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问题元朝第一个起义领袖方国珍,为何能得以善终?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月光先生看世界】的最佳回答:
人至贱则无敌,方国珍能得到善终,主要因为他的脸皮之厚,到了让朱元璋都无语的地步。
方国珍此人有两个第一:他是第一个起兵反元的义军领袖,同时他还是当时第一的墙头草,他反复横跳的水平令世人叹为观止。
但凡第一个起义的人,结局都不好。比如秦末的陈胜、吴广。而墙头草更是人人得而诛之。方国珍能够善终,说明这个人不简单。
这方国珍其实就是个私盐贩子,兄弟五口,世代贩盐。在古代,贩盐可是个暴利行业,所以方国珍家里是很有钱的。
按理说,他这种有钱人就算想要反元,也绝对不会第一个冒头的。毕竟风险太大,不如做自己的富家翁安逸。
事实上,方国珍是被逼反的,不过对方不是元朝,而是他的一个仇家。做生意嘛,尤其暴利行业,有仇家很正常。
当时元朝正在打击海贼,方国珍的这个仇家诬告他私通海贼。元朝官员也不仔细查证,就要抓人。
方国珍一看,这要是被抓住,怕是没活路了,于是他杀了这个仇家,带着自己几个兄弟真的去做海贼了。
当时很多人都不满元朝的压迫,加上方国珍舍得花钱,很快他手下便聚集了数千人,成为了当地最有实力的海贼。
元朝一看,你小子想干嘛?是不是要造反?于是便派一个叫朵儿只班的带兵前去讨伐。
说实话,元朝的官员大概是脑子进水了。那方国珍可是海贼,元军从来就不擅长打水战,这支军队基本算白给了。
果然,方国珍轻而易举地击败了元军,朵儿只班也成了方国珍的阶下囚。
而方国珍接下来的一系列操作就让人看不懂了。
他威胁朵儿只班,让其上书元朝朝廷给自己封官。元朝朝廷一看搞不定方国珍,便封他当了定海尉。
要说他是想被招安吧,没过多久他却正式起义反元了,一举夺下温州。
方国珍的起义,比刘福通、徐寿辉早了三年,比郭子兴早了四年,比朱元璋更是不知道早了多少年。
有人起义,自然就要讨伐了。这次元朝派出个叫孛罗帖木儿的大官,率领大军浩浩荡荡地出发了。
结果元军再次大败,孛罗帖木儿也成了方国珍的俘虏。
元朝只得再次招安方国珍,方国珍竟然接受了。
再然后,元朝为应对汝、颍之地的义军,开始筹备水军,方国珍因为怀疑元朝想对他下手,再次反叛。
反叛完了,他又派人给朝中权贵送礼,希望被招安。
元朝任命他为徽州路治中,方国珍嫌官小了,拒绝招安,进而攻下台州。元朝只好以海道漕运万户的职位再次招安他,这次方国珍接受了。后来方国珍又升官,做了行省参政。
总之,方国珍起兵早年就是在不断地反叛和招安中度过的。他仿佛把这一切都当做了一门生意,每次反叛都是在和元朝讨价还价。
也正是看透了他的想法,元朝才愿意一次又一次的招安。毕竟当时义军四起,能靠招安解决的问题干嘛要动兵呢?
这一次招安,大概是元朝的诚意让方国珍满意了,很长一段时间里他都没有再叛。
当时张士诚起兵反元,元朝朝廷便派方国珍前去剿灭。由于张士诚的地盘临近方国珍,为了保护自家地盘,方国珍出兵了。
方国珍与张士诚交战,七战七胜,硬是把张士诚打到求饶,接着张士诚也被招安了。
由于当时陆路运输已经被义军阻断,元朝京师的粮草供给断了,只得从张士诚的那筹集粮草,然后靠方国珍的船队运粮。
