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历史上的唐玄奘是个什么样的人?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4-21 04:00:13 5次浏览

关于问题历史上的唐玄奘是个什么样的人?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超级土拨鼠 1】的最佳回答:

他走了 5 万里路,访问了 138 个国家,带回了 657 部经文;他在唐帝国拥有极为尊崇的地位,频繁出入皇室,陪伴李世民度过晚年时光;他创立了佛教一大宗派:慈恩宗,却为何只传了一两代就几近失传?一起来看,荣光与遗憾—玄奘

01 取 经 之 路

这世上最难的事,不是别人逼着你受苦。而是一群人拉着你,劝你说 “小傻瓜,快别去受苦了,来和我们一起享乐吧!没人会埋怨你的呀!” ,而这时候你仍然一心一意的要去吃苦,要去冒险。

在决定西行之前,玄奘先把中华大地跑了一圈,到处拜访僧人,最后又来到首都长安,找遍了所有他能找到的高僧。直到他发现全国没有一个佛学家能解答他的困惑,他才下定决心西行。

对于当时的中国僧人来说,玄奘西行的决定既令人敬佩,却也非常狂妄。因为这意味着玄奘认为当时全国的佛学家、所有的佛教宗派,都不够好!

《西游记》里说唐僧取经,是因为观音菩萨和大唐皇帝的双重命令,一个是佛教菩萨,一个是世俗帝王,两者的命令都没有违背的余地。反正他已经在菩萨和皇帝面前把牛吹出去了,就算他意志不坚定,也只能被各种压力推着往西天走。

但历史上玄奘可不是这样。不但没有任何人逼他去取经,反倒是沿途有无数的力量劝他不要西行。

那时候,大唐刚刚建国,和西边邻国关系不太好,唐高祖李渊还曾经向突厥称臣。政权未稳的大唐初期实行闭关政策,轻易不让人进出关口。唐律规定,对不应该批准通行证但是又批准了的官员,判处“徒一年”。这里的“徒”可不是我们今天的有期徒刑,而是一种带奴役、羞辱性质的劳动惩罚。(徒者,奴也,盖奴辱之)

因此玄奘在长安多次向政府申请通行证,都批不下来。想要出关,就只能偷渡了,而偷渡被抓就要处以数年的苦役。

到这,玄奘其实可以止步了。本来西行就又艰苦又危险,朝廷不资助也就算了,还得偷渡出关?再说了,玄奘就是个文弱的僧人,要去偷渡帝国的军事防线,听上去就不可能。

但是玄奘没有退缩。

正好这年长安地区大旱,粮食减产,使得长安周边出现了很多饥民。朝廷无法应对这么多饥民,于是下令饥民可以随意迁移。这种情况下,关隘就不会去检查每个人的通行证了,于是玄奘借机离开了长安,只身来到帝国边境,打算偷渡出关。

玄奘的第一站是凉州,今天的甘肃省武威市。

在当时,凉州已经接近帝国边境,地方长官担负着抓捕偷渡者的任务。玄奘在凉州待了一个月,由于比较大意,让当地人知道了他的计划。因此有人向凉州的行政长官李大亮报告,说有个长安来的僧人,打算去西边的国家,不知道他想去干啥。

李大亮听到这个报告后,第一反应是害怕。(亮惧,追法师问来由)

因为唐律规定,守卫边关的人,如果让人偷渡成功,直接责任人“徒一年半”,主管“徒一年”。所以玄奘如果跑了,李大亮的前程可就毁了。

于是李大亮把玄奘找来问话,玄奘如实回答说,我要西行求法。李大亮当然不能同意了,他要求玄奘返回长安。假如这时候玄奘乖乖回去,也不会有任何人惩罚他。

但是玄奘没有退缩。

幸好李大亮没有对玄奘采取强制措施,当地有个同情玄奘的僧人,派了两个弟子帮助玄奘偷偷跑出了凉州。一路昼伏夜行,来到了更西边的瓜州,今天的甘肃省安溪县。这儿真的是边境了,旁边就是玉门关。

