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问题李逵母亲被虎吃,宋江听后,为何会大笑?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彩虹之南 R】的最佳回答:
“李逵定住眼,四下里看时,寻不见娘。走不得三十余步,只见草地上一段血迹。李逵见了,心里越疑惑。趁着那血迹寻将去。寻到一处大洞口,
只见两个小虎儿在那里舐一条人腿。李逵心里忖道:‘我从梁山泊归来,特为老娘来取他。千辛万苦背到这里,却把来与你吃了!
那鸟大虫拖着这条人腿,不是我娘的是谁的!’心头火起,赤黄须竖立起来,将手中朴刀挺起,来搠那两个小虎。”
李逵背母上山
李逵一片孝心,特地从梁山泊归家来取老母上山享福,哥哥李达知道弟弟落入了梁山贼窝,不同意他取走老母亲,
但李达知道弟弟的脾气,凭弟弟那块头,李达也干不赢弟弟,只得想办法搬救兵。李逵给哥哥留下了一锭五十两的银子,
偷偷地背着母亲寻一条小路出发了。等李达带着人来拦截时,母子二人已经不见了踪影。李逵背着母亲来到了沂岭,
李逵闹腾着要喝水
伏在李逵背上的老母说口渴了,闹着要喝水,可在这群山峻岭,要他到哪里去找水呢!母亲在李逵面前不依不饶,
像个小孩似的吵闹说:“我儿,端的渴杀我也!救我一救!”渴到要命的地步,李逵到了岭上只得放下母亲,去给他找水解渴。
幸运的是岭上还真有一条小溪,李逵喜出望外,先是自己叽里咕噜地喝上几口,然后又找了个香炉洗干净,盛了些水来给老母亲。
李逵给母取水
等他照原路返回岭上时,在石头上的娘却不见了,叫娘吃水也没有回应,老娘失踪得杳无音信,于是他开始疯狂地搜寻,
却发现了“小虫”在啃人腿的场景,此时李逵可以断定这些“大虫小虫子”母子四虎,干掉了他的老娘。气得李逵心肺都要炸裂了,
一气之下拿起朴刀,斩杀四虎,武松当年在景阳冈杀了一只虎就一夜成名,成了打虎英雄,李逵一下打杀了四只是什么概念呢?
李逵声名大振
虽然有两只是小虎,但是另外两只可是母虎呀!这杀虎的本事也是让李逵声名大振,加上自己也不低调,还大肆宣扬,
李逵曾大闹江州,本来就是个通缉犯,他在回去接老母亲的路上又杀了李鬼,因打虎之事,李鬼的老婆又见到了李逵,
一眼便戳穿了他的身份,杀夫之仇怎有不报之理。李鬼的老婆将李逵的真实身份告诉了曹太公,曹太公又上报给了县领导,
李逵被抓
李逵插翅难飞,不过幸好宋江早有安排,他派朱贵一路尾随李逵,就是怕他在路上出岔子,朱贵眼看李逵被抓,
他赶紧商量哥哥朱富,两人一合计便想出了用蒙汗药的对策,在官府将李逵押入县上的路上动手。负责押运的人是李云,
李云和朱富又有些旧交情,熟人就更容易下套了,李云被骗喝下蒙汗药李逵得救。李云被骗了还不打紧,最后还被朱富威逼利诱,上了梁山。
李云被下套
朱贵、李逵、朱富、李云,一起回到梁山,李逵向聚义厅的兄弟们讲述了这一路的事迹:
李逵拜了宋江,给还了两把板斧,诉说取娘至沂岭,被虎吃了,因此杀了四虎。又说假李逵剪径被杀一事,众人大笑。
晁、宋二人笑道:“被你杀了四个猛虎,今日山寨里又添得两个活虎,正宜作庆”。众多好汉大喜。便教杀羊宰马,做筵席庆贺。两个新到的头领,晁盖便叫去左边白胜上首坐定。
宋江开怀大笑
李逵死了老娘,整个梁山的聚义厅是欢笑一团,众人大笑,晁盖、宋江也笑,并且还大开 Praty,搞迎新庆祝,兄弟之间的义气呢?在哪里?
