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为什么汉景帝因为一双筷子选择放弃了周亚夫?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3-26 15:17:50 3次浏览

关于问题为什么汉景帝因为一双筷子选择放弃了周亚夫?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夜深人物】的最佳回答:

因为筷子是汉景帝给周亚夫设定的“服从性测试”,而周亚夫一介武夫,完全看不懂汉景帝的用意。

周亚夫是开国功臣周勃的儿子,妥妥的二代,但原本他是没有继承权的。后来因为他的哥哥周胜之犯了死罪,被除掉爵位,周亚夫才有了继承爵位的机会。

汉文帝时,周亚夫被封为条侯,由于他善于用兵,治军威严,用兵持重,在汉景帝时期被封为太尉,成为掌管军事的最高官员。5 年后,他又被提拔为丞相,位极人臣。

可结局是,

周亚夫被诬陷入狱,受不了凌辱的他,绝食 5 天,吐血而亡。

周亚夫从一代将相,跌落成阶下囚,一切都源于他和汉景帝的恩恩怨怨。

一、汉景帝与周亚夫,经历了关系的蜜月期、微妙期、打压期和冰点期

1、蜜月期:汉景帝欣赏周亚夫,对他充满期待

周亚夫一战成名,是在汉文帝时期的“细柳点兵”。当时,匈奴入侵中原,为了京城的安全,汉文帝组织了 3 路大军,保卫京城。其中,周亚夫驻军细柳(金陕西咸阳西南)。

为鼓舞士气,文帝亲自去军营慰问将士。进入到棘门和霸上军营时,文帝车队直接进入大营,离开时,全军将士出门欢送。

可到了周亚夫的细柳军营,汉文帝吃了三次瘪。文帝的前队先到营门口,守门的士兵说

“将军有令,军中只知将军的命令,不知天子的诏书。”

接着,文帝本人来到营口,将士居然拦住了皇帝。直到文帝拿出皇帝的符节才准进去。可刚要进去,士兵又拦住了文帝飞驰的车马。文帝只能让人牵着马,慢慢走进军营。

好不容易见到周亚夫,周亚夫全身戎装,恭敬地说:“

身着甲胄,不得行跪拜之礼,唯用军礼拜见。”

听到这儿,文帝不生气,反而很激动,派人向周亚夫致敬说:“将军辛苦了,皇上特来慰问。”

走出军营后,文帝久久不能平静,感慨道:“

嗨,这才是真正的将军啊!刚才那两营儿戏一般,怎能防住匈奴。至于周亚夫,谁敢惹他!”

《史记·卷五十七》:嗟乎,此真将军矣!勇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於亚夫,可得而犯邪!

之后,周亚夫很快升官,被文帝任命为中尉,负责全京城的安全。直到文帝临终,都告诫太子周亚夫可以重用。

太子刘启即位后,是为汉景帝,他遵循文帝教诲,任周亚夫为车骑将军。三年后,吴楚七国之乱爆发,景帝升周亚夫为太尉,命其平定叛乱。

周亚夫不负众望,仅用 3 个月就完成了使命。这一战,使得周亚夫的威望达到了顶峰。

这一时期,周亚夫是汉景帝的社稷之臣。但他们的“蜜月期”也仅仅维持了 5 年。

2、微妙期:时而冲突,时而合作

汉景帝和周亚夫第一次正面冲突,发生在公元前 150 年,汉景帝要废掉栗太子,但周亚夫极力反对,直言进谏,但景帝铁了心,谁也劝不动。

也正因为这件事,景帝从此开始疏远周亚夫。

《史记·卷五十七》:景帝废栗太子,,丞相固争之,不得。景帝由此疏之。

但这个时期,景帝和周亚夫在某些事情上还是有默契,比如对待景帝的亲弟弟梁王刘武。

平定七国之乱时,周亚夫和梁王刘武结下了恩怨。原因是,刘武在前线遇到强敌求救,周亚夫接到求救信,却始终按兵不动,刘武差点死在叛乱中。

因此,刘武每次来京城,都会向母亲窦太后,以及亲哥哥汉景帝诉苦。然而,汉景帝其实也不喜欢这位胞弟,而且让刘武先拖住吴楚两军,是周亚夫和景帝先前就商量好的。

所以,刘武再怎么说周亚夫的不是,景帝也不为所动。

有时候,景帝甚至需要周亚夫的耿直,来替他应付难缠的窦太后。

一次,窦太后建议景帝立王皇后的哥哥王信为侯,王信是景帝的大舅哥。可景帝不同意,但窦太后执意要做。

景帝无奈,回答:“容我和丞相商量一下。”