瓜州是个为了军事目的建立的城镇,居民大多都是军人和军人家属为主。玄奘这次学乖了,没有向当官员说出自己的真实意图。于是瓜州的长官对玄奘很好。

然而玄奘在瓜州一打听西行的道路,据说非常的艰险,玄奘听完快愁死了,再加上他的马死了,于是在瓜州又待了一个月。这时候李大亮发现玄奘偷偷跑路了,心想这下完犊子了!赶紧写了一封通缉令向边境各州传发:

“有僧字玄奘,欲入西蕃,所在州县宜严侯捉。”

这封通缉令到了瓜州,幸好被一个同情玄奘的官员先看到了,他偷偷跑去给玄奘报信,然后很仗义的当着玄奘的面撕毁了通缉令。

危险暂时是过去了,但是通缉令已经发到了各处边关,玄奘早晚有被逮捕的危险。此时他乖乖回去认错还是有机会的,但他决定在准备不充分的情况下,立刻动身西行!那两个凉州陪他来的僧人不愿意跟着他冒险,回凉州去了。玄奘无奈之下,找了个叫石槃陀的胡人陪他,买了马匹,连夜出发。

结果两人来到玉门关前,石槃陀又怂了,对玄奘说:就算出了玉门关,外面还有五座唐帝国的烽火台,只有烽火台下才有水源,我们要偷渡的话,就得晚上悄悄到烽火台下偷水。这五个地方只要有一个地方发现咱,咱俩就死定了,咱还是回去吧!

玄奘不同意,石槃陀就拿出刀来逼他一起回去。玄奘毫无抵抗之力,但他还是没有退缩,硬着头皮拒绝了石槃陀。

石槃陀也不好真的动手,玄奘又发誓说如果被捉了绝不出卖他,于是石槃陀就自己回去了,临走的时候玄奘还送了他一匹马“劳谢而别”。

这时,玄奘只能靠一个人的力量偷渡军事防线,绕出玉门关的过程还算顺利,但是进入沙漠里就有问题了。他要穿越的是塔克拉玛干沙漠,“塔克拉玛干”的意思就是“进去了就出不来的地方”。

沙漠里没有地标,玄奘又不认识路,只能跟着其他旅人留下的白骨和牛粪前进,走了四十多公里后,终于来到了边境的第一座烽火台。

沙漠里的军事据点都建在水源边上,一个是自己取水方便,更重要的是,过往的旅人都需要取水,边防军只要监视住了水源,就等于监视住了过往旅客的必经之路。

玄奘也不得不取水,他怕被发现,白天藏在沙沟里,晚上偷偷去烽火台下取水。他的对手,是常年看管这片水源的专业军人,玄奘刚到水边,就有几只箭射到他的脚边,提醒他已经被发现了。

玄奘没有办法,只能向边防军投降。烽火台的指挥官问清楚来龙去脉后,没有说要立刻逮捕他,而是提出一个建议:我也不抓你,但是我有个提议,我送你去我的家乡敦煌研究佛法怎么样?

今天我们作为已经被剧透的吃瓜观众,自然不会紧张。但是在当时,玄奘的小命可是攥在人家手里,对方随时可以拿了他去邀功请赏,再说偷渡第一座烽火台就这么难,后面还有四座呢!

而且对方开的条件也还不错,敦煌因为接近西域,所以也是佛教重镇,有不错的学习条件。

在这样的背景下,玄奘有理由不答应吗?

然而玄奘再次向大家展示了什么叫头铁!他对指挥官说:“必欲拘留,任即刑罚,奘终不东移一步以负先心!”

—–你爱怎么着怎么着!反正我不向东走一步!

