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问题黄蜡石,原名真的叫黄龙玉吗,黄蜡石是石英形成的,那是否需要充分的矿脉?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禅悟古今】的最佳回答: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黄龙玉和黄蜡石是不同的材质可以先了解一下黄蜡石。黄腊石在岩石学上是一种石英石,主要成份是石英。黄腊石硬度大,摩氏硬度 7°左右,韧性也强,表层为黄腊油状,切面石心部分多为粉白或黄白、乳白色的石英微粒,其油腊的质感源于石英,颜色来自表面铁元素的氧化。黄腊石是腊石中最常见的,是石英石因地质变动破碎。滚入酸性的泥土中的腊石,在长期受酸性物质的低温溶蚀,使其表面产生腊状釉彩。其中一部分又因山洪暴发,滚入山溪中,经河水搬运而流入江河,经多年的溪水冲刷及沙砾摩擦,表面变得油光滑腻,经水中各种矿物元素的长期渗蚀,形成色彩多样表面光滑的黄蜡石。
黄龙玉是以二氧化硅(SiO2)为主的隐晶质石英矿物集合体,常因含铁、锰、铝等金属矿物及其它微量元素,呈现出丰富多彩的颜色。摩氏硬度 6.5~7,相对密度 2.55-2.70g/cm3,折射率 1.53~1.54,贝壳状断口,油脂光泽。两者区别是由含铁离子的地下水经长期氧化作用后或由石英族矿物资岩石中的原生黑灰色低价铁离子矿物资——隐粒状黄铁矿,经长期氧化为高价铁离子,而形成蜡石。而黄龙玉则是由黄蜡石中隐晶质的玉髓及部分玛瑙石所形成。通俗地说,黄龙玉是达到玉石级别的黄蜡石。下图可以参考一下。我是禅悟古今希望对你的疑问有所帮助,谢谢
【2】、来自网友【Geo 寒武君】的最佳回答:
落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黄腊石?还是黄龙玉?
黄蜡石是一种黄褐色胶体状隐晶质的玉髓,因石表层内蜡状质感而得名。主要成份是石英,硬度大,摩氏硬度 6.5-7°左右,韧性也强,表层为黄腊油状,切面石心部分多为粉白或黄白、乳白色的石英微粒,其油腊的质感源于石英,颜色主要来自内部铁元素的氧化。
岭南一带是我国黄蜡石的主产地,也是我国有历史记载最早赏玩黄蜡石的地区,明清时期,广东粤东和潮汕地区就有多人收藏本地的黄蜡石。清屈大均《广东新语》云:“岭南产蜡石,从化、清远、永安(现紫金)、恩平诸溪涧多有之……色大黄嫩者如琥珀,其玲珑穿穴者,小菖蒲喜结根其中。”
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广东、广西黄蜡石开始进入市场交易,以观赏为目的黄蜡石赏玩活动逐渐盛行。直至本世纪初广东台山黄蜡石(台山玉)的发现,把岭南黄蜡石推上了一个新高潮。
我国广东、广西和云南省均产黄蜡石,是黄腊石的主产区。
广东黄蜡石以潮州、梅州、河源、台山、阳春、惠东、电白、恩平等市、县出产居多。产自广东粤东地区的黄金冻、龙血丝、皮籽等品种宝石光极强、质地细腻、韧性十足、色彩明艳、是宝石极藏品,代表作品有“中华神鹰”等。产自台山市北陡镇那琴村的“台山玉”,颜色金黄,有台山“田黄”之称,其中“乌鸦皮”为台山玉的代表性玉种。
广西黄蜡石主要分布在贺州、柳州、金秀、钟山等地,以贺州黄蜡石最为有名。贺州黄蜡石主产地在该市八步区的里松镇,故也有“八步蜡石”一说,其石质坚硬,石表滋润细腻,触感柔和,色泽艳丽,代表性玉种为贺州“荔枝冻”。
近些年,云南黄腊石异军突起,主要分布在腾冲、龙陵、临沧等地,代表性石种是产自龙陵的“黄龙玉”,之前也叫黄蜡石,仅作为观赏石被人收藏和买卖,2004 年作为一个新玉种被挖掘后更名为“黄龙玉”,因其石质细腻、温润、色彩丰富,受到众多藏家、商家推崇,曾经上演过“疯狂的石头”,也推动了全国各地的“黄蜡石热”。
因此,黄腊石和黄龙玉都是一个东西,本质上都是黄玉髓,只是在不同地方,名字不一样而已。
黄腊石和黄龙玉本是玉髓
玉髓是一种矿物,又名“石髓” ,玉髓形成于低温和低压条件下,出现在喷出岩的空洞、热液脉、温泉沉积物、碎屑沉积物及风化壳中。有的玉髓结核内会含有水和气泡,非常有趣,它的物理性质与石英一样。
