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问题加里宁格勒地处飞地周围又是别国领海,俄国是怎么运武器进去的?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史座】的最佳回答:
加里宁格勒,一个让俄罗斯既高兴,又头疼的海外飞地。
我们看地图就可以得知,俄罗斯的加里宁格勒州地处欧洲的中心位置,而俄罗斯本土则处于东北欧区域,那么克里姆林宫就能把加里宁格勒视作一根楔子插进欧洲的“心脏”,作为俄罗斯与西方博弈的一个筹码。
毕竟加里宁格勒距离欧洲主要军事大国法国、英国、德国、意大利等国都在两千公里的范围之内,只要俄罗斯在加里宁格勒州部署导弹系统,就能让北约在临近俄罗斯的东欧地区所精心打造的反导系统大打折扣,从而缓解北约东扩带给俄罗斯的战略压力。
由此可见,加里宁格勒州的地理位置对俄罗斯的战略安全有多么重要,这也是俄罗斯要把波罗的海舰队总部设在该地的重要因素。
但也正是加里宁格勒的“飞地”地位,又给俄罗斯出了一个大难题,那就是如何把军事武器装备等各种物资从俄罗斯本土运到飞地?!
如果走陆路几乎是不可能的。
因为俄罗斯的加里宁格勒州所接壤的两个国家波兰和立陶宛,不仅是北约成员,而且还是欧洲地区最反俄的国家之一,从俄罗斯本土到飞地加里宁格勒州有且只有一条陆地通道,那就是从俄罗斯途径白罗斯、立陶宛到加里宁格勒州的天然气管道和铁道。
天然气管道负责俄罗斯本土和飞地之间的能源供应,铁道则负责俄罗斯本土与飞地之间的货运和客运。
可是现在俄罗斯与这两国的关系几乎到了要断交的地步,使得俄罗斯要想从陆地进入加里宁格勒变得非常困难。比如俄乌冲突爆发后,立陶宛曾一度切断俄罗斯本土到加里宁格勒州的铁路运输,别说是运货了,连客运都在禁令范围之内,还是在俄罗斯和欧盟强烈反对下,立陶宛才解除禁令。
基于波兰顽固的反俄情绪,更不可能允许让俄罗斯重新开辟通往飞地的通道。
所以,基于人道主义考量,现阶段俄罗斯与飞地之间的陆地联通仅限于两地人民往来和物资供应需求,至于说俄罗斯本土的武器装备想运到飞地,绝不会逃过立陶宛的眼睛,毕竟立陶宛铁路公司拥有对这条铁路的全部运营权,俄罗斯每年交过路费还不算,还需要接受立陶宛的海关检查。
如果陆地通道行不通,那么过境白罗斯——立陶宛或过境白罗斯——波兰的空中通道更行不通,波兰和立陶宛绝不会允许俄罗斯利用自己的领空来向飞地输送威胁自己的武器。
除非俄罗斯军机的飞行高度能达到大气层之外的高度,飞过领空高度所要求的 35 公里以上,这样就能超越波兰和立陶宛的领空主权声索范围,试问除了导弹和航空器之外,有哪个国家的飞机可以上升到这个高度?
恐怕没有一个。
因此,俄罗斯要运武器到加里宁格勒州只有一种路径,就是走海运。
在俄罗斯西北部圣彼得堡市附近有一个豁口,可直接通往波罗的海,出口位置就是芬兰湾,这是俄罗斯西部地区唯一的出海口。
俄罗斯通过芬兰湾——波罗的海路线,以俄海军波罗的海舰队为掩护,调动大型运输舰,把俄罗斯本土的武器运到加里宁格勒,在加里宁格勒西部海岸登陆,实现该地的武器化部署。
但是俄罗斯这种武器运输方式并非绝对的安全,在和平时期尚能平安通行,一旦到了战时,也就是俄罗斯与北约国家或波罗的海沿岸国家发生冲突时,通往加里宁格勒州的海运通道就会有被阻断的风险,届时海陆空三大通道很有可能全部受阻。
因为俄罗斯西部所属的波罗的海沿岸区域要想进入波罗的海,必须先通过芬兰湾,而芬兰湾又被芬兰和爱沙尼亚两国牢牢卡住;芬兰首都赫尔辛基和爱沙尼亚首都塔林刚好在芬兰湾两岸沿海区域,两者的最近距离只有 80 公里左右。
一个是北约铁杆反俄国家爱沙尼亚,一个是准北约成员国的芬兰,一旦芬爱两国联手,在美欧北约扶持下建成一道隐形的“军事阻拦索”横在芬兰湾,俄罗斯就会被封在芬兰湾以内,休想再出波罗的海,除非俄罗斯动用核武器才能化解。
所以,从以上可以看出,俄罗斯的飞地加里宁格勒州确实是他对付西方的一把利刃,但同时也存在不确定性,无法直接掌控加里宁格勒,物资运输受到诸多限制。
【2】、来自网友【静夜史】的最佳回答:
这个问题令德国非常尴尬。
明明是德国的故土,甚至是德国的龙兴之地,但今天却让俄罗斯愁白了头。
今天的加里宁格勒,虽然位于俄罗斯的最西端,甚至可以说深入欧洲腹地,但却一度是俄罗斯最贫穷落后的地区。而造成这种尴尬状况的根本原因,在于它是俄罗斯的飞地,在加里宁格勒和俄罗斯本土之间,隔着波兰、立陶宛和白罗斯等国。