周亚夫听完这个建议,立马反对:“

高皇帝有约,非姓刘者不能封王,非有功者不能封侯。”

景帝听了没说话,实则心中暗喜,因为周亚夫说得和他想得一样。就这样,景帝借用周亚夫的话回绝了母亲窦太后。

周亚夫的刚正不阿在某些方面,帮助了汉景帝,但大部分时候景帝受不了周亚夫说一不二的个性。

很快,他们之间爆发了第二次正面冲突,直接导致周亚夫被免相。

冲突的导火索是匈奴王徐卢等 5 人归顺汉朝,景帝为了鼓励更多匈奴人投降,便想封徐卢等 5 人为列侯。

可周亚夫怎会同意,他义正严词道:“背主降汉是不义之举,如果奖励他们封侯,岂不是鼓励为臣不守节?”

周亚夫说得在理,却没考虑到景帝的真实用意

。最后,景帝果断否定周亚夫的提议,封徐卢等人为侯,俩人不欢而散,周亚夫被罢免丞相之位。

《史记·卷五十七》:丞相亚夫曰:「彼背其主降陛下,陛下侯之,则何以责人臣不守节者乎?」景帝曰:「丞相议不可用。」乃悉封[唯]徐卢等为列侯。亚夫因谢病。景帝中三年,以病免相。

3、打压期:没有我的帮助,你啥也干不成!

周亚夫虽然不在朝堂上,但汉景帝未放弃周亚夫,他想通过一次测试,看看周亚夫的犟脾气改了没有,可结果汉景帝伤了周亚夫的心,也伤了无数志士的情怀。

一次,景帝邀请周亚夫来宫中吃饭。周亚夫的餐桌上放了一块没有切开的肉,连一双筷子也没有。

周亚夫没有看出景帝的刻意安排,而是把不满写到了脸上,转头对安排宴席的官员说:“快,给我一副餐具!”

坐在殿上的景帝早就暗中观察周亚夫,他笑嘻嘻地说:“怎么?这么大一块肉还不能满足你吗?”

这下,周亚夫总算听出言外之意,他立即脱帽、起身、告辞,消失在大殿上,也消失在景帝的心中。

景帝看着周亚夫远去的背影,叹气道:“如此愤愤不平的人,未来可侍奉不了小皇帝啊!”

然而,事实真是如此吗?一个把为臣守节摆在第一位的人,怎么会对幼主有不二之心呢?

此后,周亚夫彻底在朝堂消失,但不久,因为儿子的抠门,给他招来了杀生之祸。

4、冰点期: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公元前 143 年,周亚夫的儿子买了 500 套甲胄,想要用作父亲未来的丧葬品。虽然儿子的孝心很好,但太抠门了,居然拖欠搬运工人的搬运费。

工人们很辛苦,愤愤不平,立刻把周家买甲胄的事告发,周亚夫就被抓进大牢审问。

在廷尉府,周亚夫实话实说,甲胄是儿子给自己准备的丧葬品,不是用来谋反的。可廷尉却语出惊人:

“条侯即使不是在地上谋反,也要在地下谋反吧!”

这可真是欲加之罪!周亚夫戎马一生,凭血汗获得的名望,怎能容一个廷尉羞辱。当初,他刚被抓时,就想了结生命,但被夫人制止。

现在进入大牢,周亚夫被气到不想说话,不想吃饭,绝食五天后,吐血而亡。

周亚夫是被饿死的,也是被气死的!

二、景帝为什么因一双筷子放弃周亚夫

从上述他们的关系演变可以看出,景帝对周亚夫的忍耐限度是一次一次降低的。

景帝用文臣的思维来要求武将周亚夫,自然得不到他想要的结果。

在景帝认知中,不愿顺从皇帝想法的大臣,无法辅佐幼主。

可事实上,在景帝儿子汉武帝的朝代,很多直臣还是有生存空间的,比如汲黯,武帝欣赏汲黯为人耿直,称他为“社稷之臣”,足以说明武帝对直臣的欣赏。

汉景帝虽然是文景之治下的明君,但还是免不了有人性的弱点,他的平庸和凶残,害死了一位有节气的志士。

而作为一代武将的周亚夫,他的成功是建立在耿直、威严上,在战场上如果拐弯抹角,哪里还会有胜利。

可在朝堂上需要另一种生存法则,迎合权力者的口味,这对周亚夫来说太难适应了。

总结:

