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每天早晚各快走一小时六公里,一个月后身体会有什么变化?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4-14 19:31:25 5次浏览

关于问题每天早晚各快走一小时六公里,一个月后身体会有什么变化?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温柔书签 M】的最佳回答:

真的是这句话说得好,出来混迟早要还的,2020 年 9 月之前我每天基本操场快步走 8—10 圈,也就是三四公里,多年如此,相安无事,2020 年 9 月孩子考上了大学,从此不用伺候学生,自由自在,所以每天的操场快步走变成了早晚各一次,好像走路上瘾一样,反正就觉得走完特舒服满足。结果呢,从 2021 年 8 月开始膝关节开始疼痛肿胀,一开始自己艾灸,热敷,吃氨糖,后来不轻反重,赶紧找医生,半月板二度损伤,继续吃药,氨糖,也没有彻底好,直到春节那几天彻底左腿不会动了,把我吓坏了,硬在床上躺了一周,拄着双拐慢慢又可以走了,后来打了五针玻璃酸钠,氨基葡萄糖继续吃,多躺少运动,到现在一年过去了,平路基本走路正常,上楼还行,下楼还是不太自如,需要扶着栏杆,去年是我的 48 岁本命年,我觉得也许这是我本命年的一场劫,但说实话,确实年轻的时候不要透支身体是真的,即使是锻炼也要悠着点

【2】、来自网友【风湿免疫科赵剑医生】的最佳回答:

每天早晚各快走一小时六公里,一个月后肯定会看到很多好处。如果保持这个习惯一年乃至十年,就要考虑膝关节能否承受。快走是一种很好的锻炼方式,但无论哪种锻炼都要适度,如果想要长期获益,暴走则是一种错误的选择。新闻中有这样的例子,通过暴走控制好了体重、血糖和血脂,但却走坏了膝关节。

快走是一种既方便又有效的锻炼方式,老少皆宜!

在每天的傍晚时分,公园里总不乏走路锻炼的人群,有老年人有年轻人,也有溜娃的一大家子。走路是人的一种本能,也是最为大众喜爱的锻炼方法。

有一句话叫做“腿是人体的第二心脏”,由此可见行走对人体的重要性。走路的好处是广泛的,主要包括这些方面:

  • 改善并预防心脏病——一周步行 3 小时以上的人,患心脏病的概率会大大降低,对心脏病患者实施腿部肌肉锻炼,有助于减少心血管负担,促进康复。
  • 改善并预防糖尿病——经常步行的人,可促使肌细胞内葡萄糖运输蛋白的活性,加强肌细胞对血液中糖分的吸收,使血糖值下降,可预防和改善糖尿病。
  • 降低血液中脂肪含量——坚持步行,腿部的持续运动可以有效减少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可以有效预防和改善肥胖、高脂血症及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
  • 降低血压——经常步行的人,腿部活动可以促进微循环,来自毛细血管的阻力随之降低,从而减少了血压上升的机会。
  • 有助于骨关节健康——经常步行锻炼的人腿部肌肉更强劲有力,既有助于提高下肢关节的稳定性预防关节退变,又有利于骨骼的代谢预防骨质疏松。活动腿部关节,有助于膝关节的软骨获取营养,对预防骨关节炎非常重要。
  • 预防老年痴呆症——每天步行 30 分钟以上,促进全身的血液循环,对提升记忆力和专注力非常有帮助,有助于预防老年痴呆症。
  • 减轻抑郁——步行锻炼是一种有氧运动,可以全身的新城代谢,有助于增强心肺和神经系统功能,还能起到放松心情、改善忧郁、稳定情绪的作用,对身心整体有益。
  • 预防多种癌症——经常走路有助于预防直肠癌,如果一周运动 7 小时以上,患乳腺癌、卵巢癌、前列腺癌的风险也会大大降低。

行步行有助于 30 多种慢性疾病或病症的预防,是一味地地道道的良药,但即便是良药,也要讲究正确的用法,步行如果方法不科学,同样会造成不好的影响,就比如我们下文要讲的膝关节退行性病变。

老年人盲目“暴走”,小心膝关节提前“退休”!