西域人大多信奉佛教,指挥官看玄奘如此鉴定,也不好再强迫,干脆好人做到底,不仅同意放玄奘过去,帮他补充了粮草,还给他指明了一条绕过第二、第三座烽火台,能直达第四座烽火台的偷渡路线。这位指挥官还告诉玄奘,第四座烽火台的指挥官是我哥们,你到那里直接报我的名字,他会帮助你。

这一段路还算顺利,第四座烽火台的指挥官果然对玄奘很好,又给他指明了绕过第五座烽火台的偷渡路线。

哪知玄奘从第四座烽火台出发,走了五十多公里的时候,因为水囊太重,喝水的时候不小心把水囊掉地上,水全洒了,“千里之资,一朝斯馨”。在沙漠里,没水就是找死。于是玄奘转身往回走,打算回第四座烽火台补充水源。

这个举动完全合情合理,然而走了没多远,玄奘突然想起来:我之前不是发誓绝不向东走一步,我怎么能往回走呢?不行,“宁可就西而死,岂归东而生!”

玄奘再次用行动告诉大家啥叫头铁!竟然就拼了,转身继续西行,水不要了!

其实玄奘也是人,也会害怕,也有迟疑的时候,近乎病态的遵守自己的誓言,正是普通人为自己灌输超人意志的做法。

玄奘在沙漠里四五天滴水未进,后来靠运气找到了水源。在这段经历里,玄奘记录了一些神异的景象,比如有神人指引他寻找水源之类。如果从唯物主义的角度推想,大概是极端艰苦的环境下,玄奘已经产生了幻觉。

走出沙漠之后的旅程就容易了一些。西域各国都信奉佛教,玄奘大多受到极高的礼遇,但是考验还没有结束。

西行的第一站高昌国,国王对玄奘礼遇有加,变着法子笼络他,唯一的目的就是让他留下来当国师。高昌国王在玄奘面前自称弟子,最后甚至许诺说,只要您留下来,我就让全国的人都当您的弟子,全都听您说法。

此时玄奘只要答应了,就立刻从狼狈的偷渡者一跃成为一国国师,按照我们世俗的理解,就是“混出头了”。

然而玄奘毫不犹豫的拒绝了。

高昌国王一看,软的不行,那我可就来硬的了!他威胁玄奘说:这回也容不得您了,您要是不答应,我就把你送回大唐去!

高高的诱惑,大大的威胁,万人之上与阶下之囚,好选吗?

结果玄奘为了表示决心,以绝食来应对。

最后国王害怕了,给玄奘磕头乞求原谅:“任师西行,乞垂早食!”

继续西行需要一段时间准备,玄奘决定在高昌国待一个月,并在这段时间里为高昌国王说法。在此期间,高昌国王对玄奘的恭敬到了令人吃惊的地步。

佛教法师讲经说法,需要坐在一个高座上。每天说法之前,高昌国王手持香炉,走在玄奘前面引路,到了高座前,国王自己跪下来,让玄奘踩着自己上座演讲。

玄奘离开高昌国的时候,国王不仅赠给他大量财宝、仆人和马匹,还给沿途国家写了国书,要求他们照顾玄奘。我们在《西游记》里看到唐僧每到一个国家,就拿出通关文书来盖章。在历史里,玄奘拿出的其实是高昌国的文书,因为他从唐朝是偷渡出来的,根本没有合法证件,证件都是高昌国王给他开的。

顺便一提,玄奘取经归来的时候,没能再遇到这个高昌国王。因为在他回国的前几年,高昌国投靠突厥,被李世民给灭了。

玄奘之后的旅程也充满了危险,不过有了高昌国的国书,已经较少有需要考虑打退堂鼓的时刻了,就不再细说了。

玄奘的冒险,不是贝爷那种站在原始丛林或者海岛上快乐的说“我们来探险吧!”的浪漫故事。整个冒险都是由一系列超越常人理性的决定组成的,只有钢铁般的意志才能抵御其中的危险和诱惑。

