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问题如果赵云丢失街亭,也会被诸葛亮“挥泪斩杀”吗?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净水如心】的最佳回答:
首先要说一下,为什么马谡“失街亭”这件事会让诸葛亮如此大怒,进而非要杀了马谡呢?原因有三个。
一,蜀汉章武三年(公元 223 年),刘备兵败夷陵,不久后去世。举国托付给诸葛亮。建兴六年(公元 228 年),魏文帝曹丕去世,曹叡继位。诸葛亮认为时机成熟,正式向魏国出兵。
也就是说,这是诸葛亮精心准备了五年之久,才轰轰烈烈进行的第一次北伐中原的行动。第一次北伐刚开始本来进行得很顺利,出兵不久,很快就攻占了南安、天水和安定三郡。但就在这时,马谡丢失街亭。因为失了街亭以后,蜀汉门户大开,曹魏军队只要通过街亭,就可长驱直入,进入蜀汉腹地。诸葛亮不得已,只能率领大军回防蜀国。导致蜀汉大军轰轰烈烈的第一次北伐行动功败垂成。蜀军攻占了的南安、天水和安定三郡,也随后被魏军尽数夺回。
二,马谡不听诸葛亮事先安排部署,导致街亭失守。诸葛亮当然会恼怒异常。更让诸葛亮不能容忍的是,马谡丢失街亭以后,不思补救措施,而是丢下部卒,自己逃跑了。
三,诸葛亮不仅愤怒,而且还有非常懊悔的成分在心里。刘备在世的时候,曾经对诸葛亮专门提到马谡,评价马谡“言过其实,不堪大用。”诸葛亮没当回事。其实,诸葛亮重用马谡,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诸葛亮和马谡的哥哥马良关系非常好。纵观诸葛亮一生,对西蜀国的确算得上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了。但是,诸葛亮本人也有两个问题,一个是看人不准,二是任人唯亲。这是限制他在历史上有更大发展的致命缺陷。故此,诸葛亮挥泪杀马谡,既是严肃军纪,也有惩戒自己缺陷悔罪的意思。
我们回过头来再看赵云,在整部《三国演义》里,赵云是一个完美的存在。赵云自从离开公孙瓒,跟随刘备以后,无论是个人战绩,个人能力,还是遵循军师诸葛亮调度上,几乎做到了完美。赵云到了刘备军营不久,就赶上了刘备扶老携幼的长途出逃行动。在乱军中,找到了刘备的两位夫人,救了幼主阿斗,在曹营中杀了个七进七出。在此后刘备建立西蜀国的进程中,赵云几乎参加了所有的重大军事行动,没有出过一次纰漏。在刘备去世后,赵云即使已经七十岁的高龄,仍然不避斧钺,战斗在诸葛亮发动的北伐行动中。直到第一次北伐以后的第二年去世。
那么,这就出现一个问题,假如赵云被派去守街亭,街亭也没有守住,会不会也被诸葛亮杀掉呢?这个绝对不会。原因如下。
一,纵观赵云一生,别说在西蜀国,即使加上魏国、吴国,可能都再也找不到一个像他这样完美无缺的大将。论武力,无话可说。论人品,谦虚谨慎。论智谋,属于三国所有上将的天花板。论行动力,从不含糊。他从不妄言,从不骄傲自满。默默无言,忠心耿耿。
请问题主,马谡有什么资历、能力可以和赵云相提并论?假如诸葛亮真的让赵云守街亭,赵云会跑到山坡上驻扎军队吗?赵云会不听从诸葛亮的谆谆告诫吗?街亭丢失以后,赵云会不顾士卒,一个人离开战场,逃跑吗?
二,马谡守街亭失败,是因为不听诸葛亮军师的部署。诸葛亮让他驻扎在街亭道路上,遏制魏军,结果马谡却把大军驻扎在山上,这本来就是犯了兵法大忌。结果如副将王平所说,被魏军四面围困,断绝水源,街亭失守。街亭失守以后,不顾士卒,也不采取补救措施,而是自顾自己逃命。假如赵云守街亭,绝对不可能犯兵法大忌,把部队驻扎山顶。即使街亭失守,赵云也不会逃跑。诸葛亮没有斩杀赵云的理由。
三,退一万步说,假如诸葛亮让赵云守街亭,后来真的如题主所说,赵云严格按照诸葛亮的部署去做,但仍然还是丢了街亭。那恐怕就不是赵云的问题了,而是诸葛亮军事部署的问题了。
在这件事上,诸葛亮自己本来就安排不当,放着一个能征惯战的大将王平不用,非让一个从来没有带过兵的参谋当主帅,守那么一个重要关隘街亭,这本来就很荒唐。
因此,赵云即使真去守街亭丢了,也不一定被斩杀。古战场上丢失关隘的人多了,如果只要一丢失阵地,就不分情由都杀了,那谁还敢去打仗?不等别人来攻打,自己就把大将杀光了。
【2】、来自网友【魁哥说历史】的最佳回答:
街亭之战,在三国时期非常出名,此战的主角马谡,靠着自己的能力,成功引起了大家的关注,获得了和赵括一样的名声,令人叹服。街亭大败,马谡被诸葛亮“挥泪斩杀”,很多人说,马谡之所以被杀,其实是背锅了,因为当时谁也守不住街亭!三国时期,如果是赵云丢失街亭,他也会落得和马谡一样的结局吗?
