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历史上至今没有破获且争议最大的暗杀事件是哪一件?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3-21 06:11:49 2次浏览

关于问题历史上至今没有破获且争议最大的暗杀事件是哪一件?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萨沙】的最佳回答: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萨沙第 10113 条回答。

恐怕就是朱令案了。

朱令在身份证上的名字为朱令令,但比较熟悉的亲友和同学都将她称为朱令。

朱令出生在 1973 年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母都是大学生、学者。

由于家庭氛围比较好,加上基因遗传,朱令同姐姐两人都是学霸。

但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朱家就像被诅咒一样,这一代两个女儿都遭遇横祸。

首先是 1989 年朱令姐姐和同学去野三坡郊游时失踪,后被发现坠崖而死。由于姐姐生前一切正常,不可能是自杀,又找不出他杀痕迹,最终定为失足坠崖的意外。

朱令属于品学兼优的学生,1992 年考入清华大学。除了成绩好以外,朱令长相也属于中上,具有强健的身体,从小酷爱运动,是北京市游泳二级运动员。她还有很多艺术天赋,擅长钢琴和古琴,是清华大学民乐队并成为主力队员,1994 年荣获全国高校艺术表演独奏组二等奖。

这样一个厉害的女孩子,在 1994 年莫名出了事。

第一次发病

1994 年 10 月,身体一直非常健康的朱令,突然发生过两次暂时性失明,都花费数日才大体恢复。

朱令为此在两所医院进行过检查,但没有查出原因。

1994 年 11 月 24 日,朱令突然爆发急病,腹部巨疼,不能吃饭,头发在几天内完全脱落,身体极为虚弱。但住院 1 个多月治疗期间,检查发现各项指标基本正常,一些基本食物中毒检测也是正常。

1 个多月后,朱令身体恢复了大半。

第二次发病

1995 年 2 月 20 日寒假结束,清华大学开学。朱令回到学校以后,大家都发现了她的异常。首先是脸色非常苍白,其次是几乎成为光头(当时同学还以为是她比较前卫),因为胃痛几乎不去食堂吃饭,给人感觉身体很虚弱。

让所有人没想到的是,2 月 27 日,也就是开学刚刚 7 天,朱令突然感到双腿剧痛,随后头晕目眩,昏迷过去。

这次发病很重,朱令很快就生病垂危。由于其他医院根本查不出病因,朱令父亲走投无路之下,将孩子送到全国最顶尖的协和医院。

李舜伟教授接诊后,告诉朱令的母亲“太像 60 年代清华大学的一例铊盐中毒病例”。

不过,在 90 年代铊盐属于重点管制物品,全北京市能够接触到的不过一二百人,大学里面更是凤毛麟角。

朱令不具备接触铊盐的条件,甚至不知道铊盐是什么,由此被排除铊中毒的可能性。

更重要的是,当时协和医院无法检测铊中毒,不能确诊。

此时朱令病情更是严重,已经出现面部扭曲、呼吸困难的垂危情况,到 3 月 20 日陷入中毒昏迷,被迫进行插管抢救。

但协和始终无法查出病因,无法对症治疗。此时一些医生已经怀疑可能是某种药物中毒,决定采用血浆置换疗法。

到 4 月 18 日,前后共 7 次,每次均在 1400-2000 毫升,总计达 10000 毫升血浆。这个治疗帮助朱令延长了生命,没有当场死去,但代价是患上了丙肝。

即便如此,朱令还是没有苏醒,而且随时可能死去。

1995 年 4 月 10 日,朱令的高中同学、北京大学力学系 92 级学生贝志诚、蔡全清等人将朱令的病史,相关各项检查,协和医院医生的诊断和治疗措施翻译成英文,通过在北京大学的互联网向 Usenet 的 sci.med 及其他有关新闻组和 Bitnet 发出求救电子邮件。

贝志诚在高中时曾经暗恋过朱令,应该就是他的初恋。虽然此时贝志诚已经很久没有见过朱令(上了大学以后只在路上碰到过一次),还有了自己的女朋友,仍然还是有一些感情。

在这种情况下,贝志诚才利用自己学到的知识,向全世界求救。

让贝志诚喜出望外的是,当天就有很多人回信,最终受到 3000 个回复。4 月 10 日贝志诚刚刚发出电子邮件,当天美国神经外科医生芬克博士就做出诊断,认为这是铊中毒。后来还有全世界很多名医回复,其中三分之一的医生认为这是典型的铊中毒。

