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问题韩国的首都原本叫做汉城后来改为首尔,是否跟中国有关?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晚风文史】的最佳回答:
汉城改为首尔,不仅和中国有关,而且是只和中国有关。因为世界上所有国家都把韩国首都叫做首尔,只有中国叫做汉城。所以汉城改为首尔是特意针对中国的。
这里需要再明确一点,韩国修改的是首尔的中文翻译名称,而不是首都的名称。这是有区别的。
韩国人一直把首都叫做首尔,世界其它国家翻译韩国首都也都音译成首尔,只有我们中国把首尔翻译成汉城。所以韩国人要修改的不是他们首都的名字,而仅仅是他们首都的中文翻译。因为人家一直叫首尔,根本不用改。
首尔在高丽王朝时期叫做汉阳,因为它的位置在汉江以北,根据山南水北为阳的规则,所以称作汉阳。
1392 年,李成桂建立朝鲜王朝,1394 年,李成桂把都城从开京迁到了汉阳,为了表示对汉人王朝的向往,李成桂上书朱元璋,请求把汉阳改为汉城,此后汉城就成了朝鲜王朝都城的正式官方名称,这就是汉城的由来。
那首尔又是怎么回事呢?原来首尔这个词是朝鲜语中的固有词汇,意思就是指首都,首府。所以当时的朝鲜普通百姓一般口语中不怎么称呼汉城,大多数都是称呼首尔。
这就出现了一种分裂,在官方正式场合,贵族官僚都把首都叫做汉城,写的时候也是用汉字写作汉城。但是民间普通老百姓又不认识汉字,大家还是按习惯叫首尔。
1910 年朝鲜王朝灭亡,半岛被日本吞并,日本殖民时期,汉阳被降格,成了京畿道下属的一个普通城市。
1945 年 9 月,在美国的帮助下,韩国终于获得解放。
1948 年 8 月,大韩民国正式成立。
从 1945 年到 1948 年中间的三年时间,韩国是被美国托管的,当时的统治机构叫做驻朝鲜美国陆军司令部军政厅。
在美军政厅统治时期,曾经下发了一份文件,把首尔从京畿道的下属地方上升为一个特别市,并作为韩国的首都,首都的正式名称被命名为首尔。
当时没有沿用汉城这个名字,却用首尔,估计是考虑老百姓的接受程度吧,毕竟老百姓都这么叫,那就从俗叫首尔。
此后韩国一直到现在都把首都叫做首尔,英文翻译成 seoul。
但是在当时首尔并没有对应的中文汉字,因为是朝鲜语固有词嘛,没有汉字对应,韩国人也没说首尔应该怎么翻译,所以我们中国就一直沿用了汉城这个名称来称呼首尔。
这就麻烦了。
在韩国语中,汉城和首尔是两个单独的词,虽然大家已经不用汉城这个称呼了,但是在个别地方,汉城这个词依然在使用。比如有一所大学就叫汉城大学,与此同时,韩国还有另一所大学,叫首尔大学。
我们中国人把首尔翻译成汉城,很自然的就把首尔大学翻译成汉城大学,这就和另一所汉城大学混淆在一起了。
假如我们中国人寄一样东西到首尔大学,我们在地址上写汉城大学,韩国的邮局收到邮件以后就纳闷儿了,你们中国人把首尔叫成汉城,那这个东西到底是寄到汉城大学的呢?还是首尔大学的呢?为此产生了很多不便。
假如我们不把首尔翻译成汉城,而是首尔是首尔,汉城是汉城,分的清清楚楚,那这个问题就不会产生了。
所以正是为了方便两国之间的交流,减少误会和不便,2005 年,韩国政府正式把首尔的中文名称从汉城改为首尔。
从以上内容也可以看出,这场改名和什么民族自尊心无关,仅仅是为了老百姓方便。
最后再次重申一遍,韩国首都没有改名,人家从独立后到现在一直叫首尔,改的仅仅是首尔的中文翻译,这个问题一定要搞清楚,不能混淆。
【2】、来自网友【过河卒子 and 与非门】的最佳回答:
