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问题在古代考中状元刚开始一般能授予多大的官职?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史晓生】的最佳回答:
这得看是在什么朝代,朝代不同,考中状元后的待遇和官职也不同。
首先需要明确的一点就是,不管是在哪个朝代,尽管考中了状元,也不可能马上就授予状元实权,让他去处理政务的。
这就好比,大学生刚刚毕业,即使是找到工作,也是实习得多,都需要进行历练之后方才安排其正式开始工作。
而这种原则,放在古代状元身上也同样适用,只不过朝代不同,对状元“实习期”的安置也有所不同。
咱们按照朝代顺序,一个一个来说。
众所周知,科举真正成型于隋朝,但隋朝很快便被唐朝取代,所以,科举真正意义上的建立和发展是在唐朝。
所以,我们就从唐朝说起。
唐朝的科举制,首次开科是在武德四年(公元 621 年),即唐高祖李渊建立唐朝后的第四个年头,当时李渊颁布诏书,诏书中有言“大唐贡士之法,多循隋制 ”。
这意思就是说,大唐的科举,是建立在隋朝的制度上演化而来的,自此,唐代科举史多姿多彩的画卷便就此拉开。
大体来说,唐朝的科举一共分为两大科,分别是常科和制科。
常科即每年定期举行的考试,考试的科目,则通常为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书 、明算这六个科目。
而制科,简单理解就是,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
不管是常科也好,还是制科也罢,其核心宗旨其实都是为了给国家选拔人才,而这就相比之前历朝历代的人才选拔方式,有了巨大的进步。
但随着唐朝政治局势的不断变化,科举也随之变味,到了唐朝中后期,科举逐渐演变成世族门阀维持自己门第的手段。
说白了,就是世家子弟们依靠家中权势通过走后门等特殊方式,来求取到他们想要的科举名次。
比如在唐德宗时期,时任宰相李实便某次就开出一·张 20 人的单子,要求主考官必须按照这个名单录取。
而这样造成的结果,就是一些豪门权贵的不学无术的子弟轻易就获得状元、进士等名次。
并且,由于这些所谓的状元和进士等均是出身于世家,所以,在他们拿到名次后,很快就会借助家族权势出任官职,甚至还有直接在六部核心岗位上任职的。
所以,唐朝的科举其实并没有什么借鉴意义,毕竟在士族的垄断之下,那些所谓的状元郎会被授予什么官职完全是士族门阀说了算。
而到了宋朝建立后,科举考试才算是得到了整顿肃清。
从严格意义上来讲,宋朝是古代封建王朝中,第一个在全国范围内推行科举取士的王朝,并且像科举中的三级考试制度(州试、省试以及殿试),另外还包括皇帝对高中的士子赐宴等惯例,也都是从宋朝流传下来的。
换句话说,宋朝的科举制度,不仅开创了古代历史上的先河,也为后世王朝提供了模板。
而宋朝科举的主要考试科目,虽说也经历的不少变动,但核心的四大项,即诗赋、经义、论、策却始终没变。
也正是由于宋朝科举的一心求才宗旨,加上宋朝的皇帝对于人才的求贤若渴,因此,在宋朝历史上,不少我们熟悉的牛人,都曾经是科举榜上的成员之一。
这里面,有苏轼、苏辙,还有曾巩、张载等,尤其是在宋仁宗在位期间,无数才俊通过科举被国家发现,从而进入了国家的人才储备库。
关于宋仁宗和苏辙在殿试时发生的事,还有个流传至今的典故。
仁宗嘉佑六年(公元 1061 年),二十三岁的苏辙一路过关斩将,顺利进入殿试,在大殿上,宋仁宗连问十余条策论,而苏辙年少轻狂,洋洋洒洒对策七千字,矛头直指宋仁宗。
“陛下自近岁以来,宫中贵姬至千数,歌舞饮酒,欢乐失节,且赋税烦重百姓日以贫困,衣不盖体,皆是陛下未得以财结民也,此之乃不仁,谁当任其咎?”—苏辙
这番话,可谓是将宋仁宗批得体无完肤,当时就有人提议,说苏辙“言语狂诞”,理应除去功名后治罪,但宋仁宗却极力回护了苏辙。
“朕设制科,本求敢言之士,辙敢如此极言,特与功名,仍令编录。”—宋仁宗
事后,宋仁宗不仅没有治苏辙的罪,更没有除去他的功名,反而仍授予其秘书省校书郎这个职务。
也正是宋朝这种对待科举的端正态度,以及对待人才的包容,使得当时真正做到了史书上所说的“野无遗贤”。
而说回正题,如果在宋朝,有人高中状元后,会被授予多大官职呢?
