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问题为了拯救民族,林则徐虎门销烟,为何最后却成了被“流放”的罪人?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萨沙】的最佳回答: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林则徐禁烟是正义之举,也是完全正当的。
但林则徐并不是一个负责销毁鸦片的士兵,而是负责一方军政的钦差大臣,要权衡禁烟的得失。
在第一次鸦片战争时代,鸦片贸易在英国并不违法,该国老百姓也大量滥用鸦片。
那么,鸦片贸易在英国就不算走私,必然受到政府的保护。
问题来了。
如果鸦片贸易在英国不合法,林则徐销毁鸦片就没有任何问题,因为英国政府不会保护鸦片商人。
但是,即便鸦片贸易在英国合法,又成为英国在中国贸易顺差的唯一物品。
显然,如果林则徐强行禁烟,就存在和英国爆发战争的可能性。
那么,就要仔细评估,禁烟后会不会打仗?如果打仗了,能不能打赢?
如果不会打仗,或者即便打仗我们能打赢,那禁烟就没任何问题。
可惜,事实却是,林则徐禁烟后,英国果断开战。
而战争不但打不赢,还完全是一面倒,英军战无不胜,区区 1 万多人直接打到皇帝眼皮下的天津。
鸦片战争全面开打之前,中英其实就是广东的军队和英国人,有过十多次小规模交手。每次都是以清军吃小亏或者吃大亏结束,但上报给皇上的却都是大胜。
由此,皇帝坚定了戒烟的决心,鸦片战争由此打响。
事实证明,第一次鸦片战争中,满清不但没有禁烟成功,还赔偿了巨款,割让了香港,国内沿海打的一塌糊涂。
更重要的是,这一战打掉了满清外强中干的假面具,让英国佬摸到了底牌。
而导致英军开战的,当然就是林则徐,皇帝迁怒于他就是顺理成章的事。
站在事后诸葛亮的角度来看,林则徐禁烟似乎操之过急,因为满清军事实力和英军有明显差距。至少应该组建一支还算可以的舰队,完成沿海较为顽强的防御以后,再去和英国人翻脸。
第二次鸦片战争虽惨,好歹僧格林沁在大沽口把英法联军胖揍了一顿,吓得他们 1 年没敢进攻。
如果当时林则徐能够同样胖揍英军一顿,战局也会会有转机。
而林则徐麾下的炮台和广东水师,就军事实力上都是不堪一击的。至于满清沿海的防御工事,还不够英国炮舰轰的。
【2】、来自网友【有书共读】的最佳回答: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是林则徐被“流放”时留下的千古爱国名句,林则徐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那么为了拯救民族,林则徐虎门销烟,为何最后却成了被“流放”的罪人呢?
按道理虎门销烟销毁了 237 万斤鸦片,中国人扬眉吐气,功成本该名就受到嘉奖,而林则徐却被“流放”,受到不公平待遇,有书君分析有以下三方面的原因:
一、英国以虎门销烟为由,打击报复中国,发动第一次鸦片战争。
林则徐虎门销烟本意是为拯救水深火热之中的国民,不让白银外流,不让鸦片祸害国人身体和意志。可没想到虎门销烟却成了英帝国主义发动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导火索。
这英国商人实在是太狡猾,把所有的鸦片集中起来,交由商务总监义律,这义律狡诈多端,他以“不列颠女王陛下政府的名义”交出 2 万多箱鸦片。
把本属于商人之间商业贸易之间冲突,变相地转变成了中国英国之间的国家利益之间冲突。
于是英国女皇国会召开会议,制定了一系列侵华政策,以鸦片被毁为由,用坚船利炮打开中国的大门。
林则徐虎门销烟触动了英国商人的既得利益,犹如从虎口里抢了肉,这群如狼似虎的强盗怎么可能放过中国。
