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问题乾隆:“烟锁池塘柳”,考生:“太难,太难!对不出来!”,结果成状元!你怎么看?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纪元的尾声】的最佳回答:
“烟锁池塘柳”这个上联到了清朝,那可是“老考题”了。
都说自古以来科举有名篇,考道德文章,用的都是前人的佳作,而“对联”成为科举学子的“命运选择题”,却是极为少有,而清朝的乾隆皇帝,就曾经有这么一个故事。
但关于乾隆让考生对对子的这个故事,有一个缺点,那就是把考生后来被乾隆“御赐”的身份抬得太高了,故事里说,乾隆给那个对不出对子的考生一个状元,事实上,状元与否,轮不到乾隆来给。
乾隆给的,乃是一个举人在会试中的“第一”而已。
而这个故事,其实是这样的。
话说乾隆年间,有一回江南科举考试,当时乃是一个地方的“会试”(清朝科举中的第二级考试),乾隆心血来潮,将两个文章水平、学识水平旗鼓相当的才子请了上来,让他们对对联,谁能让乾隆满意,那么乾隆就“钦点”其为第一(原本的故事,并没有说是状元)。
而乾隆给出的“上联”,正是来自于明末清初抗清名将陈子壮的“弟弟”陈子升的《中州草堂遗集》中的“烟锁池塘柳”。
陈子升因为兄长抗清失败,自己带着母亲回到了岭南深山野岭中度日,生活贫寒,但是却有着闲心“对对子”,在潦倒之下,看到了“幽凉”的寒潭烟柳,陈子升写下了这句名句。
这句话看似不深奥,但在五律的对仗中,却是极为讲究的。
首先,这上联,五个字的偏旁,对应了“五行”。
“烟”对应了“火”,“锁”对应了“金”,“池”对应了“水”,“塘”对应了“土”,“柳”对应了“木”。
不懂联意的人,大抵只会说陈子升矫情,但是放到对联的世界里,这条对子被文人们传颂为“神作”,不为别的,首先是一个落魄的文人,他在悲凉的情境之下,做出了这样应景的话,其次是“五行”之奥妙,这符合自古以来的“天人”文化。
陈子升的“上联”一面世,立即在文人圈子里引起了一股潮流,这股潮流尤其是在满族文人大盛,彼时满族人想要融入汉文化,因此把这个“对对联”的风气卷了起来。
这个潮流,不是一时半会的,乃是持续了很多年,陈子升这个“烟锁池塘柳”风靡到什么程度呢?
那些文人高官,居士雅客只要闲下来了,就会互相来接下联,看谁接得更好,也导致了这么久以来,也压根没有最好的下联,只有更好的下联,陈子升这个上联,成为了一种“文字游戏”的标杆。
再回到乾隆“考”举子这个事情上,乾隆也是有着自己的深意的。
择才先择德,在一个府州地区,两个名列前茅,不分伯仲的举子谁更优秀,难以从学识说明白,但皇帝择人,还是要看“德”,有德有风格,那么即便是文章不行,皇帝一样可以让他一步登天。
乾隆给出了上联,第一个举子一听,没有丝毫的犹豫,立即说对不上,而后跪拜退下,把这个机会留给了他的对手。
第一个举子的举动让人惊讶,因为能到这个大殿中来参加考试的,都不是什么平庸之辈,而且这个举子还有争府州第一的实力,竟然在御前展示才华这么好的机会下提前放弃,让人感到匪夷所思。
而他的对手自然是沾沾自喜,强敌不战而退,这不就是证明了他的勇气吗,暂且不说考题如何,他站到最后,怎么都会被皇帝高看一眼吧。
可真当他自己构思的时候,他也才明白,这个对子太难了,他自己也是无能为力,败下阵来,最后只能是重复对手的动作,跪拜谢罪,然后退下。
这个结果,是不出乎乾隆意料的,因为陈子升此上联,比他的年纪都要早上一百年,这一百年来人才辈出,什么大家都有,可就是面对这个上联,露出了敬畏的态度,没有人敢说自己对得好。
在技术难度上来讲,要学识渊博,对古文化了如指掌,才能有一丝掌握的机会,所以这个对子的精髓,在于学识的沉淀,举子善八股,但一定善韵律吗,这是未必的。
最重要的是,从“烟锁池塘柳”这一个上联里面选择一个人才出来,这也不是乾隆的本意,乾隆这样做,也是为了看人品。
事了后,乾隆钦点了第一个退出的举子为第一,此举让众人不解。
但总有明白的人知道乾隆这样做的深意。
“烟锁池塘柳”,说一句百年名联都不为过,无数文人在这上面费尽心思,第一个举子,听到了此联后,立马退出,那是因为他知道,在皇帝面前对这个对子,他即便是灵感爆发,也好不到哪里去。
与其在皇帝面前意气风发,好像贬低了过去对过这个对子的那些大家们,还不如早早谦虚退出,选择不对,这就是最好的办法。
不说太远的,就是康熙朝和雍正朝,大量的文人就拿这个对子来做较量,这些后世学子看的很多书,学习的很多知识,大多数都是来自于这些文人,只要抱着敬畏之心,那么有想法的人,就不会在这个问题上自我标榜。
