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问题为什么佛教产生于印度,又在印度衰微消亡了呢?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一直努力的张馨允】的最佳回答:
我们小时候都看过《西游记》,西游记讲的是唐僧玄奘历经千辛万苦,去西天取经,这里说的西天就是古印度。
当年唐僧去古印度取经的目的地,并不是《西游记》里说的“雷音寺”,而是一个名叫“那烂陀寺”的寺院,是当时古印度佛教的最高学府,相当于佛学界里的哈佛大学。释迦牟尼曾游历此地并说法,据说这里是释迦牟尼的弟子之一——Sariputra 出生和涅槃之地,位于今天印度的比哈尔邦。
释迦牟尼没成佛前叫乔达摩·悉达多,是国王的儿子,从 8 岁起,悉达多就接触学习了吠陀教(吠陀教是古印度宗教之一),那时候悉达多每天都是过着奢华舒适的生活。
但是,他并不快乐,因为每当他出游的时候,都会看到路边有很多遭受痛苦的人们,他们在呻吟、在哀嚎,这些人的痛苦遭遇震撼了他的心灵,于是他总是在琢磨:人生在世,无论地位高低,无论贫富,为什么都摆脱不了生老病死的命运呢?能不能有一种方法,能够让世人摆脱这种痛苦呢?
于是,他开始希望通过修炼的方式,达到拯救天下苍生脱离苦海的愿望,这样的想法越来越强烈,在他 29 岁时,希望能够摆脱生死苦恼的他,终于做出了离家修炼的决定。
悉达多出家后,落发为僧,在尼连禅河边静坐思维,践行苦修。经过 6 年,仍没有获得所期望的结果。他觉得这种方法行不通,于是一人来到菩提伽耶一棵毕钵罗树(后人称为菩提树)下坐禅七七四十九天,终于顿悟人生真谛,心中的迷惑豁然开朗,求得大圆满,修成正果。这次坐禅所体悟到的大智慧,成了佛经教义的精髓。
此后,大彻大悟,得大觉悟的他, 来到波罗奈的鹿野苑,把自己体悟的内容,把自己如何修成正果的那些办法,领悟到的知识,讲给所有人听,从这天开始就有了佛教。
史料记载,佛教自公元前 6 世纪左右释迦牟尼创立之后,因其独特的教义一度成为了印度的主流宗教,至公元 1203 年,位于恒河右岸的超岩寺被伊斯兰教徒烧毁,随后,印度全域被伊斯兰教徒所征服,印度佛教事实上灭亡。
现如今 85%的印度人都信仰印度教,而印度十几亿人中,只有几百万人还信仰佛教。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佛教在印度本土逐渐消亡了呢?佛教在印度的衰落其实与它本身的教义,以及外部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
主要原因是:
内部原因:
一方面佛教在印度达到鼎盛之后,出现了很多投机取巧之人。本来佛教强调修行,然而僧侣们却开始腐化堕落,不少僧众过着奢侈豪华的生活,发展成从禁欲走向纵欲的程度,让老百姓敬而远之,这样自然不会被一般群众所拥护。
另一方面婆罗门教的冲击:
佛教提倡众生平等,当然对于印度低种姓的人来说,有着巨大的吸引力,任何人都不希望低人一等;而婆罗门教等级森严,认为将相有种。按照种姓制度将人分为四个等级。这四个等级互相之间并不接触,贵族一直是贵族,平民一直是平民,造成社会阶层分裂十分严重。
佛教强调的人人平等显然是在和当时的印度封建统治者唱反调,最终佛教受上层社会排斥,遭统治者打压,最终衰落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外部原因