走路这种锻炼看似简单,却有大学问,单论走法,就有日常步行、休闲步行、快走、劲走、竞走等多种,而走路的人群也可分为老人、中年人、年轻人、体重大的人、病人,不同的人群有不同的走路选择,如果走路不当就要小心疾病来袭。我们先来看看不同的走法各自有何特点:

  • 日常步行——居家或上班过程中的行走,上下班往返的步行,逛街或逛商场等,都属于日常步行,这种步行虽然不会改善心脏情况,但对健康和幸福感很有帮助。
  • 休闲步行——也就是散步了,休闲步行的过程中还可以聊天、遛狗,对于社交、放松、呼吸新鲜空气非常有帮助,算是轻松版的日常步行,有助于调节身心。
  • 快走——快走属于健身步行,是以锻炼为目标的,是一种中等强度的体育活动。快走也有速度的差异,可导致呼吸和心率增加,导致出汗,从而达到增强心肺功能、降低血糖或血压等锻炼目的。
  • 劲走——更具有锻炼目的的快走,属于中等到高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对于心肺功能有很好的改善作用。与跑步相比,这种锻炼每一步都需要激活肌肉力量来快速移动,同样有很好的锻炼效果。
  • 竞走——属于奥林匹克竞赛运动,是一种技术性的行走,普通人一般没有必要去接触或练习。

日常生活中,我们一般只会接触到日常步行、散步和快走,其中又以日常步行和散步为主,在锻炼方面,年轻人主要以跑步为主,快走似乎更受老年人欢迎。老年人适当快走,有助于预防骨质疏松、骨关节炎、心脏疾病、代谢类疾病等慢性疾病。但是有些老年人,在快走时以量多来衡量效果,每天走上十多二十公里,堪称“老年暴走一族”,而这种长时间、高强度的行走,很容易招来膝骨关节炎!

我们的膝关节是有寿命的。随着年龄的增长,膝关节中的“保护垫”关节软骨会逐渐发生退行性改变,弹性下降、脆性增加,磨损也会不断加重,如果加上体重过大、受到创伤、慢性劳损、经常受凉等原因刺激,磨损就会进一步加快,到了中老年的年龄,就很容易患上骨关节炎,导致膝关节僵硬、疼痛、肿胀、畸形乃至功能障碍。

常言道“人老先老腿”,人到了 60 岁以后,患者骨关节炎的几率为 50%,其中又以结构复杂、负重巨大、活动频繁的膝关节最容易受累,如果再加上不科学的快走,软骨损伤就会进一步加快,从而诱发膝骨关节炎并加快病情发展。当然,如果掌握了快走的正确方法,通过快走来促进腿部肌肉活动、关节屈伸活动、增加骨骼应力刺激,则又非常有利于骨关节病的预防和治疗,科学的快走是值得坚持的。

掌握正确方法,才能从快走锻炼中获取最大的益处!

日行一万步,已经被很多人当作日常锻炼的标准,但是,计步器一般只能计算步数,却不能分辨出哪些是日常步行或散步,哪些又是快走,之前我们已经讲过了,日常步行和散步对于心肺功能的提升效果有限,只有一定程度的快走才能达到全面的锻炼效果。所以,在步行锻炼之前,你得考虑清楚,自己究竟想通过步行获得什么,才好制定锻炼的方案。

我们简单罗列几种步行需求:

  • 肥胖人群——因为体重较大不宜做对膝关节冲击较大的跑步动作,所以选择步行来减肥;
  • 上班族——因为缺乏锻炼的时间,想通过方便易行的步行来达到一定的锻炼效果。
  • 老年人——通过步行锻炼,来预防心血管疾病、骨关节疾病。
  • 关节病患者——通过步行来恢复关节活动度,促进软骨营养代谢,增加下肢关节肌肉,促进康复。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步行需求。比如一些人上班过程中就有大量的快走,那么下班后就没必要继续步行锻炼;比如有些人,只是想通过步行活动活动全身的关节,缓解腰背部肌肉的疲劳,放松心情缓解压力,那么散步就好;再比如有些人,想通过步行达到减肥、提高心肺功能、促进关节病或代谢类疾病康复,那么就得上快走,提高走路的运动强度才能获得效果。