贝志诚当时只知道协和排除了铊中毒,于是一一回复。

不过外国的医生都很认死理,他们花费很大力气研发,发现协和根本没有鉴定铊中毒的能力。

为了救人一命,这些八竿子打不着的外国医生,反而推动中国人做事。

芬克博士回忆说,随着朱令病情的恶化,为了尽快明确诊断,他们通过各种渠道催促协和医院做铊中毒的筛查;当时除了动用美国驻中国北京大使馆的人脉,直接传真相关的学术文章给协和医院,美国驻华大使馆的医生奥尔迪斯博士还和时为协和医院医护人员的旧友们亲自沟通。

朱令父母知道这些情况后,不顾协和方面的阻拦,请来北京市劳动卫生职业病防治研究所的陈震阳教授做了铊中毒鉴定。

结果是惊人的,“所有标本中均有很高的含铊量,高于健康人千百倍,从而铊中毒的诊断得到证实。”。

陈震阳教授认为,朱令还不是一次中毒,而是两次。

第一次中毒就是 1994 年 11 月 24 日,第二次则是 1995 年 2 月 27 日。

由于朱令自己无法接触到管制物品铊盐,这肯定是被人故意投毒。

投毒者在 1994 年 11 月 24 日第一次投毒,但由于不知道致死剂量是多少,投毒的剂量临界于死亡水平,加上朱令身体特别健壮,竟然顶过去了。

但 1995 年 2 月 27 日第二次投毒,投毒者就下得非常重的剂量,超过致死剂量的好几倍,看来是一定要将朱令毒死。没想到朱令身体非常健康,加上协和置换血浆等措施也有些帮助,最终还是没有死亡。

确定病因以后,协和方面根据外国医生的介绍采用了正确的疗法,终于将朱令救活了。

1995 年 8 月 31 日,朱令从长达 5 个月的昏迷中苏醒

即便朱令没有死,却也生不如死:陈震阳教授认为“病人虽然开始苏醒,但由于中毒过重,昏迷时间太长,病人的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都受到严重破坏。”“患者症状有所改善,上肢已能活动,记忆力也有一定的恢复,能记忆起早些年如初中发生的一些事,也能用含糊不清的语言简单的表达一些问题。患者发病前会弹琴,但此时除了手还似乎能作一点弹奏的动作外,连琴弦也拨不响。舌头和嘴的肌肉配合不协调,无法用正确语言来表达她想要表达的内容。两腿肌力仅 1~2 级。视力减退,视神经部分萎缩。CT 检查结果,整个大脑,小脑出现萎缩”

朱令确实没死,可是却生不如死。

由于中毒时间过长,朱令身体受到严重破坏,人也彻底残废,而且是重度残疾。

朱令至此卧床不起,神志不清,形同痴呆,连呼吸都非常困难。

公安部对案情说明这么写:……大脑、中枢神经、肺、肝均受严重损伤,脑组织萎缩,双目失明,四肢、语言及记忆功能丧失,处于重残瘫痪状态。

目前朱令仍然依靠 70 多岁的父母照顾。由于年龄越来越大,朱令身体越来越差,即便是小的感冒也会引起一系列并发症,甚至生命垂危,平时只能吃流质食物。

如果朱令不是有父母的精心照顾,估计早就死了。

她的母亲之前已经中风过一次,做过开颅手术。

当时主治医生认为,朱令母亲不是由此死亡,就是成为植物人。没想到朱令母亲竟然奇迹般地醒过来,还恢复了生活能力。

有人询问什么朱令母亲能够这么神奇的恢复,母亲说的话让人心酸:我要是死了,谁来照顾女儿?

