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险些取代光绪皇帝的大阿哥溥儁后来结局如何?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3-24 20:03:12 3次浏览

关于问题险些取代光绪皇帝的大阿哥溥儁后来结局如何?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文史不假】的最佳回答:

1898 年 6 月 11 日,在慈禧太后的默许下,以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为标志,轰轰烈烈的维新变法运动开始了,史称“戊戌变法”。在变法初期,以康有为和梁启超为首的维新派们干劲十足,大刀阔斧地涉及到了国家的方方面面。不过,由于幅度过大,很快就触及到了顽固派的利益,凡事都变得举步维艰。

早在 1888 年时,慈禧太后就流露出归政光绪帝的姿态,愿意搬出紫禁城以示自己离开权力中心的意思。同年,光绪不顾众臣反对执意整修将被英法联军焚毁的清漪园,之后更名为颐和园以备慈禧归政后居住。

  1889 年,慈禧在光绪大婚后宣布搬离紫禁城退居颐和园,形式上完成了权力交接。此后,她每年的夏秋之际都会居住在颐和园内,只有冬天才会回到紫禁城内的储秀宫或西苑仪鸾殿。

但是,由于慈禧太后的专权揽政,她长期都处于退而不休的状态,以至于光绪皇帝和朝廷重臣经常还得前来问政。在戊戌变法期间,颐和园更是门庭若市,俨然成为了顽固派们的聚集地。

1898 年 9 月 21 日,在载漪和刚毅等顽固派人物的长期怂恿下,在荣禄和袁世凯的直接告密下,慈禧太后终于出手发动了“戊戌政变”。自行宣布训政后,光绪帝被囚禁于中南海的瀛台,维新派的代表人物们也死走逃亡,仅仅持续了 103 天的变法就这样摧枯拉朽毁于一旦。

以此为标志,慈禧和光绪早先的那种“母慈子孝”关系也变得荡然无存,由“恩”到“怨”的距离真的不远。作为自己的外甥,作为自己的养子,她从他 4 岁时开始悉心抚养,寄予过了无限的厚望,从今往后恩断义绝了。

在与光绪彻底决裂后,慈禧甚至萌生了取而代之的想法,准备将其废黜。不过,废立皇帝在历朝历代都是惊天动地的大事,她并没有急于表态和行动。

作为道光帝旻宁的孙子,作为惇亲王奕誴的儿子,爱新觉罗·载漪属于一个庸碌无为的宗室子弟。但是,他有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善于投机取巧,善于察言观色。

面对爱新觉罗家的皇权旁落,作为宗室子弟的载漪竟然无动于衷,反而迅速倒向了慈禧太后。在他的推波助澜下,徐桐和刚毅等人也积极参与,不断请求废黜光绪另立新主。

之所以如此卖力地吆喝和演出,载漪完全属于别有用心,暗中希望自己的儿子溥儁能够成为新帝。不过,父子二人都不是什么好东西,用“有其父必有其子”来形容再合适不过了。

溥儁出生于 1885 年,是载漪的次子,从小就聪明伶俐。不过,这股聪明劲儿完全没有用到正途,什么吹拉弹奏,什么吃喝嫖赌,他一样也没有落下。

结果,就是这样一个纨绔子弟,竟然真的被慈禧太后选中了。1899 年初,也就是光绪二十五年腊月,14 岁的溥儁被下旨入继为清穆宗同治的嗣子,也成为了慈禧名义上的嫡孙。

于是,溥儁以“大阿哥”的身份被接入紫禁城居住,还由大学士徐桐和承恩公崇绮共同传授学业。显而易见,他的接班态势已经明朗化,光绪帝被废已经开始倒计时。

到了光绪二十六年正月初一,溥儁竟然以“大阿哥”的身份到大高殿和奉先殿祭祖,这原本是皇帝的专属。眼看大功即将告成,载漪父子俩再也按耐不住内心的狂喜,一个个都漏出了狐狸尾巴。

光绪虽然被囚禁于瀛台,但并未被废除帝号。而且,按照爱新觉罗的家谱,他还是载漪的堂弟和溥儁的堂叔。不过,落架的凤凰不如鸡!

