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找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去乡下租房抱团养老,大家怎么看呢?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3-29 20:29:42 3次浏览

关于问题找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去乡下租房抱团养老,大家怎么看呢?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坐看云起于此时】的最佳回答:

1、我老妈妈退休有三十年了,去年走的;我大姐退休有五、六年了,现在和姐夫守着外甥女过在;我二姐退休才三年多吧,也是在守着尚未退休的姐夫,在苦练剑术、太极、杨氏锦缎拳的;老妈是我们老家县城的老人了,生活了大半辈子了,熟人多呀,老姐妹几个不约而同地集结在一起遛弯、上课、谈天说地、家长里短都有过的;后来生活有点不能自理了,断断续续去养老院过了一年多、两年的样子,里面很多也是她的姐妹们的,大家都是熟人的,其实,跟抱团养老又有什么区别呢?两个姐姐,也有过这种念头的,大姐吧,一退休就上了老年大学,二姐是十来个同事约着一起退休进的武术队;不都是抱团吗?

2、题主的意思是要有一起去乡下租房的,其实呀,别说租房了,我一同学,中科院的准院士了,经济条件好,恩施大峡谷、三亚海滩边各买了一套房子的;避暑到恩施,暖冬到三亚,也都是约着其岳父母、伯父母几家的老人一起去的;不是比租房抱团养老更吸引人的吗?也许有人会说,咱们是工薪阶层,没那条件,就点退休工资,也不想麻烦子女的,就哥几个、姐几个搭伙,一起去乡下租房、抱团养老,比较实惠;其实,这种养老方式现实中早已有之了;我儿媳妇老家的金牛楚国古都遗址边上,有个老板,叫做唐金华的,就呼啦啦圈了几千亩地,山水宜人呀,配套的医养结合的医院也修好了,开张了,武汉周边的大城市好多老人都去过上题主说的那种生活了;

3、但是吧,如同我老母亲致死都觉得养老院是子女抛弃她,如我两位老姐都舍不得孩子、丈夫,如我那同学的父母岳父母伯父母还是不习惯不是同一个窝的人生活在一起一样的,古镇金牛古都养老院这批省城来的、几百数千人的抱团养老队伍,在乡下住了不到半年,走了三分之一,再到一年全部走光了;为什么呢?人呀,都是感情动物的,父母子女之间永远都是扯不断、理还乱的勾连着的,打断了骨头连着筋的,你要让父母彻底不理不睬孩子们,让孩子们彻底不去看望父母们,无论如何都是办不到的,那么,如其藕断丝连的、若即若离的,还不如粘合在一起,就是互相都看不顺眼、就是整天磕磕碰碰的,也是“家鸡打得团团转、野鸡打得满天飞的”也像国与国之间一样的,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那些信誓旦旦要抱团下乡养老的人呀,还是舍不得孩子、孙子、外孙子的。

【2】、来自网友【细批流年】的最佳回答:

在日本有七位这样的单身女性,她们的年龄从 71 岁—83 岁,买了公寓一起养老。发起人是村田幸子,78 岁。

我们都知道,日本是世界上老龄化最严重的国家,因为在日本经常发生,65 岁以上独居老人 si 在家里,过很长时间才被发现的事情。

据说在日本大阪这样的地方,出现这样的情况,少的 7 天被发现,多的到 21 天。

所以,她们成立养老姐妹团的初衷就是“避免孤独地去世”,不想以后成为一堆白骨才被人知道。

这让我想起在豆瓣,出现了以 90 后组成,讨论 si 后如何收 shi 的社群。现在的年轻人,抱着不结婚的目的,已经开始考虑这个看似久远的人生命题了。

“不提供护理帮助”,也是她们成立姐妹团体之初提出来的,目的就是不给彼此添麻烦,这样不会出现相互埋怨。

她们在成立“养老姐妹团”的开始,提出了五个加入的要求。

一.单身。

二.具有一定的经济能力。

三.生活自理能力强,心态年轻。

四.性格开朗,容易相处。

五.认同同居养老理念。

这是日本推出的一部纪录片,名字是《七位一起生活的单身女人》。她们在成立这个团体之初,是清醒的,也是睿智的。

首先她们寻找未来一起生活的伙伴,最基础的就是志同道合。大家都是单身,避免了很多家庭因素的打扰。相互照应,又互相独立,各自的单身公寓,里面有呼叫系统,又有大家一起的公共空间和旅行计划。