而朱令案件的本身还不在于受害者如此凄惨,而是在于随后案件的侦破。

陈震阳教授认为朱令根本接触不到铊盐,而全北京市也只有二百多人可以接触到这种危险的管制品。另外朱令又是两次中毒,中毒的剂量又有很大不同,基本可以确定是被人恶意投毒。

因为铊盐无色无味,而且不进行专业铊中毒检测根本不能发现,是一种杀人于无形的厉害毒药。

投毒者显然是了解铊盐的,才会精心选择这种东西来投毒。

那么,全北京只有这几个人可以接触铊盐,既然能够对朱令投毒必然同她有些矛盾,侦破投毒案应该是根本不难的。

陈震阳教授说得没错,多年后根据朱令同学王一风回忆,当年清华大学一共有七个人可以接触到“铊”,分别是两名教师(李隆弟和童爱军)、三名女研究生(87 级女生陈某、88 级女生赵某、89 级女生朱某)和两名本科学生。其中一个为 90 级男生吴某,另一个就是朱令的闺蜜孙维,“女研究生住在别的楼,男生根本无法进入女生宿舍,只有孙维可以近距离接触朱令的日常用品。”

对此,孙维一家在随后几十年进行很多次辩解,认为清华对于药物管理并不严格。如果真的有人想要盗取铊盐,还是有办法的。

但是,案发以后,身为高干子弟的孙维还是遭到了警方的怀疑。

第一,她是可以堂而皇之接触铊盐,而且非常了解铊盐的特性,后者尤其重要。因为铊盐在当年属于非常稀罕的东西,连首都北京都只有一个教授可以检验。换句话说,在当时用铊盐投毒害人,几乎不可能被发现,投毒者是非常高明且精通化学知识的;

第二,她同朱令关系不错,但稍微有常识的人都知道,女性下毒的对象往往都是关系不错的其他女性。闺蜜同仇人只有一层窗户纸,不然为什么说要防火防盗防闺蜜;

第三,孙维和朱令以及另外两个女孩,住在同一宿舍。而在朱令第二次中毒的时候,由于她身体不适,除了听课以外都在宿舍内,想要对她下毒并不容易。根据下毒的情况判断,第二次投毒的剂量很大,投毒者需要将半罐可乐那么多的毒液,倒入朱令的饮食中。这种投毒还要锁定朱令这一个人,投毒难度极大,也非常容易被发现,只有非常熟悉朱令日常生活的人,才可以做到;

第四,在 4 月 28 日朱令被确诊为铊中毒后,清华大学决定报警时,在 4 月 28 日至 5 月 7 日间,朱令宿舍发生一起“失窃案”,朱令的私人用品丢失,包括隐形眼镜小盒、口红、洗发液、浴液和水杯。其中一个不锈钢杯子据说放在孙维的箱子里(搁在床下),已经被彻底清洗过。多年后孙维解释为:朱令一直不在怕杯子脏了,所以就给洗了,然后怕落灰所以放到自己箱子里保管。

类似的东西还有很多。

照常理来说,这种案件侦察难度并不大,因为嫌疑人范围实在太小了。

没想到,侦察却非常困难,甚至奇怪。

1995 年 5 月 7 日,北京市公安局正式立案侦查。

警方在石家庄找到孙维所在课题组购买铊发票,并在 1995 年夏秋时分到朱令父亲单位调查过朱令父亲和孙维父亲的关系;

1995 年底,清华大学派出所所长李慕成告知朱令父母,“有对象”,“上面批准后,开始短兵相接,只剩一层窗户纸”;

1996 年 2 月,北京市公安局十四处有关领导对朱令家属表示案件难度很大,仍在努力之中;

1997 年 2 月,清华大学化学系薛芳渝教授告知朱令家人,校方将配合警方作一次有效的侦破行动,但后来一直没有下文。

1997 年 4 月 2 日,北京市公安局十四处以“简单了解情况,只是换个地方”为由,将孙维从实验室带到公安局讯问。在被持续讯问 8 小时后,孙维在讯问笔录上签字,随后十四处通知孙维家人接孙维回家。这是公安部门对孙维进行的首次及唯一一次讯问。

如果案件不能侦破,这也是可以理解,毕竟确实有很多案件就是破不了。

随后还有些很奇怪的事情,就是案情尤其是侦破情况始终没有公布,甚至对朱令家属也是如此。

便该案 1998 年 8 月 25 日以无果的结论结案后,警方也并未向社会公布结案的消息。2006 年,已经退休的清华大学派出所所长李慕成对记者说,“这件事是市公安局十四处刑警队李树森主办的,我们只做协助工作。”

