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问题中国的封建王朝为什么不重视科学技术?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蹙蹙靡所骋】的最佳回答:
这个问题实在大的不得了。因为它直接决定了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和走向。从政治、文化、思维习惯三个维度去探究,你不得不惊叹,它们都神奇地避开了科学技术这个话题。
一,政治上的官本位思想完全抛弃了科学技术探究和发展。起先并非如此。传说中的的黄帝时代,还是一个科学技术发明创造蓬勃广泛的时代。指南车相传就是轩辕黄帝发明的。黄帝的老婆嫘祖发明了养蚕抽丝。等等。文明古国的地位好像就是在那个时候奠定的。
但周秦以后,就不是这样了。政府通过推荐制特别是科举制度把天下第一流的头脑一网打尽,专门从事社会管理,形成了士大夫阶层。这些人坐而论道,脱离劳动实践,生活优渥。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在孔孟之道的故纸堆里打转转。全部的精神集中于争作忠臣孝子,显亲扬名,光耀门楣。这样的政治生态对中国人的科学创造精神几乎是毁灭性的。
偶尔也有另类的人物出现,如张衡祖冲之宋应星之类从事一些科学项目的研究,但那是业余爱好,并非扬名立万的主业。这些人在史书上立传,也不是因为科学,而是科举。一字之差,大谬不然。官本位的政治余毒,至今绵绵不绝。
二,儒道释这些社会主流思想都属于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范畴,而且都是鄙视劳动实践的。这与指导科学技术研究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格格不入。尽管儒家的经典著作《大学》里有“格物致知”之说,但如何格如何致它根本就没展开论述。奇怪得很,它的立论是“修齐治平”,它的论据是“格物致知”,但论据是空洞的,甚至是不存在的。《大学》是四书五经第一部,看似推论严密,却有着如此大的漏洞。中国读书人捧着它读了三千年,足见思想之混乱,之糊涂。
科技源于劳动实践。但中国主流文化是轻视漠视鄙视读书以外的一切东西的。“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孔子的学生曾向他请教种粮种菜,孔子回答说我不会,你去请教种粮种菜的人去吧。孔子的回答貌似谦逊,但实际上是否定了学生的问题。他内心的情绪是,那些活儿都是小人干的,我这样的君子是至死不为的。劳动实践科学探究永远不能进我的课堂。以此观之,孔子根本算不上一个好老师,更算不上是教育家。
三,中国人长于形象思维,短于抽象思维,拙于思辨思维。朴素的唯物主义,朴素的辩证法也是有的,但止于朴素,没能上升发展为完整系统的思想体系,当然就不能成为指导科学技术研究的指路明灯。
由于这三方面的原因,中国的科学技术事业只能是在不利的环境里零星发展,竟然还能领先世界两千年。这是下层劳动者的功劳,跟中国的封建统治者无关。相反,是他们打压遏制了古代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到了近代,这打压的恶果就完全暴露出来了。
【2】、来自网友【作者林红(提问者)】的最佳回答:
关于封建皇权下的中国古代科技发展,也想浅薄一下,说几句……。
历史的原因,中国古代是一个极其重视哲学而轻科技的年代,尤其是到了明清时期,随着封建礼教,皇权至上的不断增强深入,中国古代的科技进步也逐渐日落西山。闭关锁国、夜郎自大充斥着整个明清时期以后的封建王朝……。
但有一个例外。宋代却是我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一座高峰,不可替代的顶峰。天文历法、医学数学、独领风骚且独树一帜,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航海技术、瓷器技术等,至今仍是我们现代人的骄傲……。
宋代科学技术的繁荣发展是世界公认的,但遗憾的是,这样的繁荣进步,也只是昙花一现,早在数百年的历史长河中,就已经灰飞烟灭……。
纵观古今,我们不难发现:落后就要挨打。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也是未来发展的不可或缺的第一要物。
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我们对知识的追求和获取、中国人从来没有忘记自己肩上的责任和担当……。
我们的征途: 星辰大海!中国人一定能做到,也一定会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