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问题粟裕成名之战是哪次?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千年兰亭】的最佳回答:
我认为,解放战争初期,粟裕将军在苏中地区指挥的七战七捷,是他的成名之战。有意思的是,对于咱们的这场大捷,蒋军却认为自己获胜了。
七战七捷
1946 年 6 月 26 日,老蒋不顾全国民众的强烈反对,公然撕毁停战协议,围攻中原解放区的宣化店,标志着全面内战爆发。
7 月上旬,蒋军纠集 5 个整编师共 15 个旅约 12 万人,企图进攻我苏中解放区。
为此,粟裕指挥华中野战军第 1、第 6 师和第 7、第 10 纵队共 19 个团 3 万余人,自 1946 年 7 月 13 日至 8 月 27 日,经过一个半月的时间,在江苏中部与蒋军七次激战,消灭敌军 53000 余人,使其基本丧失了在苏中地区主动进攻的能力。
一、宣泰攻坚战
在获悉敌军将于 7 月 15 日进攻黄桥、如皋、姜堰、海安,粟裕抢先出招,集中 4 倍于敌的兵力,主动进攻,于 7 月 13 日突袭敌人守备薄弱的宣家堡、泰兴。激战至 17 日清晨,歼灭蒋军整编第 83 师 3000 多人。
初战大捷,士气大振。战后,毛主席专门发电报确认是否是美械整编 83 师。
二、如南急袭战
敌人发现我主力在宣泰地区后,于 7 月 17 日乘虚进攻如皋。
却不料,粟裕又出其不意地长途奔袭,急行军 150 余里,以 4 倍兵力包围如皋东南方向的敌主力进攻部队整编第 49 师,歼灭敌军 1 个半旅约 15000 人。
三、海安运动防御战
连续作战 10 余天后,我主力在海安一带休整。敌军在几十架飞机的掩护下,企图两路夹击我军主力部队。
粟裕令第 7 纵队 3000 余人,于 7 月 30 日至 8 月 3 日,采取运动防御战术,消耗和迟滞敌人 5 万余人的轮番进攻,掩护主力部队休整和撤,歼敌 3000 多人。
四、李堡歼灭战
敌军占领如皋、海安等地后,分兵到各地布防。
针对敌战线拉长、兵力分散的局面,8 月 10 日夜,粟裕指挥部队主动进攻李堡的换防之敌,至 11 日晨共歼蒋军 2 个旅 4 个团 8000 多人。
五、丁林攻坚战
利用敌人龟缩之机,粟裕以一部佯攻黄桥,一部佯攻南通,而主力则直插敌后,于 8 月 21 日晚出敌不意地包围丁堰、林梓,全歼两地守军 5 个交警大队 5000 多人。
六、邵伯防御战
8 月 23 日,敌军整编 25 师分三路进攻邵伯、乔墅、丁沟等地。粟裕以第 10 纵队及地方部队防御邵伯,以主力进攻黄桥,攻敌所必救,在如黄公路展开遭遇战。
经过 4 天激战,成功守住邵伯,并歼敌 2000 多人。
七、如黄公路遭遇战
就在敌人调动兵力全力进攻邵伯时,粟裕却率主力进攻黄桥,准备围魏救赵,并于运动中寻机歼敌。
8 月 25 日,华中野战军主力行进途中,在如皋至黄桥公路与敌相遇,以有备战无备,先敌展开,迅速包围并歼敌 2 个半旅 17000 多人。
为什么蒋军认为自己获胜了?
苏中之战,12 万多人的蒋军被消灭了 53000 多人,损失达 40%。这一成功战例,被毛主席通令全军表彰、推广。
但是,敌军指挥官、第一绥靖区司令李默庵却说自己是胜利者,蒋某人也为此“兴高采烈”,这又是为什么呢?
这是因为苏中之战后,敌军夺取了我有意放弃的海安,正如李默庵所说:
“国民党军的主要目的是收复地盘,以占领城市,驱走解放军,维护占领区的安全,最终收复了盐城以南的大部分地区,达到了作战目的。”
原来,敌军首先想的是占地盘,至于士兵的死活,是可以不管不顾的。抢了地盘就有了面子,至于“里子”则是不重要的。
但仗是需要人来打的,解放战争时期,我军强调的是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而不必在意一城一池之得失。
正所谓“存人失地,人地皆有;存地失人,人地皆失”,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可惜蒋某人直到最后也不明白这个道理,得到一个我们主动放弃的延安城,还高兴得不得了,结果几十万大军被牵着在陕北的高原上转圈子,直至被逐渐蚕食。
为什么说七战七捷是成名之战?
