在新疆的一个农垦兵团的连场里。小时候冬天腊月到来的时候就是每家杀年猪的季节。我们连队唯一个“杀猪匠”也只有他敢杀猪,他的名字叫乃气。正值壮年的乃气,身高 175cm 左右,留着乌黑农密的板寸平头,四方脸形,眼睛乌黑溜园,两只眉毛如眉笔画了一样大刀眉。从小我见到他都害怕。杀猪匠杀猪负责把猪肉分割好,大肠清理干净。晚上还要请杀猪地吃一顿。猪肝,猪血,猪肉,油炸花生米,餐桌上一定要有的。还得喝上点白酒,酒桌上得有会陪酒的人陪着杀猪匠一起吃开心。这顿饭必须要三小时才能结束,杀猪匠走的时候还得提上一块肉回去,算是答谢礼。整个腊月杀猪匠都在杀猪,流程都是一样的。他在我们连队可吃香了,当然也是他敢杀猪,威望高,更重要的是沒有任何人敢和他有矛盾。见到他都是很亲切地叫一声,乃气你到哪去啊……
【2】、来自网友【孙益芳的婺绿手工茶】的最佳回答:
我们孙家村原来就一个杀猪匠,叫“痴黄”,他大名叫孙寿黄。从我开始记事起,他就已是一个 50 多岁的驼背老头了。
痴黄是我三婶的父亲,我妈教我称他为“黄伯爷”,从小我就是一直这么叫他的。
黄伯爷不但是我们村的杀猪匠,还是个小有名气的厨师。七十年代至八十年代初,方圆三村,谁家娶亲或嫁女,都来我们孙家村请他去当大厨。
有这两门手艺,黄伯爷家的生活都比一般人家要过得滋润点。他给生产队杀猪,除了记工分之外,还有两斤“刀手肉”,外加猪鬃毛,这个毛他去攒起来,也可卖钱。
给私人杀猪,那年代是不须要付钱的,因为穷,也没钱可付他,再又是乡里乡亲的。杀完猪,人家请他吃顿有酒有肉的好饭,再外加 2 斤“刀手肉”。
黄伯爷早年丧妻,三个女儿出嫁后,他家就只他和小儿子父子两人,每年的过年他家几乎都不用买肉。那年代过年过节,生产队分肉,是按人头分的。人口少的人家,特别是只两口人的,总感觉到肉不够吃,感叹:只到嘴没到喉咙。而黄伯爷家却从不缺肉吃。
黄伯爷老了,背更驼了,杀猪的动作迟钝了。他将手艺传给了他的儿子“痴金”(大名孙金林),痴金便成了我们孙家村的第二个杀猪匠。
进入了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后,猪肉可以自由买卖了。我们村老队长家的养子,从邻村他姐姐的小叔子那里学会了杀猪手艺后。头脑灵活的他,和当生产队出纳的我大哥合伙。先拿队里的钱,去农户家购买来生猪,第二天一大早宰杀后,将肉分解,每人用一担萝筐挑到县城去卖。有时一个早上就卖完了,有时半天卖完,卖了猪肉的钱先还上队里的,剩下的盈利,和我大哥平分。听说有时每人能有好几块的盈利,甚至有时偶尔有 10 块。把那些还在做工分,每天挣 1 元、几角的社员眼红的,可也无奈,这个杀猪卖肉的营生不是人人都会的。
后来我那个木讷的大哥也学会了杀猪了,他也置办了一付杀猪刀。不过呢,他也就是自家杀猪要方便点,木讷的他可不敢单独去购猪售肉。当初跟他合伙的队长的养子,他靠购猪卖肉积累了资金后,不需要生产队里的钱了,也就不跟我老实木讷的大哥合伙了。他又教他两个弟弟杀猪,他兄弟三人拧成一股绳,走村串户买来生猪,宰杀后卖肉。凭着这个手艺,兄弟三人都先后娶了媳妇做了新房。
购猪售肉这个行业盈利大,后来连我们孙家村年轻的副队长也加入了这一行。因为他家与正队长家是亲戚,杀猪手艺是队长的养子教他的。
我们村还有另一家 6 兄弟,除了当了上门女婿的老大,当过教师和赤脚医生的老二之外,其余四兄弟全部加入购猪售肉这个行业。这家的这么多兄弟,也是凭着这个行业,个个娶妻生子,并家家做起了新房。
进入了九十年代,我们村的这些屠夫不满足于杀猪卖猪肉了。开始了购牛卖牛肉,牛肉盈利更大。而一次要买上一头甚至几头牛,也需要一大笔资金,他们又和我当出纳的大哥合伙了。
记得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在外做鞋,我大哥给我写信还写到:“前些日子我和永良、观焰他们买了几匹牛来,等冬天牛肉上市了再杀了去卖牛肉,现在我天天和他们一起放这几匹牛……”。那时我怀疑我大哥把我委托他保管的几千块钱,都拿去买牛了。
不过呢,他们跟我老实木讷的大哥合伙,只不过利用他一下而已。最终,孙家村那帮购牛杀牛卖牛肉的牛贩子中,没我大哥。他们一家家富的流油,我哥还是勉强够暖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