今天,我们主要讲具有更好锻炼效果的快走,主要从两个方面给大家介绍完善的快走方法。

(一)快走,选对合适的锻炼强度

快走锻炼,走多快、走多长时间才是合理的锻炼呢?有这样几条建议:

  • PA 指南建议,成年人确保每周 5 天,每次至少 30 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有益于健康;
  • 哈佛医学院研究表示,每天走 7500 步,与每天 2700 步的人相比,全因死亡风险下降 60%;
  • 《英格兰医学期刊》报道,一周步行 3 小时以上,可减低 35%~40%心血管疾病风险;
  •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成年人每天步行 6000 步即可达到运动指标。

综合来看,每周五天,每天坚持半小时左右中等强度快走即可,那中等强度又该如何衡量呢?《体育活动纲要》记录了数百种活动的代谢当量,其中自然也包括步行:

  • 以 7.2 公里/小时速度行走,代谢当量为 7;
  • 以 6.4 公里/小时速度行走,代谢当量为 5;
  • 以 5.6 公里/小时速度行走,代谢当量为 4.3;
  • 以 4.8 公里/小时速度行走,代谢当量为 3.5。

其中 3 代谢当量为中等强度运动,而 6 代谢当量运动为高强度运动,由此,另一项研究则量化了基于步频的运动强度划分,即 100 步/分钟为中等强度运动,130 步/分钟为高强度运动。由此得出,每分钟 100~130 步/分钟的快走,是符合中等强度运动的,也是建议给健康成年人的快走标准,所以,每周 5 天左右,每次以 100~130 步/分钟的步频快走 3000 步到 4000 步,是最具有锻炼效果的方法。

但是,我们这里提到的运动标准也不是完全匹配每个人的,比如体重较大的人群、存在足弓畸形或膝关节畸形的人、体弱的老年人或女性、有关节病的患者,也许就并不能完成这个强度的锻炼,为此就要降低运动强度,以适合自己为宜,在运动过程中出现不适症状就要及时中止进行调整。此外,有些人以日行 1000 步为健康标准,但这个一万步,也许绝大部分都属于日常行走或散步,很少达到了快走的标准,即便步数多,但步行者却并没有享受到步行在提升心肺功能方面的好处,这一点步行锻炼者也要注意。

(二)快走,制定周密的运动方案

无论是哪种锻炼,患者也不可盲目进行。比如关节病患者、孕妇、心血管疾病患者等,不宜进行高强度的运动,中等强度的运动也要谨慎进行,在制定运动方案时,需要在专业医生的参与。如果是健康的成年人,制定运动方案就要简便得多,但也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 步行姿势要正确——步行时要采取正确的姿势,具体姿势参考下图。而如果要快走,那我们就要缩小步幅来增加步频,短而快地行走。
  • 步行准备要充分——在步行锻炼期间,首先要穿一双适合足部大小、有避震作用的鞋,体重较大的人、有过创伤史的人,则最好佩戴护膝保护膝关节。因为快走要出汗,还应该准备好饮水及时补充水分。
  • 循序渐进慢适应——人们改善运动能力,需要一个适应性的过程,不能一开始就进行大强度的运动,所以要循序渐进,从小的运动量开始,逐渐增加运动量,达到合适的运动强度。
  • 快走慢走间歇性——对于难以长时间坚持中等强度锻炼的人,还有一种锻炼方法那就是间歇性步行,即快走和慢走交替,这样既能达到锻炼效果,又不会太过劳累。

最后我们来总结一下,步行锻炼并非以步数来衡量锻炼效果,即便每天走上两三万步,走出十多公里,也并非就能获得步行最大的好处,实际上,每周定期几天坚持一定运动强度的快走,患者就能获得很好的锻炼成果,尤其是对于中老人,本来就有关节病的风险,如果锻炼不当则会增加关节病的风险,比如膝骨关节炎。所以,对于题主所说的早晚各自 6 公里,从医生的角度来讲是不推荐的,因为运动量太大,即使短期内没有问题,恐怕也会影响晚年时膝关节的寿命。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