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问题外地人都怎么评价山东人?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三三 1750】的最佳回答:
我是天津人,嫁给了山东潍坊人。我们现在住在天津,一年能回山东一两回。我对山东人的印象有以下 3 点:
热情似火
每次回婆婆家,我都有被宠上天的感觉。家里什么也不让你干,早晨一起床,就有现成的热乎乎的肉火烧、豆腐脑、烧饼油条、小凉菜。
潍坊的早点品类繁多,我们回去的几天里,每天的早点都变换花样,唯独肉火烧雷打不动。
潍坊的肉火烧,据说城隍庙的最好吃,无奈离家太远,婆婆跑遍了离家较近的所有肉火烧铺子,挑出一家跟老城隍庙味道最接近的买来给我们吃。
我们回山东的几天里,几乎不在家里吃正餐,午饭和晚饭朋友们轮流请客都包了。老公和公公婆婆的朋友都特别热情,一见面就叫我的名字,有几个特别相熟的长辈还会叫我的小名儿,那感觉就像是回娘家一样。
山东话乍一听都差不多,但仔细分辨还是有些许不同。潍坊人讲话末了爱加个“哈”,尤其大姨们跟你说话,这个“哈”字尾调上扬,听上去特别亲切。
我们刚结婚的头两年,小区里头一个人也不认识,第一年过年,公婆来天津过的,他们来了以后没两天楼上楼下的就都熟了。结婚第二年,我们的宝宝出生了,公婆过来帮着看孩子,恨不得全小区的人都认识他俩,偶尔,我带孩子去楼下小花园玩,好多不认识的人都问我:诶?你们爷爷奶奶呢?
为人实在
山东人自古以豪爽著称,梁山一百单八好汉,他们杀富济贫、行侠仗义、路见不平一声吼!
如今的山东人,给我的印象仍以豪爽实在的居多。我老公一家人就很实在,特别是我公婆,遇见别人有困难,实心实意地帮忙,从来也不想值不值得。
孩子上小学后,我们在学校附近买了一套房子,公公婆婆也搬了过来,帮着接送孩子。他俩也都爱好文艺,参加了老年大学的合唱团和舞蹈团,他们在天津认识的朋友更多了,其中有不少老年大学的朋友。
有一个冬天,天气特别冷,婆婆病了,发烧。我下了班买了药送过去,一问,原来是婆婆去帮老年大学的一个阿姨擦玻璃,那个阿姨是空巢老人,快过年了,她看阿姨一个人擦玻璃就过去帮忙,结果自己冻病了。
像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否则,若不是他们这么实实在在,坦诚待人,就算山东人再热情似火,也不可能短短几年在天津认识这么多朋友。
山东的东西便宜,量大实在也是出了名的。上大学的时候,我就听宿舍人说过,她在山东潍坊吃过一碗面,好大一碗,才七块钱!那面是鸡汤面,面条很粗,里面有肉丸、有鸡丝、有蛋皮丝、还有一些黄瓜、胡萝卜丝,好吃得不得了!
后来我到了潍坊才知道,那种面潍坊人叫“和(huò)乐(luò)”,粗粗的面条是用机器挤压出来的,非常有嚼劲,汤也是真鸡汤,汤里的肉丸、鸡丝、菜码也如室友所讲,真是实实在在的一大碗!
讲究面子
山东人是典型的北方人的性格,其中还有一点,就是好面子!
我结婚是在婆婆家办的婚礼,我父母也去了潍坊。公公听说我爸特别能喝酒,就把他那些哥们儿提前叫到家,商量着怎么在酒席上陪好亲家,最重要的,都说咱山东人能喝,不能失了咱山东人的面子!