特别是宋江,李逵为宋江马首是瞻,对他言听计从、鞠躬尽瘁,是他的忠实粉丝。此时宋江也笑,这是不是伤了兄弟情义,也寒了兄弟的心?这笑得背后到底体现了宋江怎样的心境:
1.梁山新添两虎,青眼虎李云,笑面虎朱富。梁山注入新的力量,如虎添翼,宋江是发自内心的高兴。李逵若取母顺利,
笑面虎朱富
恐怕这两只“虎”也上不了梁山,岂不是损失两员大将。李逵母亲和这两个比起来又算得上什么鸟?一个想上山白吃白喝的老太太,
除了李逵之外,谁也不会欢迎吧!李逵的母亲被老虎吃掉,又在机缘巧合之下让李云和朱富上了山,这两种结果,宋江表示:“正合我意,岂能不高兴呼!”
2.宋江并未把李逵当作兄弟,而是把他当作比自己低一等的人,李逵不过是他的马仔而已。他的老母亲被老虎吃了,
宋江并未把李逵当作兄弟
他想怎么表现就怎么表现,不用顾忌李逵的内心感受,因为他没有把李逵放在同等的位置。在他的心里也根本就看不起李逵这等鲁莽的人。
3.老母被虎吃,李逵沦为了一颗心无牵挂的棋子。母亲是他心中唯一的念想和放不下,母亲的离去让他今后了无牵挂,
这对于宋江而言,当然是一件好事,因为李逵在他这里成了一颗完整的棋子,以后只属于宋江一人,而他也正好很需要一个这样的人,
李逵沦为了宋江的棋子
眼下李逵也是最合适的人选,宋江插队梁山,大部分人忠于老部长晁盖,宋江没有心腹,李逵又非常地崇拜及时雨宋公明,
宋江曾经对他出手阔绰,给李逵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于是李逵只认宋公明哥哥。宋江达成所愿,心中当然是暗自窃喜,只不过一下子高兴过了头,没有收住笑容。
4.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宋江第一个破例,接老父亲上山享福,虽然出发时只有他一个人,但最终却动用了梁山的半层火力,
宋江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才将父亲接上梁山,上梁山之后又是杀鸡宰羊大开 Party 庆祝。公孙胜对眼前场景触景生情,也想起了家中的老母亲,
于是他向晁盖和宋江请了探亲假,回蓟州看望老母亲,晁盖还特意为他设下了饯行宴。此时宋江发话了,让他何不带几个人,将老母亲取上山来侍奉。
公孙胜很聪明,他知道这并不是宋江的真心话,因为他这次离开梁山根本就没打算再回来。请探亲假不过是托词而已。
公孙胜回家探母
李逵这小子却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看到宋江接了父亲,还让公孙胜接母亲来梁山,他便觉得他也可以将母亲接上山来。
真是头脑简单四肢发达,体会不到大哥的心意。晁盖还算讲义气,李逵提出他的想法时,他是同意的,并且也做了周全的安排,
但晁盖的安排全部被宋江给否决了,人不让带,武器不让拿,酒不让喝,这三点从表面上看全是为了李逵好,
宋江安排李逵一人取母上山
但是第一点不让带人,实际上就是让李逵自己往坑里跳,公孙胜一个谨小慎微的人,宋江让他带人取母亲,李逵一个大老粗,
却一个人也不让带,李逵若带上几个小喽啰,他和母亲则可以顺利平安地到达梁山。可是宋江的真正心思是什么?
李逵的母亲如果被成功取上梁山,那么今后的梁山就是养老院,个个都不是石头缝里蹦出来的,都是爹娘养的,
李逵没有保护好母亲
包括一些小喽啰也好,其他的一些好汉也罢,都会合计着将父母取上梁山享福,那么宋江举张的招安事业还怎么继续?
