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问题清军入关剃发易服,但为什么不逼迫汉族学习满语?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夏虫欲饮冰】的最佳回答:
清军入关后之所以让关内的民众都剃发易服,那只是为了更好地统治,从心理上就要让所有人都成为被统治者,而不是让关内的人都变成和自己同民族、同阶级的满人,自然不会逼汉族人去学习满语了。而且推行剃发易服多简单了,一把刀就够了,而学一门新语言太难了,普通人需要经年累月的习练才能够掌握一门新语言,全面推行满语根本不现实。
而有趣的是,随着八旗铁骑进入关内,满清统治者将大量满族人迁入北京等地以后,随着时间的推移,满族人逐渐遗忘了自己祖先在白山黑水之间的传统文化,反而对汉族文化和文明成果非常推崇,开始越来越汉化,许多人都变得文不能说满语写满族文字,武不能开硬弓纵马骑射,除了自己爹娘是满人以外,他已经和汉人没什么两样了。
但这种情况在满清统治者们看来,就是对祖宗最大的遗弃,当然这里面还有一个更为实际的原因。那就是作为一个少数民族的政权,满人是少数,汉人是多数,满清的统治者们一直都非常惧怕关内的汉民,一直觉得人口极多的汉民们总有一天会崛起民族主义,然后群起造反,砸碎自己的宝座。
满族统治者们很怕那一天的到来,更怕那一天到来后,自己没有任何应对措施和后路,因此他们做下了很多防备,首先是尽可能地保护自家的老巢,或者说龙兴之地也好,为满族人留下一块生存空间和重新崛起的本钱,能够让他们即使回到家乡后也能重新积蓄力量,以待再次入主中原。
其留下的面积非常广大,就是山海关以外的东北地区,那是满族人的老家,是清朝统治者为后代留下的基本盘,就是为了防止有一天关内汉民造反,满族人无处可去,这是他们从元朝蒙古人手里学到的经验,起码蒙古统治者在丢掉了中原以后,还能回到草原,继续维系着政权。为此,满清统治者们将汉民迁入关内,然后禁止汉民出关拓荒破坏东北环境,禁止了很久,直到清后期,为了不让龙兴之地被沙俄和日本占去,才放松禁令,这才有了闯关东。
除此之外,满清统治者还一直努力维持着满族与汉民之间的界限,禁止通婚,连日常交流都尽可能地避免,让八旗人居住在单独的区域内,操持着自己的语言,维持着区别性。因为只有这样,满清统治者们才能让满族与汉民对立,好维持同族人在自己的身边,防止等到汉族造反时,自己身边连可用的同族人都没有的尴尬境地,在他们看来,只有和自己同族,一起在旗的人才值得信赖。
另外,满清统治者们还非常明白自己之所以能够占据中原的花花江山,绝不是啥天命所归,完全就是自己能打罢了,而在分析自己为什么那么能打的时候,满清统治者得出的结论是八旗军厉害,那么八旗军为啥厉害呢?他们认为这主要归功于骑射无双,因此为了保持军队的战斗力,满清皇帝们经常要求八旗和满族人进行骑射习练,等到了乾隆皇帝这一代,为了保持八旗的独特性和战斗力,他还开历史倒车,搞了一个“国语骑射”运动,要求八旗和满族人说满语,习练骑射,当然这运动最后也并没有啥太大的用处就是了。
【2】、来自网友【聆雨轩史海探秘】的最佳回答:
大明洪武二年(1369 年)十月,明太祖朱元璋写信给元顺帝,劝其归降大明,信中说,”胡无百年之运,能顺天道,归我中国,故上策也。”汉族面对游牧民族的车轮战,沉沦,破灭再到回归,复兴,一直保持着顽强的韧性。为吸取元亡教训,破除“胡无百年之运”的魔咒,满清统治者采取了诸多措施。
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策略,即是剃发易服,在历史上,从来没有外族像满清统治者这样,通过残暴的手段推行剃发易服,对于天下人民进行侮辱。清朝统治者的口号是”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在西北等地区,清军下令每攻陷一个城市,必须命令每十个人上交三十两的头发,才允许投降。但是在实际推广过程中,许许多多有骨气的汉族儿女,为了自己的民族风俗和习惯,不让自己的衣冠和衣裳因为异族凌辱而变更,宁肯留着头发去死,也不愿苟且偷生,这种激烈的反抗出乎满清统治者的意料。
这里需要着重指出的是,剃发易服说明满清入主中原是充分接收了古代入住中原民族被同化和融合的经验教训的,以武力屠杀的方式强硬推行“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推行满族的发饰衣冠,
可以说是很想同化整个汉族的。
可以想见,如果不是汉族为保留华夏衣冠做出殊死抵抗,
那推行满语有很大可能是意料之中的事。
实际上在王朝初期,满清的统治者也在强化和推广满语,当时皇帝上
朝,以及公文写作最开始那都是满文来传达,这也早期使得一些汉族官僚反而还要去主动学习满语。
可以说,这个时候的满语是在加强的。为何后来最终没有推行满语呢?
首先,
满语有很多的缺陷
,比如说问题很多,毕竟努尔哈赤创立才几十年,而且学习起来很费劲,所以推广遇到了问题。
其次,
随着满清统治的稳固,汉文化的精髓逐步被高层统治者接受,
从康熙开始,满清上层就开始学习汉文化。
再次,
汉语是几千年的文化沉淀,有着丰富的内涵,
可以说华夏文明的深厚内涵和魅力,是其一直能够同化其他民族的重要内核。满清统治者亦不能例外。
最后,
最为重要的一点,是在征服中原的过程中,汉族精英知识分子领导下的激烈反抗让满清统治者意识到汉族民族意识之强烈,
在精神上对人口数量庞大的汉族进行彻底征服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在之后的政策推行过程中必然要做出一部分的妥协。在完成平天下的任务之后,清朝统治者在治天下的过程中有充足的时间去总结元朝灭亡的教训,优化和调整自己的统治策略。
满语消亡是满清为了统治数量庞大的汉族人口必然要做出的牺牲,到了光绪时代,全国能说满语的人就只剩下 3 万人了。到了宣统时代,溥仪作为皇帝,只会一个满语单词,那就是“伊立”,也就是起来,平身的意思。这还是一些满族老臣跪下请安,不得不说的一句话。如果不是这样,估计溥仪压根就不知道满语。连皇帝都如此,更别说满族的百姓了。
关注【聆雨轩史海探秘】,解密鲜为人知的历史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