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启功先生为什么说临摹好一个字帖,并不是临摹一切字帖的基础?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3-31 07:42:39 4次浏览

关于问题启功先生为什么说临摹好一个字帖,并不是临摹一切字帖的基础?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神韵轩书法课堂】的最佳回答:

启功先生说:”初学者须先达到形似之后逐步掌握书家书体特点,掌握规律,每个笔画的轻重长短、结构疏密的比例与字帖一致。″

临摹好一字帖,并不是临摹好一切字帖的基础,启功先生说的正确。不同书体,不同风格,不同字帖,所用的书写技法和结构特征不尽相同。现举例分析说明:

一,《睡虎地秦简》:

是秦始皇公元前 27 年之物,隶书墨迹本,用笔杂有篆书笔意,改篆书又长又曲的笔画为又短又直笔画,己有初步隶书特征。此帖圆笔中锋,顶锋入笔,注意点画衔接。

二,《乙瑛碑》:

汉隶碑刻,建于山东曲阜孔庙。如横画有方起方收笔,圆起圆收笔。起笔头方尾部如燕尾,和蚕头燕尾横这几种笔法。结构平正而飞动。主笔伸展。

三,《叶慧明》碑:

属唐代隶书,唐开元五年(717 年)立,工稳庄严,骨力劲俏。

四,伊秉绶隶书:

清代隶书,平直用笔,起笔取逆势,长横顺势波出,短横稍顿即收。

【2】、来自网友【文藻巧翁】的最佳回答:

各位书法爱好者说的都很对。启功先生是当代的书法家,在书法界享有一席之地。

对于临帖,我认为首先是学字的目的是什么?一,学学毛笔字而已,那就是另论;二,如果要学习书法,那就应听听启功先生建议。书法是非常严格的,须循规蹈矩,不能走样。过去上学,儿童时代要学描红,然后才可写大仿,随后仿帖。一步步非常严格。慢慢的脱帖、背帖,逐步练习,开始眼高手低,逐渐成熟。这个过程,很艰苦。

我由于工作需要,经常用毛笔写字,剧团演出,每天都要写许多海报(到市内广告牌上张贴)、写水牌(每天演出的剧目)。有一天,市艺校校长(青岛很有影响的书法家)张书年(字墨卿)对我说:字好看,但一看就知道你临帖基础沒打好。我立即想起上学写大仿时,老师说:走还没学会就想学跑!所以说启功先生对如何写仿临帖的要求是非常正确的。

仿帖要专一认真不走样。我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有个朋友叫冯国荣(后调市文联),他临郭沫若先生的体,年复一年,临的维妙维俏,他把临的字寄给郭先生,郭沫若给他回信大加赞赏鼓励,还送了他一幅字。临帖是学书法很重要的一环,孜孜不倦。

再是山东省委书记舒同,他的行书自成一体,被称为“舒同体”。山东的《大众日报》、《《青岛日报》……山东报纸报头都用舒同体。机关干部,学生兴写钢笔的舒同行书。但,近代自称一体的却很少。

所以大凡学书法的人对写帖是必经之路,要循规蹈矩,才会有收效,千万别想自成一体,这门槛是鲤鱼跳龙门。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