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问题朱棣奉天靖难的时候,如果徐达还活着,会帮助朱棣谋反吗?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杨角风发作】的最佳回答:
靖难之役时,若徐达还活着,他会帮助自己的女婿朱棣起兵谋反吗?
徐达本来是明朝开国第二功臣,但是后来排第一的李善长被老朱搞了,于是他就成了开国第一功臣,死后被封中山王,位列开国“六王”之首!
徐达跟朱元璋算是发小关系,从小就在老朱屁股后面跟着,还曾一起将地主家的小牛犊给烤了吃。后来老朱被汤和召唤,到了郭子兴手下当兵,再后来老朱回家乡募兵,徐达就义无反顾追随他而去,成了其麾下最得力的干将。
以后的若干年,老朱就带领着这群小伙伴们,南征北战,并最终成就大业,后来朱元璋评价徐达:
“平昔言简虑精,当提兵之时,令出不二。”
这说明徐达经过长期的战争磨炼,再加上性格使然,使其成为了一代名将。但开国名将也好,谋士也罢,一旦成为功臣,往往会被帝王所猜忌,以至于被清洗。所以,在大明朝当开国功臣,是一项高危职业,稍有不慎,满盘皆输。
功臣们在担忧,老朱也没闲着,每天晚上睡觉的时候也在琢磨,该怎么把军权分下去。这也确实为难,继续让武将们掌权吧,唐朝藩镇割据的例子在那里摆着。要是让文官掌权呢,宋朝血淋淋的教训又近在眼前,所以老朱很犯愁。
但老朱确实厉害,随着自己的儿子们一个个长大,突然一个好主意就从他脑海里蹦出来了,如果让儿子们掌控军权,岂不是就没这么多烦恼了?
可是,要想让老朱这些虽也谈不上养尊处优,但也确实缺少磨炼的儿子们都掌握军权,这基本也不可能办到,那怎么办呢?
好办!
让那些开国名将们每人领个皇子去带,也就是让他们给这些皇子们当老师,教他们上阵杀敌的本领。与此同时,这些皇子们也掌握一部分兵权,以此钳制这群武将。
可是,这样一来,老朱跟他的儿子们满意了,但那群武将不愿意啊,毕竟教会徒弟,饿死师父的事太多了。再说了,老朱单靠自己这张老脸,真能让那群武将们用心传授,连看家的本领都交出来?
也好办!
老朱为了让这群武将没有后顾之忧,采取的策略就是联姻,你去教哪个皇子,我就让哪个皇子给你当女婿。这样肥水也算没流外人田,两全其美,只要皇子有出息,老丈人脸上也有光啊。
所以,大家翻一下历史书,会发现,朱元璋的那些儿女们几乎都跟开国功臣们联姻了。比如常遇春、徐达、冯胜、邓愈,他们几个的长女都嫁给了朱元璋的儿子。而朱元璋的女儿们,也基本都嫁给了功臣们家的儿郎们。
徐达一共有四个女儿,其实长女嫁给了燕王朱棣,次女是代王朱桂的正妃,小女儿是安王朱楹的王妃。可以说,徐达一下子成了老朱三个儿子的老丈人,风光无限。
有人可能有疑问,徐达跟老朱关系这么铁,为啥他的女儿没有嫁给太子朱标,却被常遇春女儿夺了太子妃呢?
一方面,太子朱标的年龄跟徐达长女的年龄相差较大,朱标婚配的时候,徐达家的女儿还是小孩子呢。另一方面,常遇春死的早,太子朱标又不用上阵杀敌,要是他的女儿嫁给别的皇子,岂不是还得给这个皇子另配一个武将当老师?