所以宋江可以接父亲上山,并不到代表其他人也可以接父亲上山。因为所有的人都这么干,触及的是梁山领导的核心利益,
说什么不分等级,平分金银,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不过是一些哄骗人的话术。到头来是州官放火可以,百姓点灯不行。
写在最后
李逵母亲被虎吃,宋江听后,为何会大笑?其实这背后隐藏着一种不可告人的心思。宋江虽然在《水浒传》中是名声大振的及时雨,
对陷入困境的人会不留余力地出手相救,比如她对卖身葬父的阎婆惜不仅大方地施舍银子,她居无定所,无处落脚,
还收了她做外室,给了她一份安稳而又有保障的生活。承诺给卖汤药(药茶)的王公一具棺材,李逵死心塌地跟随他,
宋江帮助阎婆惜
也是其在陷入经济窘迫的处境时,宋江对他慷慨解囊。其实宋江“及时雨”的名气,就是用金钱砸出来的,以金钱惠及他人,收买人心,高尚不到哪里去。
反正我对宋江的印象真的是很差,自从看了“镇三山大闹青州道,霹雳火夜走瓦砾场”这一章时,他“及时雨”的形象就在我心里毁得体无完肤。
为了拉秦明入伙,冒充秦明名号,坏老百姓房屋、杀害良民,还结果了秦明一家老小。搞得秦明家破人亡,有国难投,真是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霹雳火秦明
伤害无辜百姓,伤人妻儿性命,这就是宋江,为达自己的目的视生命如草芥。简直就是一个自私自利的小人做派。
对李逵接母入山一事也是如此,第一他根本就不希望李母进入梁山,一旦开了这个先例,梁山的经济就会多出一笔大数目的开支。
李某的母亲可以上山,那张某、王某、秦某……这些人的母亲都可以上山,经济上要受到影响不说,梁山的发展也会受到严重的滞后。
宋江不希望李逵母亲上山
李逵之母上梁山,往大了说,影响到了整个梁山,更影响了宋江的招安大计。往小了说,李逵只要有母亲在,他就无法全心全意地为宋江服务,
宋江安排一个大老粗去接母亲,实际上这就是一个陷阱,在古代山林地带,老虎常有出没,经历过群山峻岭时,那是十分危险,
宋江的心思细思极恐,李逵母亲被虎吃掉正是符合了他的心意,并且因为李逵一事,梁山又另新增了两“只虎”,
李逵分量不重
这对于梁山来说当然是喜事一件,而李逵在梁山分量也不过如此,大家高兴可以全然不顾忌他的感受,他的母亲干宋某人何事。
如此说来宋江真是梁山之上最腹黑的一种存在,并且他这种腹黑一直是藏在暗处,秦明之事,李逵之事真是将宋江为人阴暗的一面展现得淋漓尽致。
我是彩虹之南 R,感谢您的阅读!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2】、来自网友【绿野萍踪 01】的最佳回答:
提问者一定是没有读过《水浒传》,而且,深受“水浒阴谋论”影响,不顾文本黑宋江。原著中,李逵讲述下山探母经历后,难道只有宋江大笑吗?即便是宋江大笑,是笑李逵母亲被老虎吃掉吗?
黑宋江是大部分读者读《水浒传》的主流观点,但不顾文本,甚至篡改文本,那就是自我露怯了。那么,李逵讲下山经历时,宋江为何大笑,施耐庵是借此“黑宋江”吗?
梁山好汉一齐大笑,他们笑什么?
《水浒传》第四十四回“锦豹子小径逢戴宗,病关索长街遇石秀”中写道,李逵探母回到梁山,拜了宋江,给还了两把板斧,李逵便诉说取娘至沂岭,被虎吃了,因此杀了四虎。此时,谁都没有笑
接着,李逵又说假李逵剪径被杀一事。这个时候:“众人大笑”。众人笑罢,“晁、宋二人笑道:‘被你杀了四个猛虎,今日 山寨里又添得两个活虎,正宜作庆’。”
梁山好汉听完李逵的故事,一齐大笑,他们笑的是什么?众人所笑,不是因为李逵的母亲被老虎吃了,而是笑黑旋风遇到了假李逵。想想这个情节,也确实好笑,李逵下山前,宋江担心他识别度太高,便收了那对在江州砍杀的板斧,黑旋风只得带着一把朴刀和一把腰刀下山。反倒是李鬼举着双斧拦路抢劫,以板斧为身份识别符码,到底谁才是真正的黑旋风呢?
李逵在书中豪爽粗鲁,经常说一些看似不着调的话,讲述遇李鬼的故事,确实也是很好笑。梁山好汉因此大笑,十分符合书中的文本逻辑,没有必要以这个情节搞双标,别人被逗笑,宋江便笑不得?
众人大笑,晁盖也笑,难道晁天王也是个黑天王,笑李逵的母亲被老虎吃了?所以,说李逵母亲被老虎吃了,宋江听后大笑,就是不顾文本的瞎说了——亲恕我直言,即便不是瞎说,也是双标,众人大笑没事,晁盖笑也没事,唯独宋江笑不得,哪有这样读书的?