主要负责该案件的北京市公安局十四处的李树森,在 2006 年对采访他的记者表示“这件事在调查工作中已有一定结论,从个人来讲,我不愿意回答;从公安民警的纪律来说,我不宜发表意见。领导要求我怎么向媒体说一些事情,我只有照办。”

他表示由于公安机关内部纪律的要求,只能说抱歉,不能回答记者的问题,“这件事情很敏感,过去那么长时间了……”

2008 年 5 月 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正式实施。朱令家人向北京市公安局提交要求公开朱令急性铊中毒案侦破过程和结果的申请。5 月 30 日,北京市公安局以“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不予公开的其他情形”为由,对此申请发出“政府信息不予公开告知书”。

2013 年还有过类似申请,结果不明。

孙维从清华大学毕业后,改名为孙释颜,更换了身份证,在 10 多年前就拿到绿卡,移民美国。

由于她是案件的第一嫌疑人,也受到很大的舆论压力。

这个案件从 90 年代一直发酵到今天,一些网友甚至对其进行人肉搜索,找出孙维的家人、住址、所在单位等个人信息,还有朱令和孙维所在班级的同学列表。

很多网友认为她就是蛇蝎心肠,仅仅因为嫉妒闺蜜就连续两次下死手,一定要把朱令置于死地。

孙维是不是凶手?恐怕只有她自己才知道。

这么多年,孙维一直在为自己辩护。

在 2005 年年底,孙维以“孙维声明”的 ID 在天涯社区发表“孙维的声明——驳斥朱令铊中毒案件引发的谣言”一文。其中写道,“98 年 8 月,公安 14 处宣布解除对我的嫌疑,他们承认没有任何证据证明我和朱令中毒有关。”

发帖的同时,孙维还拉了几个同班同学出来帮着说话。

没想到一个黑客随后破译了邮箱,盗取了所有的邮件公之于众。里面有一些孙维指示这些同学如何说话、如何应对舆论、如何拒绝记者采访的内容。

孙维另外一些同学,则对这几个同学站台表示了不满。

他们认为全班同学根本就不知情,甚至一些情况都是多年后从网上才知道的。没有人能够确定孙维是凶手或者不是凶手,不应该在这种情况下站出来维护他,更不应该说一些自己都不知道的东西。

最后用贝志诚的一句话结束吧:现实不是童话故事,我也不会期望凶手会忏悔!

【2】、来自网友【曼走庄园】的最佳回答:

花 3 亿人民币暗杀一个人算不算?至今也无解,而且争议也挺大…英俄“双面间谍”利特维年科投毒事件。

2006 年 11 月 1 日深夜英籍俄罗斯男子亚历山大-利特维年科因为呕吐不止被送往医院就医,刚开始医生还怀疑他就是肠胃炎什么的,但是在使用了各种药物后却都不见他有任何好转,医生再次对其进行检查时却发现他的白细胞数量急剧下降并出现严重的脱发现象,情况越来越糟糕。这时利特维年科终于向医生透露说自己之前是前俄罗斯 KGB 特工,1998 年因为指责俄当局试图暗杀金融寡头别列佐夫斯基并于 2000 年叛逃至英国,2001 年又在别列佐夫斯基的资助下出书指控俄联邦安全部门在境外实施多起暗杀且于 2006 年入籍英国,所以自己很可能是因为这一系列的行为引发俄当局的不满才被他们下毒所致。

医院立即将情况汇报给英国安全部门,利特维年科随即也被转移到了伦敦大学附属医院由安全部门严密保护起来进行专门的治疗。不过他们直到利特维年科死后才知道其究竟是中了什么毒…

起初利特维年科怀疑自己是铊中毒,因为他的症状和铊中毒非常像,但是很快这个怀疑就被英国方面给排除了,原因是在他的身上并没有检测到γ射线。随后医学专家和毒物专家也悉数出动依然没有发现他究竟中的是什么毒,甚至还将他的血液和尿液送到了英国核研究中心进行化验仍旧一无所获。最终利特维年科在入院 20 多天后因多器官衰竭于 11 月 23 日晚停止了心跳。24 日,英国当局终于知道了利特维年科的真正死因——放射性元素

钋-210

中毒。

其实就算英国当局第一天就知道是钋-210 中毒也没啥用,剧毒,其毒性是氰化氢的 1 万倍,1 粒灰尘大小就足够杀死一个成年人。而且铊中毒还可以用普鲁士蓝解毒,钋中毒无解药、等死…

