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问题黄鳝对农田有什么危害,能聊一聊吗?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猎奇动物社】的最佳回答:
作为一个北方人,直到前几年去安徽一个朋友那里才真正见过活的黄鳝,而且还在朋友的带领和指教下亲手钓了几条黄鳝,别说钓黄鳝可比小时候下河摸鱼要刺激的多了,中午,朋友把黄鳝带回家,头按到一个钉子上,刀从颈部划下,就取出了黄鳝的内脏,虽然宰杀的过程有些血腥,但不得不说红烧一下,味道确实不错。
朋友告诉猎奇君,如今长大了很少有时间去抓黄鳝了,小的时候,家里吃的主要的肉食来源就是黄鳝,那个时候他们几个小伙伴会带着自制的黄鳝笼,带着钓黄鳝的钩,一边守株待兔,一边主动出击,以至于后来都吃够了。
在羡慕之余,我们也在想一个问题:稻田里有如此多的黄鳝,这些黄鳝会不会对稻田产生什么负面的影响呢?对于这个问题,我认为最好的办法不是人云亦云,而是应该小心地求证,从黄鳝的习性入手。
关于黄鳝
黄鳝是一种比较神奇的鱼,它的一个神奇之处就是作为一种硬骨鱼,它竟然长着跟蛇差不多的身体,其次,作为一种鱼,黄鳝离开水后依然能存活很长时间,尤其是在泥土中,它们甚至能活几个月的时间,这让大多数离水就死的鱼都望尘莫及。
这是因为大多数的鱼都是靠鳃过滤水中的氧气生存的,而黄鳝不但可以用鳃呼吸,还可以直接用嘴巴呼吸,因为黄鳝口腔和喉腔内壁表皮是可以直接溶解空气中的氧气的,这也是黄鳝主要的呼吸系统,到了夏季,晚上我们有时候能够看到黄鳝频频的将头伸出水面,这个动作其实就是因为气温过高造成水溶氧降低,导致了黄鳝不得不用嘴巴呼吸,不过,在坊间,一些老人叫它们“望月鳝”,还说这些黄鳝有剧毒,其实这都是不科学的说法。
除此之外,黄鳝还有一个神奇之处,那就是“变性”。黄鳝与大多数鱼类一样都是卵生动物,在产卵繁殖这件事上,黄鳝的习性与黑鱼有些相似,它们在产卵前都会用吐泡泡的方式在水面上筑一个巢,然后将卵产在其中,之后,由雌雄黄鳝共同的守护自己的卵。
不过与黑鱼不同的是,黄鳝能够变性。科学家们通过对大量的黄鳝解剖发现,体长低于 35 厘米的黄鳝基本上都是雌性,而体长大于 40 厘米的基本上都是雄性,通过进一步的研究,科学家们发现黄鳝从孵化出来开始全部都是雌性,当发育成熟后,就会进行性逆转,此时它们成熟的卵巢会发育成精巢,摇身一变成为真正的“女汉子”。
虽然黄鳝的适应能力很强,生命力也很强,但是它们是一种喜温的鱼类,正是因为这种习性,黄鳝在我国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的大部分地区,从栖息环境上看,它们喜欢栖息在溪流、池塘、沼泽以及农田中,尤其是农田也野塘中,黄鳝的数量最多。
黄鳝属于中型鱼类,它们的体长平均在 40 厘米左右,当然这并不是黄鳝的体型极限,从目前的记录来看,2004 年云南昆明市官渡区阿拉乡普照小村的村民李某就抓到了一条体长 0.9 米,体重 2.7 斤的黄鳝,成为了当地发现的最大的黄鳝。
到了 2005 年,广东省中山市横栏镇裕祥村的一位村民罗某在帮邻居清理鱼塘时发现了一条体长 1 米,体重 3.6 斤的巨型黄鳝,打破了 04 年的记录。当然,最大的黄鳝远不止如此,2012 年乐山一位村民在附近的水库中,钓到了一条体长 1.3 米,体重 4 斤的黄鳝,还有一个传言是在浙江湖州一位村民在湖州水库中捕捞到了一条体长 1.5 米,体重 36 斤的大黄鳝,对于这个消息个人表示怀疑,因为 1.3 米的黄鳝才只有 4 斤重,1.5 米就到了 36 斤,这显然是杜撰的。
黄鳝对农田有危害吗?