佛教在印度的衰落与伊斯兰教有关。
伊斯兰教从八九世纪开始进入印度之后,就对佛教进行贬低,逐渐摧毁寺庙,因为那时候,佛教信仰和平,不争不斗,谦让顺忍的思想,没有几个站出来维护的,不是像当今的少林寺那样有抗争性,能够得到保护,那时候印度佛教的高僧大多到处躲藏或流浪。
佛教徒大量被杀或被迫改变信仰,佛教寺院被毁,僧团财产被掠。因而,佛教所赖以存在的人员和物质基础被破坏。这是导致佛教在印度本土丧失了发展而逐渐衰落的一个较直接的原因。
最终到 1203 年,佛教在印度本土消亡。
【2】、来自网友【晚风文史】的最佳回答:
公元前 6 世纪,释迦牟尼在印度创建佛教,迅速吸引了大批信徒。当时无论是王公贵族,还是平民百姓,都被佛教思想吸引,纷纷皈依,佛教的兴起对原有的婆罗门教造成了很大冲击。
释迦牟尼死后,佛教继续繁荣昌盛,并广泛传播到中亚和东亚地区,时至今日,依然是日本,泰国,缅甸等国家的主要宗教,信徒数量众多,和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
和佛教在东亚蓬勃发展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诞生地印度,佛教却逐渐没落。公元 630 年,玄奘到印度游学的时候,虽然还有那烂陀寺这样的学术中心,但是从印度全境来看,佛教已经呈现出一片衰败的景象。
当时给与玄奘极大支持的戒日王,在他的核心统治区域内,佛教占比也不过才一半,另一半是印度教。而在瓦拉纳西,阿拉哈巴德等地,印度教已经占据优势地位,发展形势蒸蒸日上。
13 世纪初,佛教在印度仅存的学术中心超岩寺被毁,从此,佛教就从印度次大陆彻底的销声匿迹了。
一直到进入现代社会,随着昔日佛教遗迹的发掘,国外的信徒重新进入印度,佛教才再次出现在次大陆上。但是和印度其他规模庞大的宗教派别相比,已经成了一个微不足道的角色。
佛教在印度兴起,却又在印度消亡,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 佛教教义蜕变,失去了原本特色
原始佛教是一种无神论思想,反对崇拜神灵,反对种姓压迫,反对复杂的宗教仪式,反对宗教祭祀,传教时不用梵语,而是用老百姓的口头俗语巴利语,这些都和当时的婆罗门教背道而驰,可以说是对婆罗门教的一场革命,因此受到广大底层百姓的欢迎。
公元 1 世纪左右,大乘佛教开始兴起,在教义上出现很大改变。原始佛教本是无神论,但是大乘佛教却把释迦牟尼给神化,大肆建造佛像,进行偶像崇拜。不仅释迦牟尼成了神,还有数不清的各种各样的佛和菩萨也都成了神。
大乘佛教讲般若,通过修行止观产生智慧,这和印度瑜伽派的教义如出一辙。佛教还模仿瑜伽派设立了禅师,行者等等。在编写宗教经典时,大乘佛教舍弃了老百姓的口头语言巴利语,转而采用一般人不会使用的梵语,进一步了脱离了人民群众。
佛教原本反对咒语和巫术,但是大乘佛教却大肆宣扬咒语的神奇,各种各样荒诞的咒语开始流行,佛教变成了一种神秘主义的宗教。此后密教的出现让佛教的教义更加走样,和印度教的密教已经无法区分。
教义的蜕变,让佛教失去了自己的特色,老百姓越来越难以分辨佛教和印度教的区别。当印度教宣称释迦摩尼是毗湿奴化身的时候,普通百姓已经没有理由再去信仰佛教了,反正佛教和印度教差不多,而印度教世界观更加庞大,还不如直接信仰印度教。
二 佛教寺庙高级僧侣的腐化堕落
释迦牟尼并不主张信徒去进行那种自我摧残式的苦修,适度的物质可以供养我们的肉体,维持我们的生存,这是必要的。但是刻意追求财富,满足自己的物质欲望是释迦牟尼坚决反对的。