玉髓与人们熟知的玛瑙是同种矿物。有条带状构造的隐晶质石英就是玛瑙,没有条带状构造、颜色均一的隐晶质石英就是玉髓。玉髓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通透如冰,好的玉髓其通透性可以达到翡翠的玻璃种,这也是玉髓与玛瑙最大的区别。
黄腊石和黄龙玉本质上也是玉髓,客观从成分来说,黄腊石属于石英硅质玉髓,这是本名。黄龙玉只是个地方别名,特指龙陵地区出产的石英岩质玉。根据国家珠宝名录,云南黄腊石与玛瑙分在一个目录下,鉴定结果写为黄龙玉(黄玉髓)。
不过从民间定义来看,黄腊石成名于前,由岭南发端以后,各地新发现的类似这种有黄色油脂的石头都开始叫黄腊石,可谓五花八门,品质不一。而黄龙玉则是特质云南龙陵一带的黄腊石,矿物组分一致,品质较纯,很快就成为黄腊石界的新宠。可以说,民间更倾向于把黄龙玉从黄腊石独立出来,按类似和田玉的玉石级别来标定自身价值。
黄腊石界的新秀——黄龙玉
黄龙玉的颜色主要是黄色、红色、白色三种,兼具黑、灰、绿、蓝、紫等多种色彩。以及这些主要颜色的混合色、过渡色,并含有由铁质氧化物沉淀的黑色、褐色花纹。其颜色鲜明柔和,色彩明度高。黄龙玉特有的色系、色调形成了独特炫目的珠光宝气。
黄龙玉矿物成分主要为玉髓,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钾长石斜长石、白云母、高岭土等;黄龙玉化学成分主要为二氧化硅(SiO2),含量一般在 95%以上,少量 Fe、Al、Ca、Mg、Au、Ag、Cu、Nb、Ta、Cr、Ba、Li、Ti 、Mn、Mo、Wu 等元素。因其所含微量元素的差异而呈现出黄龙玉丰富的色彩,其中 Fe、AI、Nb、Ta 是黄龙玉黄色、黄红色、红色的致色元素。
黄龙玉的结构根据矿物粒度分为:微晶结构和隐晶结构;根据构造可以分为:角砾状构造、条带状构造、透镜状构造、团包状构造和块状构造。
黄龙玉为凝胶状蜡状、油脂、玻璃光泽,玉石质地细腻,致密坚硬,摩氏硬度为 6.5- 7 度;透明度为透明-半透明;比重为 2.65 吨/立方米;韧性略次于和田玉,略高于翡翠,比化学成分近似的水晶、玛瑙高出很多。
如何判断黄腊石的品质?
黄蜡石矿藏中有原生矿和次生矿之分,原生矿是指产自岩体中的矿体,俗称“山料”;次生矿是指脱离母矿的石英岩,在表生作用下,离开原生矿体在异地形成的矿藏,具体有残坡积型、水系冲积砂矿(籽料)和山流水三种存在形式。
黄腊石工艺性能良好,色泽多样,浓淡兼备,黄如金、红如血、绿如翠、白如冰、乌如墨,其亮度、光洁度、拋光性能均佳。
影响黄腊石质量和加工性能主要为:裂纹杂质、脉筋、杂色等。黄腊石品级主要是依据玉种色泽、结构(质地)透明度、净度、光泽、裂绺等方面分为三级:
一级品:色泽为白黄中呈现块块红或丝丝红,石质细腻通透,结晶颗粒小于 0.05 毫米,半透明-透明,油脂光泽,杂质少,裂纹少。
二级品:颜色呈蜜腊黄,纯而滋润,石质细腻,结晶颗粒 0.05-0.1 毫米,半透明,腊状光泽,杂质少,裂纹少,质地温润光滑。
三级品:颜色丰富,搭配巧妙美观,但石质粗细相间,结构不均一,裂纹较多,在同块石料中有透明部份也有不透明部份。
5、黄腊石是怎么形成的?
黄腊石主要形成于 4 亿年前、2.5 亿年前和 1 亿年前的三次全球大规模构造运动(板块分合),矿体均位于花岗岩构造蚀变带内的石英脉体中,属岩浆气液充填——交代形成的中低温热液矿床。
黄腊石形成温度 300°C~500 °C,压力小于 10~7Pa,深度大多在地下几百米至地表的范围内,矿床在空间上与花岗岩体有关,黄腊石矿体产于侵入体的内接触带上,在石英结晶带的表面或外侧一般出现有玉髓的凝结,当达到玉石品级时即成黄腊石矿脉。
由于成矿时温度高,且矿液中存在很多挥发性的物质,因而造成在矿体的围岩和矿体内部产生强烈的蚀变,黄龙玉矿体受各种大大小小的裂隙控制,由于裂隙的挫动造成的花岗岩石的破碎形成的空间,后期的热液沿裂隙以充填方式成矿,矿体呈脉状层状、似层状、透镜状、团包状(囊状)产出。
后经过长达亿万年的构造运动和风化剥蚀过程,黄腊石脉出露地表,与地表酸性土壤环境长期接触,或在溪流中长期磨蚀,经历染色、磨圆,形成河谷中的籽料。暴露后的氧化作用、交代作用和浸润作用使得黄腊石呈现出与众不同的色彩,如内部三价铁的长期渗透、浸染,使黄蜡石呈现出的黄色更显高贵典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