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问题侯宝林和马三立相比,你认为谁的相声艺术成就更高?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猫影 Sir】的最佳回答:
都是相声界的艺术巨擘,分不出高低来
套用一句话来说,就是,只有小孩子眼里面才有胜负,成人的世界里没有高低
但是,两个人的成就倒可以浅谈一番
侯宝林把相声引入殿堂
做为那个时代最伟大的相声艺术家,侯宝林当之无愧。相声在旧社会是下九流的行当,虽然有人从事,但是,艺人的地位相当的低下。既然是语言的技艺,逗笑别人一般也就靠一些自我调侃、黄段子、下流段子来吸引买主的赏赉。不然的话,哪来的吃饭钱?
但是,侯宝林的出现则很大的改观了这种现状。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之后,要把相声带入到大雅之堂,和京剧等国粹成为一种艺术就必须摒弃一些不健康的段子和包袱。他们将这种相声称之为新相声。
建国初期艺术的百家齐放也给相声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侯宝林等一批老艺术家用自己的努力将相声带进了千家万户。
这一点来说,侯宝林功不可没
至于进入到 90 年代之后相声的滞后发展,
只能怪当时的所谓的主流相声界艺人没有了最初的创作初心,生活的太安逸了就没有了创新、创作之心,着实不该!
再来说一下马三立
马三立最大的贡献在于对于传统的全面继承和发展,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表演风格,自成一派。
另外一点就是,马三立追求相声的平民化,力求自己的相声要小孩子也能听得懂。通俗化、口语化、题材平常、内容朴素、语言平实、结构简单,也使得他的很多的段子妇孺皆知。
单口相声《逗你玩》,现在想起来也是会心一笑,这或许就是马老的功力所在。
看似平常又极不平常!
台风上来说
,侯宝林占了一个“帅”字,台风的儒雅,语言的洗炼,与“学唱”的传神,使得侯宝林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很高雅的感觉。
而马三立则不然,朴实的作风一直伴随着马三立终生。特别是表演中的以“我”字开头的口语化叙述,给人的感觉就很亲民。
这或许就是两个人最大的不同吧
【2】、来自网友【小智摄影文学】的最佳回答:
虽然说艺术是很难分出一二的。不过相对来说,我更喜欢马三立的作品。侯宝林的相声雅字见长,而马三立的作品雅俗共赏,属于是百听不腻,越听越有琢磨头。不只是作品,人品上马三立也是完爆其他任何相声演员。
从家学上看,马三立要深厚得多。
马三立的外祖父是恩绪,恩绪是相声的第三代传人,擅唱太平歌词。他的徒弟李德钖,李德祥,张德泉,都是相声八德之一。马三立的祖父马成芳是评书艺人,擅说《水浒》,也名噪一时。马三立的父亲马德禄,也是相声八德之一。马三立的兄长马桂元也是相声界杰出的人才。
在父兄的熏陶下。马三立自小就打下深厚的功底。后拜八德之一的周德山(周蛤蟆)为师。文哏和贯
口,在马三立这里得到了突出的发挥。马三立创立了独特的马氏相声,天津相声更是“无派不中宗马”。
马三立的经典段子有:
《开粥厂》、《卖挂票》、《十点钟开始》、《查卫生》、《黄鹤楼》、《买猴》、《家传秘方》、《练气功》、《逗你玩儿》、《文章会》、《相面》、《开会迷》《八十一层楼》等。
《西江月》,在马三立之后,没人再说,用行话来说来是拿不起来。《吃元宵》在听别人说就索然无味了。《卖黄土》,讲了一对懒夫妻不愿意摇煤球,于是女的引小伙子进屋,男的闯进来,然后女的让小伙子装着摇煤球,白得 200 多斤煤球,后来女的又故伎重施,引小伙子进屋,小伙子说了句经典的话:“这么快就烧完啦”。这是马三立俗的代表,在侯宝林那里是绝对听不到的。
马三立的作品以自嘲和戏谑的方式刻画了诸多的小人物。
马大哈,马大善人、马大学问、张二伯等等。虽然他的很多段子很俗,但是人品极为端正。
他的搭档王凤山在嗓音失声后,马三立还是一直带着王凤山演出,听不到王凤山的声音,如果不是报幕的说,马三立王凤山合说,很多听众都误以为马三立说的单口。
这种对搭档的情谊,是其他任何演员也比不上的。
包括他的儿子马志明人品也是无从挑剔的。现在火遍全国的郭德纲也是以马派相声为基础的。
侯宝林在自身和教育后代上是明显不足的,私生子不说,出了个侯耀华,就搅的狗屎满天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