在外,载漪不断为废帝而造势,巴不得光绪早日退位;在内,溥儁近距离威逼光绪,甚至还不惜拳脚相加。对于在位的天子动手,这在历朝历代都是难以想象的,就连东汉末年的汉献帝都没有受过如此的大辱。

在宫中的走廊,溥儁无意间遇见了光绪帝,竟然直骂对方为“二毛子”。作为堂叔,光绪当即就怒斥目无尊长和违背礼制,要求立即磕头认罪。可是,溥儁非但没有退让,甚至还撸起袖子扭打在了一起。

由于情节太过于恶劣,此事造成了极坏的影响,满朝文武都议论纷纷。无奈之下,慈禧太后只得出面平息,下旨将溥儁责打一番,而且还限制了他的活动范围。

这次风波过后,溥儁的嚣张气焰得到了遏制,但也只是表面的消停而已。除了不喜欢干正事,他基本上什么样的歪门邪道都会,甚至还和太监宫女们厮混苟且,搞得宫中乌烟瘴气。

1900 年初,慈禧正式决定由溥儁接任帝位,还将年号由“光绪”改为了“保庆”。不过,此举立即就遭到了群臣的反对,尤其以遵循礼制的汉臣们反对最为坚决。

当时,汉臣们已经掌握了国家实权,在地方督抚中的势力更是不容小觑。因此,慈禧太后不敢一意孤行,只好停止了废帝之举。不过,只是“暂停”而已!

在汉臣们推动下,各国列强也纷纷出面力保光绪皇帝,要求慈禧太后还政于他。为了消除各方的反对声,总理衙门放出消息称光绪已经病入膏肓,随时都会有生命的危险。

谁曾想,广大汉臣和各国政府竟然更加堪忧,甚至怀疑长期未曾露面的光绪已经被秘密处死了。无奈之下,慈禧只好同意英国的西医入宫诊治,以证实光绪尚在人世。

经西医诊断,正值盛年的光绪帝非但没有疾病,身体状况还非常的健康,只是有些营养不良和心情郁结而已。于是,清廷关于“皇帝病危”的谣言不攻自破,而禅位于溥儁之事也只得继续搁置。

在此期间,山东和直隶一带的民间秘密结社组织义和拳发展迅速,竟然拥有了数十万人的规模。而且,他们尤其针对洋人和洋教,公开打出了“扶清灭洋”的口号。

对于这些朴素的拳民,朝廷内部一时间争论不下,就是剿还是抚无法形成定论。因此,地方的官员更是不知所措,有的清剿,有的扶持,怎一个乱字了得。

载漪对于儿子溥儁没能顺利登基称帝,内心一直都是耿耿于怀,怨恨各国列强多管闲事。因此,趁着义和团运动之际,他联合了载勋、徐桐和刚毅等人发力,坚决请求朝廷支持抗击外敌。

面对载漪的“爱国之举”,慈禧太后竟然又一次相信了他,委任为清廷的代表与各国列强谈判。当时,各国之间矛盾重重,绝非铁板一块,只要清廷能够处理好义和团运动,大概率不会发生大规模的军事入侵。

万万没想到,载漪竟然做出了一件“惊人之事”,蓄意挑起清政府和各国的战争,典型的以私废公。他擅自伪造了一份外国照会,在其中以极其蛮横和极其无理的态度要挟慈禧,主要提出了三点要求:

一、慈禧太后交出还政;

二、光绪重新复出执政;

三、清廷将赋税作为抵押。

这份伪造的照会,立即就气得慈禧太后雷霆震怒和破口大骂。尤其是,她万万不能接受洋人逼迫她交出权力退居幕后,简直无异于要她的老命。

1900 年 6 月 17 日,慈禧召集重臣朝会,公开表示自己支持义和团运动,支持他们抵抗洋人。紧接着,英国、美国、法国、俄国、日本、德国、意大利和奥匈帝国组成了八国联军从天津登陆。