晁盖、宋江笑得比众人高明,其他梁山好汉笑便笑了,晁宋二头领却为山寨新添了两条好汉,心里高兴而笑。所以,“便教杀羊宰马,做筵席庆贺两个新到头领”。难道,宋江笑得不对吗?
李逵杀李鬼,梁山好汉为何大笑?
黑旋风李逵经常下山,也经常带着板斧到处瞎闯,比如,跟随吴用到沧州赚朱仝上梁山,就用板斧砍杀了知府的小衙内。陪同戴宗到蓟州寻找公孙胜,也是以板斧劈杀了罗真人。李逵也有两次没带板斧下山,与吴用去大名府计赚玉麒麟是一次,还有一次就是这个题目涉及到的李逵探母。
去大名府扮做哑童,肯定是不能带板斧的,但下山探母,宋江为何要没收了李逵的板斧呢?其原因就是要写李逵遇李鬼,让晁盖、宋江等梁山好汉大笑一回。
斧,本义是家长的工具或者刑具,在古代也是权柄,即军权和国家统治权的象征。与“斧”相近的一个汉字,就是“我”,这个字的甲骨文和金文就是“斧”的象形。孔子有一个弟子名叫“宰我(予)”,这个名字不是自杀的意思,而是主宰权柄、掌握刑罚之意。《周易·蒙》所讲的“匪我求蒙童,蒙童求我”,意思是:不是刑罚针对未开蒙的儿童,而是儿童未经启蒙会触犯刑罚。
宋江收了板斧,不但收了李逵的权柄,还收了他之“本我”。因此,李逵就遇到了李鬼。李鬼是假李逵,其手中的板斧也就形同虚设,不具备任何刑罚权威了。
这样讲,是不是很玄乎呢?其实,李逵在《水浒传》中寓意非常深刻,他的绰号不仅仅是黑旋风,李小二、李铁牛,甚至牛二都是天杀星李逵。这几个“绰号”,其实都是指的唐太宗李世民。李世民是皇帝,难道不是手握权柄的“李魁”吗?
真李逵杀了假李逵,等于是杀了一个与梁山好汉争夺权柄之人。假如李鬼武功高强,反杀了李逵,江湖上就会有这样一个手持双斧的黑旋风,岂不是象征梁山权柄旁落吗?所以,李逵杀了李鬼,梁山好汉便开心大笑,大皇帝晁盖、小皇帝宋江(李逵语)更是开怀大笑,大摆筵席庆贺。
这样讲,是不是《水浒传》中所写,会不会也是不顾文本的瞎说呢?
李逵的板斧是“木反斧”,杀四虎是杀四佛
江州故事中,戴宗在介绍李逵时,说他小名叫做铁牛。我从《史记·天官书》中解读出,《水浒传》中的“铁”是“天”的另写,所以,“铁牛”就是天牛,意思是升了天的牛。
《水浒传》中,多以生肖暗喻历史人物,而且,基本上隐喻的是皇帝。比如,雪花大蛇,影射的是生于蛇年大雪节的朱允炆,狗,则是宋徽宗的生肖,宋太祖、宋太宗兄弟都是属猪的,郑屠杀猪卖猪肉,寓意宋徽宗与金国签订宋金海上之盟是出卖祖业。
牛,在《水浒传》中隐藏了三个属牛的皇帝或者国主,分别是唐太宗李世民、后周恭帝柴宗训,以及辽国萧太后。李逵绰号之一是李铁牛,在家中排行老二,是李小二,正是暗喻的李世民。
李逵为何暗喻李世民呢?第一回书正文开篇写的是“嘉祐三年三月初三五更三点”,隐藏了玄武大帝的诞辰“三月初三”。在这个写得十分准确的时间节点上,宋仁宗驾坐唐朝大明宫紫宸殿,召集群臣商议祈禳瘟疫之事。而这回书的回前诗,恰是引用了唐代王维《和贾舍人大明宫早朝之作》。《水浒传》在北宋兴亡历史中,暗藏了明朝的靖难之役。施耐庵认为,靖难之役就是明朝的“玄武门之变”。
这个隐喻,又出现在九天玄女庙中,是九天玄女赐给宋江的三杯仙酒,三枚仙枣和三卷天书,以及天书的尺寸。故而,李逵是因为宋江从九天玄女庙出来之后,紧接着公孙胜下山的,这两件事同样是在暗写靖难之役。
玄武门之变是“天策上将”射杀了太子李建成,《水浒传》中则暗藏靖难之役中,明朝的“天策上将”从玄武方向而来,射杀了建文帝。这个极深的隐喻,主要暗写在“三打祝家庄”的故事之中。三打祝家庄,实则“三打朱家庄”,是因为时迁偷报晓公鸡引发的。回到第一回回前诗,那句“绛帻鸡人报晓筹”,岂不就是暗藏了“大明宫”,也就是明朝南京皇城附近的“鸡鸣寺”?