也正是因此,元朝越来越依赖他们二人,他们二人的官越也就越做越大,方国珍已经实际控制了温州、台州、庆元三郡之地,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一方诸侯。
至此,方国珍的事业算是进入了一个稳定期。不过没过多久,他隔壁便搬来了一个新邻居——朱元璋。
事实上方国珍接下来几年啥都没干,就忙着和朱元璋过招。
朱元璋初来乍到,派了个叫蔡元刚的前去拜访方国珍。
别看方国珍的地盘不算大,但是作为第一个反元的人,他的江湖地位还是很高的。朱元璋派人拜访是应该的,如果双方能结盟那就更好了。
方国珍一看朱元璋那边兵强马壮,自知不是对手。
于是他送给朱元璋大批金银珠宝,表示愿意称臣,假意献出温州、台州、庆元三郡,还派自己的儿子去朱元璋那里当质子,丝毫不在意自己江湖大哥的身份。
这下朱元璋反倒被搞得不好意思了。他拒绝了方国珍的质子,并任命他为福建省平章事,方国珍的弟弟方国瑛和方国珉分别为参知政事和枢密分院佥事。
结果方国珍收下了朱元璋的任命书,然后便称病拒绝赴任。显然他是舍不得自己的地盘。
朱元璋什么场面没见过?一看就知道方国珍打的什么小算盘。
不过碍于方国珍江湖大哥的身份,加上朱元璋当时四面强敌环伺,不便和方国珍闹翻。于是他耐着性子,接连给方国珍写了几封书信,连告诫带威胁的,让方国珍好自为之。
方国珍显然被吓得不轻,赶紧准备厚礼献上,可惜被朱元璋拒绝了。这下子方国珍开始坐立不安起来。
不过朱元璋也就吓唬下方国珍,他当时忙着消灭陈友谅和张士诚,根本没空管方国珍。因此一段时间里双方基本相安无事
到了 1367 年,朱元璋拿下杭州,方国珍又开始慌张了,因为朱元璋立他太近了。方国珍又开始和陈友谅还有元军眉来眼去,希望能结盟自保。
朱元璋一看,也不废话,直接修书一封给方国珍,细数他的十二项罪状,要他交出二十五万石粮草了事。
方国珍这边立刻怂了,不仅送上粮草,还有很金银珠宝。
他自知朱元璋打过来是迟早的事情,于是早做打算,打造了很多大船,准备出海避祸。
他的预感没错,就在同一年,朱元璋终于对他下手了。面对朱元璋麾下的虎狼之师,方国珍根本无力抵挡,屡战屡败。
走投无路之下,方国珍只得上船出海。这次朱元璋不打算放过他,派人继续追击。最终方国珍无路可逃,只得向朱元璋投降。
朱元璋看到方国珍的请降书信后,大感无语,立刻接受了他的投降。
方国珍一开始就强调朱元璋作为王者是个宽宏大量的人,同时说自己人畜无害。
接着他不提自己私下的那些小动作,称自己为了朱元璋尽心镇守三郡。后来朱元璋派兵接收三郡,方国珍是派军队前去迎接的,双方打起来纯属误会。他因为不敢反抗,所以只能不断退却,最后逃到海上。
他要是打得赢朱元璋还会退?明明是打不赢才败退的,结果被他说成自己故意让出三郡之地,迎接朱元璋。
他还解释说,自己这么做好比孝子面对严父,父亲打儿子,儿子只能逃跑,不能反抗。他比朱元璋大好几岁,竟然可以面不改色地说朱元璋是自己的父亲。脸皮之厚,无人可比。
孝子之于亲,小杖则受,大杖则走,臣之情事适与此类。
最后他说本来该亲自见朱元璋一面,但是担心遭遇不测。世人不知道二人之间的事情,肯定会觉得朱元璋容不得别人,有损朱元璋的名声。
明明是自己怕死,还说为了朱元璋好,真有他的。不过这也在提醒朱元璋,杀了方国珍,自己的名声也就保不住了。
平心而论,方国珍和朱元璋之间没什么恩怨。再看到这么一封无耻的书信,朱元璋还能怎么办?他要是不接受方国珍投降,方国珍真的敢管他叫爹的,那不是恶心自己吗?