1、活用三十六计
苏中七战,可以看出粟裕对古人的谋略研究得很深很透,七战中处处透露出对三十六计的活学活用。
比如首战宣泰,就运用了“反客为主计”和“擒贼擒王计”,先下手为强,并且直取其最强的 83 师。
又如,在海安上演“调虎离山计”,在李堡上演“关门捉贼计”,在丁林上演“声东击西计”,在邵伯、如皋一带又上演“围魏救赵计”和“以逸待劳计”。
苏中战役,可以说综合运用了三十六计中的多种计策,是一系列战术运用的活教材。
2、七战七种不同战法
苏中七战,分别展示攻坚线、急袭战、运动战、歼灭战、防御战、遭遇战的不同打法,可以说是不同战法的战争实例,这为随后到来的更为残酷、激烈的解放战争,起到了示范作用。
3、为“淮海战役”进行了预演
苏中战役是以小胜大的战例,这让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领袖认识到了粟裕的军事才能。
而后来的“淮海战役”本不在咱们的设想之中,但随着战争的进行,粟裕将军敏锐地感受到了战机的来临,并向上级提出了在淮海打大仗的建议。
在中央的首肯下,粟裕在兵力并不占绝对优势下,硬是将一锅“夹生饭”做熟了,取得了淮海大战的胜利。
回过头来看,我们可以看出,正是苏中七战七捷为粟裕积累了经验也增添了信心与勇气,所以,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认为“苏中战役”是“淮海战役”的预演。
4、激励了兄弟部队
解放战争初期,蒋军总兵力达 430 万人,而我军不足 130 万人,力量对比悬殊,有些人是信心不足的。在初期的几次试探性交战中,我军有些部队甚至吃了一些亏。
苏中七战七捷,让大家看到了以弱胜强、以小胜大的可能性,增强了大家必胜的信心,也起到了打胜仗的示范作用。
所以,苏中战役规模虽然小,但意义重大。
正因为此,后来《解放日报》上发表了一篇社论,将苏中战役与定陶战役、中原突围,形容为我军的三大胜利,对于整个解放区南方战线的扭转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苏中战役之前,粟裕将军当然也打过很多胜仗,但规模都没有此战大,各种策略和战术的运用,也没有此战丰富。苏中战役,可以说第一次全面展示了将军的军事才能,故而,我认为这是他的成名之战。
更多文章,敬请关注千年兰亭。
【2】、来自网友【心的旅程 6688】的最佳回答:
所谓成名之战一定是在早期,后来的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豫东战役等著名战役那已经是巅峰时期了,不能称之为成名之战。
在红军时期粟裕长期任参谋长,所参加的战斗都不能算是他指挥的,所以成名之战不会在这一阶段。
闽浙三年游击战时期以生存为主,所部人员也比较少,所以并没有特别出彩的地方。
抗战前期虽然有 38 年的韦岗伏击战、39 年的水阳镇伏击战等经典战例,也是因为规模较小,还不能称之为成名战。
40 年的黄桥战役名气很大,规模也大,实际也是他主要指挥的,但当时他是副司令员,上面有陈司令员,不管是对外还是对内都是算到了陈司令员头上了的。
44 年的车桥战役是由粟裕任司令员的新四军一师兼苏中军区独立完成的,战役策划是粟裕制定的,决心是粟裕下的,兵力部署也是粟裕安排的,虽然前线指挥是副司令员叶飞,但那只是他们内部分工而已,所以说车桥战役应该算是粟裕的成名之战。
但是真正让粟裕在我党我军成为“战神”般人物,还得是 45 年的天目山反顽的三战三捷、46 年的苏中七战七捷。45-46 年时别的解放区都打败仗,只有粟裕连战连捷,净打神仙仗,常让主席甚慰,成为全军的楷模,迅速的提升了其在我党我军内部的地位。所以在后来山东和华中合并后的华野时期,主席特意命令华野战役指挥交粟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