原始佛教对待财富比较超脱,信徒们大多都有安贫乐道的思想,在满足自身生存需要后,其余的时间和精力大都投入到修行中,努力追求早日开悟。
但是在佛教发展过程中,得到了大批贵族商人的资助,再加上普通信徒的布施奉献,寺庙内逐渐积累了巨额财富,规模甚至达到了惊人的地步。
公元 673 年,中国僧人义净到印度游学。在印度期间,他观察到一些佛教寺庙的僧侣极为富有,这些僧人去世后,遗产包括金银、珍宝、珠玉、钱财、田宅、村园、屋宇、邸店、奴婢、象、马、驼、骡、驴等等,甚至还有契据和酒。
只看这一长串金银财宝,没有人能想到这是追求解脱的佛教僧人会拥有的东西,巨额财富腐蚀了这些僧人的心灵,他们逐渐沉迷于物质享乐,全然忘记了释迦摩尼的教诲,一个个蜕变成了大地主和奴隶主,纷纷从事商业牟利,甚至做起了放债的生意。
在老百姓心目中,这些佛教僧人变得和以往压迫剥削平民百姓的婆罗门阶层没有什么两样,脱离了人民群众,失去了群众的拥戴,自然也就失去了信徒。
三 印度教的强势崛起
佛教在印度兴起时,社会主流宗教是印度教的前身婆罗门教,婆罗门教有三大特点,吠陀天启,祭祀万能,婆罗门至上。
婆罗门祭司在社会中地位至高无上,拥有绝对的权威,强调种姓制度对底层的压迫。喜欢举行各种各样名目繁多的复杂宗教仪式,这些都让底层百姓十分反感,给佛教发展提供了空间。
面对佛教扩张带来的威胁,婆罗门教开始对自身进行改革,逐渐转变为印度教。公元 5 世纪,吠檀多派反对祭祀万能和婆罗门至上,宗教典籍《薄伽梵歌》也对祭祀万能进行了批判。
为了阻止农民和手工业者改信佛教,种姓制度中首陀罗的宗教地位也得到提高,允许他们听诵史诗典籍,允许崇拜克里希纳,也可以自己在家举行宗教仪式。
公元 8 世纪,印度教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商羯罗横空出世,他以吠檀多派思想为基础,改革了印度教的神学基础,让普通百姓更加容易接受。
他反对繁琐的仪式,主张简单的崇拜。为了推广印度教,他在次大陆的东南西北四个角分别建立了四座寺庙,这些寺庙成了传播印度教的基地。
商羯罗是南方喀拉拉人,他来到北方,和当时的佛教僧侣论战,结果佛教遭遇惨败,从此在百姓心中威信大大降低,大批信徒转向了印度教。
在商羯罗沉重打击佛教的同时,印度教内的其他派别,比如性力派,虔诚派和林伽派也纷纷提出新的主张,促进种姓平等,男女平等,并且用地方口语传教,受到广大百姓的热烈拥护。
印度教的强势崛起大大挤压了佛教的发展空间,让本就处于没落态势的佛教雪上加霜,到公元 10 世纪的时候,印度教在次大陆已经占据了统治地位,此时的佛教只能在个别地区苟延残喘了。
四 佛教失去了统治者们的支持
佛教早期的蓬勃发展和刹帝利阶层王公贵族们的支持密不可分。在婆罗门教中,由于婆罗门地位至高无上,王公贵族们往往受到婆罗门祭司的压制。
佛教虽然在教义中明确反对种姓压迫,但是并不否认种姓的存在,而且还非常推崇刹帝利的作用。认为王权是维护社会治安和稳定最重要的保障,没有王权,社会就无法存在。
《长阿含经》中说:“刹帝利生为最,能集诸种姓,……天人中最胜。”佛教认为刹帝利地位最高,至于婆罗门,只能排第二。
所以佛教在早期受到刹帝利贵族们的大力推崇,比如摩羯陀国的瓶沙王赞助了王舍城竹林精舍,乔萨罗的胜军王支持富豪须达多赞助了舍卫城祗树给孤独园。
尤其是统一了印度的孔雀王朝阿育王,他在一次大战后皈依佛教,大修佛塔,捐赠寺庙,赞助第三次结集,并且派出使者,四处传教,今天斯里兰卡的佛教就是阿育王传教的结果。
