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老人说今年中秋是“社后分”,请问是什么意思?有什么预兆?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4-26 23:42:19 5次浏览

关于问题老人说今年中秋是“社后分”,请问是什么意思?有什么预兆?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三农科普】的最佳回答:

今年中秋不一般,老祖宗说今年是“社后分”,有啥讲究吗?

中秋节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日期是在每年农历的八月十五日,它有很多好听的名字,像祭月节、月光诞、月夕、秋节、仲秋节、拜月节、月娘节、月亮节、团圆节等等。

中秋节起源于上古时代,普及于汉代,定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以后。和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中秋节里的秋可不是指整个秋季,而是和农业生产息息相关。八月中秋,各种农作物陆续成熟,古代民间为了庆祝丰收,表达喜悦的心情,就以“中秋”这天作为节日。

而“中秋”就是秋天中间的意思,因为,农历的八月是秋季中间的一个月,十五日又是这个月中间的一天,并且有“秋报”的习俗。

什么是“秋报”呢?

农历的八月十五在民间除了拜月神以外,还祭拜土地神。相传在农历的八月十五是土地神升天成仙的日子,所以,古代民间有相关的一些祭祀土地神的活动。古人把土地神和祭祀土地神地方叫作“社”,像“春社”和“秋社”等。

按照古代民间的传统习俗,每到播种和收获的季节,老百姓都要立社祭祀。干什么呢?祈求和酬报土地神。例如,在古代民间,每年的二月二是土地神的生日,人们这天拜土地神是为了祈求今年能够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称为“春报”。

而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是在立秋之后,这个时候拜土地神是来感谢土地神,对我们一年的保佑粮食获得了大丰收,被称为“秋报”。

今年中秋节不一般,老人说是“社后分”,是什么意思?有啥预兆吗?

从汉代开始,民间把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定为“秋社日”,此时,一些地区的农作物已经收获完了,官府与民间皆于此日祭神答谢。到了宋代时,秋社日这天有食糕、饮酒、妇女归宁等一些习俗。

什么是“戊日”?

咱们国家在清朝以前是用“干支历”来纪日子的,到了民国时期才开始启用西历来纪年,就是我们现在用的阳历年。而干支历中是用“天干”来纪日,称为“十天干”,用地支来纪月,称为十二地支,又叫十二辰。其中,十天干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把天干和地支两两配到一起,用来纪日子,全部对应完正好是 60 年的名称,就是我们说的“六十甲子”。

而我们说的“戊”就是十天干中的第五位,带有“戊”的日子。因为,戊是十天干中的,10 天一循环。所以相邻的两个“戊日”之间相差 10 天。

今年的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是多少号?

今年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是戊寅日,对应公历是 9 月 22 日,而今年秋分节气的交节时间是公历时间 9 月 23 日农历八月二十八号,具体时间是 9 点 3 分 31 秒。显然是秋分在“秋社”日之后了,也就“社后分”。

另外,刚才咱们已经说过了,古代也有中秋立社的习俗,而中秋所在的月份是农历的八月份,是秋季中间的一个月,十五日又是这个月中间的一天,是以农历来计算的。而秋分是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是以干支历来计算的。在两种历法中,中秋和秋分,都是秋天的一半。

虽然,都是平分了一半,但又不会在同一天,所以,在古代民间有“分后社”和“社后分”的说法,也预示着有不同的年景!

今年的中秋节是在公历的 9 月 10 日,秋分交节时间是在公历 9 月 23 日,显然今年中秋在秋分之前了,也就是“社后分”。

那么“分后社”和“社后分”有啥说法呢?

俗语农谚有“分后社,白米遍天下”和“社后分,白米像锦墩”的说法。

意思是说,秋分在“秋社日”之前的年份,年景通常比较好,粮食会获得丰收,到处都是白米,粮食价格可能相对往年较便宜。而秋分在“秋社日”之后的年份,年景通常不太好,粮食可能会出现欠收的情况,白米很珍贵,粮食价格可能相对往年来说要高。

而今年是“社后分”,按农谚的说法,粮食可能会出现欠收的情况。

当然,这只是根据农谚的一种说法而已,并没有科学依据。并且,农谚具有一定的地域性,不能涵盖所有地区,简单作为了解参考就可以了。

在《吴郡岁华纪胜》中有:“社公不食宿水,故社日必有雨,曰社公雨”的描述。意思是说,土地爷在生日那天,是不喝隔夜水的,所以在社日那天一般会下雨,被称为“社公雨”。和农谚“社公厌宿水,逢社必见雨”表达的意思一样。

写到最后:

农谚是古人在长期的农业生产中与自然相处的过程中总结出来的,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是,毕竟农谚离我们太久远了,又有地域性,所以,我们还是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安排农事活动,随时留意天气预报总不会错!

全文完,都看到这了,麻烦您帮忙转发一下,帮助更多的农民朋友,谢谢您了!感谢阅读,

【2】、来自网友【聪颖星空 WGT】的最佳回答:

古代有中秋立社的习俗,而中秋所在的月份是农历的八月份,是秋季中间的一个月,十五日又是这个月中间的一天,是以农历来计算的,所以这一天又称为“社日”。而秋分是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是以干支历来计算的。在两种历法中,中秋和秋分,都是秋天的一半。虽然,都是平分了一半,但又不会在同一天,所以,在古代民间有“分后社”和“社后分”的说法,也预示着有不同的年景!

今年的中秋节是在公历的 9 月 10 日,秋分交节时间是在公历 9 月 23 日,显然今年中秋在秋分之前了,也就是“社后分”。

那么“分后社”和“社后分”有啥说法呢?

俗语农谚有“分后社,白米遍天下”和“社后分,白米像锦墩”的说法。意思是说,秋分在“秋社日”之后的年份,年景通常比较好,粮食会获得丰收,到处都是白米,粮食价格可能相对往年较便宜。而秋分在“秋社日”的年份,年景通常不太好,粮食可能会出现歉收的情况,白米很珍贵,粮食价格可能相对往年来说要高。

而今年是“社后分”,按农谚的说法,粮食可能会出现歉收的情况。

当然,这只是根据农谚的一种说法而已,并没有科学依据。并且,农谚具有一定的地域性,不能涵盖所有地区,简单作为了解参考就可以了。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