纵观周亚夫在朝堂的直言,其实在道理上一点错也没有。他坚守道义,做了正确的事,但那些事却得罪了人。

就好像在职场中,你遵循自己的良心,做了正义的选择,却不被领导和同事所理解……

关注我@夜深人物,没有好故事,宁可不说话。

【2】、来自网友【正史漫谈】的最佳回答:

筷子事件是汉景帝刻意安排的一次测试,目的是为了最后一次确认周亚夫的“职场态度”;可惜的是,周亚夫给出了最糟糕的回应。

按理说,凭借平定七国之乱的功劳,周亚夫应该被皇帝当成宝才是。不过这种思维只是我们的一厢情愿,封建政治的逻辑并不是这样。

古代统治秩序的本质是家天下,在这样的政治生态下,有一个让人无奈却又客观存在的规则:识时务者为俊杰。啥叫“识时务”?揣摩出统治者的想法,其后顺势而为。

身处权利核心圈,若想有所作为(无论好坏),必须先获取统治者的认可、支持;无论是那些力挽狂澜、建功立业的忠臣,还是一手遮天、为非作歹的奸臣,他们之所以能成功,与统治者的诉求保持一致是基本前提。

举个例子:在唐玄宗李隆基前期,姚崇、宋璟、张九龄为啥能成为一代名相?因为他们吻合了李隆基励精图治的需求;到了后期,口蜜腹剑的李林甫为啥能成功排挤张九龄、兴风作浪十余年?那是因为他吻合了李隆基加强皇权、享受权利的渴望。

而周亚夫和他的父亲周勃有些类似:爷儿俩之所以饱经官场沉浮,是因为他们的作为与统治者的需求并非一直处于同步状态。当双方步伐一致时,周氏父子就是国之栋梁;否则,他们就成了威胁统治稳定的不安定因素。

我们先看周勃的案例。在《史记》中,他与萧何、曹参、张良一样被归为《世家》之列,可见他被司马迁视为汉朝的核心功臣。作为一个曾经以编蚕箔、在丧事上奏乐维生的底层穷苦人,他抓住秦末乱世提供的机遇、跟随了一个正确的领导(刘邦),靠着努力得以封爵绛侯、官升太尉,实现了人生的成功逆袭。

经常有朋友表示好奇:为什么刘邦那些出身“屌丝”的沛县老乡个个能成为一代名臣,难道他们都天赋异禀?其实一点儿也不奇怪,所谓时势造英雄,在一定时代条件下,如果你自身态度端正、学习能力没问题,再加上跟对上级、站对队伍,成就一番事业并非奇迹。

对于周勃的特点,刘邦临终前曾经做出了一个青史留名的论断:“周勃厚重少文,然安刘氏者必勃也,可令为太尉。”由于出身的原因,周勃没什么文化水平,但性格耿直、质朴,为人靠得住,对刘邦家族有很高的忠诚度,所以被视为能够为刘氏后人保驾护航。

刘邦不愧为洞悉人性的一代英主,周勃在后来的表现一如其所料。吕后掌权期间,周勃与陈平等功臣群体审时度势、虚与委蛇,暗暗保存实力;吕后去世后,他们立即翻脸暴起,联合宗室以“诛不当为王者”的名义举兵反吕,不分男女老少、把吕氏全族诛杀殆尽,随后把代王刘恒(汉文帝)扶上皇帝之位。他可谓不辱使命、圆满完成了“安刘氏”的重任。

当然了,周勃之所以如此卖力,自然也有维护功臣集团利益的考虑。当他的这一诉求与与刘氏一致时,他就是刘邦口中的“安刘”者;但一旦统治者需要强化皇权时,他这种能够左右诸吕生死、轻易废立皇帝的功臣首脑,无疑是潜在的巨大威胁。

因此,当汉文帝稳住阵脚后,一步步对周勃下手。这位“安刘”的大功臣,两次被免去宰相之职、遣回封地。后来甚至被人告发有谋反意图,被关进了刑狱、饱受狱吏的羞辱,这位曾经呼风唤雨的太尉由此感叹:“吾尝将百万军,然安知狱吏之贵乎!”后来靠着薄太后的关照,周勃才免去了牢狱之灾、得以善终,并且得到了“武侯”的谥号。