但是随着印度社会的发展,面对新的社会现状,刹帝利贵族迫切需要维护他们的统治,而此时的佛教却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
首先,佛教的种姓平等思想变得不合时宜。刹帝利贵族投身佛教最初是为了摆脱婆罗门的压制,随着印度教改革,婆罗门至上的思想已经被废除。
没有了婆罗门的压制,刹帝利贵族的首要目标就变成了如何更加有力的统治底层吠舍和首陀罗贱民。佛教的种姓平等思想变得毫无用处,反而会损害贵族们的威严。
而印度教种姓制度恰恰是统治底层的有力工具,于是刹帝利贵族纷纷转身投向印度教,和婆罗门结合在一起共同压迫奴役底层百姓。
其次,印度社会长期分裂,大大小小的王国之间互相征战,开疆扩土,佛教的非暴力思想严重阻碍了贵族们向外武力扩张。
而印度教的宗教典籍中充斥着战争征服的内容,大量的思想可以为刹帝利的征战进行辩护,而且婆罗门也可以为他们的行为进行背书,这是印度教受到统治者们欢迎的重要原因。
最后,长期的战乱产生了很多低种姓出身的王公贵族,他们要维护自己的统治,但是由于出身低种姓,虽然做了国王贵族,依然会被高种姓看不起,对统治者的威严造成极大损害。
这个时候婆罗门就成了可以利用的对象。这些新产生的低种姓贵族们往往给婆罗门捐赠一大笔钱财,婆罗门祭司就会利用自己的宗教权威,给他们编造一本家谱,以此证明他们祖上是刹帝利阶层。
比如《大唐西域记》中记载,羯若鞠阇国王、波里夜旦罗国王是吠舍种姓,秣底补罗国王、信德国王是首陀罗种姓,他们都利用婆罗门的宗教权威成功让自己变身成为刹帝利种姓。
印度教自身的思想和种姓制度更加有利于刹帝利阶层维护自己的统治,于是在和佛教的竞争中,得到了贵族们的支持,日益发展壮大,而佛教则日渐衰落。
虽然这些王公贵族们抛弃了佛教,但是他们并没有对佛教实行压迫赶尽杀绝,给佛教造成灭顶之灾的是后来的伊斯兰教统治者。
公元 7 世纪,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半岛产生,并在随后迅速向外扩张。公元 11 世纪到 12 世纪,信奉伊斯兰教的突厥人大规模入侵印度。
穆斯林统治者在占领印度以后,往往会破坏原有宗教,拆毁寺庙,改建清真寺,印度教和佛教都受到了严重打击。
此时的印度教已经占据统治地位,即便被毁了一些寺庙,其地位依然无法动摇。但是佛教就不一样了,本就奄奄一息,被穆斯林一打击,顿时元气大伤。
13 世纪初,随着那烂陀寺、超岩寺等佛教中心被毁,仅存的佛教僧人和学者纷纷逃往西藏和东南亚避难,从此佛教从次大陆上就彻底的消失了。
总结
印度是一个宗教大国,自古以来,就有无数的教派参与竞争,不断有新的教派产生,也不断有新的教派消亡。
佛教在印度的兴盛和消亡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印度社会的发展对宗教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佛教却无法满足这些要求,于是一度被人们抛弃。
而其他宗教的发展壮大又严重挤压了佛教的发展空间,奉行宗教压迫政策的统治者给了佛教致命的最后一击。
随着印度进入现代社会,佛教包含的价值重新引起人们的重视。现在的印度,佛教再次开始传播,虽然力量微不足道,但是未来,依然让人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