而徐达呢,因为一直带兵在外,且长期在北京驻扎,燕王朱棣就藩北京后,就是老丈人在带他。
有一部电视剧叫《山河明月》,剧中提到有一次燕王妃去见徐达,见他如此辛苦,就提出了疑问,结果徐达回答:
“我这辈子就对不起我老哥哥这么一回,我得让他历练,我得让他在军中立威。以便以后谁要想动我女儿女婿,得仔细掂量掂量,我得让他、让你们跟别人讨价还价起来多些本钱。”
虽说有演绎的成分在里面,但以徐达的本性来看,他自然也会毫无保留地教授朱棣带兵打仗。后来徐达去世后,守卫北方的就是朱棣,他还带兵招降了北元乃儿不花,声望日隆。
其实太子朱标也不是善茬,别看其忠厚老实,但是在稳固太子地位上面也颇下了一番功夫。当然,以太子朱标的德望,还有老朱的支持,他的那些弟弟们也都信服。按照老朱的设想,以后带兵打仗的事,都交给皇子们去干就行了。但太子朱标还是推荐了蓝玉去北征,蓝玉是常遇春的妻弟,太子妃的舅舅,于情于理也合适。
如果太子朱标没有英年早逝,如果老朱没有干掉蓝玉,如果朱允炆即位后不急着削藩,大明朝也不会归了燕王朱棣!
关于徐达之死,野史上说他后背得了背疽忌发物,结果老朱赐给了他一只蒸鹅,他含着热泪吃掉后死去了。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徐达根本就活不到靖难之役时,就算躲过了蒸鹅,他也躲不过太子朱标之死,到那时就不止一个“蓝玉案”了,还得加一个“徐达案”。
不过真实历史上,徐达还真不至于被老朱害死,在当时的医疗条件下背疽基本治不好,是绝症,必死无疑!
那么,假如徐达真活到了靖难之役时,那么他会不会帮女婿朱棣呢?
刚才也讲到了,老朱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让各个皇子们都掌握了一定的军权。这在明朝刚刚建立之初,确实有助于稳固皇权,毕竟儿子再混,也不至于反老子,况且也没那个实力。
可是等到皇太孙朱允炆即位之后,他就怕了,那么多叔叔们,还一个个都有军权,自己怕啊。朱棣只有一个老爹,可是却有一百多个侄子,毕竟老爹朱元璋太能生了,一共生了 26 个儿子,每个儿子再生几个儿子,可不就海了去了。
所以说,朱棣或许对朱元璋,对朱标,都有感情,但是对这个估计见面都没见过几次的侄子朱允炆,可就没啥感情了。既然没感情,再加上你要削藩,这不是要我的命吗,为啥不反?
这种情况同样适用于徐达,他跟老朱是发小,太子朱标估计也抱过几次,可是这个朱允炆,恐怕都不认识。事实上,徐达去世的那一年,朱允炆刚刚七岁,根本就没啥交情。
当然,在那种皇权社会,朱允炆毕竟是皇上,徐达是万不会反皇上的。如果他当时活着,自然也不会任由齐泰、黄子澄、方孝孺提出削藩主张,而无动于衷的。那些人哪里打过仗,徐达可是从刀光血影中打出来的,自然知道削藩命令一下,就是战争。
所以,前期徐达会苦劝朱允炆不要削藩,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但如果朱允炆执意要削藩,他也不会立刻就反,可能会反过来会劝女婿朱棣,不要轻举妄动,还是听皇上的命令,解除兵权。
确实,从当时看来,燕王朱棣虽说兵强马壮,但跟朝廷对抗,还是处于劣势的。徐达身经百战,这点判断力还是有的,毕竟一旦朱棣反了,自己作为老丈人多少都会受到牵连。
事实上也是如此,朱棣的小舅子徐增寿是暗中支持他谋反的,当初朱允炆疑心燕王要反的时候,他就站出来辩解:
“燕王先帝同气,富贵已极,何故反?”
后来燕王朱棣真起兵了,这个小舅子又说过疑似支持朱棣的话,最终被朱允炆杀掉:
“手剑斩之殿庑下”
这样看来,如果徐达不顾尊卑,执意上谏,苦劝朱允炆不要削藩,很有可能会惹怒他。会觉得,徐达这是想联合朱棣谋反,想在北京养兵自重,到头来难逃罪责。
可是,如果不去劝说,那么他就只能暗自祈祷朱棣别反了。可是,一旦朱棣真反了,不管徐达愿意也好,不愿意也罢,他都会被朝廷猜忌,并不容。
与其这样,还不如趁着夜黑风高,投奔女婿去了……
综上,徐达或许不会怂恿朱棣起兵谋反,但是一旦朱棣真起兵了,他也就被绑架了,不反也得反了了!