宣扬刀枪不入的义和团,自然不是正规军队的对手,基本上一触即溃,京津地区的战场形势急转直下。慈禧太后一看不妙,立即带着光绪和溥儁等人逃往西安,真是要多狼狈有多狼狈。

在逃亡的途中,慈禧赶紧下令由擅长洋务的李鸿章入京担任直隶总督和北洋大臣,协助庆亲王奕劻与八国联军谈判。而且,面对洋人的贪得无厌,她竟然答应了所有的丧权辱国条款,同意签订了《辛丑条约》,大幅度加剧了中国半殖民地的现状。

面对如此惨痛的国难,“大阿哥”溥儁竟然像没事人一样继续有吃有喝,甚至还会在途中弹唱自娱,就连慈禧太后也对他大感失望。

《辛丑条约》签订后,慈禧为了早日回京而迅速调转枪口,下旨剿灭义和团运动。同时,她还将自己塑造成了主和派,严惩了一大批的主战派官员,其中就包括了载漪。受他牵连,“大阿哥”溥儁也被废除了名号。

从西安回京后,慈禧继续软禁光绪皇帝,继续把持着朝政。在她的纵容下,被流放的载漪和溥儁父子俩并没有太过于遭罪,逃到了蒙古阿拉善旗罗王府的妻舅家居住,日子过得悠哉悠哉。

不久,溥儁还和罗王的女儿成婚,在草原上过上了更加滋润的日子。光绪和慈禧相继过世后,他悄悄携妻回到了北京生活。不过,由于父亲早已经被罢爵夺产,只能住到了惇亲王府中投靠了叔叔载瀛。

不过,由于父亲已经过继了出去,而且还被问罪罢爵了。因此,叔叔载瀛并不待见这个落架的亲侄子溥儁,只将王府东跨院中的二十间房子让他暂时居住。

武昌起义后,满清帝国在革命派和北洋系的内外夹击下退出了历史舞台。作为曾经的皇族,而且还差点儿成为皇帝,溥儁竟然没羞没臊地接受了袁世凯的邀请,还厚颜无耻出任了总统府的参议。

基本上,大清国虽然灭亡了,但溥儁在民国初期依然过得有滋有味,继续着奢靡的生活。期间,他不仅经常出入妓院和戏园,而且还沾染上了毒瘾,很快就败光了仅有的余财。

眼见自己的妹妹生活窘困,塔王除了送钱送物,还同意他们全家在王府内居住。不过,随着他突然离世,溥儁的幸福时光戛然而止了,被迫住进了马号附近的佣人房。

1942 年,衣食无着的溥儁在塔王府的佣人房中黯然病逝,稀里糊涂地走完了 57 年的人生。最后,文史不假引用孔尚任在《桃花扇》中的话:

“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2】、来自网友【寻根拜祖】的最佳回答:

乙亥年(1889)的清宫发生了一件令人笑掉大牙的事。

某天一个宫女犯了事,按规矩要接受杖刑。就在宫女被扒掉裤子准备行刑时,众人都惊呆了,行刑手高举着大杖下不去手了。

别想歪了,不是白花花吸引人,人家还穿着内裤呢。问题就在那条内裤上,大伙儿一看傻了,这也不是女人的东西啊,再仔细一看,都忍不住捂嘴笑了,原来它的主人是大阿哥溥儁(jun)。

溥儁是谁呢?他的内裤怎么穿到宫女身上了呢?

溥儁是道光皇帝的曾孙,端亲王载漪的儿子。不过此时他的身份远比这个高贵得多,不久前他已经被过继给同治皇帝为子。按慈禧太后制定的时间表,明年他将接替光绪皇帝登基,成为大清帝国的新主人。

所以,人家此时是“皇太子”。

既然马上就要当紫禁城的男主人,提前享受一下待遇又有何妨?于是这家伙迫不及待地拿宫女们当实习对象,预习起功课来。

估计那条内裤成了皇家脸面,那位宫女也不能打了。就在此时,隆裕皇后又跑到慈禧跟前告了一状:大阿哥无礼,竟然当众拔掉我的簪珥。

慈禧差点没背气晕过去,这 TM 哪是人干的事!