一朝天子一朝臣,周勃在文帝期间虽然经历了些许波折、领略了帝王权术的威严与无情,但毕竟他曾久经复杂的政治斗争考验,对于君臣关系总体把握得当(比如被汉文帝暗示退休时,他几乎没有丝毫迟疑),总算惊险过关。但他的儿子就没这么幸运了。

在周勃去世后,儿子周胜之曾继承爵位,但后来犯事被废黜;几经波折,周氏诸子中最优秀的周亚夫被封条侯、子承父爵。他遗传了父亲的耿直性格与杰出军事能力,可惜并没能学到那份职场生存之道。(也许是因为周亚夫没能像父亲那样,得到陈平这样的搭档指点)

到了公元前 158 年,“细柳营事件”让周亚夫名噪一时,但若推敲其中的利害关系,其实让人为周亚夫捏了一把汗。

当时匈奴大举入侵,汉文帝安排三位大将领军备战,他们分别是宗室刘礼、开国老将侯厉、周亚夫。能够与皇室、元老相提并论,可见当时的周亚夫被汉文帝寄予了厚望。

随后汉文帝亲自劳军时,在刘礼的霸上军营、侯厉的棘门军营都畅通无阻,但在周亚夫的细柳营却吃了闭门羹,军士甚至公然宣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直到汉文帝亲自下诏给周亚夫,才被允许进入细柳营。

周亚夫的这一举动其实是兵行险招。连续两次拒绝皇帝的队伍入内,保不准他是怀着故意作秀的心思,想以此体现自己具备兵圣孙武之风;从结果来看,他的目的确实达到了,汉文帝赞他为“真将军矣”。但他没有考虑到一个最基本的因素:军队说到底是汉文帝的,如今面对御驾亲临,这支军队竟然敢理直气壮的声称“不闻天子之诏”,是不是意味着周亚夫由此具备了发动叛乱的能力?

若我们站在汉文帝的角度来看,周亚夫要是心无二志,确实是一位驭军有术的统帅;但如果万一心有不忿,那无疑也是一颗极具毁坏力的暗雷。至于是哪种情况,那既要看皇帝是谁,也要看当时所处的具体大环境如何。

当时的汉文帝外有如狼似虎的匈奴,内有蠢蠢欲动的藩国,而周亚夫又是自己一手提拔起来的,因此姑且将其视为可控的军事人才。

而汉景帝即位后,则根据汉文帝留下的遗嘱将周亚夫提升为中尉。新领导上任就提拔老领导留下的部下,这明摆着是要收买人心。

不久后,七国之乱爆发,升任太尉的周亚夫不孚众望,果真圆满完成了任务。由于解决了汉王朝的心腹大患,随后周亚夫官升宰相,一时间位极人臣。

做个小结:截至此时,周亚夫的仕途一直顺风顺水,那是因为他的能力完美契合了两任皇帝的诉求——抵御匈奴、对付藩王内乱,他的所作所为也长期与帝王的诉求一致。因此,在文景二帝这里,他就是一位可靠的忠臣、能臣。

不过随着藩国的威胁被消除、汉朝又不会对匈奴大举用兵,周亚夫的才能并没有之前那么不可或缺了;相反地,如果不能在新的岗位上妥善处理与统治者的关系,那他在帝王眼中极有可能成为另一种形象——权臣。

我们在上文说过,在封建政治逻辑中,贴合统治者的诉求的大臣,那就是识时务者;相反,如果知道统治者想法,却有意无意的作对的,只有两种人:一是认死理的腐儒,二是自以为能主导帝王的权臣。

周亚夫接下来的表现,体现出他不是个识时务者;更要命的是,他也不是腐儒。

首先,在平定七国之乱时,周亚夫曾根据实际需要,献上了让梁国充当肉盾吸引火力、自己寻找战机抄叛军后路的作战方案,得到了汉景帝的准许。后来朝廷军队得以顺利平叛,确实得益于这一战略。

但梁王毕竟是汉景帝的亲弟弟,期间梁国危在旦夕时,汉景帝曾下诏周亚夫立即出兵救援,却遭到了拒绝。梁王及窦太后(汉景帝兄弟俩的母亲)由此对周亚夫怀恨在心。

但这一点并不是致命的,毕竟周亚夫是为汉景帝办事,为了解决危及中央统治权的七国之乱,就算真的牺牲了梁王,相信汉景帝内心也不会拒绝;事后如果指责,大不了拿“周亚夫拒不听令”为由给天下人个交代。(毕竟为了争夺政治舆论,他可以毫不迟疑的斩掉自己的老师晁错)