02 回 国 的 日 子

玄奘从印度回国后,一进首都就受到了极为隆重的欢迎。几乎全长安的百姓都出来迎接他。

《续高僧传》记载,当时“数十万众,如值下生”。“下生”是个佛教术语,是说菩萨会在适当的时候来到人间,普渡众生。也就是说,当时长安的百姓见到玄奘,就如同见到活菩萨一样。那一天全长安到处都是烧香拜佛的百姓,街道拥挤,以至于维护治安的官员担心出现踩踏事件。

皇帝李世民随后召见了玄奘,双方交谈非常愉快,李世民答应给玄奘提供优越的工作条件,还派官兵保护玄奘,以免他的工作受到影响。

但是这里有个问:长安的百姓又不是神仙,他们咋知道玄奘这天要进长安的?

古代又没有电话,玄奘如果要提前通知长安市民,那就得先派一匹快马,早早的到长安散播消息。而且那个年代也不兴组织群众夹道欢迎,迎接玄奘的百姓都是自发的,要想让这个消息被全市的百姓都知道,就得依靠口口相传,这需要花不少时间。

换句话说,玄奘要想达到全市迎接得效果,必须先派人通知长安得官民,然后自己还要故意在后面慢慢耗时间,耗到长安万事俱备了,再进城。

真正的历史也是如此。玄奘走到唐帝国边境的时候,并没有着急回国,而是先修书一封送回国,然后足足停留了半年多的时间,才进入长安。

要是这么说,玄奘为了夹道欢迎等了半年,岂不是太虚荣了?

其实前面我们说过了,玄奘出关的时候是偷渡出去的,虽然此时他已经名满天竺西域,虽然他带回来很多国王的文书和珍贵的佛经、礼物,但是他的身份还是偷渡客嘛,边境士兵如果不逮捕他,自己也要受到牵连。

所以玄奘在临近大唐边境的一个小国停了下来。他在这里给皇帝李世民写了一封信,详细说明了自己偷渡的原因,又很懂事的说我在外这么多年艰难万险,都是靠着大唐的天威才能化险为夷的。最后这几句他是这么说的:

“我乘坐的大象淹死了,我带的经书太多了,没有了坐骑我只好暂时停留在这里。要不因为这,我真想早点见到陛下!可是我实在太想您了,所以就派人先给您送封信。”

玄奘绕了个大圈子,就是不直说他不敢回国的真正原因,其实他的借口很容易戳破,玄奘在西域早已极具名望,沿途各国拿他像神仙一样供着,玄奘在这个边境小国待了七八个月,怎么可能连几匹马都搞不到?

其实这七八个月的停留,都是用来等李世民回信的。等李世民亲笔回信说“今得归还,欢喜无量,可即速来,与朕相见”,玄奘这才启程回国。

李世民赦免了玄奘的偷渡罪,还隆重的把他迎接回来。两人见面的时候,李世民先是大大的夸奖了玄奘一番,又给了他优厚的条件翻译经书,是件皆大欢喜的事情,但是如果细看李世民和玄奘的对话就会发现问题。

李世民见到玄奘后,上来先来了句:我不怎么懂佛法。然后话锋一转,再也不提佛教,而是和玄奘谈论起西域的风土人情,李世民越聊越带劲,还要求玄奘把在国外旅行的经历写成书呈上来。

然后李世民还是不提佛教的事,而是对玄奘说:你这个人很有本事,干脆还俗了给我当参谋吧!

玄奘婉言拒绝了。

李世民一看这事不行,就退一步说:我现在正要远征高句丽,要不你随军出征吧?