马谡失街亭
街亭之战发生在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时期。客观说,此战是蜀汉北伐最可能成功的一次,因为当时的曹魏众人普遍认为蜀汉经历了夷陵之败,损失惨重,短时间内没有北伐进攻的能力,所以撤走了许多防备蜀汉的士兵,将他们调往进攻东吴的前线,由此导致魏国对蜀汉的防守非常薄弱。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诸葛亮一出手,直接就招降了陇右的三个郡,只有两个郡还在负隅顽抗,只要诸葛亮再加一把火,这两个郡很可能被直接攻下,到时候整个陇右都将成为蜀汉的领地,北伐的局势将完全不同!
蜀汉的举动把曹魏吓了一大跳,于是魏帝曹叡立马命令张郃前去救援,考虑到张郃轻兵赶路,不会带重型的攻城器械,所以诸葛亮直接让马谡前去守卫街亭,阻挡魏军的步伐,为蜀军扫荡陇右争取时间。虽然当时众人都认为应该派一个更加有战场经验的将领去守卫街亭,但是诸葛亮认为街亭还是比较好守的,只要马谡按照他的命令死守城池,完全能够挡住魏军的步伐,所以他力排众议,把马谡给派了过去。
《三国志》:建兴六年,亮出军向祁山,时有宿将魏延、吴壹等,论者皆言以为宜令为先锋,而亮违众拔谡,统大众在前。
诸葛亮如此看重马谡,将守卫街亭的重任交给了马谡,希望马谡能给自己长脸,拖延住魏军,结果马谡的一番操作,却直接打了诸葛亮的脸,甚至直接拖累了整个战局!马谡不仅不听诸葛亮的将领,据城力守,反而跑到了山上扎营,结果被张郃截断水源,导致全军混乱,最终被魏军击败。在被魏军击败后,马谡又抛弃了自己的军队,独自逃离,有失统帅风范,差点让蜀军全军覆没。
《三国志》:建兴六年,属参军马谡先锋。谡舍水上山,举措烦扰,平连规谏谡,谡不能用,大败於街亭。
马谡不听将领,导致街亭大败,危害到了整个战局,所以当诸葛亮安排好撤退事宜后,直接对马谡宣布了死刑。很多人说,此战无论是谁,都挡不住魏军的步伐,马谡其实就是个背锅的,那么如果在街亭战败的是赵云,他会和马谡受到相同的处罚吗?
事实上,关于赵云战败,会受到何种处罚这个问题,可以分两种情况看。一种情况是赵云采取了马谡一样的打法,违背了诸葛亮的军令。一种情况是赵云遵从诸葛亮的军令,结果仍然被击败。
第一种情况下,其实赵云和马谡差不多,最终都会落得一个被“挥泪斩杀”的结局。行军作战,其实难免战败,如果每一次因为战败,都要诛杀军事负责人,那么估计也就没人敢打仗了。诸葛亮之所以杀马谡,最重要的原因便是马谡自作主张,不听从诸葛亮的命令,诸葛亮让他守城,结果他却跑到山上去驻扎,最终导致大败。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诸葛亮不杀马谡,那如何让众人信服?估计不久之后,将会有更多马谡出现,不再听从诸葛亮的命令!
说白了,诸葛亮之所以杀马谡,并不是因为马谡大败,而是因为马谡不听军令,破坏了诸葛亮的权威,给蜀汉众人做了一个非常不好的表率!
第二种情况,赵云按照诸葛亮的军令行事,结果被击败!其实这种情况相比于第一种情况要好得多,赵云之前在箕谷之战中被曹真击败了,但是诸葛亮并没有杀他,只是贬官而已,可见诸葛亮这个人并非弑杀之人。诸葛亮对事不对人,如果因为不听军令导致失败,自然要杀,而如果听从军令导致的战败,这肯定不能杀,因为第一责任人乃是发布军令的人!
结语
三国时期,如果赵云丢失街亭,结局会如何?也会被诸葛亮“挥泪斩杀”吗?其实这个问题可以分两种情况来看。如果赵云和马谡一样是违背诸葛亮军令,在山上安营扎寨,那么他也一样会被斩。而如果赵云按照诸葛亮所说的部署,结果丢了街亭,那他就不会被杀,因为诸葛亮对事不对人!
(本文主要参考《三国志》《资治通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