她们都有自己独立的事业,多数人还在继续工作,发起人村田幸子是一名播音员,里面还有心理学家,以及经营五家养老机构的董事长等。

年龄最大的一位,因为癌症住进了护理院。不相互照顾,看似无情,其实是非常明智的,久病床前都无孝子,何况大家没有什么特殊的关系。她们应该是,对自己失能失智等风险都做了很好的安排。

这算是一种借鉴,让养老有了越来越多的可能性。

未来单身的老人会越来越多,就算有子女的也是独生的,未来的养老需要我们自己做更多的准备。

对于这个问题提出的建议,里面的两个点,我是充满兴趣的,一是乡村,二是抱团。但是,想找几个志同道合的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日本这七位女性的故事,倒是给了我们很多的参考。可现实中,还是有很多制约因素的,我们没有人家养老行业发展得那么成熟。生活中家庭的羁绊太多,因为养老,一起生活,是一件很久的事情,不是一拍脑门几个人兴奋的走在一起,没过多久,又恼怒的分开了。

我看过新闻中,一些抱团养老的案例,基本是以失败告终。大部分原因,都是真正生活在一起,因为各种生活理念、习惯的不同,爆发了各种矛盾。

想一想,和自己的父母或者子女,都是磨合了半辈子的人,住在一起久了,还矛盾不断呢!何况一群生活的陌生人,朋友都是社交层面的人。

如果是我,会不会选择这种养老方式呢?如果碰到合适的人,我是很乐意用这种方式养老。但是,前提是我们可能需要做好以下准备。

一,单身是基本条件,喜爱田园,喜爱大自然,一定具备共同的爱好和兴趣。比如书法、绘画、阅读等,兴趣可以凝聚人心,修行自我,八卦多数是制造垃圾情绪的。

二,人数和场所很重要。人数不宜太多,3、4 人最好,这个场所能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立性和隐私性。

同时还有一个开放的,公共厨房,容得下每个人做饭的容器。

还有一个公共空间,放得下一张大的桌子,大家可以一起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也可以一起喝茶聊天。

室外的空间对大家也很重要,大家根据需要,可以一起合作,也可以划分区域。喜欢种花的种花,喜欢种菜的种菜,喜欢养鸡的就养鸡。

三,可能是最重要的,就是这一切的地基,那就是“先小人后君子”,这样一句俗语。也是发展成现在很多地方最实际的应用。比如公司单位的规章制度,比如婚前的财产约定……

把一切有可能发生的矛盾预估出来,毕竟有了很多的前车之鉴。做好评估,做好约束,制定制度和方法。

毕竟事前说出来的,是对事,如果等到事情发生了,再说出来,那就是对人了。

规则不只是说出来,要形成一种保障或者是契约,打印出来挂在公共场合。这样即是一种震慑,也是一种自觉的养成。

我们中国人往往是,由于事前的不好意思,到事后的指责怨骂。所以,要先有“小人”之约,才能后有“君子”之风。

当然了,现在对一切还停留在理想的层面,不是说,现实很骨感吗。但是,社会的变迁,促使人们不断调整自己,改变自己,做出各种尝试。连试都不试,怎么就知道结果呢?

很多人喜欢根据别人的经历和结局,去做自己的判断。其实,很多事情没有亲身经历,做出的判断就像管中窥豹,难免偏颇。

实践出真知!这是真理,也是智慧。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