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终年、享年、卒年、寿年、得年、殁年,用法有什么不同?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4-06 17:29:59 5次浏览

关于问题终年、享年、卒年、寿年、得年、殁年,用法有什么不同?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宝树光茂】的最佳回答:

传统丧祭文化:终年、享年、存年这样的敬辞都是称死去的人活的岁数。对于现代人来说.词意难懂.比较陌生。

传统丧祭文化礼仪用语均有特定的内客,不能随意套用免得失礼。

《终年》两字写法不是一般逝者都能够套用的,只有那些年满六十、七十、八十、九十周岁的人或在社会上有贡献的人其年龄写法才用得上(终年)

如公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宋庆龄同志因病,于一九八一年五月二十九日二十时十八分在北京逝世终年九十岁。

如某某老师讣告:

我校高级讲师,某某同志因患病医治无效,于某某时间逝世终年六十五岁。

《享年》适合于成年人以上大多数逝者年龄的写法.如鲁迅先生的讣告:

鲁迅(周树人)先生于一九三六年十月十九日上午五时二十五分病卒于上海寓所享年五十六岁。

《存年》幼辈及非高龄者之死.其年龄写作存年零十有零岁。

传统丧祭文化传门用语死的别称有:

崩、薨,不禄.卒、寿终、疾终、殉难.遇难.被难、遇害.牺牲.就义、百年.永别.分手.弃养、失怙.羽化.圆寂、涅槃⋯

【2】、来自网友【上弦月 A】的最佳回答:

公知们发文,”某女王终年 96 岁”,”胺倍享年 68 岁”。你能否看出他们的不同立场?人民艺术家李光羲李老,今年 3 月去世时高寿 93 岁,你发文和评论是否用对了措辞?

终年、享年、寿年、卒年、得年、存年、亡年、殁年……在影视、文学和新闻里见过吧?它们均表示去世年岁的敬辞,但不可乱用,尤其讣告和新闻报道里,轻则尴尬,重则被骂,记者搞不好被骂丢饭碗,还有抑郁的。

汉字是伟大的,结合形声义三特性,符号的背后浓缩了华夏民族的文化风俗、社会形态、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诸多复杂因素,一个汉字可以隐藏五千年的华夏文史,比如”示”。


综述丨丧礼讣告之敬辞

孔子曰:不学礼,无以立。

天子死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丨礼记·曲理下

《仪礼》收录先秦”冠婚丧祭乡射朝聘”等各种礼仪;《礼记》记录”五礼”。《仪礼》和《礼记》都被列入”儒家十三经”。


“礼”乃修身之本,一个民族需要统一的礼仪文化和制度。文化可以多元,但核心民族文化需要统一性。统一的文化和民俗是社会发展的车轮,是民族的信仰,是团结的基石。儒家学者把生活中的礼仪文化归为五种,称”五礼”☞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

“凶礼”,关乎丧葬和灾难,为哀悼不幸之事而制定的礼仪制度。丧礼属于凶礼,而发讣(报丧)则属于丧礼下必不可少的环节。


“发讣”,特指以书面形式向亲友报丧,德高望重的社会名人逝世,则向公众发讣。讣告中写明逝者姓名、身份,去世原因、日期、地点、寿命。讣告非常庄重和讲究。

正式讣告大多百字以内,简明、庄重而严谨,内容、措辞、纸张和书写者都很讲究。白纸为长辈,黄纸为晚辈,不可乱玩个性,告纸一圈常有黑色边框,表庄重悼念。

“终年、享年、寿年、卒年”等措辞都属于讣告敬辞。敬辞关乎逝者年龄、身份、地位,甚至人物关系和社会贡献,不同的逝者所用敬辞不同,一旦搞出乌龙事件就会贻笑大方。袁隆平袁老爷子驾鹤西去,你用”终年”?