1840 年 6 月,英军航队进攻珠江口、广州。林则徐早就料到英军的来攻,做好了严密布防工作,英军未能得逞。对林则徐更是恨之入骨。
8 月,英军抵达天津,威胁到北京,道光帝批答英国书,答应英国人的所有要求,同意通商和惩办林则徐。
二、清政府软弱无能,找到林则徐为替罪羊。
第一次鸦片战争虽以虎门销烟为导火索,但是英国政府早已蓄谋已久,要打开清政府的贸易大门,从中国捞取真金白银,只是一个时间先后的问题,因为他们窥探出了清政府的软弱无能,早已把箭头瞄准了道光的大清。
当战争一触即发,英国政府始终没有表示宣战,而是称为要打击报复林则徐,说林则徐吓坏了英国商人,以死罪相挟,只好拿出鸦片用以赎命,现在请皇帝给 600 万银元偿补鸦片原价。
道光禁烟就是为了白银不外流,现在不但巨额赔款要出,反而兵临城下,战事连连。
当英国政府的坚船利炮真正威胁到道光的大清时,清政府只好牺牲民族英雄林则徐,让他做了大清的替罪羊,延缓退出历史舞台的进程,借以苟延残喘。
最终林则徐成了清政府的“背锅侠”,成为清政府外交失败的牺牲品。
三、妥协派推波助澜,诬陷林则徐祸国殃民。
道光帝主张禁烟时,妥协派则极力主张驰烟,因为这些封建“瘤毒”也可以从中渔利,他们眼中只看到自己个人的眼前利益。
当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英军大炮来袭,除了林则徐关天培和地方上的民众抵抗之外,各地海防将领都像纸糊的一样,丢盔弃甲,死的死,逃的逃,根本就没招架之功。广东战败,定海失利,天津危险,北京告急!
道光瑟瑟发抖,赶紧派直隶总督妥协派骨干琦善“议和”。
又叫伊里布调查林则徐,是“销毁鸦片”还是断了英国人的贸易。
从此琦善就像蚂蝗一样吸住了林则徐,不断往林则徐头上泼脏水。他声称英国只要惩治了林则徐一人,所有事情都不是问题,因为他们不满的只有林则徐一人。
道光帝翻脸比翻书还快,销烟成功时,《澳门月报》等各大报纸大加赞赏,连不销售鸦片的外国媒体都连载报道,道光脸上风光,在奏折上批示爱卿真是个忠君爱国的人!
然而当战争失利,便斥责林则徐来不但没有制止白银外流,反而增添国库外债。转眼就下旨严肃处理林则徐,并革去两广总督之职。
随着战事的吃紧,10 月,林则徐又收到旨意听令新任钦差大臣琦善的审问。
翌年 5 月,林则徐被降职,成了四品卿衔,去浙江镇海工作。
不久,靖逆将军奕山游山玩水半年,才到指定地点,和英军打了一仗,被英军打得落花流水。
奕山为自己开脱,于是造谣生事,声称英方本来同意议和,只因道光没严惩林则徐,英军怨恨才不同意罢兵,就是因为林则徐的原因,害得清廷战事连连,林则徐祸国殃民,必须严惩。
道光皇帝求和心切,听信谣言,又一次拿林则徐开刀,6 月,下旨革去林则徐所有职务,发配新疆伊犁。
因为妥协派琦善、奕山等的推波助澜,林则徐有功之臣,反诬为祸国殃民之人,受到极不公平的待遇。
1850 年 11 月,清廷重新启用林则徐,在赶往广西途中,林则徐病逝,享年 66 岁。
林则徐虎门销烟,铮铮铁骨,然而低估了英国战舰的实力,导致一系列屈辱条约的签订,清政府沦亡的命运无法挽回。
但是林则徐身上中华民族那坚强不屈、百折不挠的精神熠熠生辉,他的英名光照史册,他是中国永远引以为傲的民族英雄。
有书君语:一直倡导终生学习的有书君今天给大家送福利了啦。2019 年最值的读的 52 本高分畅销好书,免费领取。从认知思维、情感故事、工具方法,人文社科,多维度承包你一整年的阅读计划。
活动参与方式:私信回复“福利”或点击阅读原文即可免费领取。限时福利,先到先得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