一般来说,宋代科举中的状元,首次被授予的官职叫做“京官”,当然,这个京官不是真的在京城里做官,而是一种品阶。
这种品阶的好处就在于,在某个官位出现空缺的时候,有“京官”头衔的人可以自动替补,而不是像比“京官”低一级的“选人”那样,需要找到某个大官进行保举后才能出任。
简单来说,就是我们现代公司里面的准正式员工,只要有岗位空缺,就可以直接补上,而那些没有考中状元,但成绩也不差的士子,就会成为“选人”,类似于试用期员工,他们转正与否,除了看自身表现之外,还需要得到部门经理、总监的同意后方能转正。
说白了,在宋朝高中状元,虽说不能马上当大官,但也算是踏上了升职的快车道,只要不犯错,那么将来出阁拜相都是早晚的事情。
说完宋朝,我们再来说说明朝是如何安置状元郎的(元代很少开科举,所以直接略过)。
明朝科举,首次开科是在洪武三年(公元 1370 年),明太祖朱元璋在当年下诏实行扩招,并且,在洪武十七年,朱元璋又规定,自此之后每三年举行一次科考,这规定成了定例,一直延续到清末。
同样,明代科举大部分体系沿袭的正是宋制,初级叫做院试,即州县范围内的考试,考试成绩分为六等,其中考中最高等的人称之为秀才。
并且,只有考中第一、二等的人,才有资格进行更高级别的考试,也就是乡试。
所谓乡试,说白了就是省里组织的考试,乡试每三年举行一次,由于一般都在八月举行,所以也称之为“秋闱”。
而通过乡试的成绩优异者,便是我们熟悉的举人。
考中举人后,就可以继续更进一步参加会试,会试就属于是全国范围的内地考试了,届时全国各地的精英们将会聚首京城一决高下。
而最终,朝廷会通过成绩,在这些人中挑出三百个上下的精英出来,这些被挑出来的人,称之为“贡生”。
贡生之后,便是殿试,殿试的主考官就是皇帝,三百名考生将会在大殿上接受皇帝本人的各种策问,而皇帝则会根据考生的表现,给出不一样的成绩。
而殿试的成绩划分则分为三甲,一甲为最高,分别是状元、榜眼和探花,二甲则叫做赐进士出身,三甲叫赐同进士出身。
那么,殿试中成功夺得状元头衔的人,会授予什么官职呢?
一般来说,能获得状元头衔的,学问自然不会低,但由于需要历练,所以,通常都会被分配至翰林院,授予修撰一职(品阶为从六品),当时对这些人还有个称号,叫做“储才”。
众所周知,明代的翰林院其实就相当于皇帝的秘书处,而从状元这个“储才”的称号上也能看出,状元去翰林院就等同于进了国家人才储备库,让他在那里熟悉国家的体系以及一些事务。
而状元在这里需要做的工作,基本上就是“旁观朝政”,等到熟悉到一定程度后,就会逐渐进入官员体系,最终靠着熬资历,说不定也会混进内阁。
也就是说,明代的状元,在考中后一般都会进入翰林院,在这里担任从六品的修撰职务,成为皇帝的秘书之一,通过一定时间历练之后,再出任其他具有实权的官职。
而到了清代,对待状元的安置基本上和明代类似,只不过清代对于翰林院进行了些许改革。
什么改革呢?清朝的皇帝认为,明代翰林院系统过于封闭,这就导致在里面任职的人将来没有实政经验,所以,清朝虽设有翰林院,但大多数时候,会让翰林院的官员外出任职。
当然,这些人所担任的职务,并不是封疆大吏或者实权职务,一般都会被授予某个地方上的学政、侍郎等官职,然后等他们积累了一定的实务经验后,再从中挑选出能担任督抚、大学士的人才出来授予要职。
最后,再来说说古代状元的命运。
很多人都以为,只要考中了状元,那么飞黄腾达就指日可待,高官厚禄、香车美人自然也不在话下。
但实际的情况是,能做到这些的,也只不过是屈指可数,有不少状元,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得不到重用,最终郁郁而终。
远的不说,就说明朝,明朝的第一个状元,是洪武三年时的吴伯宗,他在大明朝第一次科举中一举夺魁,成为了明朝的第一个状元。
但他在后来,因为揭发胡惟庸遭到打击,连贬数级,等到胡惟庸被处死后再度启用,而没多久又因为亲戚犯事被株连,再一次被贬。
到了最后,朱元璋又起用了他,但因为一件小事,第三次被贬,最后在郁闷中离世。
还有,洪武二十四年的状元黄观,他是明朝第一个“连中三元”者(即乡试第一,会试第一,殿试第一),可以说是难得的人才,但却在靖难之役后,为建文帝殉难,并且也是因为这件事,被明成祖朱棣从状元榜上除名。
另外还有明朝另外一个“连中三元”者商辂,他在景泰帝朱祁钰在位时入了内阁,但明英宗朱祁镇复位后,直接将其贬为平民,后期虽说在成化帝朱见深在位时得以启用,但因为与太监汪直发生矛盾,最终愤而辞官,终老家乡。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总的来讲,明朝以及整个封建历史上虽说出了不少状元,但并不意味着他们都可以高官得坐、骏马得骑,这既要看自身的能力,同时也要看个人的造化,混得好能入阁拜相,混的不好,碌碌无为,甚至被贬为平民,或者是身死的也大有人在。
回到问题本身,在古代有了科举之后,考中状元郎并不意味着马上就可以当大官,按照历朝历代的总体原则,通常都会被授予一些秘书、修撰之类的实习候补岗位,然后让状元郎积累一定经验之后,再授予实权官职。
【2】、来自网友【小约翰】的最佳回答:
古人云,金榜题名时、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是人生的四大幸事,而中状元则是金榜上的最好名次,是每个有志青年梦寐以求的事。
那么,考上状元之后,到底能被朝廷授予什么官职?