不同敬辞的区别

①享年丨尊敬措辞

享年,是众多敬辞里最为尊称的措辞,带有浓厚的情感色彩和真挚敬意。通常适用于对社会或地区做出贡献的人物,或者某领域德高望重,受人尊敬和爱戴的人物。这类人去世时用”享年”,以表达人们的尊敬和哀悼。通常来说,这类人往往为年长者。


袁隆平老爷子与世长辞,当然用”享年”,因为袁老受全世界尊敬。各大媒体和网友悼念时都用敬辞”享年”。情发乎于心也。

6 年前,当代著名作家陈忠实先生去世。陕西省作家协会发讣告称”享年 74 岁”。

今年五月,”人民艺术家”秦怡去世。上影集团发讣告称”秦怡同志享年 100 岁”。

今年四月,大众最喜爱的黄药师饰演者曾江过世,讣告称”享年”。曾老在影视圈德高望重,一位亲切的老爷子,承载几代人的美好记忆。媒体和网络报道喜欢用”享年”。

特殊情况,2020 年 9 月 28 日,湖南第一寿星田龙玉去世,”享年 127 岁”。全人类的寿星,寿星当尊也,当然用”享年”了。


②终年丨中性陈述

“终年”,意即”生命终结的年龄”,是最常用的逝世敬辞,常见于讣告和新闻报道。

“终年某岁”,表达一种客观陈述,它只陈述生命终结的年龄,属于中性色彩,谈不上掺杂主观感情成分,因此使用很宽泛。

无论名人或普通人逝世,”终年”一词基本适用,适用的年龄跨度比较大,不一定非是老年。比如,某某演员去世,”终年 43 岁”。


③卒年和亡年丨客观陈述

意思和”终年”差不多,均客观陈述”生命终结的年龄”,只说事,不带感情色彩。

小编觉得,”卒年”和”亡年”更有时代烙印,在过去年代,尤其文学里常见这两个措辞。当今常用”终年”一词,简单直白。


④得年、寿年、存年丨文雅措辞

这三个措辞都属于雅称,但也有区别,除了”寿年”,另外俩词在民间很少用到。

“寿年”,常用于高寿去世的老者,比如民间所谓的”喜丧”。人生一遭,子孙满堂,寿星驾鹤西去,人生完满,因此晚辈给老寿星发讣告喜欢用”寿年”。去年,俺老家村里一老人去世,讣告用”寿年”,老人仨儿子都 80 多了。

“得年”,意思是”享有高年”,但实际用法多有感慨和惋惜之意。宋朝王安石和周密笔下都曾叹息”某某不得年”。”得年”的深意或是”才得年多少岁”,习惯里不能用于长者。搁现在说,用于终年 50 岁以下较为妥当。比如,中国台湾歌手阿桑 2009 年去世,”才得年 34 岁”。

“存年”,其况味类似”得年”,但用法较少见,当然也不能用于老者,否则闹笑话。


⑤殁年丨死于非命

“殁年”,音读 mò,意思是”未及寿终而亡”,死于非命,属于非正常死亡。

“歹”,割肉裂骨也;”殳”,击打兵器也。殁则表示击打致死。殁是对”不幸早亡”的婉辞。《史记》有句”其身未殁,诸侯倍叛”。

尽管”殁而不朽”可用作自谦感叹,但”殁年”一词常用作贬义,与”英年早逝”相对。比如,某某被军法处死,”殁年多少岁”。


写在最后

自远古,人们就对生命的消逝赋予庄重的仪式感和文化寓意,并形成几千年的华夏礼乐文明,是对生命的敬畏,对逝者的追思。”死者为大,入土为安”,古今同然。

每个逝去的生命都让人唏嘘,只是在人类社会看来,每个生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产生不同的情感色彩和价值。有些人平凡如小草,却撑起民族的脊梁,就像牺牲的戍边战士和人民卫士,”年仅”两个字,最普通的措辞,却表达着人们最深的惋惜和敬意。


有些东西不能丢,又比如祭祀。祭祀分祖祭和时祭,前者是对先祖的孝敬和追思;后者是对天地的敬畏和酬谢。远古祭祀体现了华夏民族感恩不忘本的初心。逝者不问人间事,从此阴阳两相隔。丧葬礼俗的敬辞,则体现了对生命逝去的庄重仪式感。

谢小枣友邀答。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