溥儁只是宗室庶支,他到底有什么本事能当上皇太子呢?

事情要回到一年前的“戊戌变法”。由于光绪帝与慈禧的矛盾激化,以康梁为核心革新派鼓动光绪帝废黜慈禧太后夺回皇权,结果却被老谋深算的慈禧太后先下手为强了。

“戊戌变法”失败后,光绪帝被囚禁于瀛台,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力,慈禧开始酝酿废掉光绪帝。

在废掉光绪之前,首先要找好接班人。慈禧确定了一个原则:人选必须是“溥”字辈的,将他过继给同治皇帝为子。

道光皇帝的子孙众多,无论从亲疏关系还是德行、能力,原本都不应该是溥儁入选,但慈禧私心重,她把年龄放在第一位:太大的不要,不利于老娘垂帘听政。

当然,太小了也不成,连尿尿都要人伺候太麻烦。

荣禄提出一个人选——14 岁的溥儁。慈禧眼前一亮:这孩子行,跟老婆子我沾亲带故。原来溥儁的老妈是慈禧的娘家侄女,他管慈禧叫“姑奶奶”。

就这样,溥儁儿戏般地当上了储君,竟然没有一个人去仔细考察他的品行和能力。

这会儿,慈禧打掉门牙往肚里咽,不能再折腾了,再折腾的话,不等外部势力干预,内部就要散架子了!

原来,溥儁能上位也不是一帆风顺的,首先朝中的几位大佬荣禄、庆亲王奕劻、刚毅各怀鬼胎,最后在刚毅的力捧之下,几方势力好容易才相互妥协。

内部达成一致了不管用,慈禧还面临着两股外部势力的抵制。

第一股外部势力是“疆臣”,即全国各地的封疆大吏。

慈禧最早打算是“帮光绪驾崩”,风都放出去了,说光绪皇帝病得快嗝屁了,连遗诏都替他写好了。转过年的庚子年(1900)正月初一,本该由皇帝亲自参加的祭祀大礼都改成了由溥儁代行。

就在此时,朝廷接连接到全国各地封疆大吏们的电报,以刘坤一、张之洞、王文韶为首,他们旗帜鲜明地反对所谓“建储”,并表示对光绪帝健康的担忧。

荣禄还特地去拜见了李鸿章,李鸿章更是不客气地警告荣禄:“你有几个脑袋?洋人正虎视眈眈地找借口……”

外国列强的干预,就是慈禧面临的第二股外部势力。

以英国人为首,他们悍然提出:我们不承认西太后,只认光绪皇帝,现在请允许我们派医生给皇帝治病。

在列强势力的逼迫下,慈禧只好同意由英国医生给光绪诊治。结果洋大夫宣布检查结果:皇帝无大碍,调理调理即可。

这一下子堵死了“皇帝驾崩”的途径,于是慈禧只好退而求其次,将溥儁由计划中的“皇太子”变成了“大阿哥”,由“即位”变成了“建储”。

很显然,慈禧贼心不死,她采取了以退为进的策略,表面上对两股势力低了头,其实是在等待机会。只是有人等不及了,他要快刀斩乱麻,尽早把溥儁推上皇位。

此人就是溥儁的生父载漪。

溥儁心急:裤衩子也乱穿了,皇后的簪子也拔了,甚至他还给光绪帝起了个外号——“鬼子徒帝”,该往下一步进行了吧?咋就停顿了呢?