【2】、来自网友【黑水布衣】的最佳回答:
徐达也是无语了,一方面是自己的女婿,一方面是自己的主子。如果朱棣依然发动“靖难之役”,徐达会帮助朱棣吗?还是帮助朝廷?
在我看来,徐达最有可能的就是双眼一闭,任其发展。
年老体衰
徐达出生于元朝至顺三年(1332 年),靖难开始的时候已经是建文元年(1399 年),如果还活着,此时的徐达虚岁已经 68 岁了,结束那年已经 72 岁了。这在古代已经是高寿了。虽然说只比徐达小两岁的耿炳文当时就被朱允炆任命为征虏大将军,北伐朱棣。但徐达所经历的可不是耿炳文能比的,他一生戎马,可算是大明开国的第一功臣,当时的耿炳文其实只是徐达的跟班。历史上,朱元璋能让耿炳文活下来,其实就是认为他善于防守,并不算真正的帅才。
可以想象,徐达即使活到了建文时期,他的身体也不会太好,这在他留守北平时就看出来的,他患的背疽,很可能就是因为常年在外作战,饮食不规律,导致火热内盛。当时朱元璋就将徐达接回了南京养病,可惜他很快就去世了。即使徐达活着,此时也在南京养老。
忠于大明
徐达肯定是忠臣,他忠于朱元璋,自然也会忠于朱允炆。毕竟朱允炆是朱元璋在世时亲立的皇太孙,是合法继承人,徐达当然会认。但他内心肯定也对朱允炆不满,因为朱允炆冒然的削藩是不理智的,不仅是朱棣造反,他的另一个女婿代王朱桂也被建文帝废为庶人(后被朱棣恢复)。
另外,徐达的儿子们也是各自为战,长子徐辉祖致力于反对朱棣,幼子徐增寿却暗中帮助朱棣,最后还被朱允炆所杀,自己的家庭因为这次战役,闹得四分五裂,你让徐达如何自处?
一方面是家庭,一方面是朝廷。徐达最好的方式就是闭门不出,甚至主动谢罪,这样才能活下去?
难道朱允炆不会让徐达带兵对抗朱棣吗?
建文猜疑
我认为朱允炆是不会让徐达去面对朱棣的。
这里有一个例子就是徐辉祖。其实这个徐辉祖是有些能力的,也一直忠于朱允炆。但建文帝似乎到最后才用他,他先是用耿炳文,效果不好,然后用纨绔子弟李景隆,更是完败,最后才启用了朱棣的大舅哥徐辉祖。事实上,徐辉祖打得还真不错。建文四年(1402 年)正月,朝廷命徐辉祖带兵北上 。四月,与燕军大战于宿州灵壁县西南三十里的齐眉山,明军获胜,斩杀燕军骁将、蔚州卫千户李斌等。再加上暑热,这让燕军陷入窘境。
可在此时,朱允炆以京师不可无良将为由,召回徐辉祖。后世有一种说法就是有人进谗言称徐辉祖因燕王是至亲之故而未尽力作战。此时的燕军就在眼前,所以朱允炆不想冒险。就是这昏招让燕军缓过了这口气,最后一鼓作气突破长江,兵临城下。
由此可见,建文帝的猜疑心是非常重的,可以想象,如果徐达领兵,估计也不会得到他的信任,况且徐达的威望无可比拟,如果一旦倒戈,朱允炆连后悔的机会都没有。
所以,从徐达方面考虑,不押宝就是最好的选择。如果朱棣获胜称帝,他就是国丈,享不尽的荣华富贵;如果建文削藩成功,他还是魏国公,长子徐辉祖也有大功,家族依然长盛不衰。
历史证明也是如此,朱棣登基后,虽然不待见徐辉祖,但已让他的后代继承了魏国公的称号,而那位被杀的徐增寿还被朱棣追封为定国公,世袭罔替。徐达这两个儿子的爵位一直沿袭到了明末,真是莫大的殊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