话说到这,李世民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他并不在乎佛法,而是想把玄奘当作地理人才来使用。要统治庞大的帝国,自然地理极为重要,大唐的军事部门有专门绘制地图的技术人员。境内的地理信息由地方政府汇报,每三年更新一次,境外的地理信息主要来源于拜访首都的外来人士,由负责绘制地图的官员向他们询问国外的风土人情。

玄奘的冒险经历,对于帝国在西域的外交与军事有着极高的情报价值。因此李世民才迫不及待的要求玄奘撰写《大唐西域记》,还要求他还俗为官,至于佛经不佛经的,则完全没有过问。

玄奘当然不能答应还俗的要求,坚持要去翻译佛经,李世民也不好强求,只好答应了。几年之后,李世民又旧事重提,再次要求玄奘还俗当官,玄奘再次拒绝。到这里,李世民对玄奘的功利态度已经非常明显了。

后来李世民东征高句丽,这一仗并不顺利,占有军事优势的李世民没能征服小国高句丽,这次失败的战争严重的打击了李世民的身心。

3 年以后,49 岁的李世民只剩下不到一年的时光,他的身体越来越差,像一般的老人那样,开始不断的回忆过去。

从这一年起,李世民开始经常召见玄奘。并在玄奘的建议下,大规模的度化僧人出家,还下令让玄奘重新翻译《金刚般若经》。有时把玄奘叫进皇宫,专门安排宫殿给他住,有几个月干脆直接安排玄奘常住在皇宫里,以便每天都能和玄奘聊天。在玄奘陪伴期间,李世民最关心的话题就是因果报应,李世民晚年对玄奘感叹“朕与师相逢晚,不得广兴佛事”,这对于佛教是好事,但主要原因恐怕是他觉得自己来不及求神拜佛,害怕死后受报。

李世民去世前一个月,搬到了长安南面的行宫里住,让太子李治和玄奘也都搬过来住,以便随时和他们谈话。

等到第三任皇帝李治登基,他也是如此恩宠玄奘的。

玄奘出生的村子距离东都洛阳只有大约 35 公里,很近。玄奘 55 岁的时候,李治决定暂时从长安搬到洛阳,让玄奘陪同。到洛阳后,玄奘想请假回一趟老家,但是只请到了两三天的假。

玄奘离开老家的时间太长了,回到家乡,他四处打听过去的亲人,但大多已经离世,最后只找到了一位老姐姐,两人“遣迎相见悲喜”。在姐姐的指引下,玄奘找到了父母的坟地。

坟地因为多年无人照料,已经荒废了。(坟垄颓毁,殆将湮灭)

玄奘“追惟平昔,情不自宁”,想多在家乡停留几天,给父母重新下葬。但就是这么件情理之中的事,他也不敢擅自决定,专门给李治写了一封言辞谦卑的请假信:“所赐两三日恐不周匝,望乞天恩听玄奘葬事了还”,“伏乞天覆云回,曲怜孤请”。

儒家是治国之本,孝道乃礼教大事,李治痛快的就批准了。

玄奘的老家离嵩山少林寺也不远,只有十几公里。玄奘刚回国的时候,就向李世民提出想去少林寺译经,但李世民不许。这次回老家,玄奘感慨岁月流逝,于是又给李治写了一封信。

玄奘在信里说,自己年轻的时候为了求法,游历了很多国家,行程遥远,身体劳累。这几年吧,身体也越来越弱了,恐怕没几年时间了。然后笔锋一转,又把皇帝大大的恭维了一番,最后拐着弯说到,这些年来我已经翻译了六百卷经文,全是佛教经典,“玄奘用此奉报国恩,诚不能尽,虽然亦冀万分之一也”。—我做了这么多工作,也算对得起您啦!最后玄奘说出了自己的要求:想要皇帝准许自己进嵩山少林寺终老。也没啥奢望,不过是想“栖身片石之上,庇影一树之阴”,“望乞骸骨毕命山林”。

真可谓是好话说尽。

但是李治不准。我还想随时找你聊天呢,你咋能走?

李治在回信的末尾说:“幸戢来言,勿复陈请!”

翻译成大白话就是:快别说了,以后别再提这事儿了!

