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问题国有企业是否属于体制内啊?会不会比公务员和事业编待遇差很多呀?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文博凯犀】的最佳回答:
首先,我们先了解一下,“体制内”的范畴!
“体制内”是指在国家机关、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等组织制度中起主导作用的一部分。
而那些不处于主导地位或者边缘的部分就叫“体制外”。
“体制内”分为三个层次:
1、政府机关处于核心圈;
2、事业单位处于中间状态;
3、国有企业处于最外围。
体制内是指在编人员。
体制内的劳务派遣工、劳务合同工不属于在编人员。
体制内,有政府派遣到股份制企业、混合经济体企业任职的干部,隶属关系还是在体制内。
根据释解,国有企业属于体制内,只是最外层。
国企又分为:央企、地方国企;
国企又分为:垄断性国企、非垄断性国企:
国企又分为大型国企、中型国企、小型国企。
体制外私企分为:知名大型私企、普通私企。
体制外私企(由私人控股 51%以上)的混合经济体。
从待遇来讲:
事业编制单位员工、国有企业员工,都是缴纳五险二金!公务员视同缴费!
都是按照国家公休日、法定假日休息;
都有年假。
从工资收入来看,央企、垄断性国企、著名私企,中层以上干部比机关事业单位中层以上干部收入高,甚至高几倍。
我们对于命题提出的机关事业单位员工及公务员和国企职工的待遇比较,只能和一般国企相比较才有意义。
一般国企普通员工的待遇肯定比机关事业单位员工(含公务员)待遇差。
有的一般国企只给普通员工缴纳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档次为 60%。
另一方面,国企员工挣钱不容易,是需要付出辛勤劳动的。相对来说,工作稳定性低。
机关事业编制单位员工(公务员)工作压力小,工作稳定,旱涝保收。
当然,这种比较是在把权利放在“笼子里”,才有比较价值!
反之,机关事业单位员工(公务员)比任何国企职工收入都会高很多!
【2】、来自网友【80 后小公】的最佳回答:
广义上来说,国企应该算是体制内单位,其国有属性赋予了机构特性,但是如果严格对照体制内标准,国企的经营性又将其与体制隔离开来,使其游离于体制。所以综合各方面情况评判,国企只能说是介于体制与非体制之间的半体制单位。
一、首先来解释什么是体制内?
体制是特指我国旅具有国有机构属性的单位和人,用老百姓的话来说就是指吃公家饭的。判断一个单位是不是体制内,主要依据三个方面属性:1、有没有编制;2、是否由国家财政供养;3、职责业务是否为公共事务管理或公益服务。
满足以上三个条件,可以三定为体制单位。比如行政机关,人员统一使用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全额供养,且从事的是行政执法等公共事务管理工作;事业单位,人员使用事业编制,由国家财政全额、差额供养,或者利用国家资源自收自支,从事公益服务,它们无一例外都是体制内。狭义上的体制单位,即指机关事业单位。
二、国企算不算体制内?
那么,国企是不是体制内呢?
按照上述标准,国企既没有编制也不是由财政供养,主体职责也不承担行政或公益功能,应该不属于体制内。然而,国企也有其特殊性,它虽然没有行政事业编制,但全部实行员额制管理,人员登记造册按照干部管理权限交国资部门和组织部门备案;因工作需要,国企领导可以随时调任行政事业单位任职,置换为公务员或事业编,因此在国企人眼里,他们也是有编制和级别的,只不过是企业编而不是行政或事业编罢了。此为一。
至于财政供养问题,国有企业虽然实行企业化管理,自己挣钱自己发工资自己花,不需要财政拨款,好像与国家财政没有关系,但是国企挣钱的工具、平台、资源其实都是国家的,换言之国企用的是国有资源在挣钱,挣多挣少归根结底都是国家的,而不是企业或个人的,因此广义上国企也属于国家供养序列,只不过不是由财政部门直接拨款罢了。
最后看职责。国有企业的职责是经营,自负盈亏,表面看不承担社会管理和公益职能,然而实际上国企几乎都是国家保障国计民生各行业的主导者、领军人,在很多时候需要承担稳定社会、保障民生的作用,比如粮油企业,关键时候都是国企在发挥资源配置作用,国企更好的经营都是在为国家稳定做贡献,因而实际上也在承担部分公益职责。
基于上述三点特性,国企大概念上还是属于体制内,只不过表征不如机关事业单位那么明显罢了。
三、国企工资不如机关事业单位?
准确地讲,国企中层以上领导工资待遇普遍都比机关事业单位高,基层人员是否高于机关事业单位取决于所在企业效益。
多数效益好的央企,不管领导还是基层人员,工资待遇一般都好于同地区的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尤其是在中西部地区。
效益一般的央企、省企或其他大企业,中层以上领导工资待遇多半也高于一般公务员,基层人员与公务员和事业单位持平,也有不少比机关事业单位不如的。
如果是本地国企,除了少数效益好的大企业工资待遇好于机关事业单位外,其他绝大多数都不如机关事业单位。究其原因还是效益不稳定,无法保障基础收益,自然不能给员工发福利。很多国企人为什么想去机关事业单位,与此不无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