研究半天,推选了我公公的发小——小徐叔叔,他的酒量算大的,为保险起见,又选定了一个备选陪酒的,我老公的姑父,酒量也还不错。
婚礼酒席上,小徐叔叔开始还能应对自如,很快便败下阵来,于是备选的姑父便顶了上去,很快姑父也喝多了,回家睡觉去了。
潍坊的婚宴酒席是全天的,为了照顾白天上班有事儿的朋友,晚上还有晚宴。到了晚上,在家睡了一觉休息得差不多的姑父又来了,撸起袖子继续再陪。
我爸爸的酒量很大,年轻的时候,他和我二舅中午一人两瓶白酒,又加了不知道多少啤酒才喝倒,寻常的量他都不怎么醉。
姑父来了,我妈就劝了:“大家的心意我们都心领了,我家这个老头子是个酒桶子,你们喝不过他的,今天是大喜的日子,咱们就多吃点菜吧。”
这陪酒的活儿才算结束,后来,众人纷纷感叹,天津人的酒量怎么这么大啊?咱们山东人的面子终究还是没有保住!
【2】、来自网友【帮兄聊社保】的最佳回答:
对于山东人说句老实话,我很少接触,但是也有一次到山东出差的经历,对山东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总体上山东人热情大方,豪爽而有礼貌,不愧为礼仪之邦这个称号。以前没有微信的时候,有几个山东的 QQ 好友,无论是他们的谈吐,见识、对人处事的态度都让我记忆犹新。
我第一次去山东是在 2001 年的冬天,那时我是从重庆坐飞机,到了济南机场,下飞机以后,是当时我们在山东的公司的车子来机场接我们,目的地是淄博市的淄川区。由于是冬天,对于从重庆第一次去山东感觉气候太冷,几乎没有机会出门,除了工作以外就是吃饭,在宾馆,对于淄川区什么样,当地人们生活习惯、风土人情等如何,没有太多的印象,接触比较多的就是当地山东的朋友和饭店服务员。但由于我这个人不善于交际,也没有太多的交流,但是看见他们工作的尽头,服务的水准,还是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没有去山东之前,很多朋友告诉我,山东人喝酒很厉害,这次去了要准备好大醉几回的思想准备。但正好我的酒量是比较差的,二两酒下去非醉不可。但到了山东以后,由于我们的合作方是当地供销社的领导。在 2001 年那个时候,各地喝酒的习惯都是没有怎么改变的,山东也不例外。当晚,淄川区供销社的主要领导为我接风,我想今晚可能是不醉不归了。到了酒店以后,在当地同事的陪同下,进入酒店包间,山东人对宾客入座的安排比较讲究,我被推到了主宾位。酒席开始,主人开始发话了,按照山东的习惯,入座以后都要先干三杯,而且他们都不是用酒杯喝酒,而是用小碗一样的杯子喝酒。看到这阵势我已经心虚了。
但是令我我没有想到的,第一杯酒倒满以后,主陪发话了,说之前对我的情况已经了解,不胜酒力,所以建议我用小酒杯,以一杯为限他们喝一碗,我喝一口,表示一下意思就行了。听到这话,我心中包袱彻底放开,这是我对山东人豪放性格的第一次体验。就这样他们用大碗喝,我用小杯喝,他们喝一碗,我喝一口,我也最终还是感觉受不了,下桌时已是满脸通红,处于似醉非醉的境地。几个山东大汉看到我这样,在以后的几天就不要我再喝酒了,他们喝酒我喝豆浆。而山东的豆浆和豆腐,也是比较好吃的,每天饭菜之中都有我比较喜欢吃的豆腐干和豆浆。
俗话说,酒品看人品,从喝酒过程中,我看到了山东的人热情大方和豪放,同时也看出他们在豪放之中不乏细心周到和个性化的服务,山东人的待客之道中,既体现热情、好客、周到和与时俱进,在客人到达之前就将客人的情况,包括喝酒的情况了解的一清二楚,制定个性化的接待方案。所以我这次山东之行,虽然只有短短的三天时间,但是从下飞机到上飞机,在这个过程中,山东人表现出的细节,让我终身难忘,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了十多年,但是我对这段经历仍然记忆犹新,历历在目。
短暂的经历让我记住了山东,记住了山东人,山东人好样的,山东人真的很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