而真正把周亚夫逼上绝路的,是他对汉景帝权威的挑战。

周亚夫升任丞相后,一度得到了汉景帝的器重,甚至连窦太后、梁王的坏话也没有影响这一关系。但当汉景帝决心要改立太子时,却遭到了周亚夫的极力反对。

立后、立储,向来是封建政治中的敏感地带。它们虽然是国事,但说到底更是家事,若帝王决心已定,臣子还执意唱反调,那只会招致反感、甚至会留下“权臣”的嫌疑。历朝历代,凡是踩了这条红线的,基本没什么好下场,比如唐代的长孙无忌(反对武则天立后)、张九龄(反对李隆基改立太子)。

因此,周亚夫也毫无意外地付出了代价,他没能阻止刘彻登上太子之位,而且“景帝由此疏之”,遭到了汉景帝的疏远。加上窦太后、梁王的煽风点火,周亚夫以往的老账都陆续被翻了出来。

后来,汉景帝曾想封大舅哥王信为侯,被周亚夫用“非刘氏不得王,非有功不得侯。不如约,天下共击之”的祖训怼了回去;公元前 147 年,匈奴小王徐卢等人投降,汉景帝为了分化匈奴贵族群体,封这几个人为侯,又遭到了周亚夫的反对,不过这一次汉景帝坚持了自己的意见,并在不久后免去了周亚夫的宰相之职。

用今天一些人的眼光来看,周亚夫的上述所作所为仿佛只是由于性格耿直;但在封建政治逻辑下,他战功赫赫、威震海内,却处处跟皇帝对着干,已经具备了权臣的嫌疑。

公元前 143 年,即汉景帝驾崩的前两年,他意味深长地在宫中召见周亚夫、赏赐酒食,但只是给了一大块完整的肉,甚至也没配筷子。

这一幕似曾相识:当初的鸿门宴上,项羽赐给了贸然闯入的樊哙一条生猪腿,后者是怎么做的?慨然接受,就地生吃。

汉景帝为什么要为难周亚夫?其实跟项羽当初一样,看对方听不听话、是否对权威心存畏惧、敢不敢跟自己讨价还价。

樊哙表现顺从,客观上帮助了刘邦逃离生天;周亚夫心生不满,自行招呼宫内官员给自己筷子,其下场可想而知。

对于周亚夫的表现,汉景帝的表态让人恐惧:“上视而笑曰:‘此非不足君所乎!’”这难道还不能让你满意吗?但周亚夫的应对是灾难性的,他起先脱帽谢罪;其后更是趁着汉景帝起身,自行快步离开皇宫。

“此鞅鞅,非少主臣也”,这位敢公然表达对皇帝不满的大臣,今后怎么可能辅佐年幼的君主?汉景帝看着周亚夫背影所说的话,已经宣判了这位功臣的死刑。不久后,周亚夫就因私买殉葬用的盔甲,被冠以“想在死后在地下去造反”的罪名,被逼在狱中绝食而死。而在他死后不久,汉景帝立即封自己的大舅子王信为盖侯,可谓无比讽刺。

对于周亚夫之死,司马迁认为是源于“足己而不学,守节不逊”,即满足于自己的功勋、地位而不虚心学习,能谨守节操但却不知道对帝王恭顺,这一总结非常客观。封建政治,本就是一着不慎、满盘皆输的赌博,周亚夫的耿直与自信,在不同阶段却带来了截然不同的后果。在与帝王利益一致时,他是能解决问题的忠臣能臣;当两者诉求相冲突时,他在明知对方意愿的情况下却固执己见,成功让自己成了一位威胁皇权的权臣。

周亚夫死得并不冤,已经位极人臣,却因为一点不满就给皇帝脸色,这让未来的年轻皇帝如何镇住他?确实“非少主臣也”。我们别忘了,当初吕后死后,周勃凭借自己在军队中的威信立即发起了政变,废掉了幼主;而周亚夫在军中的威信与父亲相比也不逊色,更可况其后的“少主”刘彻,当初登上太子之位时曾经被周亚夫极力反对。这一巨大风险,任何有责任心的帝王都不可能视若无睹、听之任之。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