首先我们来说说状元之称的来历,状元是如何产生的?
我们知道,元是第一的意思。
元这个字最早见于商代甲骨文及商代金文 ,它的古字形很像头部突出的侧立的人形,本义指的是人头。
而人头又在人体最高处,处于最重要位置,因此又引申表示首要、第一;比如元旦、元首、元帅。
因此,人们又在考试中取得的最佳名次中加一个元字。
比如,乡试第一称解元,会试第一称会元,殿试第一称状元。
中国历史上一共产生过多少状元?
状元是科举制的产物,始于隋唐,终于清末。
一般来说殿试每三年举行一次,每次只能产生一名状元,一名榜眼(第二名),一名探花(第三名)。
理论上说,所有参加殿试通过的,都叫进士;因为殿试是皇帝亲自主持的,进士都被称为“天子门生”。
但是同是进士,称呼有所不同。
殿试分为三甲,考中前三的状元、榜眼和探花,称为一甲,学历为“及第进士”。
考试成绩名列二流的进士,称二甲进士,资历为“进士出身”。
考试名次位列最末的进士,称为“三甲”进士,可以获得“同进士出身”的学历。
在中国古代,没有技术学校,也没有什么大生意可做,科考是男人们获得成功的唯一途径。
而且古代是官本位,只有当官才能得到不菲的收入,只有当官才能光宗耀祖。
而绝大多数人不能世袭,只有通过科考才能当官,所以才有了那句话“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因此,无数男儿哪怕悬梁刺股、卧薪尝胆,经历十年寒窗,也要考取功名。
尽管如此,还有很多男人不能如愿,苦读几十年,甚至到两鬓斑白,也没能金榜题名,始终名落孙山、抱憾终身。
因为古代的科考实在是太难了,录取率低得难以想象,现在的高考根本无法与之相比。
1978 年高考的录取率,在 6%;而明代进士录取率只有 4%,而且是三年考试一次,其实只有 1.3%。
而且现在高考只要模拟考试和考试,过两关就可以了。
古代的科考要过六关,古代科举考试分为三级:乡试、会试和殿试,但是在乡试之前还有三级,即县试、府试和院试。
这些相当于地方级别的基础教育选拔考试,从乡试开始才算真正进入国家级的科举考试。
乡试,顾名思义是在地方进行,大多在省城,也是每三年一次,而且是秋季进行,所以也称“秋闱”。被录取的考生统称“举人”,第一名称“解元”。举人就已经获得了出仕的资格,等于一只脚迈进了官场;所以范进中举之后被人恭敬地称为“举人老爷”。
不过举人也不能一下子就当官,需要等待机会,即我们现在说的候补。
短的等个一年半载,长的会等三年五年,运气不好的等待时间会更长。
即使补上了品级也不高,大多是八九品,在县里当教谕(教委主任),大多数人能熬到七品,只有个别运气好的能到六品、五品。
不过也有例外,比如明朝的清官、嘉靖二十八年(1549 年)的举人海瑞,做到了正二品的右都御史,死后还被追谥为从一品的太子太保。
清代道光二十四年(1844 年)的举人洪汝奎,因为傍上了曾国藩,官至两淮盐运使。
中举之后如果想早点当官,当大官,就要继续努力,通过会试。
会试也是三年一次,时间是在乡试的次年春季,所以也称“春闱”。
被录取的考生统称“贡士”,取得参加殿试的资格。
殿试也叫“御试”,即由当朝最高统治者亲自主持的考核选拔,之所以叫殿试,是因为考试地点就在皇宫大殿。
只有参加殿试的人,才有资格说自己是“天子门生”。
通过殿试场选拔就成为进士,全都具备当官资格。
进士按照成绩,分一、二、三榜,一榜三人,即前三名的状元、榜眼和探花,是由皇帝御笔钦定。
进士出仕的起点就是县长一级的,七品官,有的当知县,有的到中央直属机关六部工作,担任主事、御史,算是修成正果,让人羡慕不已。
但是只有进士中成绩较差的,才能当官,但是前景不广阔,大多只最能当个知府什么的;而成绩好的进士,如一榜和二、三榜的“优等生”则另有任用,前途无量,官能达到宰相。
一般来说,这些进士会被留在翰林院,授予“庶吉士”身份。