这种人还是饶他一命得了。
朱元璋授予方国珍广西行省左丞的官职,但是只享受俸禄不用赴任。说白了就是朝廷花钱养着他,当个闲散官员。
公元 1374 年,方国身患重病不治而亡。在其重病期间,朱元璋还特意去探望,在其去世后,朱元璋又亲自为他设置祭祀碑文。
在元末一干义军首领中,方国珍的结局算是很不错的。和明朝的那群功臣相比,那更是好了很多。
方国珍之所以能得以善终,有三方面原因: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他这人脸皮够厚。
无论是面对元朝还是朱元璋,方国珍都是在不断反复横跳。可见此人毫无节操可言。
事实上,他写给朱元璋的投降书就很能说明问题。方国珍在书信中的言语毫无节操可言。
大丈夫能屈能伸大概指的就是方国珍这样吧。虽然这种行为往往被人们不齿,不过确实能保住性命。
其次,方国珍胸无大志,对朱元璋不构成威胁。
方国珍自始至终都没离开温州、台州、庆元三郡,只要别人不来招惹他,他也不去招惹别人。
除了起兵反元初期,他一生都没有什么攻城掠地的行为。
他手里的三郡也是元朝授予他的,不是他抢夺来的。既然元朝给了他,那就是他的东西了,自己的东西方然要保护,但是别人的东西他也没兴趣。
当初有个叫张子善的的策士就曾游说方国珍,帮他谋划如何攻城掠地争夺天下。结果方国珍表示自己没那么大野心,守住自己这一亩三分地做个富家翁就满足了,接着便将张子善给赶了出去。
当初朱元璋这边的苗将蒋英反叛,杀了朱元璋的大将胡大海,投奔方国珍。结果方国珍不仅拒绝了,还派自己的兄弟方国璋带兵拦截。
可惜方国璋兵败被杀,为此朱元璋还特意前去吊唁。
这蒋英手下士卒战斗力挺强的,但凡方国珍有点野心,就会接纳蒋英等人,壮大自己的势力。由此可见,他真的是一点野心也没有。
最后,作为第一个起兵反元的人,他的江湖地位摆在那里,朱元璋不方便下手。
朱元璋为了弄死小明王韩林儿都大费周章,而方国珍的江湖地位比韩林儿的爹韩山童还要高,朱元璋如果要杀他,必须慎之又慎。
毕竟当时朱元璋手下吸纳了很多其他义军的将领,他杀了方国珍,只会让这些义军将领感到不安。到时候军心不稳,再闹出点反叛啥的,朱元璋就得不偿失了。
正是因为以上几点原因,朱元璋不仅放过了方国珍,而且后来也没对他进行清算。方国珍这才得以善终。
很多人就是把面子看得太重了,方国珍却恰恰相反,他根本不把面子当回事。他能在元末那个乱世活下来,成为一方诸侯,就是靠着脸皮厚。
或者说他的厚脸皮是被逼出来的,他要是不厚脸皮,也就不可能占据三郡之地,成为一方诸侯,更没可能得以善终。所以,有时候放下无所谓的面子,也许人生就会变得不一样。
【2】、来自网友【澳古说历史】的最佳回答:
方国珍,首义反元者,他比刘福通、徐寿辉等起义要早两三年,比郭子兴起义更是要早四年。所以说论资历,他可是反元的起义首领中最高的,比朱元璋、陈友谅、张士诚等都要高出半个头啊!
不过,方国珍虽是最早起兵反元的起义军首领,可是碍于他本身就不是一个有大志向的人,他的梦想就是割据一方做一个霸主,而不是一统天下做一个君主。如此到元末后期,方国珍的势力逐渐被陈友谅、朱元璋等人迎头赶上,他也就只能在夹缝中生存。
当然,方国珍虽志向不大,可这并不代表他没有能力,相反如果他有大志向,他绝对会是朱元璋一统天下最大的阻碍,从方国珍起义后,与元朝、张士诚、朱元璋等人的过招中,可以看出方国珍
绝非是一个等闲之辈,能力绝对不输于朱元璋。
1348 年,方国珍因被仇家诬告,导致被官府通缉,所以他一怒之下就杀死了仇家,然后与其兄方国璋、其弟方国瑛、方国珉逃亡海上,聚集数千人,为海寇。同年,行省参政朵儿只班率军征讨,方国珍用计将其生擒,并迫使朵儿只班请奏元廷册封他为定海尉。可是不久,因各种原因,方国珍正式起兵反元。
此后,元廷震怒,遂派大将孛罗帖木儿前往平叛,可是没过多久,元军不但大败,孛罗帖木儿也被方国珍生擒。无奈,因此时元朝各地相继出现不稳定的因素,所以为了避免再败影响稳定,元帝就派了达识帖睦迩再次去招降于他,而方国珍经此一战,虽获胜,但自身损失也较为惨重,所以也就顺势接受了招降。
不久,因元廷招募水师防守长江,方国珍惧怕这是对付他的,于是就再次反叛,他诱杀了台州路达鲁花赤泰不华,然后逃亡海上。元廷本欲征讨于他,不过因方国珍贿赂了朝中权贵,在他们的支持下,元廷以海道漕运万户之职再次招降了方国珍。之后,张士城反,方国珍接受元廷的命令,率兵攻打张士诚,最终七战七捷击溃张士城部,张士诚降于元。