实际上,韩国首都“汉城”改为“首尔”,就是为中国改的。
一、“汉城”改名字不止一次
“首尔”,韩语写作“서울”;意思是“首都”、“都城”的意思;英语写做:Seoul。这个城市最早受汉语文化的影响,叫“汉城”,与平壤、开城并称为“朝鲜三京”。
朝鲜半岛以前小国林立,有影响的几个小国,基本都是以“三京”为首都的;在“三京”中,平壤是历史最悠久的城市,是朝鲜民族的发祥地,据说朝鲜族的始祖“檀君”就是在这里建国的。平壤也一直是高句丽的都城。
“开城”有“500 年都邑”之称,是朝鲜半岛百济王朝的都城;原名叫“冬比忽城”,公元 757 年改名为开城郡。朝鲜战争之前,开城被南方控制,朝鲜停战后,划归北方。
汉城因为在汉江北边,原名叫“汉阳”,典型的汉语文化,“水之南为阴,水之北为阳”;1394 年,朝鲜王朝的太祖李成桂觉得都城“开城”不气派,少了王气,决定迁都到汉阳,改名为“汉城”。这就是“汉城”名字的来历。
一直以来,朝鲜半岛都受汉文化影响,基本上是中原王朝的藩属,所以,“汉城”也就这么一直叫着。直到清朝末年,中原王朝连自己都保护不了,朝鲜成为日本的殖民地。
日本人来了以后,一听“汉城”就来气:这不还是受中原王朝的影响吗?所以,日本人把“汉城”改为“京城府”,去掉中国味太浓的“汉”字。
1945 年,脱离了日本的殖民统治,南朝鲜把这个“京城府”定为首都,也没有再格外取个名字,直接叫“首都”,韩国的谚文写作서울(英译 Seoul),汉语读音是“首尔”。
也就是说,在韩国,“首尔”就是首都,“首都”就是首尔。没有专门把“汉城”改为“首尔”这一说。
二、中国把“首尔”翻译成为“汉城”
1992 年之前,中、韩没有建立正式外交关系,我们无论在朝鲜战争时期,还是战争结束后的一段时期,都把“首尔”叫“汉城”,因为这是一个古老的名字。
但韩国早就除汉字化了,如果音译,应该读作“Soul”,与谚文서울、英文 Seoul 的读音一致起来。1992 年中韩正式建交后,这种不一致在很多方面出现了麻烦。
于是,在 2005 年 1 月 19 日,正式宣布:“서울”的中文译名为“首尔”。正式定名,是人家的权利,打个比方,我们的“北京”,如果别人一直用“北平”来称呼,是不太合适,有必要规定一下。
三、没必要把这件事看重
所以,“汉城”更名,本质上是更改汉语对首尔的“翻译的名称”,不是这个城市更名,尽管它以前叫“汉城”,那已经是很早的事了,早更改了。
这件事是韩国文字变化的一部分,他们除汉语化早就开始。还是那句话:当一个文明对周边控制变弱的时候,一些小的变化就会开始。“去汉语化”就是我们的文化对它的影响变弱导致的。
至于文字变化的影响,是要时间去证明的,与越南弃用汉语一样。现在的韩语,也是“表音文字”,与拉丁语系一样。
至于汉语的“表意文字”与“表音文字”的优劣,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说法。我个人觉得,古老文字都是“表意文字”,比如古代的“楔形文字”等,是一种骄傲的古老文明的象征。
而“表音文字”基本都是古老文明衍生出的“次生文明”出现的文字,有它的优点,但一看就知道,这是“次生文明”的产物。
韩国人最在意它的文化是否悠久。那么,启用古老文明留下的瑰宝“表意文字”,不正说明他们的文明不悠久吗?如果有,也是中华文明的“次生”品。
所以,改名、弃汉字,对韩国来说,有点矛盾。改得不好,差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