不过庶吉士可不是官职,只是个身份,或者说获得了三年后参加人生中的最后一次考试--朝考的资格。
朝考落榜后,也不必叹气,被淘汰后可以直接去当官。
而朝考靠过关的,也不等于达到终点,距离胜利还有一关散馆考试。
不过朝考过关后,就得到了翰林庶吉士身份,等于拿到了进入最高统治阶层的入场券,可以参加散馆考试。
这是人生最后一考,是向人生巅峰的最后冲刺。
这一次考试胜出,就达到了光辉顶点,进入国家上层。
比如晚清名臣曾国藩,就是在 1840 年(道光二十年),散馆考试中,名列二等十九名,授翰林院检讨,经过奋斗成为礼部侍郎。
翰林院是国家人才储备库,类似皇帝智囊团,负责为皇帝拟定诏书,参与国家决策。
明朝中期之后,非翰林不入内阁,明朝二百七十六年,入阁者一百七十余人,十之八九出自翰林院,明朝名相杨士奇、徐阶、张居正都是从进士、庶吉士一路走过,再经过翰林院出人头地的。
通过进士出人头地的过程,不难看出成功之路有多么艰难。
而成为状元,则是进士中的幸运儿。
在中国科举史上,曾经涌现了数以百万计的举人和十多万名进士;而作为古代知识精英群体巅峰的“状元”郎,则是寥若晨星、屈指可数。
据考证,从唐高祖武德五年(622 年)的第一位科举状元孙伏伽诞生开始,到清光绪三十年(1904 年)最后一位状元刘春霖截止,1283 年间,一共进行了 745 次科考,共产生了 592 名状元(一说 504 人),加上其他昙花一现政权选考的状元,中国历史上总计可考的文武状元为 777 人。
成为状元之后,根本不用参加朝考和散馆考试,直接就可以当官,分配到翰林院工作。
考取状元之后直接被授从六品,榜眼和探花则是正七品官职。
不过状元成为六品官,不用到地方上当官,而是
直接到翰林院上班,成为翰林修撰。
而榜眼和探花以翰林编修的身份入馆。
修撰是从六品,编修是正七品。
而非前三名的进士,如李鸿章,则要再奋战三年,获得庶吉士资格,通过散馆考试到翰林院上班,担任翰林院编修。
虽然说状元、榜眼和探花有时候也参加深造学习,但是他们不必参加朝考,或者说之后的学习成绩如何,不影响他们仕途。
在翰林院工作的人,即使不能像张居正、曾国藩、李鸿章那样成为国家重臣,但也是非常荣耀的一件事。
比如翰林院修撰和编修的具体职责,就是参与史书的编纂,即大家所说的“史官”。
他们有的编纂当朝史,有的则是编纂前朝历史。
比如配享太庙的清代三朝元老张廷玉,也是进士中的庶吉士,参与了明史的编写,当了 16 年的翰林院修撰。
由此可见,能获得编写历史这份殊荣的人寥寥无几,对整个家族来说,这是极大的荣耀,足以写入家谱、刻上墓碑,永垂不朽。
那些曾经做过史官的,临死之前也不忘交代后人,将这段特殊的履历刻在墓碑上。
总而言之,能在众多进士中脱颖而出成为状元,跟现在的高考状元有得一比,确实是学子中的佼佼者,人生的最大赢家。
不过也许是考试太顺利的缘故,中国历史上状元成为名人的不多,七百多位状元,政治上有建树,能青史留名的少之又少。
整个唐朝,除了武状元郭子仪,文科状元只有一个王维当过宰相,比较有名。
宋朝有名气的状元政治家也不多,似乎只有南宋名臣民族英雄文天祥能青史留名。
明朝出了 90 个状元,其中政坛较有名气的,也只有一个申时行,而且还是在进士出身的张居正栽培下,当过内阁首辅。
整个清朝,政坛上有名的状元也很难找到,也只有翰林院修撰张謇小有名气,做过江苏两淮盐总理,但表现平庸。
如果他不是在民国时期反对过袁世凯跟日本人签订的 21 条和主张实业救国,张謇这个状元在历史上也默默无闻。
而历史上进士出身政坛明星则不胜枚举,让状元们相形见绌。
真是应了那句话,越经历坎坷,越能磨炼人;人生太顺利的话,很难成大器。
即便如此,能成为状元郎的也都是人尖,足以让我等平头百姓羡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