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问题三国演义开头说张角是不第秀才,算不算是漏洞,三国有科举吗?
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夏雨风】的最佳回答:
科举制是隋文帝杨坚首倡,武则天创了武科举。而之前各个王朝也是有各自的选拔制度。汉代最低的有"举孝廉"制,县一级的,三国的曹操就是通过当地"举孝廉"而走上仕途的。从这个角度说张角是不第秀才,也没错。
张角不第不是科举制失利,而是诸如"举孝廉"等失利。唐代黄巢、明代李自成和清代洪秀全等,才是真正在科举制中不第秀才,名落孙山。
可见,除了奴隶出身的陈胜、吴广等,有不少农民民起义领袖,原先也是有寒窗苦读的经历,只是现实中不能晋身中榜,前途无望,才转而挺而走险。黄巢和洪秀全甚至接连几次赴考,都无一成功。他们还是具有一定能力的,才能够在起义浪潮中脱颖而出,指挥千军万马。
张角张宝张梁三兄弟,借"四方郎中"之名为天下穷苦人治病,乘机成立"五斗米教",信徒遍地。在全国各地建立了 64 个支部(方),约定同时起义。
只因在汉都一方出了叛徒告密,被汉军镇压下去。各方因而仓促起事,但汉军已有所准备。三国演义中,曹操和刘关张等,就是在"勤王令"下,纷纷组建人马去勤王,开始了军旅生涯。
【2】、来自网友【豹眼看历史】的最佳回答:
《三国演义》开篇便提到:
时巨鹿郡有兄弟三人,一名张角,一名张宝,一名张梁。那张角本是个不第秀才。
三国时期没有科举,但豹眼认为罗先生称张角为不第秀才,没啥大毛病,算不得漏洞。
名落孙山称之为不第,但在选拔考核中没有被录用而落选,也可以称作是不第。在当时没有这个提法,用后世的语言说以前的事情也并不为过。
前段时间,豹眼回答过一个问题,说的是战国时期还没有纸张,赵国大将赵括怎么会纸上谈兵的事,就类似于这个问题。
今天离不开谈论历史的问题,我们不可能用当时的语言来描述当时的事,如果满口之乎者也,岂不怪哉?口语如此,文学作品的一些语言也是如此,不足为怪,也不能看作是漏洞。
《管子·小匡》提到:
“农之子常为农,朴野不慝,其秀才之能为士者,则足赖也。”
唐人尹知章做了注解说:
“农人之子,有秀异之材可为士者,即所谓生而知之,不习而成者也。”
这就是说农民的儿子不一定永远是农民,只要是优秀的人才,也可以出仕做官,这个人才就称作秀才。
这是秀才最初的定义,指的是优秀的人才。
到了汉代,秀才就与孝廉一样成为了举士名目。也就是地方官吏把人才分为孝廉和秀才,层层举荐给朝廷,得到认可以后,就出仕为官。东汉时期为避光武帝刘秀名讳改称茂才,茂才也就是秀才。
像曹操、荀彧等人都是举孝廉为官,像孙权就是被举为茂才。
建安元年(196 年),孙策收得丹阳、吴、会稽三郡后,十五岁的孙权被任命为阳羡县长。吴郡太守朱治察举他为孝廉,扬州刺史严象举荐其为茂才。
可见孝廉和茂才并不相互冲突,是可以同时被举荐的。
如果是史书,在东汉时期把茂才称作了秀才,应该是个瑕疵,但作为小说,称作秀才更容易被普通的读者接受,读起来更舒服一些。
唐朝初年,秀才与明经、进士并为举士科目,但不久就被废除。后来,唐宋时期凡是参加应举考试的都称作秀才,但秀才必须要通过童子试,被正式录取之后才能称作秀才,这是一种身份,也享受一些待遇,比如免除徭役、见了县太爷只作揖不下跪、子孙后代可以称父亲叫爹等等。如果谁家喊父亲叫爹,其祖上一定出过秀才。考上秀才恐怕跟考上 985 高校差不多,是很荣耀的事。一辈子考不上秀才,到老也是个童子,连做个私塾教师的资格也没有。
明清时期,则称入府州县学的生员为秀才,但入学也是有门槛的,通过考试合格才行,花钱进去的也算,不过是特殊情况。
具备秀才资格才可以参加科举考试,这时候的不第秀才,是指在科举考试中落榜的生员。考中者被称作举人、进士,不第是说没考中,但依然是个秀才。
东西汉时期的情况有所不同,还没有科举考试,实行的是察举制。被举荐为秀才或者茂才,就等于是通过了考试、考核,就相当于唐宋之后的进士及第,可以出仕为官啦。
《后汉书·左雄周举传》等传论记载:
“汉初诏举贤良、方正,州郡察孝廉、秀才,斯亦贡士之方也。”
由此可知,经过州郡察举为孝廉、秀才,就可以出仕为官。
晋朝葛洪《抱朴子·审举》记载:
“时人语曰: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
以此来看,读书人才可以举荐为秀才,品行优良才可以举荐为孝廉。二者考核的内容是不同的,秀才更看重的是能力。
汉末时期以举孝廉为主,注重品行;曹操的唯才是举,注重的是能力。像孙权既被举荐为孝廉,又被举为茂才,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德才兼备。
抛开官场的猫腻不说,如果不能被举荐为孝廉或者秀才(茂才),就等于没有通过考核,也就类似于落榜、不第。
东汉时期的张角没有被举荐为茂才(也就是秀才),就是没有人举荐,或者被基层举荐而没有得到朝廷的认可。
张角自认为也读了一些书,具备治国平天下的本事,但得不到朝廷的认可。心中不满,就上山采药去了。
《三国演义》描写到:
那张角本是个不第秀才,因入山采药,遇一老人,碧眼童颜,手执藜杖,唤角至一洞中,以天书三卷授之,曰:“此名《太平要术》,汝得之,当代天宣化,普救世人;若萌异心,必获恶报。”角拜问姓名。老人曰:“吾乃南华老仙也。”言讫,化阵清风而去。角得此书,晓夜攻习,能呼风唤雨,号为“太平道人”。
有资料说张角得到了道士于吉等人传授的《太平清领书》(《太平经》),于是开始传教,发展组织。《搜神记》说孙策被道士于吉给折腾完了,是否为同一个人不得而知。
从张角能够组织起规模宏大的黄巾军起义来看,他还是具备很强号召力的。他是读书人具备被举荐资格,但没有得到最终考核,通过举荐秀才实现出仕做官的理想。
因此,罗贯中先生把他称作不第秀才,在豹眼看来也算是合情合理。如果对于小说之类的作品,过于吹毛求疵,那就毫无趣味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