也是这个原因,让乾隆觉得,第一个举子虽然退缩了,但这并不是退缩,乃是一种“沉稳”的表现,自己觉得不行,也不合适,那就果断退出,而不是像第二个举子一样,优柔寡断,明明都知道结果差之不多,却还要浪费时间。
这样的性格,不容易办好事情,反而会耽误事情,乾隆这样做,看的是才华,更是品格,因此才让第一个举子成为第一,这种眼界,便是“政治”眼界了,和是否有对得出烟锁池塘柳的学识无关。
这个故事,其实是民间轶事,是真是假,到底发生在江南何处,历史没有记载,只是这样选人才的风格,确实像乾隆的一贯作风,才被传得似有此事,甚至还被传成了第一个离开的学子,直接被乾隆提拔为人才。
借助了陈子升名联的典故,估计也不是为了让大家相信这个故事,而是为了让后世人参与进来,自觉养成一种,如果能对得出这个对子,那自己岂不是比乾隆钦点的那个第一还要优秀吗,基于这种想法,很多人前赴后继。
可科举到了最后一步,哪里真的会这么儿戏,八股写得好,那才是真理王道,一直都不曾改变,说八股不好的地方,满清皇帝自己都知道,但是让他们选择一个精通八股的人才,和一个善学识的人才,还是会毫不犹豫选择前者。
事实上,也就是会试,乾隆还能这么任性地定第一,要是变成了殿试,并不是乾隆这样胡来就可以的,科举的公平性和专业性,也是皇帝不可以随便跨过的一条线,因此单凭一个“对联”来选状元,说法也太过儿戏。
而且乾隆在诗才上,的确没有太大的天赋,乾隆在文学上,是一个“勤奋型”选手,他的作品很多,但却没有直击灵魂的质感,他自己也知道自己写诗对对子不怎么样,他一时兴起,也只是为了玩玩而已,不能太当真。
不过文学无限,文人的趣味还在发扬着,“烟锁池塘柳”这个名句,一直流传着,清朝后期,民国时期,对这个对子的文人不绝如缕,有很多人觉得自己对出了这个“千古”名对,实际是千篇一律,有的人觉得自己的对子毫无价值,但又有着很高的参考性。
举子不再有了,但这个上联,却比人还永久。
本文原创自“纪元的尾声”
【2】、来自网友【疑今察古几复】的最佳回答:
乾隆一生作诗四万多首,而全唐诗也才四万多首,也就是说乾隆一人就抵得上两千多位唐朝诗人。但尴尬的是这么多诗却没有一首被大家所熟知,那打油诗一样的诗作质量,让后人对他的文学素养表示怀疑。不过乾隆却十分的喜爱吟诗作对,甚至亲自出了“烟锁池塘柳”这一孤对难倒了考生。
乾隆的打油诗真的是一言难尽,唯一一首曾经写进小学课本的《飞雪》内容是“一片两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点睛之笔的那句“飞入芦花”据传还不是乾隆本人写的。而这句“烟锁池塘柳”也不是由乾隆爷所原创,其最早是出现在明朝陈子升的作品《中洲草堂遗集》中,陈子升在书中记载了他所对的三个对句,其内容为:
“烟锁池塘柳,灯垂锦槛波。”
“烟锁池塘柳,烽销极塞鸿。”
“烟锁池塘柳,钟沉台榭灯。”
但这三个对句都只是迎合了“烟锁池塘柳”的意境,对仗并不工整。
据说,乾隆游江南时,正巧碰上江南的科考,这一次的科考中有两名举人的文采是旗鼓相当,难分伯仲。于是乾隆就出了这一上联“烟锁池塘柳”来测试这两位才子,并说只要谁先对出,并且对的工整就是第一名。乾隆说完上联后,其中的一位才子听完后直说“太难了,太难了”扭头便走了,而另一位一直在冥思苦想,但是半天都没有想出下联来,最后只得悻悻然的走了。后来乾隆对考官说,先走的那一个举人应该定为第一名,众官员不明其意,乾隆高兴的解释到:
“我这一联可是绝对,天下人对的下联是难出其右,这人听完就走必定是知道其难度,这才是才高之人。”
“烟锁池塘柳”这一上联确实称得上是绝对,这五个字中,包含了五行“火、金、水、土、木”,而且全是左右结构的偏旁。最妙的是,此联的意境十分玄妙,那一个锁字将烟雾弥漫的画面表现的淋漓尽致。
想要对出这一绝对的确不易,要求五行相合而且意境相符,古今多少文人墨客对出的下联都只称得上工整,但都是意境稍逊。而那位举人的“太难了,太难了”满足了乾隆皇帝的虚荣心,毕竟乾隆皇帝都觉得这是一个绝对,贸然的卖弄文学难保惹得乾隆不悦。
而《巧对续录》中一个武士所对的
“炮镇海城楼”
被认为是“烟锁池塘柳”最佳的下联,成为了大家公认的标准对句,但“炮镇海城楼”在意境和格律上面还是和“烟锁池塘柳”缺乏整体的和谐的,细读之下并不协调。
不知大家对于“烟锁池塘柳”这一绝对有什么绝妙的下联,不妨评论区留言讨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