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问题朱标病逝后,朱元璋为何不直接把皇位传给朱棣,这样岂不是可以避免靖难之役?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不省人史】的最佳回答:
实际上,朱元璋从很早之前便已经开始培养朱标了,朱标也没有辜负朱元璋的期望,对于收买人心、树立威望这一套帝王之术,朱标学起来用起来也颇得心应手。
朱标在 13 岁的时候,奉命回濠州祭祀先人,途径太平的时候,他特意去拜访了陈迪一家,然后赏赐了陈家 50 两白金,自此陈家对他死心塌地。后来朱棣即位,召见陈迪,陈迪一声也不吭,气得朱棣将陈迪一家六口磔于市,可见朱标这 50 两白金花得有多值了。
朱标 22 岁这一年,朱元璋再一次加强了对他的培养,让他处理政务,凡官员奏事先经朱标裁断,然后再由朱标递给朱元璋,让朱元璋做最后决定。后来,为了肯定朱标的能力,朱元璋特意为他开设了詹事院。
所以,朱标坐在皇太子这个位置,可谓是稳如磐石,无一人能和和他争,也不敢和他争,即便是朱棣也不例外。
只可惜,朱标虽有帝王之才德,却无帝王之命,1392 年年仅 37 岁的朱标突然病逝。
朱标一死,明朝储君之位空悬,所以,朱元璋不得不另立一位储君以固国本,可是到底立谁最合适呢?
如果朱标没死,并且顺利即位当皇帝的话,将来皇位也必然会传给朱标的儿子朱允炆,可是朱标没当成皇帝,那么朱标的身份就突然变得尴尬了。
对于储君,皇帝的儿子具有优先权,所以上一任皇太子死了,下一任的皇太子也多从皇帝余下的儿子中产生。
不过,历史上也有过不少太子死后,或者太子被废黜之后,皇帝直接册立太子的儿子为皇太孙的先例,如金章宗完颜璟、元成宗铁穆耳。
所以,朱标一死,朱允炆自然也有资格争夺储君之位,当然这事主要还是得看朱元璋的态度和想法。
朱元璋的儿子们虽然又期待又紧张又忐忑,但是结果却让他们很失望,朱标虽然死了,可是朱元璋却没有从这么多儿子当中再择一人作为皇太子,而是直接立了朱标的儿子朱允炆为皇太孙。
后来,朱允炆在朱元璋死后即位当了皇帝,只可惜这小子能力平平,又没有主见,在一帮只会动嘴皮子的文臣的忽悠下猝然发动了削藩之策,以至于挑起了自己和藩王之间的战争,最终却又因为自己不会识人用人,从而将一手好牌打烂,将天下拱手让给了朱棣。
那么,朱元璋为何不抛开朱允炆,直接立朱棣为皇太子以避免“靖难之役”呢?
朱元璋没那么能掐会算,他虽然意识到了朱棣的野心,为了让朱允炆能够安安稳稳地当皇帝,也留了后手——将儿子们打发去了封地,但是他却没想到朱棣竟然敢在处于劣势的情形之下挑衅朱允炆。
或者说,朱元璋最没有想到的是朱允炆竟然在处于绝对优势的情况下输给了朱棣。
朱允炆这傻小子,他但凡懂一点用人之道,但凡懂一点军事,也不至于会将手上的好牌打个稀巴烂,让朱棣反败为胜。
这或许也离不开朱允炆所受的教育,毕竟黄子澄、齐泰也不是什么好货色。
如果朱元璋能算到朱棣会靖难成功,能算到朱允炆下场如此凄惨,那他肯定直接废了朱棣,或者直接立朱棣为储了,可是他不可能算得到。
此外,即便朱元璋没有选择朱允炆,储君之位,也轮不到一个燕王朱棣。
朱元璋从一开始便用的是嫡长子继承制,有嫡立嫡,无嫡立长,嫡也分长幼之序,所以,说白了朱元璋的选择并不多——除了一个朱允炆之外,便是他的嫡二子。
这个嫡二子,显然并不是朱棣。
所谓嫡子,对于皇室而言便是皇后的儿子,马皇后和朱元璋一共有五个儿子,分别是朱标、朱樉、朱棡、朱棣和朱橚,所以朱元璋的嫡子只有这五个人。
即便朱元璋没有选择朱允炆,也不会轮得到朱棣,毕竟前面还有朱樉和朱棡。