而后,因元朝内部起义不断,通往大都等北方之地的物资运输要地江、淮皆被起义军所占,元廷不得不用大力气去拉拢方国珍,借他的船来保证海运的畅通,以此来稳固北方。如此,方国珍实力开始日益强大,并据有庆元、温、台三地,势力在起义军中一时无两。
此时,就有位叫张子善的人劝说方国珍率军溯江而上,窥视江东,北夺青、徐、辽海,可方国珍却回答道“我还没有这么大的志向”然后谢之离去。
只叹方国珍真的是一个毫无志向的人,如果他当初听从张子善的建议,恐怕这天下还真的有可能是他的。
当然方国珍虽然没啥大志向,但也不笨,他很懂审时度势。
当时朱元璋攻取婺州后,派主簿蔡元刚出使庆元,希望与方国珍结盟。方国珍在接到这个提议后,有人建议他趁朱元璋立足未稳,派兵夺他地盘,可方国珍却说道
“江左号令严明,恐怕不能与他对抗。况且与我为敌的,西有吴,南有闽。不如暂且表示顺从,借此作为声援以观其变”,
他清晰的认识到自己的处境,如果此时进攻朱元璋,非但有可能被朱元璋击溃,且吴、闽等敌人也会群起而攻之,到时候就悔之晚矣了。
于是在认清局势后,方国珍就主动与朱元璋修好,派人送上黄金五十斤,白金五十斤,有花纹的丝织品一百匹,以示和好之意。
不久,随着朱元璋的势力越来越大,方国珍更是主动请求进献温、台、庆元三郡,并派次子方关作为人质。
方国珍这般做法,自然让朱元璋十分高兴,于是心情大好的朱元璋就封方国珍为福建省平章事。
当然方国珍因早年无大志,已失去大多的先机,所以这个时候方国珍周边的势力都要比他强的太多太多了。如此,此时方国珍虽然投降于朱元璋,但他也不敢得罪元廷、张士诚等势力,他对各个势力都是极尽讨好,左右逢源,从不轻易得罪谁。他一面帮助朱元璋运输粮草,接受朱元璋的官职,另一面又帮助元朝运输粮草,又接受元朝的官职,终之就是谁也不得罪。
但是这种左右逢源的生活始终是过不长久的,方国珍始终是要归顺于一个势力的。最终在 1367 年,有着一统天下远大志向的朱元璋终于不甘于方国珍只是臣服,而不是归顺。九月,朱元璋派遣朱亮祖进攻方国珍的地盘,不久台州、温州皆被攻克,后方国珍最终纳土归降。
并上书:“臣听说天无所不盖,地无所不载,王者体天法地,对人无所不容。臣长期以来蒙受主上的宽待之恩,不敢做出自绝于天地的事,因此一陈愚衷。臣本是庸才一个,遇上这多事之秋,起兵于海岛,没有父兄之力相助,又没有帝制自为的野心。当主上率军浩浩荡荡到达婺州时,愚臣马上派儿子前去侍奉,就已经知道主上会有今天,我将如依日月之余光,望雨露之余润。而主上推诚布公,派我驻守乡郡,就像以前吴越一样。臣遵奉条约,不敢妄生枝节。只因堂侄性情暴躁,偷偷挑起衅端,烦劳问罪之师,我心里战战兢兢,因此派守军出迎。然而最后还是飘浮入海,为什么呢?孝子对于父亲的责罚,如果是轻微的杖责便接受,如果是重杖的话便会逃避,臣的事情就与这种情况相类似。我想马上自缚去朝廷请罪,又惟恐遭斧钺之诛,假使天下后世不知道臣得罪你有多深,将会说主上之心不能容臣,这岂不会连累天地之大德吗?”
朱元璋看后,致书与方国珍说道
“你违背我的告诫,不马上收手归命,反而流入海上,负恩实在太多。今天你已走投无路,又情词恳切,我理当以你此诚为诚,不以前过为过,你不要自起疑心”
,不久方国珍入朝参拜,朱元璋授予他广西行省左丞,但只享食禄而不上任。
1374 年 5 月 8 日,方国珍去世,葬于南京城东 20 里玉山之源。死后,朱元璋亲自设祭,并命翰林学士宋濂为《神道碑铭》为祭,给予他厚葬。
方国珍能善终,究其原因在于他的“胸无大志”,从朱元璋崛起的那刻起,方国珍就一直是臣服于朱元璋,这其中虽然方国珍一直对朱元璋是阳奉阴违,更是左右逢源于其他势力。但自始至终,方国珍都未与朱元璋正面对抗,且对朱元璋也算是恭顺。
在朱元璋麾下苗将蒋英等反叛时,他们要归顺于方国珍,可方国珍不但不接受,反而是帮助朱元璋捉拿蒋英等人,为此他的哥哥方国璋还付出了性命。之后在朱元璋进攻方国珍时,方国珍也并未进行多大的抵抗,不久就投降于朱元璋。
如此,从方国珍对朱元璋种种的表现来看,方国珍识时务的做法最终救了他自己。
其实这样看来,方国珍的胸无大志未尝不是件好事,他没有称霸天下的野心,所以他并未与朱元璋成为死敌,而就是这样,朱元璋也才放过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