收到回信后,玄奘只好又回到李治身边。

皇帝隔三岔五的找玄奘聊天,好像是无上的荣誉。但其实无论李世民还是李治,都只是把玄奘当作聊天的伴臣。玄奘非常珍惜译经的时间,“专务翻译,勿弃寸阴”,甚至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然而在玄奘去世前一年,他感慨说:“向在京师,诸缘牵乱,岂有了时”。—时间都被这些个乱七八糟的俗事给耽误啦!

玄奘去世后,李治痛苦的大喊:“朕失国宝矣!”并为玄奘安排了盛大的葬礼。

03 玄 奘 与 慈 恩 宗

玄奘完成了常人不可能完成的旅程,撰写了重要史料《大唐西域记》,以至于印度本国的历史研究都要依靠玄奘的记录。

作为旅行家,玄奘是成功的。

玄奘西行的目的,主要是寻访《瑜伽师地论》,解答一些佛学疑惑。最后他不仅学成回国,还把《瑜伽师地论》翻译成了质量极高的汉语译本,此外他还翻译了大量的佛教经典,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讲,玄奘都是能和鸠摩罗什比肩的伟大翻译家,对中国佛教做出了极为重要的贡献。

作为翻译家,玄奘是成功的。

而且玄奘还顺便横扫印度佛学界。他在印度佛教界公开讲法,说“若其间有一字无理能难破者,请斩首相谢”。一共讲法十八日,没有一个人敢挑战他。

作为佛学家,玄奘是成功的。

但,人生总有遗憾。

对于玄奘来说,这些成功都不是最重要的。他历经千难万险,西行取经求法,学成满意后才回国,自然是想要把这一套佛学理论发扬光大!

玄奘回国后,他特别推崇《瑜伽师地论》,认为这是最完美、最优秀的佛经,并和徒弟在这本经书的基础上建立了慈恩宗。令人遗憾的是,玄奘建立的慈恩宗,只传了一两代就几近失传。而这仅有的一两代,也只是在少数精英佛学家之间传播,没有产生广泛的影响。

可这不是《瑜伽师地论》的错。

在佛学系统里,《瑜伽师地论》和慈恩宗所研习的学派叫做“唯识学”,这是一门和传统的“中观学”并驾齐驱的重要学说。唯识学发现并弥补了中观学的一些问题,从这个角度说,唯识学是佛教基于中观学的一次大发展。

但唯识学也有个大问题,就是非常的繁琐复杂。

仅仅是其经典之一的《瑜伽师地论》就有上百万字!这可是言简意赅的古文啊。唯识学还包括大量费解的术语和抽象的哲学概念,要想读懂这门学问绝非易事。而中国的知识界向来喜欢简洁、喜欢写意,对繁重的逻辑思维比较排斥。就算对于喜欢研究逻辑的佛教徒们而言,唯识学的复杂程度也颇为让人头疼。

而玄奘所处的年代,佛教已经极为兴盛。你可能想不到的是,唯识学在中国难以发展的原因,恰恰是因为中国的佛教太发达了。这是为啥呢?

玄奘去世后不久,佛教在武则天的统治下发展到了顶峰,各种宗派和学说层出不穷。在玄奘之前,中国就有了自己创造的“天台宗”,在武则天时代,又出现了另外一个中国原创的宗派“华严宗”,以及其他种种不同的学派。

在唐朝,中国僧人不是无佛可学,而是可选的学派太多了!