不过,朱樉此人有点荒唐,也死在了朱元璋的前头。所以,如果朱元璋在朱标死后选择立朱樉为储的话,他后来便得再一次另立朱棡为储。
1395 年 3 月,朱棡病逝。
这也就是说,即便朱元璋没有选择让朱允炆接手,而是想让自己的儿子将来继承皇位的话,朱棣想当太子,至少说也得到了 1395 年才轮得到他。
实际上,朱标从 1368 年 13 岁的时候被立为皇太子,一直到 1392 年病逝,他已经当了 24 年的皇太子,他又深得朱元璋的喜欢和培养,这 24 年时间里他显然已经有了自己的势力,已经有了一批忠心追随他的人,并且这股势力绝对不小。
朱标一死,他所经营出来的势力自然会很自然地转移到朱允炆的身上。
所以,朱元璋立朱允炆为皇太孙实际上是最好的选择,也合乎情理和法理,可谓名正言顺,没人能跳出一点毛病。
只可惜,朱允炆没能力守住自己的皇位。
【2】、来自网友【萨沙】的最佳回答: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其实真正的原因,只有朱元璋自己知道。
我们作为局外人,只能分析分析。
第一,朱元璋试图建立一个传位制度。
朱元璋很聪明,知道以往很多朝代之所以垮台,源自于皇位继承人之间互相残杀的火拼。
朱元璋之所以表示皇位一定会传给大儿子朱标,死前又确认将皇位传给嫡长孙朱允炆,就是试图建立一个制度。
也就是,除非嫡传长子长孙太不成器,不然皇位就是他们来继承。
这样一来,即便嫡传长子长孙可能存在能力有不足的缺点,但至少会避免皇族之间互相残杀。
在朱元璋看来,后者对国家危害更大。毕竟明朝的君主集权制度还没有满清那么夸张,皇帝会有很多大臣来辅佐,能力差一些也不会太要紧。
第二,朱元璋对未来国家的规划。
朱元璋击败了蒙古人,将他们赶到大漠。
朱元璋死前几年,逃到大漠的北元已经灭亡,北元皇帝被蒙古实力派部落诛杀。
当时蒙古分为鞑靼、瓦剌、兀良哈,互相攻杀,实力大减,已经不足为患。
在朱元璋看来,下面的重任不是军事,而是好好的建设国家。
朱标和朱允炆的军事才华不如朱棣,但前两个人性格都宽厚,仁慈,颇有些治国才能。
就像孙策和孙权一样,此时是需要用到孙权的时候,而不是孙策。
事实上,虽然朱棣上台以后毁掉了朱允炆的历史,但我们可以看到朱允炆还是不错的,对国家进行了司法、经济、行政等很多改革,他的新政让大明有着很大的发展。
即便朱允炆消除藩镇手段拙劣了一些,但和朱棣反叛并没有直接联系。
因为朱允炆之前取消了 5 个叔叔的藩镇,这几个王爷也没造反。有意思的是,朱棣逼死朱允炆以后,将 5 个兄弟的地位恢复,却有 3 个弟弟直接谋反,还有 1 个弟弟谋反阴谋暴露全家自焚,只有 1 个勉强善终。
朱棣之所以造反,主要还是处心积虑要做皇帝。
第三,朱元璋对于朱棣小看了。
其实,朱元璋最大的问题,是死前没有把朱棣的军权剥夺。
作为朱元璋这么老辣的人,应该想到向儿子朱棣这种人,手上有 10 万大军,又如何能够安分守己。
唯一的可能是,朱棣的演技高超,让父亲对他不太看重,认为他不可能造反。
朱元璋对于儿子处理不好,导致大孙子朱允炆最后跳火自焚。
第四,朱元璋对朱棣不太喜欢。
大家注意,在古代嫡出和庶出有很大区别。
朱标是朱元璋正宫皇后马娘娘的儿子,同其他弟弟是不同的。
而朱棣的母亲,是朝鲜人,应该是朝鲜进贡的妃子。
这也不稀奇,早在元代,朝鲜就会进贡贵族美女给蒙古皇帝为妃,还做过皇后。
但朱元璋应该是有着比较强烈的民族情节,本能不喜欢这个混血儿朱棣。
事实上,朱棣此人是相当残忍的政治家,对自己的兄弟也毫不留情,也难怪朱元璋不喜欢。
站在一个父亲角度,谁会喜欢能够随便杀死自己兄弟的孩子,即便从政治角度来说朱元璋可以理解。