之所以刚开始以各种方式都没能检测出来是因为钋-210 的穿透性非常弱,只能释放α射线,一张纸都无法穿透,在人体外不进入体内(血液、唾液)的话根本就不会对人造成伤害,同时要足够杀人的剂量提炼又非常困难,

只有国家级的实验室利用原子反应器才能够提炼

,在这以前从来没有人用它去杀人,因此一直都没有怀疑是钋-210。

利特维年科死后英当局马上对此事件展开了调查,根据其生前提供消息得知 11 月 1 日当天他见了两拨人,第一拨是一个意大利的情报分析师,但是通过细致排查后警方排除了他的嫌疑;而第二拨是两个俄罗斯人,一位叫做 Andrey Lugovoy,另一位叫做 Dmitry Kovtun,两人也是俄特工,其中 Andrey Lugovoy 和利特维年科曾经还是同事,他们约了利特维年科在两人下榻的千禧酒店内咖啡厅见面,期间利特维年科喝了一杯茶,而警方也从那个茶杯里检查到了放射性痕迹。不仅如此,他们还检查了两人居住过的房间,在他们房间的茶壶、茶杯、椅子、卫生间、桌子甚至是酒店大堂卫生间的门把手、洗手盆、烘干机上也都检测到了放射性元素…很明显这次的投毒案和他们有关。

警方立即调阅了酒店的监控,从监控录像中看到,两人在 11 月 1 日下午先出现在酒店的前台,然后于 3 点 20 分走进了酒店内的咖啡厅,他们要了一杯茶和一瓶鸡尾酒,先给自己的茶杯中倒满后拿出一个玻璃瓶倒入茶壶中,待利特维年科 4 点抵达咖啡厅之后两人就为他倒茶,不过利特维年科说自己其实也仅仅是抿了两口而已…

可就是这两口却要了他的命,并且事后根据检查发现他体内的钋-210 含量足够杀死 20 人!

其实不仅仅是这一次,在两周前的

10 月 17 日

利特维年科和他们就已经见过一次,当时见面的地点是在一家寿司店,警方也在那家寿司店检测到放射性元素。但是当时为什么没有下手至今无人知晓。

9 天之后的

10 月 26 日

Andrey Lugovoy 再次独自来到伦敦会见利特维年科,但还是没有下手成功,而警方又在他当时居住的酒店洗手池水管中探测到高浓度的钋残留。

锁定嫌疑人之后英国当局对全城进行了大排查,一共在伦敦找到了 40 处污染点,还对两人共计 3 次出入境所乘坐的飞机也进行大排查,得出的结果就是钋的痕迹与两人所行走过的路线完全一致,所以决定对两人进行起诉。

可是…两人都回到了俄国,甚至在 2007 年还担任了俄联邦议员,因此他们都有了豁免权(两人也极力否认是自己杀了利特维年科)…俄当局也拒绝将他们引渡到英国,最终这事不了了之…

事情的经过大致就是这样的。

这次暗杀事件的争议点在哪里呢?很明显,不管是出的两本书还是他自己在电视机前透露的消息以及中毒后指控的对象都直指俄当局甚至最高领导人普京(因为涉及一些国际敏感问题,我就不详细说他和普京的事了,想了解的自己去查资料)。但真相真的是我们所看到的这样吗?对此我是有几个疑问点的:

第一

,这个杀人的代价太昂贵了,2006 年提炼出利特维年科体内的钋-210 需要多少钱知道么?3000 万英镑,将近 3 亿人民币!别说他值不值得去杀了,就算值,俄罗斯也有无数种方法杀他,如果稍微了解一点俄罗斯特工史的人都明白他们的“杀手锏”是蓖麻毒!一样无解,又便宜,死得还快,你花了 3 亿去杀他还让他活了 23 天,这期间如果有什么俄罗斯情报不早就一股脑透露给英国 MI6 了?他们会那么傻么?

