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有闰正月吗?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3-21 05:58:52 3次浏览

关于问题有闰正月吗?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一老沈一】的最佳回答:

有“闰正月”吗?

如果懂得了“置闰”的道理,就知道一定会有。

当然,从现在的“农历”历法来说,“闰正月”比较少,但原来曾经很不少。

世界多数国家通用的“公历”,也有“置闰”。

然而,因其是纯“阳历”,完全按照太阳回归年长度制定历法,所以,一回归年是 365 日 5 小时 48 分 46 秒,折合为 365.2422 日。那么,每年 365 天所余的 0.2422 日,累积 4 年,基本为 1 日,这一天就加在 4 年一度的 2 月末,这一年就 366 天。

中国的“农历”,是“阴阳合历”,即以太阳的一个回归年为“年”,以月亮的一个“朔望周期”为“月”,一年有十二个月。

于是,问题就来了。

“朔望月”的平均周期是 29.5306 日。一年十二个月,六大六小,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满打满算为 354 日,比一个太阳回归年少 11.2422 日。

从甲骨卜辞看,殷商的人们,已经懂得“置闰”,一般置于年末,称为“十三月”。但有时候,也忘了“置闰”,或者“置闰”之后,仍有“余差”,因此当时亦有一年中两次“置闰”的情况。

一直到春秋战国时期,古人实行了“四分历”,逐渐摸索出了“置闰”的规律,即“十九年七闰”,具体应用于历法,可以追溯到公元前 427 年。

中国的第一部“全国性历法”,是汉武帝颁行的《太初历》。这个历法,其实存在不小问题。当时的司马迁就很看不上,《史记·历书》中,他著有一个《历术甲子篇》,以七十六年为“一蔀”作为一个周期,二十蔀为“一纪”合 1520 年,三纪 4560 年为“一元”。所谓“纪元”即由此而来。

司马迁《历术甲子篇》,关于“置闰”,坚持了几个原则——一是十九年七闰;二是无“中气”的月份之后“置闰”。

“中气”,就是“二十四节气”中排偶数的“节气”。

之后的各代历法,基本遵循了上述原则。

司马迁从“太初元年”,也就是公元前 104 年“甲子”算起,在之后的的七十六年中,即有三次“闰正月”,为第十七年、第三十六年、第七十四年。

(司马迁《历术甲子篇》中的“闰正月”)

如果照此计算,大约每隔二三十年,就会有一次“闰正月”。

不过,事实上并非如此。

这是因为——

第一,“十九年七闰”的“置闰”法,还不够精确。

第二,司马迁当时关于“二十四节气”的确定,采用的是“平气法”而非“定气法”。

后来南朝的祖冲之,制定了《大明历》,将春秋战国时期“四分历”的“朔望月”长度 29 又 499/940 日,精确到 29 又 2090/3939 日,同时,也将“十九年七闰”精确到 391 年 144 闰。这就使“闰正月”相应减少了。

现在,仍然以“十九年七闰”来解释农历的“置闰”,是不准确的。

至唐代,僧一行改进了刘焯的计算方法,在《大衍历》中采用了“定气法”。

“平气法”,是将太阳一年的运行轨道平均分配而确定“二十四节气”的日期时刻。刘焯和僧一行发现,太阳一年中的运行速度是不一样的,因此只根据太阳直射的位置而非均分时间来确定“二十四节气”。

《大衍历》对后来中国的历法,影响深远,包括现在使用的《时宪历》,皆未离开其创立的基础。

“定气法”发现,“春分”至“秋分”之间太阳的运行需要 186 天;而“秋分”至“春分”之间太阳运行只需要 179 天。因此,“秋分”至“春分”之间,天数少,“节气”之间相距的日子短,如是便不宜“置闰”。

鉴于此原因,唐代之后,特别是沈括“新术”和郭守敬的《授时历》之后,“秋分”至“春分”之间,“置闰”就大大减少了,“闰正月”也就大大减少了。

可是,“朔望月”与回归年之间的每年 11 日的“岁余”是客观存在的,而且每年累加,赶来赶去,仍然会有农历正月没有“中气”的年份,那就只能靠“闰正月”的“置闰”来解决了。

公历 2262 年“闰正月”就是如此。

【2】、来自网友【苦寒而香】的最佳回答:

有闰正月的,从公元前 88 年第一次闰正月到公元 1640 年历时 1728 年,共闰正月 52 个,约每 33.23 年闰一次正月。共 51 个间隔,最短间隔 98 个月,最长间隔 1174 个月。(接近于 234 的倍数)。间隔最多的是 234 个月,有 22 次;其次是 469 个月,有 10 次(约是 234 的 2 倍)占总间隔的 80%。间隔时间最多的是 18-19 年,最长的是 95 年,最短的是八年。从 1640 年至今 2022 年,历时 382 年,未见过闰正月。而下一次闰正月要到 2262 年,壬寅年。

下面图表格是整理的闰正月的年份表,农历是我国的传统历法,所采取的传统农历是一种以阴历为基础,同时又融合阳历成分而形成的历法,即为阴阳合历。阳历是以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圈为一回归年而制定的。阴历则以月亮的阴晴圆缺变化而制定,根据月相确定日期和月份。一个阴历朔望月平均为 29.5306 天,12 个朔望月为 354 天或 355 天,与阳历回归年(约 365.25 天)相差 11 天左右,3 年累计的时间差距会超过一个月。因加入了阳历成分,故农历是兼顾太阳、月亮与地球关系的一种历法,由于纯阴历不考虑地球绕太阳的运行,因而使得四季的变化在阴历上就没有固定的时间,不能反映季节。与阳历年固定在 365 天或 366 天不同的是,阴历年相比阳历年在天数上有时会相差一个月;为了协调阴历年与阳历年之间的天数,于是农历便通过“置闰法”进行调整使两者年总天数相适应。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