载漪也急了,夜长梦多啊,于是爷俩开始积极行动。

载漪找了个好帮手——义和团。那时候正是义和团风起云涌的时候,他们打着“杀洋妖”的旗号,四处砍杀洋鬼子。

载漪正被列强阻挠儿子登基的事恨得牙根痒痒,本着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的原则,他向慈禧提出:义和团是可以利用的义民,用“刀枪不入”的义和团足以抗衡洋鬼子。

慈禧利令智昏,同意了载漪的建议,于是义和团转眼成了清廷的帮手。

有一次,载漪竟然率领 60 名义和团拳民闯进皇宫大内,要挟慈禧太后“杀洋鬼子徒帝”。慈禧一早正在慢条斯理地喝早茶,差点没被吓出心脏病,气得把载漪大骂一顿:

“你以为你儿子已经是皇帝啦?告诉你,他的废立全在我。只要有我在一天,就没你说话的份,要是再胆大妄为,老娘就把你们剔除出皇家玉牒,没收你们的全部家产!”

这话说完没多久果然应验了。庚子年七月,因义和团杀了德国公使,导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慈禧太后仓惶西逃,这就是著名的“庚子事变”。

到这时候,大清其实仅剩半口气。首都被占领,南方各地宣布“东南互保”,抄起袖口作壁上观。这时候慈禧展现出其灵活的政治手腕,她一面派人跟洋人谈判,一面向封疆大吏们示好,同时把事变的责任推得一干二净。

谁来顶这个雷呢?您大概想到了,载漪、溥儁父子的大脑袋正合适!

于是,刚毅等人被杀,载漪被革职,溥儁被剥夺大阿哥身份,逐出皇宫。一场闹剧结束了,溥儁狗咬猪尿泡空欢喜一场。

光绪二十八年(1902),朝廷再次下旨将载漪、溥儁父子流放新疆。可这爷俩胆大,居然半途跑了,流到蒙古投靠了妻舅阿拉善旗罗王。

在那里,溥儁被表妹的美貌所吸引,罗王虽不情愿,但也给足了爷俩面子,将女儿嫁给了溥儁。

如果溥儁知足,留在蒙古也算是个不错的选择,可这家伙不死心,觉得自己是惇亲王的后人,应该有资格继承亲王之位,远比留在大草原吃风沙强。

于是他不顾老丈人的挽留,毅然决然地回到了北京。

大概溥儁提前预支了不该有的幸福,到了北京后,这家伙开始“还债”。他梦想中的“惇亲王”没等到,却等来了辛亥革命的枪声。

清廷虽然亡了,但按照优待条款,溥儁挂了个“总统府参议”的闲职,拿着一个月 500 块大洋的薪水,成了“工薪阶层”。

搁普通百姓头上,这笔薪水够活十几年了,可溥儁是什么人?连内裤都敢乱穿的人呐,他要泡戏子、抽大烟、坐豪车、住洋房,还要保养几个心仪的,这点钱哪里够?

他老婆不干了,人家也是王府的千金,哪里过得了这种生活?更不幸的是,家里两个儿子,一个天生智力缺损,活得有滋有味,一个天资聪慧,却早早夭折。

这日子没法过了,于是夫妻俩天天干仗。

1924 年,冯玉祥闯进了紫禁城,将溥仪赶出了皇宫,皇室优待政策全部取消。不光如此,爱新觉罗各大王府的田产都被没收充公了,溥儁失去了坐在家里收租子的寄生虫生活。

晚年的溥儁混得很惨,他根本没有自食其力的能力,只能靠变卖家产和宗室子弟的救济生活。东西卖光了,只好腆着个脸向大舅哥塔王讨要。

塔王看在妹妹的份上,每个月按时给他们家送钱送粮,后来又把他们接到自己府上居住。可塔王一死,溥儁日子就不好过了,塔王的侧福晋将他们夫妻赶到马棚里居住,视同下人。

搁一般人头上,就算流浪也不会接受这种羞辱,可溥儁居然忍气吞声,在那里度过了余生,最后死在了那里,享年 57 岁。

据说溥儁死后连一块墓地都没有,就被埋在了殡仪馆后院的空地上了。

清廷覆灭,爱新觉罗的子孙们风吹雨打去,不过像溥儁反差这么大,晚年活成这副德行的还真罕见。

真是应了那句话:捧得越高摔得越惨,“德不配位”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