而这种情况的出现,则是一本名副其实的烂账。
在 1946 年加里宁格勒出现之前,这片土地的名字叫东普鲁士,最早被条顿骑士团借教宗名义统治,称东普鲁士,随后成为普鲁士王国的领土。而东普鲁士也成为德国的龙兴之地,1871 年德国统一后成为德意志第二帝国的一部分。
1918 年,德国战败,一战结束。为遏制德国东山再起,英法等国扶持波兰复国,并将原属德国的西普鲁士、波森省、部分东普鲁士和上西里西亚等地划归波兰,东普鲁士成为德国的飞地。
1939 年 9 月 1 日二战全面爆发后,波兰再度亡国,东普鲁士与德国本土再度衔接。苏德战争出现逆转后,德军节节败退,苏军于 1944 年攻入东普鲁士,从此德国彻底失去该地。
而在 1939 年 8 月 23 日,苏联和纳粹德国签订《苏德互不侵犯协定》,秘密确定了两国在东欧的势力范围。随后二战爆发,苏联也于 9 月 17 日入侵波兰东部。
苏德瓜分波兰后,纳粹德国调头向西横扫北欧西欧,苏联则成为纳粹德国的大后方。当时的斯大林和希特勒都深知苏德战争不可避免,所以为了最终的决战,德国稳固西欧,苏联则不断向西推进,构筑所谓的“东方战线”。除吃掉波兰东部、在苏芬战争后夺走芬兰的萨拉、贝柴摩、卡累利阿地峡等地、强行割走罗马尼亚的比萨拉比亚等地外,苏军还在 1940 年 3 月强行开进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三国,随后将三国并入苏联版图。
苏联的西扩,使得东普鲁士和苏联本土连为一体,二战结束后,为彻底压制德国,苏联将东普鲁士一分为三,其中北部的梅梅尔地区划入立陶宛,南部成为波兰的瓦尔米亚-马祖尔省,中部的 1.51 万平方公里则被划入俄罗斯。为纪念 1946 年去世的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加里宁,此地便命名为加里宁格勒。
苏联时期,虽然加里宁格勒与俄罗斯本土分离,但因为波罗的海三国和白罗斯同属苏联,所以加里宁格勒和俄罗斯本土畅通无阻。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与白罗斯推进一体化,波罗的海三国与俄罗斯虽分道扬镳但管制相对宽松。
不过随着俄罗斯与美国关系的再度恶化,尤其是普京上台后,俄罗斯和西方国家的关系重新剑拔弩张,加里宁格勒也越来越悲剧。随着 1999 年波兰加入北约和 2004 年波罗的海三国加入北约,俄罗斯从陆地进出加里宁格勒的道路虽未完全阻断,但却遭到了重重阻碍。
东欧地缘政治的剧变,不仅让加里宁格勒成为俄罗斯“香港”的美梦破灭,更让加里宁格勒彻底孤悬海外。但这里又是俄罗斯断然不能放弃的地区,因为它不仅是插入欧洲腹地的匕首,俄罗斯在波罗的海为数不多的不冻港,更是敲打波罗的海三国和波兰的重锤。
所以苏联时代开始,就有意将加里宁格勒培养成俄罗斯的军事基地,作为俄罗斯威慑欧洲的桥头堡,所以这里也一度是苏联波罗的海舰队司令部所在地。
但问题在于当前的加里宁格勒在北约国家的包围下是真正的四面楚歌,虽然苏联在二战结束后,强行驱逐了当地的德意志人,并迁入俄罗斯人、白罗斯人和乌克兰人,在短期内迅速完成了种族换血,不存在加里宁格勒脱离俄罗斯自立门户的问题,但没有运送武器的通道,加里宁格勒位置再好,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所以在保持加里宁格勒威慑力之前,俄罗斯需要先解决武器运进去的问题。而在陆路不通的情况下,剩下的只剩下空运和海运。
今天的俄罗斯民航,可飞越立陶宛或波兰上空进出加里宁格勒。而对于运送武器的军机,因为有 1992 年签订并在 2002 年生效的《开放天空条约》,各签约国可按条约规定对彼此领土实施非武装空中侦查,这为俄罗斯空中运兵提供了可能。
但问题在于空中运输不仅运量小,更容易“透明化”,对于俄罗斯保持神秘性而言利大于弊,所以最好的方案当属水运,即从波罗的海东北的圣彼得堡出发,经过 1000 多公里的航行进入加里宁格勒。此举虽然速度慢,距离远,但最为安全。
所以,虽然宿敌林立,但加里宁格勒终归不是死路一条。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