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问题有人说一本,二本,三本读出来考公务员,考上都是一样的,你怎么看?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家有女儿上高中】的最佳回答:
身边正好有这些人的存在,有一本二本三本还真全了,发展大部分差不多,个别的有段位高的。
老家邻居两闺女,高考时免强上了公办本科,因为在河南,上个公办本科的确也不错了,报专业时,老妈想着,学校也没什么好选的,这个层次的学校大差不差,都一样,考研的压力也挺大的,简单粗暴决定走考公这条路子。
老妈觉得只要能考上公,学校的光杯就不是那么重要了,她也不支望孩子能升官发财,有个旱涝保收的活儿干着就行了。所以从报志愿时就决定了考公方向。
虽然不是什么好学校,但两孩子都在毕业一年成功上岸,因为大学里就一直以考公为目标,没干别的,如愿当上了政府公务员。
同一批上岸的三本院校的小女生,财务管理专业,去了地方税务局,因为性格外向开朗,情商又高,和同事,上下级关系搞的游刃有余。工作干的倒是挺顺心,公务员晋升是玄学,压根也不想晋升,家里车子,房子都有,结婚时老妈还给了几十万的嫁妆钱。
为数不少考公务员的并没想着晋升,只是想有一份安身立命的工作,上岸即是最大的成功,宇宙的尽头是考公。
从这一点上来说,只要考上,学校的光杯的确不太重要了。后期的晋升全靠个人能力。
听朋友说他们单位同时招了两名公务员,一个是南开大学的,一个是天津一般院校的,就不说校名了,免得招人嫌,听朋友说名校的工作能力就是不一样,同样一篇稿子给两人,南大的弄的又好又快,另一位总是催几次还搞不出来。
所以说如果你的目标是有个安稳工作,可能还真是无论你是 985,还是三本上岸了都一样。如果你想升迁,除了自身努力,也要看造化。
就业大环境不好,越来越多的 985 毕业生开始走在考公的路上,从难度上来说能考上 985 的难度,可能高过公务员。所以对于 985 考公,只要准备并不难过。而二三本考公可能要好好努力,才能上岸。
我是分享教育心得,中高考资讯,还原在津求学场景,欢迎关注教子路上少点儿焦虑,升学路上少点儿迷茫。
【2】、来自网友【水波不兴 3291】的最佳回答:
本人年近知天命,两个孩子都上过大学,一个己经工作了,一个还在继续上学,加上本人也曾经上过学,对现在的大学也还算有一定的了解。因此,我就斗胆来凑个热闹,谈谈个人的看法。
首先,所谓的一本、二本、三本的说法,其实来源于高校招生的录取环节。1、一本者,第一批录取的本科生。一本院校包括全部 985 高校、211 高校,还有一部分教学实力比较强的高校,也在一本招生。一本招生即是实力的象征,又是值得炫耀的资本,在国人心中自然分量很重。有些一直在一本招生的院校近年来走下坡路,风光不再;属于照顾性质的 211 高校,那水平确实也是乏善可陈。2、二本者,第二批录取的本科生。二本院校与一本相比,自然在教育质量、办学实力、社会声望等方面差距较大,明显处于第二梯队。或许,当初一本、二本界限森严,但越到后来这种区别越模糊。例如:某高校,在本省一直在二本层次招生,如果在其他省市被放到一本招生,学校会不厌其烦地在学校简介中一一列出来,当做莫大的荣耀,沾沾自喜一番。3、三本者,第三批录取的本科生是也。以民办高校和一、二本高校自办的独立学院为主,虽然有一些还不错,但草台班子、野鸡大学的恶名如影随形,实质的作用是:学生交高费,混上四年,学校发个文凭,属于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劣质文凭工厂、社会财富收割机,仅此而已。你指望一个建筑老板任董事长、请上几个退休教授,再临时雇用一些刚毕业、未正式就业的学生的所谓高校能培养出什么高材生,坦率地说,那绝对是缘木求鱼。好在无论是所谓的一本、二本、三本高校,还是所谓的 985、211 高校,这些名头都已经不再使用。
其次,一本、二本、三本院校的大学生们。一直以来,我国高校招生录取的唯一依据就是高考分数。当然,一本院校录取的分数高,或者很高;二本院校次之,三本院校更低。从普遍意义上说,一本院校录取的学生当然综合素质更高,人相对聪明一些,会学习,爱学习,更容易成才。二本、三本当然越来越差。一般来说这样理解也是对的,但也不绝对。极端而言,上了一本大学,如果不爱学习,认真钻研打游戏技术、化妆、美容技巧、撩妹绝招、追帅哥实招,吃喝玩乐四年,苦练睡功四年,花了家长四年钱,勉为其难地毕了业,肯定是草包一个。上了个二本院校,如果认真学习,钻研所学专业知识,肯定也学了好多知识。当然,三本也是一样的道理。不论什么院校,只有在校期间确实认真学了,才能名符其实。毕竟,四年或五年的学习时间可以彻底地改变一个人啊!见过一些一本院校的毕业生,那良好的自我感觉,目空一切的样子,鄙视他人的神态,令人印象深刻。一句话:不论一本、二本、三本的毕业生,有真货,也有假货,绝不要把那文凭太当回事儿。
最后,从一本、二本、三本院校毕业的学生考上公务员,都是人才。现在,一年的毕业大学生好几百万人,能考上公务员的估计最多不超过 20 万人。能考上公务员者,都是过五关、斩六将后才成功上岸的,绝对是佼佼者。这一点毫无疑问。你详细研究一下公务员考试的招考公告,从没见过要求区别一本、二本、三本毕业生的(除部分省公开招考名校毕业的所谓高层次人才),只要学历符合要求就可以。也就是说:从走出校门的那天起,一本也好,三本也罢,都基本上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能显示真本事的标准之一就是被录用为公务员。有没有能力和水平,一上考场,立马现了原形。见过几个在本省一个毫无名气的二本院校的学生,他们讲:从走进大学校门的那天起,买上一套公务员招考学习资料,苦读苦啃四年,资料都翻烂了,内容都烂熟于心,一到招录考场,恰能笔下生花,最后成功上岸,顺顺利利成了官员。倒是有些 985 院校、211 高校毕业的学生学问高深,不屑如此,不擅此道,屡试不中,只能垂头丧气。另外,无论你承认与否,文科类、法学类毕业生考公务员,那确实有一定的先天优势。
一旦成功上岸进入公务员队伍,不论是高层机关的公务员,还是最基层的乡镇公务员,待遇是完全一样的。那本文凭也基本上就成了历史档案,最多大家闲聊起来说说谁是哪一个大学毕业的,很少有人关注的。进入机关就看工作能力、工作水平和综合素质,况且,大学里学过的那些东西,在公务员岗位上能用到的最多不超过 15%。比自身学历更重要的还有工作态度、个人品行、自律能力、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等等方面。如果把自身知识水平称做硬件、智商的话,这些能力或许可以称为软件、情商吧。很多时候,软件比硬件更为重要。至于一个人能干出什么成绩,职务能达到什么层次,学识水平、个人努力程度仅仅是一个方面,其他方面的影响因素就更多了。通俗点说:一本院校的不见得都优秀,二本院校的也能出类拔萃,三本院校的也有高歌猛进的。上什么层次的大学,与个人前途多少有一些关系,但相关性确实不大。一句话:上大学读书与混迹官场是完完全全、彻彻底底的两码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