和其他各宗相比,唯识学不适合中国知识界的口味,理论过于复杂,其中有些主张还与中国传统观念不符合,唯一的优势就是更忠于印度经文。

但大多数中国人甚至僧人都不懂梵文,也没有能力辨别哪些学说更忠于印度佛经。对于一般的中国人而言,无论是唯识、天台还是华严,他们的开创者都是前辈高僧,都有汉文的佛经作为依据,所以在普通信众看来,这些学派都是佛法,并不存在谁是正宗,谁是歪理。从这个角度来看,慈恩宗唯一的优势也就没有了。在各个宗派学说的百花齐放中,没有优势的唯识学快速衰落,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作为僧人,玄奘近乎完美;他信仰虔诚、有极强的毅力、佛学造诣极高、成就斐然;更可贵的是,他并不迂腐,懂得和王室往来;最可遇不可求的是,他还拥有极好的运气。在西行途中,多次靠运气死里逃生,让他完成了一般人做不到的壮举,成为一代传奇。而看似完美的他,用了 17 年艰苦行程、冒着生命危险换来的佛法,在他去世后没多久却几近失传,不得不令人叹息……

【2】、来自网友【煮酒君】的最佳回答:

受吴承恩《西游记》及以《西游记》为题材的影视作品的影响,唐玄奘的故事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就算放到世界范围内,唐僧的故事也享有极高的知名度。

因受艺术作品的局限影响,大多数人所知的仅为神话故事中的玄奘。历史上真实的玄奘与神话还是有着很大的分别。现在,就让我们通过史料记载,对比《西游记》原著小说,对这位旷古绝今的高僧生平进行浅显的了解。

《西游记》讲述唐初玄奘前往印度取经的故事,与史实与着本质的区别。区别首先体现在玄奘的出身上。历史上的玄奘,俗家名陈袆,祖籍陈留(今属河南开封一带)。陈袆高祖陈湛,官至北魏清河太守;曾祖陈钦,曾任北魏上党太守、征东将军,爵位南阳郡开国公;祖父陈康,最风光时任北齐礼部侍郎;父陈慧,做过陈留、江陵县令——祖上门楣可谓风光至极。玄奘幼年失去双亲,随其二哥到洛阳净土寺出家,十三岁时得到大理寺卿郑善果的器重,被破格录用。小说中的玄奘出身由来,相信大家在荧幕之上已经“复习”过很多次,此处不再赘述。

区别之二,在于取经的目的。

《西游记》描绘的西天取经,一则是如来传经,二则是破灭唐帝心魔,可说唐僧前往西天,一来是为帝王分忧,二来谋求己身“修成正果”,所扮演的角色,实在是一个传经、取经的“使者僧”。妖怪食唐僧肉而长生不老则更像是一个逆向的夺宝冒险故事,齐天大圣等强力打手的加盟,则更丰厚了小说的故事性、趣味性——其实已经完全背离了历史的路子。历史上,玄奘之行,到印度取经,是周游天下,遍寻名僧以求师,是玄奘在大量研究佛学经典上的求索之路,“遗教东流,六百馀祀,……大乘不二之宗,析为南北两道。纷纭争论,凡数百年。率土怀疑,莫有匠决。”他所以西行,求的是佛理,求的是本性,是为了解决中土佛教存疑、争议而行进。小说中唐僧西行,实是诸方推动的结果,有观音点化,佛祖鼓励,有皇帝需求,而历史上玄奘西行,则完全是个人自觉的行为,两相对比,小说中唐僧虽是善行代表,却不及玄奘普渡、求索的志向。

从返程来看,小说中的唐僧已经走上人生巅峰,肉身成佛,回归东土轻而易举,回国之际甚至有皇帝前来迎接,而玄奘的返程,却要比西行还要困难了许多,至少他带回来的经书,不是没有重量的。

自贞观元年(公元 627 年)八月始往西行,至贞观十五年(公元 641 年)起返程,再到贞观十九年(公元 645 年)回到长安,前后共达十九年。奔波劳碌,已经使得玄奘在身体素质上大为下降。

公元 664 年,玄奘仅因摔了一跤,虽是极轻微的擦伤,却仅六日便与世长辞,与小说实是完全相反的结局。

玄奘在回归长安后至其辞世前夕,前后长达十九年都投身于佛经的翻译。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