一种鱼类对农田有没有危害,主要是看它的食性,因为有些杂食性的鱼类,它们是会啃食农作物的,所以这类鱼出现在稻田里就会造成危害。
但是黄鳝不同,它们属于肉食性的鱼类,在黄鳝的食谱中占比最大的甲壳类、鱼类以及蠕虫,其中农田中最常见的甲壳类就是螺了,而螺类多数是对农田有害的,比如福寿螺就会啃食水稻。
除了螺类,在稻田里蠕虫通常都是害虫的幼虫,比如稻苞虫,这些对水稻也是有严重危害的,至于其他的鱼类,它们基本上对农田的危害不大,而且除了稻田养鱼,稻田里自然的鱼也很少。最关键的是黄鳝是穴居动物,它们会在农田边缘和底部钻洞,这就像蚯蚓在土下钻洞一样,可以起到松土的作用,所以,从食性和习性上看,黄鳝非但对农田没有危害,还有益处。
如果非要找黄鳝的缺点的话,那就是黄鳝会吃掉一部分两栖类的幼虫或者亚成年个体,比如青蛙和蟾蜍的蝌蚪以及刚刚退化掉尾巴长出四肢的亚成年个体,毕竟蛙类对于农田来说是守护者,所以黄鳝吃它们也算是一个对农田的不利之处吧。
但是,黄鳝对蛙类的影响并不大,因为它们的主食不是蛙类,而且蛙类的繁殖能力很强,因此黄鳝的存在不会对蛙类的种群产生大的威胁。
再有就是黄鳝是穴居动物,它们会在农田的边缘挖洞(称为沿洞),而且一个黄鳝洞通常是黄鳝体长的 2-3 倍,所以如果农田里黄鳝比较多的话,会让稻田里的水流失,这也是黄鳝的危害之一。
写在最后
黄鳝曾经是许多小伙伴童年的主要蛋白质来源之一,它们可以说是功不可没,虽然它们样子有些恶心,而且还是一种凶猛的鱼类,但是它们在农田中,对农作物的利是比较多的,主要体现在松土和吃害虫上,当然黄鳝因为打洞的习性也会导致农田里的水流失。
【2】、来自网友【村官小焦】的最佳回答:
谢邀!黄鳝对农田有什么危害,能聊一聊吗?这个问题小焦来回答!
首先明确一点,黄鳝对于农村庄稼来讲有很多好处,但是其对农田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
小的时候在农村里,小焦总听老一辈人讲,他们小时候秧田里的黄鳝特别多,夏天一到傍晚就只需要拿着盆去田里捡,但是那时候黄鳝也是把田破坏的不成样子。现在虽然黄鳝少了很多,但是对农田的管理压力也是小了很多。
要说黄鳝对农田有啥危害,其实最大的危害就是因为它钻洞的习性。
以前在老家的时候,小焦也会出去抓黄鳝,黄鳝的洞基本上都在田埂上,洞的一头在田里,一头在田外。这样的黄鳝洞会造成农田不稳水。所以每当田里漏水的时候,农民都会在田埂上找半天,看有没有黄鳝洞,有的话就会想办法把黄鳝弄出来,把洞口填上。
除此之外,黄鳝也会吃一些田里的益虫,在这一点上也确实是有些影响的。
当然,除了坏处,黄鳝也是有很多好处的。
1、有利于疏松土壤。
黄山爱钻洞的习性,对疏松土壤是有帮助的。正是因为它爱钻洞,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植物根系的生长,对庄稼生长有好处;
2、消灭害虫。
刚才说黄鳝会吃一些益虫。其实黄鳝是不管什么益虫害虫的,只要是虫子通通吃。这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消灭一些害虫;
3、粪便肥田。
黄鳝在田里“吃住”,也基本上是在田里排泄的。我们都知道动物的粪便对庄稼生长来讲有很大作用,那么黄鳝也不例外。
综上所述,
黄鳝对农田主要的危害其实就是因为它爱打洞,那田里的肥水就很可能会通过这个洞流走了,对农民来讲是损失。但同时它还有很多好处,这些对庄稼生长也是很有帮助的。
好了,今天就回答到这里,欢迎关注【村官小焦】!!!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