李逵遇李鬼之后,便在沂岭杀了四只白额吊睛虎。杀虎前后,李逵都去了泗州大圣祠。泗州大圣,原本是观世音菩萨,但在《水浒传》中却是暗指的朱元璋。杀四虎,其实是杀“四佛”,朱元璋祖籍是泗州盱眙人,在家中排行第四,又曾经出家皇觉寺。因而,李逵杀四虎,意味着朱棣造反。
梁山好汉其实都是禁军。《史记·天官书》中说:“紫宫左三星曰天枪,右五星曰天棓”。紫宫,就是紫微宫,对应下界就是紫禁城,是皇帝之所在。天枪,在《水浒传》中是铁枪。天棓,则是铁棒,铁棒栾廷玉对应的是天棓星。因此,“枪棒”就是拱卫紫禁城的,梁山好汉都喜爱枪棒,梁山好汉也是由禁军教头引出来的。所以,梁山好汉都是禁军。
李逵的板斧,拆开来就是“木反斧”。木,在书中指的是朱棣这代木字辈的朱家二代。因而,李逵杀四虎,意味着燕王奉天靖难,夺取了朱洪武交到建文帝手中的权柄。
梁山好汉谋反成功,“晁盖哥哥便做了大皇帝,宋 江哥哥便做了小皇帝”,岂不因此而大笑?
斧劈罗真人,隐喻太宗谋反
为进一步佐证上面所说的隐喻,我在题外再讲一段李逵的故事,也就是李逵随戴宗下山,前往蓟州九宫县二仙山寻找公孙胜,在紫虚观斧劈罗真人这件事。
因为是题外的话,我简要地说几句。
戴宗是神行太保,“神行太保戴宗”这五个字中,暗藏了“太宗”。这个笔法在《水浒传》中多次用到,比如“白衣秀士王伦”暗藏了一个“皇”字,“操刀鬼曹正”则又隐藏了“曹操”,等等。
李逵与戴宗在一起,他又是李小二,这段故事中,李逵也是“太宗”。因此,“斧劈罗真人”便隐喻了“烛影斧声”。从书中的描述来看,施耐庵简直就是重现了北宋宫廷中这段迷案的情景。
罗真人在书中是继张天师虚靖先生之后,掌握五雷天罡正法之人。雷,就是霹雳,也就是书中的霹雳大仙。霹雳大仙是“太祖武德皇帝”,这个虚构的绰号,其实是赵匡胤、朱元璋谥号的提炼合成。“开篇引首”中描写霹雳大仙降世的那段文字,也是出自《宋史·太祖本纪》和《明实录·太祖高皇帝实录》。施耐庵一笔写了两个霹雳大仙,李逵斧劈罗真人,不仅影射的是“烛影斧声”,还暗喻了朱棣奉天靖难,夺了朱洪武的皇统。
《明实录·太宗文皇帝实录》中,朱棣就是“太宗文皇帝”,与李世民的谥号几乎如出一辙。
这些隐喻,其实早就暗藏在《水浒传》“开篇引首”之中,施耐庵写北宋皇位传承时,故意遗漏了宋真宗,把“金匮之盟”、“烛影斧声”,以及朱洪武因“孙立”而导致的靖难之役奇妙地隐伏在几句话中,以此引领全书。故而,“开篇引首”的结尾这样写道:
不因此事,如何教三十六员天罡,下临凡世,七十二座地煞,降在人间。哄动宋国乾坤,闹遍赵家社稷。
因而,“水浒寨中屯节侠,梁山泊内聚英雄”,就是要造皇帝的反,《水浒传》写的全部是造反皇帝,哪里有什么投降招安的事?施耐庵却是写了“黑宋江”,其实却是“黑皇帝”。李逵也是隐喻的皇帝,他当然就是“黑旋风”了。
施耐庵确实要借“黑宋江”来拉黑所有的神仙皇帝,以反对皇权制度。但是,却不是题目以及诸如此类的“水浒阴谋论”那样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