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60、70、80后还记得儿时冬季怎么取暖过冬的吗?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3-21 17:34:47 2次浏览

关于问题60、70、80 后还记得儿时冬季怎么取暖过冬的吗?一共有 5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闲人水瓶座】的最佳回答:

在北方,冬天乎乎的北风,那个冷劲,真的是太难受了,风刮在脸上真跟刀子似的,记得那时我的手,脸都是蚂蚱口子,手脚还有冻疮,直到几十年后都留下冻根,一入冬,手脚就连锁反应,就开始刺痒。

那时普通人家取暖有两大法器,也是家家都能用得起的:

第一件就是火炕,外面寒风刺骨,回到家里,炕头就是暖手的热宝,在炕头扒一会,炕下面的热气,就隔着衣服慢慢地温暖了全身,感觉到了天堂似的,都不想起来。火炕还是一个自然的暖气片,把炕烧热,屋里的温度也慢慢的上来了,要不那时费柴火呢?烧炕取暖也是主要原因之一。记得那时每家很晚的烟囱还冒烟,就是怕夜里炕凉,在晚上添把火,让炕在热一下。

第二个法器就是火盆,别小看这个火盆,它可是农村家家都用的起的。晚上一家人围在一起,一边烤火,一边聊天的暖宝。火盆,是泥用模子做的成盆状,泥隔热好,散热均匀。一般都是早晚做饭时,烧些硬柴,到没有烟时扒出来,火盆上先放些冷灰,有时放些短小未烧的硬柴在下面,把烧好的放在上面,以延续火盆取暖时间,在扒些碎热火柴盖在上面,防止烟冒出。一个暖暖的热火盆就行了,等烟没有了,端到屋里,它就是一个散热器,家人就可以围着取暖了。

火炉子是后来的事,因为要烧煤,不是每家都能用的,到了八十年代,火炉子才逐渐取代火盆。火盆就是满满的回忆,你们那里是这样吗?

【2】来自网友【我家农家小院 Ms 卜】的最佳回答:

我是 70 后,秋天来了爸爸上山砍柴,锯木头截成段劈开垛起来,在大雪封山前备好一年的取暖柴火。家里窗户门打浆糊糊门缝。屋里有火坑做饭取暖,火墙炉子里烧木头段。好想童年时光现在只有满满的回味[呲牙]

【3】来自网友【苏如枫】的最佳回答:

我是六零后,小时候生活在东北农村。

怎么过冬的?入冬前去市里拉煤泥,回来脱成煤坯码好,冬天用来生炉子。那时候的炉子都在炕沿前的地上,伸出来一块,早上引火填煤,炉子上坐上水,屋子里就暖和了。

上冻前还要溜窗户缝,打浆糊,用报纸把所有的窗户缝糊起来。

再有就是把炕烧的热热的,这样就不会冷了。家里柴火有的是,出门去山上,沟边,一会儿就一筐。屋里暖暖的,再大的风雪也不怕了。

【4】来自网友【奔跑的小英雄(提问者)】的最佳回答:

老家在四川古蔺山区,小时候比较贫困,家里过冬都是烧散煤炭。每到冬季家家户户用黄泥巴在客厅打一个土煤炉…再圈上四条长凳,这就是一家人冬季取暖的地方…一家人围着聊聊天,火炉上温着热茶,烤几个土豆,红薯…就这样度过一个冬天…

【5】来自网友【喜庆的海洋 LJ】的最佳回答:

最冷的时候抱一个灌满烫水的葡萄液瓶子,那时这空瓶可不好找,得有在医院工作的人才能有。奢侈点的也是灌满开水的热水袋,还有一种铁还是铝制的烫壸。不热了再把水倒出来反复烧烫。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