第二

,普京在新闻发布会上说了:“他不值得我们去杀,因为他根本就没有掌握什么俄罗斯机密。”确实,他当年除了揭露 KGB 想暗杀别列佐夫斯基值得相信以外我觉得他爆料的那些“内幕”实在有点扯淡!说 99 年莫斯科公寓爆炸案是俄嫁祸给车臣的…这“爆料”当年在欧洲国家都没人相信!俄联邦安全局傻到这种程度了?为了找借口嫁祸车臣,让自己管辖范围、而且还是在首都发生如此性质恶劣的爆炸案?特朗普也干不出这事吧?而其他爆料的都是些啥?贪污…寡头垄断…这又不是什么秘密,哪个国家没有这些问题?一点价值都没有。

第三

,如果要杀他为什么当初不杀他?当年他就因为“越权罪”被捕入狱,关了一年后就将他放出去了,然后他自己感觉在俄罗斯不安全所以跑的,妻儿都没带走。真要杀他的话就不会放他出来了,直接定个大罪关一辈子就行。

第四

,英国方面提供的资料显得俄罗斯特工也太“水”了吧?酒店大厅、卫生间、居住过的房间等到处都有钋残留?甚至还被拍到在咖啡厅下毒的过程(

事实上我查看了所有英当局公布的监控资料根本就没有看到下毒过程,根本就不完整,如果真有下毒过程的视频为什么不公布

)?更搞笑的是 10 月 26 日在 Andrey Lugovoy 入住酒店的洗手池下的水管又发现了高浓度残留?英方解释说可能 Andrey Lugovoy 不小心碰倒了放在洗手池上的钋…这样的人都能当俄罗斯特工了?多少钱一个月,我也想去应聘!

第五

,我开头就说了,利特维年科是一个【双面间谍】,他确实会出售俄罗斯的情报给英国,但是他也会出售英国的情报给俄罗斯!而他根本就不在俄罗斯境内活动,能拿到什么(离开俄罗斯之后)的真实情报呢?但他在英国却说不定能获取到很多真实资料吧?所以他活着对谁更有利呢?

第六

,钋-210 是个非常不稳定的元素,半衰期 138 天,按照英国方面的说法,这两人又是到处留下钋痕迹,又是倒掉一大瓶到洗手池里…我看这一趟杀人买卖肯定不止花了 3 亿吧?大概 10 亿?人家就抿了两口茶(说味道太苦)体内检查出来的钋含量已经价值 3 亿人民币了,那他们“倒掉”的和别的地方“剐蹭”下来的得多少钱了?实在有点离谱啊。

第七

,英当局说在事发前利特维年科告诉他们俄当局有打电话以妻儿安全威胁他,想劝他自己回国自首接受审判(因为在外造谣、反对俄当局且叛逃)。这明面看着像是俄杀他的一个很好动机,但总感觉…怪怪的!为了一个毫无价值的人(指的是不掌握任何俄罗斯秘密)?而且如此不惜代价?而且眼看威胁不成马上就实施暗杀?此地无银三百两?这一切“动机”是否太过于顺理成章了?我怎么觉得…是俄罗斯策反成功被英发现所以…顺便嫁祸呢?也不是没干过,他们经常这么干。

第八

,利特维年科自己非常清楚俄特工的行事作风,知道什么时候要杀人,什么时候是安全的,毕竟自己曾经也是干这个的,

那么他明知道两人是俄特工的情况下难道一点没有察觉对方想杀自己?一点防备都没有?

这显然有违常理。结合第七点,好像就可以说明白一些问题了吧?

至于为什么俄当局不同意英国方面引渡两人也很好理解,不管是不是他们下令暗杀的都不可能交出去啊?这都已经上升到外交、ZZ 层面了,谁让利特维年科又怀疑说是俄当局派人杀他呢?他自己死了,可这么一说不管是不是俄当局下令的只要两人被定罪俄罗斯不就哑巴吃黄连死无对证了?而且以英国方面给出的“证据”来看(不管是不是伪造)都是 100%定罪的。所以要怪就只能怪利特维年科自己太“傻”(其实我都有点怀疑说是俄当局暗杀他的究竟是不是他本意)。

总之我是觉得这起暗杀事件有很多疑点和说不通的地方,我实在想不通俄花费那么多钱去暗杀他的理由,但是话语权一直掌握在欧美国家手中,那个时候的俄罗斯又正逢国力最差的年代,没钱没权(这也侧面印证了他们不可能花几亿甚至十亿去杀一个人,蓖麻便宜又实惠还高效),所以尽管很多人也对这事持怀疑态度,但舆论已经形成。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